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西餐的朋友不难发现,不论是Fine dining还是小餐厅,点餐后的面包是开启一餐的仪式。面包这个大家习以为常的标配,是西餐必不能少的配角,重要却低调。
就像亚洲世界习惯以米面作为主食,面包在西餐中是主食一般的存在。特别是对于深爱着面包的法国人来说,一间餐厅第一口面包的品质,甚至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于这件餐厅的第一印象。
在欧洲,几乎每家餐厅的佐餐面包都是免费赠送的,而且无限量畅吃。但是免费不代表随便。对于米其林餐厅来说,面包是大家暗暗较劲的战场,也是能体现品质与服务的细节所在。
走入Fine Dining西餐厅,佐餐面包往往不止一种,丰盛的面包篮不管从视觉、味觉、抑或功能性上,都能给用餐提供更美妙的体验。
从大类上来分,常见的面包是法式和意式两种。虽然西餐的菜系不止这两种,但是很多面包都是在这两个地区经典面包的基础上幻化来的,这次带大家一次吃懂佐餐面包。
如果说法国什么面包最出名,法棍一定首当其冲。
只用面粉、水、盐、酵母,烤到外皮脆硬的长棍面包,内部大大小小的气孔带来充满韧性的轻盈口感,以及面包和酵母带来的天然香气。是法国人的“白米饭”,也是佐餐的不二之选。
就算很多国人并不爱法棍,但是几乎没人能拒绝另一款法国代表面包——可颂。
DV面包篮中的Mini可颂
香脆微甜的口感,充满奶香的迷人香气,拥有让人欲罢不能的迷人魅力。而且因为百搭,可颂也成为佐餐面包中酥皮类面包的代表之一。
除了以上两款,法餐厅面包篮中还有两个常见的类型,其一就是同样充满丰沛奶香的软面包,在法国,这类加入了大量黄油的软面包可以统称为——布里欧修Brioche,也可以理解为法式吐司。
传统的布里欧修面团是不加水的,重要的是黄油和鸡蛋的加入,给予面包柔软芬芳的质地香气。不论佐餐还是空口吃,口感都非常强,成为中国西餐厅餐桌上的人气款。
面包房的黑麦面包
另一个常见类型就是加入全麦面粉制作的各式口味的硬欧包Pain,同样不加油,但是会加入一些坚果或是培根等肉类,芬芳的麦香,是许多人的心头好。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不定时供应的佛卡夏
除了经典的法国面包,意大利面包也是西餐桌上的“常客”。其中,以在面团中加入橄榄油的面包为代表。当然,大家一般听到他们的名字是——恰巴塔&佛卡夏。在意大利恰巴塔多用来制作三明治,而佛卡夏则多用来直接吃或是佐餐。
靠近地中海的意大利,橄榄产量巨大,橄榄油品质人尽皆知。于是,他们理所当然把橄榄油用在面包的制作中。这类意大利白面包和法棍原材料一样,唯独在最后多加了橄榄油这个材料。
用恰巴塔制作的帕尼尼三明治
油不仅可以使面包体增添独特的香气,油润的质地,也滋润着面团,发酵出比法棍更松软的质地。于是这种吃起来轻松可口的面包,也成为风靡全球的主食。
意大利的面包篮中,还有一款适合用来消磨时间的面包棒,被称为,发源于意大利美食之都皮埃蒙特。细长的面包棒,香且脆,空口吃有着停不下来的乐趣,裹上火腿片又是另一番升华的滋味。
当然,上面的那些,只是介绍一些在餐桌上常见的佐餐面包。在面包师的不断创造下,面包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精彩,当然,原则依然是不过分花哨,适合配餐,不能抢菜品的戏份,又要能提升用餐体验。
