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懂驱寒就亏了,这粥每天一碗,驱寒保暖一冬天都不怕冷!天气寒冷,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在饮食上就要多吃一些能够驱寒的汤汤水水。
我家喜欢喝粥,每天都会做不同的粥,各有各的味道。这粥天越冷越要喝,暖胃又驱寒,比羊肉便宜滋补,远离小肚腩!杂粮豆类要经常的吃,不但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身体也很有好吃,现代人食物中所需要的就是粗粮和杂粮。地瓜冬天最好吃,甜甜的,而且营养很丰富,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红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物,它含有的纤维素和果胶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特殊功能,多吃也不会发胖,远离小肚腩。我再加上一些杂粮豆类这样做上一锅,补气补血喝得全身热乎乎,驱寒最好了。
所用材料:地瓜,红豆,黑米,燕麦,糯米,花豆。
做法步骤:
第一步:地瓜洗净,去掉外皮,地瓜有红壤,黄瓤,紫瓤,白瓤之分,黄瓤的地瓜特别的甜,可自己随意选择。
第二步:把黑米,燕麦,花豆,红豆,糯米放到碗里,每一种的量都是均等的就可以。
第三步:去皮的地瓜,削成块状备用。
第四步:把所有的豆类和杂粮类清洗干净。
第五步:把清洗干净的豆类和杂粮类都放入到电饭煲里,把地瓜一起加入,接通电源,选择煮粥键即可,也可以预约煮粥,都是很方便的。早上喝粥,可以在睡觉前预约上,早上起床就能喝上软糯的粥。
第六步:软糯香甜,超好喝,每天我家都会做上一锅粥,驱寒暖胃特别好。
峰儿话语:
现在煮粥,电饭煲和电压力锅煮都是特别的方便也软糯好喝,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即可一起熟透。不需要像熬粥一样先熬煮难熟的,最后再添加,一锅出就可以。感谢阅读我的文章,每天都会不断更新,有省时早餐,中餐,各种面点,烘焙,果酱,冰糕,甜点等等,欢迎大家来访。喜欢我的各种家常美食请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我在这里等你哦~~图文原创雪峰儿,盗窃必究!!!
娃不爱吃蔬菜?大胆地给水果!(附上五条幼儿保命营养建议)
孩子不爱吃蔬菜,可以多吃水果代替吗?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蔬菜和水果是绝对的“两家人”,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深入人心。
但是我想跟大家说,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吃蔬菜……
不要放弃蔬菜!大胆地给水果!
国庆期间,我发了一条给娃吃白水菜的微博,评论里不少朋友表示娃是吃菜困难户。
孩子不喜欢吃蔬菜的确让不少家长很头疼。遇到了不爱吃菜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办呢?
在挑真正的“寒冬”来临前,
抓紧时间丰富食谱
其实如果你的孩子还小,在一岁内,把握住这个“不加盐”——可以强势科普家人不要加盐的时期,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选项。趁6-12个月这半年,尽可能尝试遍你在菜市场能够买到的所有食材。
为了防杠,补充一句:一些高钠的食物,比如很咸的海带,高汞风险&高污染风险的食物,比如大型深海肉食鱼类(鲨鱼、剑鱼等),蜂蜜,鲜奶,这些不给。
除非明确试吃了一点发现过敏,明确过敏,否则不要轻易忌口,不要轻易停下尝试新食物的步伐。好好利用这6个月时间,去开拓孩子的食谱。
不喜欢吃?好,继续时不时给一下(3-5天一轮,经常让宝宝接触到ta不喜欢的食物),同时尝试别的。
尝试别的,永远记得尝试别的。哪怕是容易过敏的给孩子,也能够通过食物获得充足营养。
如果你觉得你一岁前的宝宝挑食,那么注意了!接下来了只会更挑食!
看到我给孩子们每天吃白水菜,有不少宝宝还比较小的妈妈好像发现了新招:哈哈哈,让娃以为菜就是这种味道的。
没错,菜就是天然的清香味的!
我家两孩子午餐晚餐都是先吃白水菜
(其中也常有可以作为主食补充的富含淀粉的食物,比如土豆、山药、玉米)。
吃完再吃米饭+肉菜等。
相信我,12个月前的宝宝是相对比较好搞的,他们还不“重口”,也没有吃过很多山珍海味、人间美食,你只要一遍一遍给,他们很容易就慢慢接受了:
好吧,食物就这样,不吃还能怎么办呢?难道等死吗?
天然的求生欲和生命的本能会让她接受能够满足营养需求的食物——哪怕不是所有你给她的食物她都吃。
通常到15个月后,挑食的孩子会变!本!加!厉!
把握好12个月前吧!加油把食谱尽量扩充多一点。
那12个月后仍然不吃,只吃两三种蔬菜咋办?
