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1月来,公安机关正全面查找一批改革开放以来失踪被拐的儿童。拐卖儿童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被拐儿童及家庭的生活,也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同月,东南卫视新节目《可以给你做顿饭吗》中,就走进了深圳一个被拐儿童家庭的生活。
儿子被拐17年,在深圳这座飞速前进的城市里,深圳“的哥”杨晓青的生活,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在煎熬与痛苦中苦苦等待,他至今都没等来那个期盼的身影。
深圳“的哥”的寻子故事:
17年没放弃,为此掏空家底
被拐儿童案件,在未曾亲历的人看来,也许只是一个个数字,和一宗宗情节相似的案情。但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
3月28日播出的《可以给你做顿饭吗》节目中,刘仪伟的“做饭对象”就是这么一个家庭。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被拐儿童的家长,对很多人来说,和家人吃一顿饭好像是件不值一提的事情,但是对于杨晓青一家来说,他们等了17年,而且还会一直等下去。
杨晓青,是一名在深圳开了25年出租车的“的哥”。平均每天12小时,行车200多公里,25年,他一共跑了110多万公里。25年前,杨晓青从广东茂名举家来到深圳,夫妻俩本指望通过勤劳的双手,在深圳打拼出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为家人挣得一个更好的未来。
然而,2004年12月19日中午,杨晓青带着不满三岁的儿子杨小弟(小名)在租住地附近和邻居们下象棋,沉迷于棋局的杨晓青没有料到,前一刻还在不远处玩耍的儿子,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里,就被藏在暗处伺机而动的人贩子拐走了。
报案、访查、寻找……夫妻俩为此掏空了家底。
十七年,杨晓青没有换过工作,他把儿子的照片放在车上,不放过任何一个打听的机会;十七年,他们不敢搬家,生怕儿子找不到回家的路;十七年,他们从未放弃:“不管要找多长时间,我们都希望他能回来。”
儿子走丢后,杨晓青一家的生活似乎也为此按下了暂停键。住在拥挤逼仄的握手楼里,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墙上至今仍贴满寻子启示的海报。杨晓青心里当然知道,十几年过去,靠一纸海报找到儿子的概率微乎其微,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肯放弃。
这十七年,妻子区菊芳很难不怨。如果不是丈夫的疏忽,也许家庭悲剧就不会发生,“闹矛盾时,我会说‘你把儿子找回来还给我啊’,当着面就这样说了”,虽然知道这样的言语伤害家庭关系,但这也始终是夫妻二人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痛。
出现裂缝的并不止夫妻关系,杨晓青和大女儿的关系,也在这十七年间出现隔阂。因为家里积蓄几乎都被用来寻找弟弟,条件所限,大女儿根本不敢报考心仪的学校。父亲多年来面对家人的责怪与自己的愧悔,满心郁闷无处宣泄,有一段时间沉迷赌博,父女之间几次争吵之后,女儿负气出走外地,也断了跟家里的联系。
节目之中,大女儿第一次在节目组鼓励下,对杨晓青说出心里话,也说出这十几年来的心事与遗憾。
这是节目主持人刘仪伟有生以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被拐儿童的家长,同为人父的他久久说不出话,只能默默收好寻人启事,希望将来能为寻找孩子出一份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拐卖猖獗
跨时空寻亲难度高
这样的家庭,在深圳,并不止这一个。公开的被拐儿童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流动加剧,人口政策紧缩,儿童拐卖正是在这个时间点迅速猖獗起来。
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开展的“全国打拐专项行动”和2014年《刑法修正案(九)》实施以来,收买被拐卖儿童将被追究刑事责任,随着社会治安水平的提升,人们反拐意识的不断提高,拐卖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而得益于近年来刑侦科技手段的进步,多数拐卖儿童案件可以快速侦破。
借助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深圳失联19年男孩被找回,和父母相认(图源网络)
“老大难”的,是80年代后的二三十年间发生的那些拐卖儿童案件。那期间所发生的拐卖案,许多家庭直到今天仍未团圆。而随着积案时间越来越久,被拐儿童长大成人后的样貌也与被拐时有了很大差异,要跨越时空去为这些走散的家庭寻找团圆的可能,是难上加难。
让许多深圳人都印象深刻的,是2002年至2003年间那起轰动全城的儿童诱拐案,10多个孩子在罗湖草埔相继失踪,时任市委书记专门指示公安部门加紧侦破。2004年1月,所有被拐孩子都被解救回到深圳,拐卖团伙5人全部归案。
但并不是所有遭遇到拐卖儿童的家庭都有这样的幸运,电影《亲爱的》里父亲的原型孙海洋,就是在来到深圳开包子铺时,被人贩子拐走了自己的儿子孙卓。十几年来,孙海洋为了寻找儿子东奔西走,参与解救了十多名被拐儿童,但至今仍未找到自己的儿子。
电影《亲爱的》片段(图源网络)
公开报道显示,深圳的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严重,大量流动人员和儿童居住在城中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案件高发,“案发地多在城中村,均为外来人员作案,被拐儿童被贩卖至外地”。
受到儿童拐卖伤害的家庭中,许多和杨晓青家一样,抱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来到这座城市,又因为孩子被拐,而不得不选择“坚守”在这座城市,等待那个身影归来的那一天。
走进杨晓青的家庭,了解他的寻子故事后,刘仪伟不仅仅是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更是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在和杨晓青交流。同为人父,刘仪伟对杨晓青的痛与恨,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透过杨晓青,刘仪伟还了解到,在深圳,还有许多和杨晓青一样受到儿童拐卖伤害的父母,在一个寻子联盟之中,相互扶持,交流线索。
为此,刘仪伟特别录制视频,与全国免费公益寻人项目“头条寻人”携手,向公众发出倡议,鼓励大家积极提供身边可能的线索,帮助更多孩子回家。
来源:东南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