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天气转凉。
冰激凌和冷饮渐行渐远,保温杯与秋裤蠢蠢欲动。
这是一个需要进补的季节,
要有大块的肉,温热的汤,才能吃得舒服。
牛肉面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小时候对牛肉面情有独钟,那时我所在城市没有麦当劳和肯德基,却开了一家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在那个一碗开封拉面仅卖5元的时代,他家牛肉面就能卖出15元的高价。所以,当时去那吃碗牛肉面,也是一种蛮奢侈的享受。
近两年,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碗牛肉面,来自于台北市长安东路。
这碗面售价新台币300元,折合人民币大约70块一碗。
除了美味之外,特色还有无限加面和添汤,四种精致小菜也都敞开供应。牛肉软烂多汁、面条劲道爽口、底汤口味浓厚,还略带一点点中药味道。
虽然当时并不是太饿,我也先后添了两次面,价格稍贵,但吃完之后整体感觉还是很值得的。
自此也对台湾牛肉面好感大增。
旅游归来还是惦记着这口,一直想在郑州找一家地道的台湾牛肉面。
寻寻觅觅,发现这家店出身正统。
老张牛肉面在台湾本地就很有名,据说还拿过某一年牛肉面节的冠军。随便一家分店都需要排队就餐,其特色番茄牛肉面也口味独特。
究竟有多好吃,咱们一试便知。
先来点台湾小吃开开胃。
3根台湾香肠配蒜片,售价22元。
只能说还行,香肠肉质还不错,就是太干了,没有满口流油的口感和香气。以我对于香肠的挑剔程度,只能给6分,勉强及格。
卤三拼,售价18元。
鸡蛋和豆干口味一般,唯有牛肚比较入味,尚可一吃,4分吧。
等了许久,主角终于出场,眷村辣味半筋半肉面,售价38元。
先来说说观感:很大的碗,很少的面,估计成年男士会吃不饱。
尝块肉:肉质很好,应该是牛腱肉,纹理清晰,肉质紧实。牛筋也很烂,很入味,应该是用心料理了。只是在刚入口时,隐隐吃到了一点番茄的味道。
我的嘴还是比较刁的,应该错不了,这家店的特色是番茄牛肉面,可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品尝,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大口吸溜了一口面,嗯,口感软绵绵的,少了点筋道。
汤味口感略淡,应该照顾到北方人口味,做的稍微重口一点。
整体感觉中规中矩吧,品尝下来也没什么惊艳的地方。如果是抱着期待而来,恐怕你要一声叹息了。
满分10分的话,这家店5分足矣。
其实这种舶来店定位一直比较尴尬,保持原汁原味吧,本地人不喜欢,积极改进吧,失去了特色,又泯然众人。其中的度如何把握,就需要店家费脑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