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夜肚子饿的时候,常常会想起以前偷偷溜出去吃花甲粉的美好时光。最喜欢里面吸饱鲜汁的粉丝了,Q弹爽滑,“滋溜溜“地吸进嘴里,简直人间美味。有太久没有吃到过花甲粉了,馋虫都被勾出来了。想吃怎么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做花甲粉除了加花蛤,我还随手放了些喜欢的鲜虾,所以今天推荐的这道菜算是海鲜粉丝煲啦!通过烹饪,花蛤和鲜虾的鲜汁渗入到铺在下方的粉丝中,而铺在粉丝下方的鲜蔬释放的鲜甜汁水也同样被粉丝吸收,鲜上加鲜,这就是我对粉丝着迷的原因。闲话不多说,海鲜粉丝煲的详细做法,小伙伴们一起来看看吧!
海鲜粉丝煲
【所需食材】
花蛤 300克 虾 10只 娃娃菜 1颗 海鲜菇 100克 金针菇 100克 龙口粉丝 1捆 蒜 20克 香菜 15克 小米辣 3根 葱 15克 料酒 2汤匙 蚝油 1汤匙 生抽 2汤匙 盐 半茶匙 糖 1茶匙 油 适量
【烹饪方法】
1、娃娃菜洗净切成条状;金针菇切去根部洗净,分成小束;海鲜菇切去根部洗净;蒜剁成蓉;葱切葱白段和葱花,香菜切碎;小米辣切小圈待用。
2、花蛤在盐水中静养,吐尽泥沙,用清水多冲洗几遍。
3、虾剪去虾须,挑去虾线洗净待用。
4、龙口粉丝提前用清水浸泡至软,粉丝太长用剪刀剪开。
5、准备好料汁。料碗中加入2汤匙生抽、1汤匙蚝油、1汤匙料酒、1茶匙糖、半茶匙盐,再加小半碗清水调匀待用。
6、锅中加清水和1汤匙料酒,煮至水沸,放入花蛤焯至开口,捞出。
7、锅中加油烧至四五成热,放入蒜蓉、葱白,煸炒至蒜变金黄色,关火。
8、趁热将调好的酱汁倒入锅中拌匀,盛出待用。
9、锅中先铺好一层娃娃菜、再将海鲜菇和金针菇铺在上面。
10、粉丝不用沥水,捞出后直接铺在菌菇上面。
11、然后将大虾和花蛤均匀铺在最上面一层。
12、把调好的蒜蓉酱汁均匀淋在大虾和花蛤上。
13、大火烧开、转中火焖5-6分钟,煮至食材都熟软。
14、最后关火撒上葱花和香菜碎,吃的时候拌一拌即可。美味的海鲜粉丝煲就完成了!
【啰嗦几句】
1、电煮锅的加热过程比明火煮得慢一些,如果用明火焖煮时间4-5分钟即可。
2、花蛤焯水可以去掉泥沙、去腥,而且这样花蛤后面焖煮更入味。
3、粉丝建议用文中的绿豆粉丝,口感Q弹,不容易煮烂而不成形。
立秋!“少食2瓜,多吃3白”,做好这4件事,秋冬少生病!
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2023年8月8日,农历六月二十二,星期二,是立秋的日子了。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这意味着炎热的夏季马上就结束了,古人认为这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间节点,也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不过今年的立秋正值中伏。按照“热在三伏”的说法,加上“秋后一伏”之说,言下之意: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故有“秋老虎”之说。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立秋以后,“少吃二瓜,多食三白”,“二瓜”和“三白”究竟指的是哪些食物呢?
少吃这“二瓜”
01
西瓜
西瓜是很多朋友在夏天特别喜欢的解暑利器,大热天,吃上一口冰镇西瓜别提多爽快了!但是,立秋以后,遇到西瓜就要少吃了“秋瓜坏肚”的说法可不是说着玩的。
因为秋天天气转凉,我们再吃一些凉性的西瓜,非常容易损伤脾胃,引起腹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立秋之后的西瓜多为罢欀瓜,这一类西瓜口感普遍不好!