在上海乃至全世界法餐中Joël 一直都是声名显赫的存在。连续5年摘得米其林二星也足见其实力。美的优雅大气的红色,配上外滩风景,也让来此用餐的客人体会到不止于视觉与味觉的多重享受。
旗下的烘焙坊,也以稳定好味,圈粉上海无数法式面包爱好者。经典的法棍、可颂、硬欧包,还有火到需要限购的网红蝴蝶酥,款款都可以被称为教科书般的优秀。
餐厅的佐餐面包,便也出自这里,拥有一整个烘焙坊,面包篮的丰盛和美味可想而知。硬包软包一应俱全,还有不少充满创意和风味的面包,佐餐或是空口吃,都足够美味。
为了学习法式面包,并且揭开面包好吃的秘密,我们特意走入了面包房的后厨,并向有多年法式面包从业经验的日本面包师Taka提了许多问题。而他将亚洲风味和食材融入法式经典的创作思路,也继承了Joël 先生的烹饪料理精神。
这里的法棍是娇俏的Mini Size,从外绽的漂亮刀痕,到内部的气孔,都显示出恰到好处的发酵烘烤状态。入口温热酥脆,配哪道菜都有加分的效果。
另外一款则是在基础面团中加入了培根丁,让面包更加的咸香油润,还带有淡淡的烟熏风味。
面包篮中的可颂不是市面上容易见到的常规款,不仅是可可爱爱的Mini款,还是特别的海苔味,在浓郁的黄油奶香中还混入一丝咸鲜,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另一款咸口的面包,里面包了满满的芝士,出炉后趁热吃还有流心一般的效果。芝士的香气和油脂渗透进小面包的每一寸,外部香脆内部柔韧,是餐前开胃的好选择。
另外一款软包,则颇有些意式风情,面团制作时加入意大利青酱,让面包充满罗勒和橄榄油的香气,中间加入羊奶酪,让面包的风味和口感都更加丰富。口感滋味香软,但又不会有过于浓重的奶酪腥膻,是面包篮中的人气款。
脆片的制作上也充满小心思,Taka在法式面包篮中常见的坚果脆片上放上了不常见的粉红胡椒以及茴香籽,香料味不突兀的融入坚果香中,咀嚼中粉红胡椒独特的清新辛辣在口中淡淡的散开,成为让人惊喜的一抹味道。
周一至周日17:30-22:00
中山东一路18号外滩十八号3层
开业三个月破格拿下米其林一星,又在上周不负众望的升至米其林二星,DA 在上海滩创下的美味传奇,和餐厅的品质一起,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然除了菜品足够美味,每个去过DV的人都会感叹一句:“DV的面包真的好好吃噢~!”柔软轻盈得像云朵一样的Mini佛卡夏,入口内敛的橄榄油香气随着麦香在口中回荡,小番茄味酸还会爆汁,做出了上海面包店都难以企及的品质。
从一颗佛卡夏便感受到了这里饼房Chef对发酵把控的优秀水准,而这位在加拿大法语区长大的Chef ,做起法式面包也很有一手。这款全麦面包,有着天然酵母圆润的酸和全麦独特的香气。每次上桌都是内芯温柔外皮酥脆,空口吃都足够让人喜爱。
刚开店时DV做的是酥皮面包卷,而没有做可颂,当时就想,酥皮开的如此优秀,做起可颂来肯定也很美味,结果现在Mini可颂也出现在了面包篮中。
这里的也有全麦和原味两种口味,喷香酥脆,不愧为意大利的国民零食。
还记得DV老店传承了50多年的招牌意面吗?这次教你解锁一个新吃法。
除了享用口感扎实、嚼劲十足、裹满酱汁的意面,盘中特别熬制的鲜美酱汁怎么舍得剩下,掰一块面包,可以是全麦,也可以是佛卡夏,蓬松的面包体吸饱酱汁的鲜美,入口你会体会到不一样的美味暴击。
周二至周日 12:00-14:00 18:00-21:30
中山东二路600号BFC外滩金融中心北区N3幢3楼
上海米其林意大利餐厅中的双星,除了新晋的DV就是老资历且实力品质常年稳定超群的BOMBANA,这里有许多人关于Fine Dining意大利餐的味觉初体验。
