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青年企业家精神中有什么样的经验? 年轻企业家遇到了什么困难? 让我们看一下三位香港年轻企业家的故事。
王少吉:做慈善的同时赚钱
王少吉是晋城运营集团的执行董事。 这次他和他的兄弟王少衡一起去重庆旅游。弟弟的职务也是晋城行动集团的执行董事。 这家享有盛誉的公司由他的祖父王金辉于1963年创立。王少吉说他是第三代继承人。
“ 1982年,父亲接管了祖父的班级。” 现在,王氏兄弟俩回到家族企业,接管了父亲的班级。 王绍基说:“祖父和父亲的道德和正直影响我们。” 对于祖父和父亲,即使遭受损失,他们也必须诚实。 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祖父的教育就是喝水,想一想水源,知道你来自哪里,并心存感激。
王氏兄弟大学毕业后没有立即在家族企业工作。 学习会计的王绍基到银行工作,学习建筑设计的王绍衡成为建筑公司的建筑师。 现在,当他们成为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后,公司将年度利润的40%用于捐赠给他人和回馈社会; 员工股息的30%; 企业发展资金的20%; 仅10%为股东保留。 感谢的诺言实现了。
高定国:开办自己的企业,然后接管家族企业。
华名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定国距今已有五年了。 接手了Innag,并在重庆开设了十多家商店,我每年会来重庆两次或三次。 参观了北部新区后,他说:“这里真好。 我应该来开一家商店。”
高定的外国族长李慧丽出生于上海。 他十几岁时进入一家手表店当学徒。 在上海成立华明钟表店。 1947年,他移居香港,最初是一名帮手。 后来,他成立了华明分公司,负责手表的进出口和批发。 “爷爷一生的辛勤工作,谦卑,节俭和正直影响了我。他戴的手表已经老了很多年,他不愿扔掉。水果腐烂后,他只摘下烂掉的部分吃掉 其余的部分。” 高定国说。
实际上,高定国没想到接管家族企业。 在美国读完大学后,他开设了自己的公司,为像Microsoft这样的公司提供后端技术支持。 “五年前,接管后压力很大!” 高定国坦率地说:“第三代失败的例子很多。我的祖父已经经营了50年,但是我现在只有5年,所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像这次我访问重庆 小心。机会不多。我可以在同一城市呆三天。” 高定国说,他通常每天都会去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所以他非常珍惜。
Wu Hanzhong:读 大陆为投资铺平了道路
29岁的吴汉忠是江源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在1980年代初期,为了谋生,他的父母去了
Wu Hanzhong告诉记者,现在,该集团的主要业务已从潮汕人的家乡到香港努力工作,现在其主要业务已从单一的中转物流扩展到医疗等多个行业。 他每年将近2/3的时间花在大陆市场上:“我比父母更了解大陆。”为了更好地了解大陆,吴汉中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录取,花了四分之三。
2003年,吴汉中进入集团参加管理,同年,姜瑜 一个集团与汕头当地一家医院合作,为当地低收入人群建造了“负担得起的医院”。 “我发现了这个市场,我也想为我的家乡同胞做些事情。” 吴汉忠说,仅这家医院的营业额在第四年就超过了2亿。 吴汉忠说,受父亲一代的影响,他最重要的是“努力学习”。 除了继续促进集团主要业务(如中转物流)的发展外,他还大力拓展了与行业相关的增值业务。 这次来重庆时,他提出了一项“任务”-只要有合适的项目,就可以更多地了解重庆市场并进行投资。
这是三位香港年轻人才创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