02
甜瓜
甜瓜因为口感清脆、味道香甜,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的一种瓜类。甜瓜虽然美味,但是也属于寒性,果肉汁液多湿气,立秋以后吃甜瓜会加重身体的湿气,所以也要少吃。再加上甜瓜因含糖量太高,不属于秋季吃水果的最佳选择。
多吃这“三白”
01
莲藕
秋天是莲藕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的莲藕吃起来口感最佳,营养价值也最丰富。可以起到清热去火、止渴润燥,清心安神的效果。莲藕不仅可以用来炖汤,还可以做成大家爱吃的凉拌藕片,吃起来酸酸甜甜的,特别开胃,非常适合秋季食用。
02
银耳
与三伏天的湿热天气不同,秋天虽然凉爽了不少,但是气候却是非常的干燥。而用银耳煮的银耳汤,恰恰是滋阴润燥的佳品,秋天可以多喝一些银耳汤,滋阴润燥,还可以提高咱们身体的免疫力,效果非常不错呢!
03
雪梨
秋天的雪梨一直被大家称为“树上的矿泉水”,这个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因为雪梨的含水量高达83%呢!秋天的雪梨肥嫩多汁,含糖量也不算高,是很多水果比不了的。
秋天吃雪梨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生津化痰、清热解毒的效果,雪梨可以直接生吃,也可以和银耳或者川贝一起炖着吃,总之,秋天多吃雪梨错不了!
- 初秋养生四原则 -
· 别再晚睡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此时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
与夏季“夜卧早起”不同,立秋过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可顺应阳气进行收敛,早起则使肺气得以舒展,一敛一舒更有利于人体平衡。
· 不忙贴膘
立秋虽占了一个“秋”字,但天气并未完全转凉,高温缠绵,人也极易倦怠、乏力、纳呆,此时并非贴秋膘的好时机。
因为,太多的高蛋白食物并不容易消化,反增脾胃负担。
1.
小贴士:
由于立秋这天还在三伏之中,不适合大补,不过我们可以用黄芪粥来补一下气。
大米也是补气的,可以增强黄芪的补益作用,效果比直接喝黄芪水要好。
材料:黄芪60克,茯苓20克,干山药20克,大米100克(1天用量)。
做法:将黄芪和茯苓、干山药一起放入砂锅,浸泡1个小时,泡软后跟大米一起煮粥。
食用时将黄芪和茯苓、山药捞出不用。
此养生粥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养肺的功效,可以在立秋后每周喝上两三次,很好地补虚,补夏天消耗的气。
注意:感冒咳嗽痰多的时候不要喝黄芪粥,否则容易将病邪封在体内不能宣泄出去;凡是外感病邪,有急性症状时都不宜补。
拒绝受凉
立秋时节,人体阳气仍处于顶峰状态,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而立秋之后,温差大,中午热,早晚凉。加之季节变换人体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稍一着凉,就容易患感冒。
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以免身体受凉,伤风感冒。
· 勿忘除湿
立秋后天气仍热,雨水多发,人体也仍然会受到湿气困扰。
此时如果不注意祛除夏天残留之湿,致使脾伤于湿,人就可能出现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因此,立秋后贪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
同时要谨防“秋瓜坏肚”,尽量少食瓜类蔬果,以避免胃肠道疾病。
平时可多灸大椎,关元,神阙,足三里等穴位,不但有助于调理脾胃祛除湿邪,也有利于阳气提升,减少秋燥的症状。
- 立秋养两脏 -
· 养肺
立秋养生最重要是养肺,饮食上一定要以滋阳润肺为准则,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养生节气!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立秋之后,天气就变得干燥,而天气干燥容易伤肺,肺气虚则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一般来说,秋季养肺,可多食莲藕、百合、杏仁、荸荠、蜂蜜、甘蔗、藕、土豆、萝卜、山药、扁豆、枸杞、银耳、木耳、猪肉、鸭肉、柚子等润燥养阴之品,同时要少吃葱、蒜等辛味之品。
2.
补肺首选杏仁
【食用建议】杏仁除了直接当零食吃外,还可以与薏米按1:5的比例熬粥食用;另外,杏仁和猪肺一起炖汤,滋养润肺的功效更好。
【注意】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甜杏仁一般在菜场、超市都能买到,相对而言补肺润肺的功效更好;而苦杏仁含有微毒,一般在中药店出售,需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 养肝
立秋之后,肝气在秋天受到抑制,而肝又主情志,疏泄气血,这时候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气血失调的现象,具体表现有忧郁、心慌心悸、失眠、内分泌紊乱等。
秋季养肝,多吃小白菜、胡萝卜、海带、莲子、黄瓜等,可以帮助肝气的运转,增强肝脏解毒排毒功能,自然而然就能够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