坚持给坚持给坚持给
但不要强迫
给一次不吃,给十次。
给十次不吃,给二十次。
每三五天,出现一次。
唯一注意,不要强迫吃!
其实孩子挑食、不喜欢吃某些食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大部分小朋友都会在2~4岁表现出明显的挑食(通常一岁多就开始了),直到6岁左右才慢慢好转。
如果没有涉及疾病或严重营养不良等问题,父母不必过于焦虑。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食物是不可替代的!
不吃这个?好,下次再试,继续尝试别的!
仔细想想,我们大人也不是什么食物都吃啊,我们有的讨厌芹菜,有的不吃韭菜,有的坚决不碰香菜……..
换个角度想,挑食也不全是负面的,它甚至算是孩子们天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开始练习走路以后,小朋友很容易离开大人的视线范围,而且他们还很喜欢捡起地上的东西就往嘴巴里塞。这时候“挑食”也许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孩子吞下异物,尤其那些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的东西。吞下肚之前,他们可能会想:“这是啥玩意儿,吃了不会死吧?”
是的,孩子往往对从未尝试过的味道非常挑剔。大部分小朋友都要花上一些时间才能习惯一种新味道、喜欢上一种新食物。
所以,就算你已经尝试了5次让孩子吃小白菜,但孩子就是不想吃,你也别放弃,这并不意味着TA永远都不会喜欢吃。孩子可能需要你提供10次、15次甚至更多,才愿意试一试这种TA从来没有吃过的新食物。
给孩子提供蔬菜时,不喜欢吃的不刻意回避,可以和喜欢吃的经常搭着给。但是,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只需要不断提供就好。
荷兰的研究人员系统梳理了历史上发表过的相关研究,一共4000多个,他们从中找出了46个关于健康的幼儿饮食倾向性研究。研究人员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这些研究,发现以下方法可以增加孩子对蔬菜的接受度:
1. 在引入辅食的一开始就添加蔬菜,而不是等N个月后。
2. 每天都给宝宝不同类型的蔬菜,并以几天为间隔,重复提供同样的蔬菜。这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是最有效的策略。
3. 在添加前,提前给宝宝介绍蔬菜。视觉上先接触,让孩子从不熟悉变到熟悉,哪怕并没有吃到,也会增加孩子对蔬菜的接受度。不过对于已经熟悉的蔬菜,“多看”则没有什么效果。因此,添加一种新的蔬菜前,预先增加孩子对它的接受度,比直接给宝宝一种陌生的蔬菜让她吃的成功率高。
来源:Barends, C., H. Weenen, J. Warren, M. M. , C. de Graaf and J. H. M. de Vries (2019). "A review of to promote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life." 137: 174-197.
提供多样化的水果
吃出一道
对于蔬菜吃得不好的孩子,将蔬菜水果视作一类,可以尝试算一下每天给孩子提供了几种蔬菜水果。先别管孩子吃不吃,吃多少,你就负责提供每天7种:理想情况下是5种蔬菜,2种水果。可以多,最好别少。
给自己定个数量目标,搭配起来更不容易错。
可能因为近些年低糖饮食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人对水果产生了偏见,觉得水果含糖高、不如蔬菜健康。实际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没有高下之分,很多营养学权威机构都建议在幼儿饮食中可以将蔬果划作一类,至少不用分家分得那么细,尽量把颜色搭配丰富,通常就能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了。
一方面,水果是很健康的,它富含许多营养元素,是我们获得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的重要来源。尽管不同种类水果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但水果中往往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叶酸等,而这些恰恰是我们饮食中容易缺乏的营养元素。尤其我们中国人做菜大多以熟食为主,蔬菜经过高温烹煮后,维生素C、B族维生素(包括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会大量丢失。但我们吃水果一般不会高温加热,就不会出现烹饪中营养流失问题。
不只是孩子,我们大人也应该多吃水果。去年,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指出,水果吃少了是全球人类饮食结构中的三大问题之一。
这是一项关于饮食结构与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的全球性研究,涉及195个国家。通俗一点说就是看这些国家发生的疾病与死亡中,有多少是因为“没吃对”而引起。
研究者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了一张因“没吃对”导致的死亡率的世界形势图。图中,颜色越偏红色代表情况越糟糕,相反地,绿色系地区的情况比较好,紫色则是饮食结构导致死亡率最低的地区。
可以看到,中国显示为橙色,属于倒数第二糟糕的档次,虽然比北边邻国如俄罗斯、蒙古等国家要好一些,但却远逊色于同处于东亚的韩国和日本。
该项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2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中国因为“没吃对”而造成的心血管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都排在第一。
那么,究竟有哪些饮食因素引发了死亡呢?
全球范围来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
盐吃太多
粗粮没吃够
水果没吃够
仅2017年,世界上就有300万人因为摄入过多钠而死亡,另外还有300万和200万人分别因为粗粮和水果没吃够而丢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