华贵复古的意大利氛围、随和热情的Chef ,以及一道道让充满幸福感的意大利美食,都是让人深爱这里的理由。
BOMBANA的面包做的也很是优秀,而且分餐前和佐餐两个部分。餐前面包是一整块大尺寸的谷物面包,里面和外面都裹满喷香的谷物。服务生会推着小推车到桌边,询问是否需要并切下一片放在餐桌上。
法国人吃面包配黄油,意大利人吃面包则是配橄榄油。选橄榄油是每次去BOMBANA用餐时最喜欢的环节。从意大利各地甄选的优质橄榄油列成一排,由服务生逐支介绍风味,从柔和到辛辣,感觉像是上了一节小小的橄榄油课。
选一款自己听起来心仪的油,倒入小碟子中,你可以先直接空口感受橄榄的清香和辛辣,再掰一块面包,蘸着金黄的橄榄油入口,细细品味,其实橄榄油也藏着千百种风味和富有层次的变化。
等上菜之后,服务生还会端上一份佐餐面包,不过有什么面包并不固定,会不定期更改。有时候是点缀着小番茄的佛卡夏,有时候又会换成了橄榄风味。玉米小面包也十分适合磨牙,香且脆。平常以大Size呈现的“拖鞋面包”恰巴塔,淡淡的橄榄油香的白面包,搭配什么菜都是加分不抢戏。
周一至周二 18:00-22:00
周三至周六 11:30-14:00 18:00-22:00
圆明园路169号协进大楼6-7楼
坐落在武康路常德路口的的法式花园餐厅Le Bistrot de Racine,也是上海法餐中一个特别的存在,低调但人气超高。作为一个没有大餐饮集团背景的独立法餐厅,在去年喜提黑珍珠一钻后,今年又获得了米其林餐盘奖,用实力和味道,证明了自己在上海法餐中的地位。
原本餐厅隔壁还有一间没有招牌的自家面包房,但老板决定专心做好餐厅,便关闭了面包店。所以现在想吃这家好吃的面包,只能通过佐餐面包来实现。
面包篮内有5款面包,基础款的Mini法棍和Mini可颂出品十分标准,不管是内部组织质地、外部口感,还是面包香气,都十分标致。酥皮一向是这里的强项,不难发现惠灵顿牛排和拿破仑酥,都是这家店的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是家法餐厅,但是这里的佛卡夏做的非常迷人。橄榄油将面包染成淡淡的金黄色,点缀小番茄和新鲜香草,入口满嘴芳香,经常是菜还没上就吃掉一块,然后找服务生小哥一直追加。
在法国,面包、美食、葡萄酒是生命中缺一不可的三要素。这里有上海其他餐厅难得一见的法式乡村肉冻和许多经典法餐菜品。不如开一瓶好酒,配上面包,来感受一下法国人深爱的美食浪漫吧。
周二至周四 17:00-24:00
周五至周日 12:00-14:00 17:00-24:00
常德路609-1号
在上海中心68楼的云端,来自法国勃艮第近100年的传奇三星法餐厅Masion ,在上海演绎出了不一样的现代新传奇。不仅将勃艮第对美食和葡萄酒的热爱带到上海,还尝试用千挑万选的中国优质食材,演绎法国百年法餐的精神。
所以法餐厅对面包的讲究,同样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落座后,服务生会端着面包托盘来介绍并询问需要什么面包。听完介绍,结果当然是每款都要了一个。
常规的法棍做好,当然是检验功夫的基础标准。但这款形似榛子的软面包更让人惊喜,尝得出是带着黄油香气的软面包底,特别的是,面包里加入了勃艮第的代表食材之一——第戎芥末。增加了一抹柔和的辛辣和酸,很是特别也非常勃艮第。
酥皮面包没有做可颂,而是做成了面包卷。切开依然能看到蓬松的气孔和油亮湿润的面包体,尺寸不小但特别轻盈,酥脆的外皮包裹着柔软的内心,香得令人快乐。
