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家企业倒闭,曾经风靡全国的过桥米线,为什么吃的人越来越少了?
作为云南的特色美食代表,过桥米线曾经和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并称为中国四大快餐巨头,因为鸡汤鲜,料多,量大一度风靡全国,但最近这几年,却好像销声匿迹了。从店铺数量也能看出来,过桥米线这个品类不太景气,根据天眼查数据过桥米线的相关企业超过了63000家,但是存续,在业状态的企业只有31000多家,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过桥米线相关企业是吊销或者注销状态。
最早的米线品牌是桥香园,1988年就成立了,当时叫“江氏兄弟桥香园”,在全国开了一百多家门店,还把分店开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但是很快变故出现了,创业的两兄弟闹掰了,要求分家产,前前后后拉扯达8年之久,最终判决是财产对半分,但是桥香园的扩张之路也戛然而止,选择推手云南市场。与此同时,一批云南米线的黑马开始出现,势头最猛的就是阿香米线和蒙自源过桥米线,两个品牌成立时间只差1年,现在全国的门店都超过了1000家,大多数都开在购物中心,和海底捞西贝等做邻居,不少人都吃过他们家的过桥米线,但是门店越开越多,吃的人却越来越少。或者说很多人吃过一次之后,短期内就不会再吃第二次,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味道不正宗,虽然各大品牌都主打正宗,汤底是土鸡熬的,米线是云南空运的,火腿是熏了三年的,单很多人吃过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跟云南当地的米线没法比;除了口味,价格也是越来越离谱,云南本地的老字号米线品牌建新园,刚开始一份米线只要5元,而现在呢,没有二三十元根本买不到一碗米线,市面上主要米线品牌的客单价蒙自源是25元,阿香米线,大鼓米线的客单价是35元,客单价最高的是谭仔国际平均是59.8港币,大概是51元,这个价位其实已经够吃一顿小火锅了,所以云南过桥米线的定位就很迷茫,如果是平民快餐,它明显太贵了,如果是定位中高端餐饮,它又明显不适合聚餐吃,一群人嗦着粉聊一两个小时,总感觉不合适。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各大品牌的过桥米线分量很少,网上有人分享了自己的嗦粉体验,两片薄薄的火腿,一颗鹌鹑蛋,几根豆芽,几片生菜,一小碟粉丝,怎么看怎么吃不饱。过桥米线的菜品单一也是一大问题,虽然有酸汤,肥牛,排骨等等口味,但本质上都是米粉,哪有人能顿顿吃粉,为了解决菜品单一的问题,很多品牌开始“不务正业”,比如阿香米线卖起了刀削面,土豆粉,臭豆腐,甚至是烧烤,蒙自源也加上了各种米饭快餐,还有糍粑,小酥肉,烤串等等,大鼓米粉就热衷于各种煲,比如牛杂煲,牛腩煲,鸡爪煲,等等。
总之,各种米线品牌越来越像是中式快餐连锁,当然也是形势所迫,从加盟费来看, 如果你开一家过桥米线,老老实实只卖米线,那很有可能根本收不回本,在蒙自源官方加盟网站上面,开一间40平米的蒙自源店,预估投资要20万元,40平米出去后厨空间其实根本放不了几张桌子,这就要求翻台率很高,另外很多米线店都开在商圈,房租成本越来越高,只有引入更多菜品拉高客单价,才有可能更多的盈利空间,只靠一碗粉,就是众口难调。中国的粉面品类有很多,但是目前真正能火出圈的只有一个螺蛳粉。
过桥米线算是一种地方文化符号,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个品类既没有很好的口味创新从云南化到全国化,做到让大家都喜欢吃,吃得惯,也没有做到很高性价比,动辄三十多一碗粉,这个价格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