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餐饮开疆扩土的版图上,总少不了东北人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北餐饮连锁席卷全国,比如杨国福、张亮麻辣烫、喜家德、木屋烧烤等等。
最近又跑出了一个北方“米饭”快餐王,2022年门店逆势增长一倍。创立至今7年内,开出了700家店面。
米村拌饭,已在全国12省份(含直辖市)的93座城市拥有门店653家,米村拌饭计划在2025年开出1000家门店,为何一家沿边的小城市能出这样的连锁品牌?
创始人的特质
一家企业的成功,既是老板的成功,更是集体的成功。
作为“米村拌饭”的创始人,35岁的山东人周强,并不是一开始就做拌饭的。从打工到经营小饭店,再到成立“米村拌饭”,这期间多种职业的经验教训对“米村拌饭”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淋过雨的人,会习惯为别人撑把伞。
“米村拌饭”的创始人周强,很是愿意带动身边的人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具有极强的成功欲望。此外,周强还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不断的吸取餐饮的各种知识,包括当下最流行的门店的合伙制。
聚焦创新
攘外必先安内。
内部都没梳理好,急着向外发展,无疑是自讨苦吃。真正地高手比拼的永远是内功。
1)产品聚焦
米村拌饭,起步于吉林延边地区,主要做朝鲜族的拌饭,当时的产品线做得比较杂,大概有三十多道菜,装修风格也是偏老旧。
开了几十家店之后,米村拌饭决定走快餐类规模化连锁,于是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升级改造。
首当其冲是对产品进行精选,米村通过3次调整从25道菜精简至15道,目前米村的菜品结构是10道菜+3种主食族+2道汤,基本都是套餐出品。
外卖做起来也相对简单,整个店面运营随之变高,调整过后营业额反而上升了 30%。
2)好吃实惠
“用料足,口感丰富,除了拌饭还有朝鲜风味小吃、汤类可选,另外3元米饭、饮料无限续,性价比简直高到离谱……”
不少米村拌饭的顾客这样评价,难怪其会成为老少咸宜的快餐选择。
精简流程分了3步:
第一步先定位:明确要做的就是拌饭的品类,因此砍掉了与拌饭结构不搭的菜品;第二步标准化:在保证口味的前提下,把无法做到统一标准化的菜品砍掉;第三步看销量:销量不好的菜品砍掉。3)区域化聚焦
米村拌饭在辽宁省内门店达到128家,山东省119家,吉林省116家,三省的门店数占米村拌饭总门店的56%左右。
更重要的是,米村拌饭在辽宁、山东、吉林、黑龙江和河北这5个省份,与老乡鸡、乡村基都没有对垒,换句话说它避开了与这两个中式快餐巨头的直接竞争。
门店合伙制
有句老话叫“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创始人只有把钱和利分出去了,人才才会聚集起来,大家才能同心合力。
米村拌饭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它的机制。没有采用加盟制,用的是合伙制,单店投资100万,每股1万元,其中:
店长投资 5 万元,占 5%+5%(绩效);店长师父:投 3 万元,占 3%+3%(绩效);区域经理:投 2 万元,占 2%+2%(绩效);高管每人投 2 万,不送股。社会资本溢价 80%,溢价部分由公司持有股份,店长为门店法人。区域经理替公司总部代持。通过上述的合伙制,解决了店长的培养徒弟的动力问题;让店长有意愿帮助徒弟开好店面;同时让区域经理和区域实现联动,帮助区域提升经营业绩。
总部人员在门店入股,增加了总部人员的收入,实现总部人员和门店的有效帮扶。
对外部资本进行溢价,也能让内部员工有入股的优越感,同时不至于门店的利润过多地向外部人分配。
写在最后
思维改变,才能市场一片。
想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进行变革转型。从延吉小城创业,到走红全国的米村拌饭,已经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更专业化的连锁新路径。
门店合伙制,谁先导入谁先赢!如果你企业存在人和连锁扩张的问题,不妨导入合伙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