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阳
来源:首席营销官(ID:cmo1967)原创互联网营销第一媒体!
和瞬息万变相比,百年企业已是稀缺。
有一只冰棍,它叫马迭尔,从清朝而来,是我国最早的冷饮企业之一,冰棍界真正的“百年老字号”。1998年,马迭尔被认定为中国首批“中华老字号”。
一家老店,一种冷饮,一个人和一整个夏天的回忆。对于马迭尔,许多人的印象都是从童年就开始,所以吃马迭尔,吃的更是情怀与历史。
无论酷暑寒冬,店门前都排着长龙似的队伍,一个店每天就能卖1万多只,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1
百年不变,从贵族专享到大众情人
1906年,马迭尔冰棍出生时,它的老爸犹太人开斯普就说,“马迭尔一定能够辉煌100年”。如今,这句话已经变成了现实。
一百年来,它的风格从未改变,也只做冰棍。坚持极致单品,正是马迭尔的百年企业战术。
百年前的三九天里,工人们在江边,手工取冰,切割成块。再用人力和车马,将冰块运至冰窖保存。
夏日,用特制的木桶或锡桶,将牛奶、蔗糖、鸡蛋清和果料搅拌均匀,再次置入冰窖内部冷冻。
生产效率极低,自然是供不应求,最初马迭尔都是只能供给上流社会的权贵食用,所以“马迭尔”实意为摩登的、时髦的。
随着工业化发展,生产力提高,马迭尔冰棍也逐渐成了哈尔滨的“大众情人”。
不过,不管是手工制作还是工业化生产,马迭尔的原料从来没有改变过。只用鸡蛋、牛奶、砂糖、水,整出了百年不变的经典味……
除了“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它的名称和样子也一直没变。百多年的朴实无华,却又兢兢业业,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这个品牌。
许多路人同时吃着一个品牌的冰棍,而且一年四季风景常在,即使是三九严寒,人们穿着棉衣哈着冷气也边走边吃冰棍,这样独特的情景,对于哈尔滨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马迭尔集团第25代掌门人刘瑞强曾说过:“马迭尔的诚信就是让这个味道一百年也不变。”
当然,其实还有一点是有变的,就是价格……
2
极致简约,不打广告不包装
在我们的认知中,所有的商品都会被包装。
在形形色色的商场、专卖店、或是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各式各样的包装花红柳绿、奢华美观,让消费者目不暇接。
不过,马迭尔却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上销售的马迭尔冰棍,装在一个简单的包装箱里。鹅绒黄色的冰棍方方正正,而且根本没有外包装,冰棍完全“裸销”给顾客。
没有柜台,没有大声吆喝,也没有大幅宣传海报,甚至始终没有外面的纸袋或塑料袋包装,冰棍完全“裸销”给顾客。连个包装也不给,简直就像是在卖白菜……
可能是越是有本事的人好像越不在乎外表吧,靠着口口相传,马迭尔终于积累下了如今的口碑。
如今,许多人都认可了这句话:来哈尔滨不吃马迭尔,就等于去意大利没吃披萨,去北京没吃烤鸭。
其实,随着当下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当代的包装设计领域中,现代简约风格已大行其道。人们很享受在忙碌的生活中体味简单的视觉感受,以此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马迭尔冰棍这种简约到极致的方式,难道是先见之明……
3
自我革命,走出去的老字号
几经易主,马迭尔成为国有。但受限于国企体质,多年来马迭尔冰棍一直局限在哈尔滨。
但企业往往是不进则退。为了走出哈尔滨,马迭尔尝试性地在沈阳和大连开了3家店。没想到这次尝试却是效果奇好,也更给了马迭尔走出东北的底气。
2012年,马迭尔集团与北京奥奇乐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马迭尔将北京市场定位为走出东北的第一步。马迭尔成为中国首个完成混改的“中华老字号”。
建了工厂,挖来了哈根达斯高管,马迭尔就开启了在北京扩张的步伐。
仅2014年一年,前门大街、世贸天阶、鸟巢、南锣鼓巷、西单......20多家马迭尔冰棍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这些繁华地段,并像一匹黑马迅速登上了京城十大好口碑的冰激凌冷饮店排行榜。
2015年,马迭尔在丹东、青岛、深圳、苏州开设了第一批试点加盟店,经过一年试水,今年4月正式开启全国加盟。
一根冰冷的冰棍,也能温暖灵魂。
在百年梦后,马迭尔又有了新的目标:打造中国的哈根达斯。
如今,马迭尔的战略版图已经开启,但是否还会有下一个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