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八
古代称为“腊日”
俗称“腊八节”
都说“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这么冷的天气里
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It was called“La Ri” in ancient times
known as laba
They all say “Laba Laba, frozen jaw”
In the cold weather
Enjoy a bowl of Laba
“腊八节”的起源
腊八。
腊月初八
古代,“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祈求丰收和吉祥。此外,人们还要逐疫。
喝“腊八粥”有一千多年历史
“腊八粥”的用料十分讲究:两黄米(小米、黄米);两白米(大米、江米);两豆(红小豆;绿豆);两果仁(核桃仁、杏仁);两干果(小枣、葡萄干);外加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红糖、乳蕈(牛奶、香菇)等加水熬煮。高手熬出的“腊八粥”不但好吃,而且好看。
“腊八粥”延续至今,用料又增加了多种,如桂圆、莲子、百合、枸杞、冰糖、紫米、香米、薏仁米等。名称也由原来的“腊八粥”变成了“八宝粥”。
喝“腊八粥”的由来有很多说法
有人说是因为“赤豆打鬼”,每逢“腊八”,恶鬼们总会出来作祟,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可祛疫迎祥。
也有人说在“腊八”这天,以杂粮豆果煮粥是为了纪念岳飞。忍饥挨饿的岳家军正是在朱仙镇喝下百姓们的“千家粥”,得以在这天大胜而归。
过去人们喝“腊八粥”有诸多讲究
“腊八粥”熬好后要先敬神祭祖。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因此“腊八粥”又被称为“福德粥”。现在南京的一些寺庙仍保留着在“腊八节”这一天施粥的做法。
粥是中国人餐桌的常客,但要用一个英文单词解释清楚却不容易,因为食物词汇的含义通常界限模糊、偶有重合。
腊八粥可以翻译成Làbā congee[ˈkɒndʒiː] 或者Làbā rice 。
“拼音+单词”的折中策略兼具了文化性和解释性。
不过congee/并不是随意的选择。
英文里三个常见的“粥”分别是, congee和gruel。含义区别细微:
·在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中的释义是:(谷物或豆类煮成的)粥,糊。其凭借较早的使用(1643年)和较广的使用面拔得头筹,甚至成为了另外两个“粥”的解释用词。
·congee: 例如《韦氏大学词典》给congee的英语释义: made from rice(大米或小米)粥,稀饭。
·gruel: a thin 稀粥(常用燕麦和牛奶或清水煮成,主要作为病人食物)
is a dish of any boiled grain, gruel is a very thin , and congee is a type of made using rice.
可以是任何谷物煮的粥,gruel是非常稀的粥,而congee就是大米煮的粥。
因为中国人的粥大多以米为底,所以congee也就脱颖而出。菜单上大多数都是它:
· 叫“八宝粥”自然是因为有(超过)8种材料参与烹制。
Làbā congee rice, red beans, millet, Chinese sorghum, peas, dried lotus seeds, and some other , such as dried dates, , walnut, almond, peanut, etc.
腊八粥包括糯米、红豆、小米、高粱米、青豆、莲子、干枣、栗子、核桃、杏仁等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