黄油选择了法国矜贵的纯手工黄油,直接拿来涂在法棍上,是对他们彼此最好的尊重。手工黄油清甜的奶香,和黄油的浓醇平衡的刚刚好,香气馥郁,是一般黄油不能比拟的香气。
周一至周三 18:00-21:00
周四至周日 11:30-13:30 18:00-21:00
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68楼
上海宝格丽酒店,在上周米其林发布会时,不仅保持了双米其林餐厅的水准,还喜获了多一颗星的荣耀,可喜可贺!其中现代意大利料理大师Niko Romito主理的意大利餐厅——Il Niko Romito,是一尝意大利美食文化的好去处。
菜品如宝格丽珠宝般汲取意大利传统之美,以简约的烹饪哲学和现代的烹饪技术,将经典美食烹饪出味觉层次丰富、形式极简的新式意大利料理。
餐厅环境一如整个宝格丽酒店,奢华中带着随处可见的宝格丽珠宝设计灵感和意大利复古的高贵气质。坐落于宝格丽酒店47楼,窗外入目便是外滩一线江景。
有美味的菜品,自然少不了温暖扎实的佐餐面包。这里的面包虽然没有非常多的种类,但每款都做到了优秀。连细细长长的,都显得比一般的款更优雅一些。
佐面包的橄榄油,辛辣和芳香也平衡的极为优雅曼妙。厉害的是酒店集团在意大利包下一个橄榄园,为自家酒店特供定制橄榄油,这还哪有不香的道理?
温热扎实的白面包,也很好的诠释了佐餐面包存在的意义,淡淡的麦香、发酵烘烤出恰到好处的柔软和坚硬,不争不抢,却能搭配每一道菜品。黄金配角,不过如此。
周一至周六 12:00-14:30 18:00-21:00
周日 11:30-14:3018:00-21:00
河南北路33号上海宝格丽酒店47层
今日话题
你去过以上餐厅的哪一家?
你最喜欢哪一款面包?
欢迎来留言区告诉我们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联系我们|
国产寿司,糯米包油条。早餐来一个,糯米软香油条酥脆,很满足
糯米包油条,也叫粢饭团,是武汉特色早餐小吃。蒸熟的糯米包裹住刚出锅的油条,糯米混合着芝麻的香味,油条酥脆,再搭配一些榨菜肉松等,外软里脆的口感,混合多种香味,有嚼劲,软糯香酥,不失为一道风味绝佳的小吃。
准备材料:
糯米,大米各半碗。(单纯用糯米黏性太大不利于消化,混合大米适合全家食用)
油条生坯。(油条最好是刚出锅的,嫌自己和面太费事的,某宝上的半成品油条也是不错的选择)
熟黑芝麻,肉松,萝卜条之类的榨菜。
做法:
糯米和大米提前浸泡一晚上。
泡好的米控掉水分,笼屉上铺上笼布,把米均匀平铺在笼布上,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40分钟。打开锅盖用筷子搅几下,所有的米粒都蒸的颜色透明就是熟了。稍微晾凉备用。
锅里烧油炸油条,油温6成热下油条,中小火炸至金黄色捞出。
米饭不太烫手时,在案板上铺一层保鲜膜,把米饭盛出平摊在保鲜膜上,摊成长方形。撒一层黑芝麻,一层肉松,放一根油条,适量榨菜。将米饭从一端向另一端包起卷成筒状,注意手劲,不紧不松,最后用力拧紧两头。一个糯米包油条就做好了,吃的时候撕掉保鲜膜一头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糯米包油条,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放,只有油条是必备的,不然就失去灵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