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都有过创业的想法,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会觉得创业这件事存在时机一说呢?
很简单,因为这个世界就是存在信息差,存在发展的不平均。
10多年前在北上广深买房的人和在老家二三线城市甚至小县城买房的人家庭资产就是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你说这两批人真的在认知上有多大差异吗?
当年每个在一线城市买房的人都看到了房价翻倍的增长?
我看未必!
很多人可能就是刚好生活在一线城市,又刚好有买房需求,又又刚好家里有买房的条件,甚至买几套房子的条件,于是就买了,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公认的奇迹。
这倒不是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性,现代化与城镇化每个国家都在发生,经济也都在增长,中国的奇迹在于时间短,速度快,真是太快了。
这个快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包括那些在一线城市投资了房产的人,不然按照美国的行事风格,还要等到现在才来制裁中国?
说回到创业,如果你理解了房价增长的逻辑,套到创业里就很好解释了。
创业和房价增长一样,一定是同时存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
先来说说偶然性,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一些说的都错,但是做的都对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运气好,商业世界里确实也存在这样的人这样的机会,如果这样的机会是你追求的时机的话,我觉得随时都可以。
这就像是你问我现在是买彩票的最好时机吗?
那我怎么能说不是呢?
说完偶然再来说说必然性,这个也很好理解,如果你去观察的话,目前能叫得出名字的大公司基本上都是新技术下的产物,远一点的苹果微软,是个人PC技术成熟的产物,阿里巴巴腾讯是互联网技术成熟的产物,这里苹果比较特殊,它除了赶上PC技术的成熟,还自己单独引领了一次智能手机的技术成熟,乔帮主就问你服不服!
那么目前有什么新的技术吗?我能想到的革命性技术除了人工智能没有其他了。
而且你发现没有,这种技术与商业的结合其实已经与绝大多数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了,以前你还能自己在车库攒个电脑写写程序什么的,之后这样的机会基本没有了。
如果你说的时机指的是这种的话,那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目前肯定不是最好的时机,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样的时机也基本不会再回来了。
看到这里的朋友先别着急绝望,这不是还有第三种情况嘛。
最后来说说绝大多数普通人真正会面对的创业情况,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的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搞个淘宝是没什么机会了,那我开个淘宝店还有机会吗?
这才是大多数人面对的真实创业情景。
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为了什么?
之前看到过一个数据,在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是2.5年,生命周期超过5年的企业只有7%,能活过10年的企业仅有2%。
提出这个倡导的领导层难道不知道创业是一件成功率很低的事情吗?
我想大概率是知道的,那为什么还要提呢?
难道是想把百姓往火坑里面推吗?
这里其实触及到了一个国家发展比较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一个国家要想强盛,要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底受限于哪些因素。
因素当然很多,但是最核心最底层的无外乎3个,一个是国家行政能力和财务支配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有没有钱,能不能把钱花得高效。
第二个因素是国家有没有大型的发展良好的企业,最好还是那种跨国型企业,不光能赚本国人的钱还能赚到外国人的钱来给国家纳税。
第三个因素是国家的教育资源。
这三点因素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一个国家教育资源不足就很难培养出优质的人才,人才不足商业的发展就会受限,商业不行纳税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国家的行政规划和财务支出受限。
这里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第二点,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国家的财政支出与人民生活水平高低,而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正是一个国家的商业发展水平。
看到这里就能明白国家为什么鼓励大众创业了,哪怕是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只要创业者群体的基数足够大,总会有优秀的企业生存下来,优秀的企业数量就会越来越多。
虽然对于那些失败的创业者来说创业失败带来的打击非常大,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整体商业水平全面落后,没有优秀的企业,吸纳不了就业人口,那些创业失败者想要找个工作谋求东山再起的可能性都没有。
鼓励大众创业反而不是要把百姓往火坑里面推,而是为那些绝大多数创业失败者兜底。
说完大众创业,再来说说万众创新,创新很重要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创新为什么那么重要,甚至对于商业发展来说创新是无可置疑的C位,这一点应该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过一个创新利润原理,这个理论本身非常复杂,我试着用最简单的语言让你对这个理论有个大致了解,这个理论会让你明白为什么现在到处都那么卷。
这套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只有企业创新的时候才会获得丰厚的利润,一旦停止创新,这些利润很快就会被模仿者瓜分掉,让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直到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
明白了这个你就能明白现在为什么那么卷,因为在这个游戏里创新的和模仿的都不能停下来,大家都很累,唯一的区别就是创新者可以享受一段时间超额的利润,而模仿者不能。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要强调护城河的重要性,护城河可以让企业延长享受超额利润的时间,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绝模仿者,只是这个时间差可以为下一次创新创造一些有利条件。
了解了上面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来解答为什么国家鼓励万众创新了,因为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健康长期的发展,而长期健康的发展又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条件,一个半死不活的企业是没办法可持续发展的,早晚会被其他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取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再来简单聊聊到底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把创新分了5种类型分别是:
