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农民最重要的权益之一,“户有所居”,每户农村居民都有属于自己的宅基地。近年来,随着进城落户的农民越来越多,很多农村宅基地被闲置下来,成为“沉睡的资产”。
为了激活这些“沉睡的资产”,发挥其价值,国家开始实施宅基地改革,在一些试点地区推行宅基地管理新规。早在几年前,就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了33个县级区域作为试点,随后又开始在104个县市区和3个地级市启动了新一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
在这些试点地区,宅基地管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进一步放宽了对宅基地买卖的限制。我们知道,在以往,宅基地也是可以买卖的,但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即买卖双方必须是同一个村集体的。因为宅基地所有权归村集体,再由村集体分给本村成员使用,因此宅基地可以在本村内部成员买卖。
而试点地区宅基地买卖,则可以突破这个限制,买卖双方不是一个村的,也能完成宅基地买卖,受法律保护,能获得各项应有权益。在试点县之一的湖南浏阳,当地某村就举行了宅基地拍卖会,外村的一个村民以14万元的高价,买到了另一个村的一处宅基地。
现在在试点地区,宅基地可以跨村买卖,那么能否跨镇、跨县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跨镇的话,需要在全县都是试点的地方,跨县则要求全市都是试点,并且还必须是同一个市的不同县。
例如,在3个地级市试点之一的浙江绍兴市,就发布新规,打破了宅基地买卖的村域限制。绍兴市新规允许宅基地在全市范围内跨村流转,可以跨镇、跨县。在绍兴市柯桥区王坛镇举行的全市首个宅基地跨村竞拍会,其参竞的5处宅基地全部成交,价格也大大上涨,让卖出宅基地的农户收入大涨。
宅基地可以跨村乃至跨县、跨市买卖,对农民来说好处很多。首先,对不需要宅基地想要卖出的人来说,之前只能卖给同一个村的,如果同村没人需要,就卖不掉,一直闲置着,不能带来任何收益。即使能卖,买家少,价格低。而现在突破了村的限制,可以在全镇、全县乃至全市范围内卖,买家多了,就可以竞价,谁出价高就卖给谁。这也是当前宅基地跨村买卖,基本都是采用拍卖的原因。
其次,对卖家来说同样更好。原来是只能买同一个村的,要是卖的宅基地少了,都没啥挑的,位置不好也没办法。现在扩大到全市,可以跨村买卖,能选择的就更多了。家里急着建房的,也不必干等着村里别人卖宅子了,去别的村买的一样能有证,一样合法。
那么,现在试点地区宅基地买卖突破了同一个村的限制,别的村村民也能买了,有农民就想,是不是卖给城里人,价格会更高?毕竟城里人收入更高,十几万、二十几万都不算啥,况且很多城里有钱人,现在都想回山清水秀的农村建座小别墅。那么,改革之后,宅基地能卖给城镇户口的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宅基地一直都是农村户口才能享有的权益,即便是现在试点地区实行宅基地改革,允许其他村集体的农民跨村买宅基地,也还是严禁城镇户口的人买的。跨村买卖宅基地,双方都必须是农村户口,可以不是一个村的,但买家不能是城镇户口。
农民想把宅基地卖给城里人,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个想法可以理解,但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这其实还是保护农民权益的,仔细想想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