蔡艳明说他做了一个破纪录的事情,但是在局外人看来,这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旺旺中国董事长亲自借了8.5亿美元,完成了旺旺中国从新加坡退市并在谈笑时登录香港股票的旅程。 过去两年来,这笔规模最大,杠杆率最高的亚洲大型融资收购案对50岁的蔡艳明最直接的好处是,旺旺在中国的市值已从30亿美元猛增至 蔡艳明以51亿美元的身家成为台湾首富。 排名第六。
是什么继续创造并延续着蔡延明和他的米果帝国的财富传奇?
一名商人的明智转账
该事件始于2007年5月28日。据报道,蔡艳明向高盛(亚洲),瑞银和巴黎银行提交了私人公司的申请。 其他12家银行财团贷款8.5亿美元,购买了在新加坡上市的旺旺中国26.35%的流通股,然后完成私有化并转为H股。
根据中国旺旺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朱继文的说法,一方面,新加坡股票市场不够活跃,自旺旺控股上市以来,其表现一直持平; 另一方面,康师傅,统一公司,蒙牛等同类型公司都在香港上市,新加坡股市除中国旺旺外没有同类型公司,因此很难吸引 投资者的关注。
戴艳明的反感终于在去年浮出水面。 当时,许多投资银行和基金都希望为蔡延明提供支持。 “当时,有很多这类基金,希望提供资金来帮助我们接受。然后,他们将来进入市场时会赚钱。” 但是,在权衡之后,蔡艳明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动手做。” 之后,借贷过程进行得很顺利,朱继文说不是我们开始讨论的时候,8.5亿美元,而是10亿美元,因为我不知道关闭市场要花多少钱。 ]
蔡艳明背负着超过200天的高额债务。“当我搬家时,我知道压力是如此之大,因为我个人没有借钱超过20年。 我说这是很大的压力,然后他们(银行)说,他们仍然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还没有从个人那里借钱那么多。”该事件于2008年3月26日结束,受全球次级债风暴的影响,香港股市在几周内急剧下跌,许多新股暂停了上市计划,而旺旺中国仍“顽固”完成了在香港上市 。 但是,蔡艳明的竞选活动也硕果累累。 旺旺中国的市值从退市前的30亿美元增加到51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旺旺中国在这200天内完成了公司的重组。
当它在新加坡首次上市时,旺旺的餐饮,酒店,医院,房地产和其他业务部门捆绑在一起,这导致投资者不清楚公司的主体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价。 退市后,旺旺将其核心业务食品和饮料业务分离并在香港上市,而其医院,酒店,房地产和其他业务则被拆分为另一家新成立的“ San Want Holdings”公司,该公司由私人拥有 由蔡延明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