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者给一种老产品赋予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这个市场以前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4.采用一种新的原材料,或者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同样不管这种供应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实现一种新的商业组合,形成或打破一种垄断。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每种创新各举一例。
第一种创新,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是赋予老产品一种新的特性,这种创新方式最好的例子就是IPhone,手机并不是一个新的产品,但是把传统手机赋予了新的互联网特性的是iPhone。
第二种采用新的生产方法,这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福特汽车率先采用生产线替代人工的生产方式,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汽车的普及。
第三种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这个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例子也是来自苹果公司,那就是ipad,在iPad之前几乎不存在平板电脑的市场,直到iPad的出现。
第四种采用一种新的材料,这种在制造业中比较常见,比如说阿迪达斯的ultraboost系列运动鞋采用的TPU发泡技术的鞋底,通过材料的创新提供更好的穿着脚感。
第五种实现一种新的商业组合,这种创新我能想到的是前些年非常火的360电脑安全管家,这家公司通过免费加互联网服务的方式打破了之前收费杀毒软件的市场垄断。
关于创新我们这里不多展开,你只要记住,创新可以是非常多维度的,现在我们明白了国家为什么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背后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国可以成长出更多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优秀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只有这样的企业足够多时,国家的经济才能发展,才会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来保证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进而反哺国家营商环境。
不过上面这些都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发展,这和普通想创业的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只有理解了创新对创业来说意味着什么,才能理解到底应该如何创业,也只有理解了国家为什么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理解目前是创业的最佳时机吗这种问题。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企业创新是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只有获得了高额的利润才能更从容地进行下一次创新,只有能够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成为优质的企业在市场上生存下去。
所以对于那些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现在肯定不是最佳的创业时机,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信息的传播效率非常之高,任何能赚到钱的生意都会有大量的人进行模仿,利润会很快就被吞噬掉。
对于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但是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公司来说,情况是一样的,只不过这类公司因为有过创新可以吃吃老本赚几年高利润,具体能吃多久就要看看你的护城河有多宽了,一旦被对手赶超命运和第一类企业是一样的。
最后对于那种能创新并且可以持续创新的企业来说,其实并不存在时机一说,只要创新成功满足了一些特定的市场需求,就会在短时间内获得超额的利润,如果能一直保持创新就能无限延长获得超额利润的时间。
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第一种情况自然不理想,很多创业者都是跟风创业,在没有通过创新赚到超额利润的同时,甚至因为缺乏经营经验与行业积累,连微薄的利润都赚不到,最后赔了一笔钱离场。
而第三种情况基本上算是企业经营最理想的状态了,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很难做到,今天就不展开说了。
我们重点说说第二种情况,这种情况很有意思,许多通过几年努力赚到第一桶金的基本都是第二种情况,就是通过创新进场,赚到了钱,但是因为后续创新乏力或是创新失败,最后导致公司利润越来越少,最后只愿意吃吃老本,因为有行业积累和市场需求在,虽然赚不到什么大钱,但是还能继续维持企业生存。
这类人往往喜欢鼓吹生意没以前好做了,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他们说的其实没有错,很多生意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信息差,信息差其实也是创新的一种,就是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现在因为交通系统的发达,人员流动的加速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差带来的超额利润周期越来越短,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创业就是要通过有意识的创新把偶然性尽可能的变成必然性,这样哪怕你不能持续创新也有机会赚到钱,只不过赚钱的周期不会很长。
最后总结一下,在没有革命性技术出现的当下,想要做出改变世界的公司基本不可能,对于只会跟风创业的人来说,目前的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明显是供给大于需求,想要赚钱也基本不太可能,最理想的状态也只是能赚取一部分微薄的利润,俗称辛苦钱。
对于能持续创新的企业来说,基本不存在最好的时机一说,而对于想要创业的普通人来说,如果你能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做一些成功的创新,还是能赚取超额利润的,只不过这个利润周期不会很长。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你对目前是创业的最好时机吗这个问题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今天简单的谈了一下创新,其实创新是有方法可循的,之后有机会再写,还没关注的朋友别忘了关注,之后的文章都会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我是专门研究商业的小弗,看到这里了要个赞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