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又逢一年冬,韶关市武江区重阳镇大夫前村里却仍是一派热火朝天。村民们在千亩蔬菜基地里采摘、在乡村振兴车间加工、在村庄房前屋后美化环境……今年以来,重阳镇持续发力,下好“百千万工程”先手棋,书写“冬忙”致富经,奏响“强镇、兴村、富民”的乡村振兴奋进曲。
武江区重阳镇大夫前村番灵千亩蔬菜基地。陈励 摄
强一产,稳集体经济根基
走进重阳大夫前番灵千亩蔬菜基地,蔚蓝的天空下,连片浅绿绿的蔬菜长势正好,近旁的蔬菜大棚内也同样生机盎然。基地采工人正忙着把鲜嫩的当季蔬菜采摘、装筐、打包、装车,勾勒出一片好“丰”景。
村民在千亩蔬菜基地忙着采摘蔬菜。陈励 摄
曾经,这片千亩沃土一度存在“耕地细碎化”“耕作条件差”“撂荒耕地多”等问题。重阳镇党委书记李佳月说,“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开展土地集中流转和规模化利用工作,结合撂荒地整治,镇村党员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到户。”
三个月时间里,党员干部们走访各家各户,做通了1200多名村民思想工作。将原本零散的小块农田重新进行整合,荒废的耕地也被利用起来。并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番灵饲料有限公司,建成了千亩蔬菜基地。
“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蔬菜可达1500万公斤,年产值达2800万元以上,每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9万元,带动本地村民8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李佳月介绍道。
“在家门口工作肯定好很多啦,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在外面打工回来一趟都麻烦,租房子也是一笔大支出。”村民莫细胡边说话边麻利地将一箱箱蔬菜过秤,这些蔬菜将通过冷链物流运往东莞、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
村民莫细胡在工作中。
此外,重阳镇还利用大夫前村的闲置林地,多方面协调流转林地900余亩,引进深圳泰清农业科技建成柠檬种植基地,推动蚕桑养殖基地项目快速发展,将带动村经联社及组经合社每年增收各1万元土地流转附加收益。
大夫前村的“绿水青山”不断“淌金流银”,村民腰包也增加了“真金白银”。
李佳月走在村道上,指着眼前的美好风景说道,“未来重阳镇会持续全力将大夫前村打造成经济强村,以农业产业化理念推动三产融合,推进‘蔬菜、柠檬、稻油轮作、生态养殖、油茶’等五个千亩农业产业,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带动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致富。”
优二产,激发增收致富活力
这头是千亩青葱,那头是机器轰隆。
循着机械声音探寻,印入眼帘的是重阳镇安和产业乡村振兴车间的牌子。车间内,数十台自动注塑机正在自动工作,机械臂将生产好零部件逐一“拎”出,车间工人围坐在桌边,正迅速将零部件逐一组装,美妆产品的包装、外壳等产品在工人手中被组合成型。
重阳镇安和产业乡村振兴车间。
谁能想到一年前该车间所在地还是闲置的荒地,如今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梦工厂”。
“以前哪能想得到,现在不仅有租金收,还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我从家走过来上班也就10分钟!”大夫前村村民朱莲英笑着对南都、N视频记者说道。
近年来,重阳镇积极探索发展“村集体+强镇富村公司”“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村民朱莲英在乡村振兴车间组装化妆品外壳。
镇党委以打造小手工业强村为目标,成立土地流转临时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仓库厂棚、房屋70多处11500平方米。
创新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积极对接外出东莞、义乌创业成功的乡贤欧建辉、曾玉红等民营企业主,合作建成了8000多平方米建成乡村振兴车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目前,大夫前村建成美妆产品、手机套等乡村振兴车间5个,总产值达7000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在家务工约300户、在家门口就业500多人。村集体每年土地入股固定分红收益增加12万元,带动每户均年增收超过3万元。
活三产,推动农文旅体融合
在悄然之间,大夫前村已经旧貌换新颜。从前斑驳的村庄墙面装饰一新,村子里的脏乱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休闲公园、健身广场、停车场等设施,房前屋后点缀了“四小园”,别有一番韵味。
重阳镇大夫前村村容村貌。陈励 摄
近年来,重阳镇积极参与武江区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打擂比武”活动,号召各村投工投劳,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优化社会治理,出台人居环境红黑榜制度,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评选,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
弘扬乡土文化,将非遗文化“舞春牛”、民俗文化张氏祠堂、蔬菜大棚农科体验、野外拓展基地等深度融合,打造农文旅体深度融合的新型体验模式,做好“旅游+”文章。村民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红利,乡村治理的文明风气也滋润着村庄,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据了解,该村多次在武江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擂比武”工作中获“武江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庄”等荣誉称号;2023年获批广东省首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示范村;在2023年12月的“第三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韶关市武江区重阳镇‘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示范村案例”成功入选“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县域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荣誉证书。
冬闲人不闲,为致富而忙,为幸福而忙,为乡村振兴而忙。重阳镇正以头号工程力度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力以赴狠抓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点面结合,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动大夫前村及水口村两个首批省级典型村选树培育,争取作示范、创标杆,加快乡村振兴,让“强镇”“兴村”“富民”同频共振,推动镇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鹿筱悦
通讯员:陈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