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价格集体跳水、奶茶重回10元以下的消息近日冲上多个平台热搜。
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以前觉得喝奶茶是一种“奢侈行为”,随便一杯茶加点奶加点果就是二三十元,但现在价格好像变便宜了。十几块钱可以买一杯,甚至搞优惠的时候,几块钱也能买到。不知不觉间,“10元以下”成了各大新茶饮品牌“厮杀”的重点区间。
2015年之后兴起的国内奶茶,是在咖啡与茶之外划出了一个竞争区。和早期无名氏奶茶比如珍珠奶茶不同,这种以时尚为生命的新式茶饮,把古典文化挖掘到了极致。区别于乏味的瓶装饮料,其现场制作,香味弥漫,名字好听,外观考究。从产品到场景,都贴合了年轻人求变求乐趣的品位。因此,以奈雪、喜茶等为代表的品牌就迅速确立了整个价格体系,也让后来者诸如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等对号入座各自选择区间并发展壮大。
然而,这一切纯粹是战略角度的理性总结。对于消费者来说,关注的就是眼前看到的,嘴里喝到的,不管叫什么潮,哪里人多哪里排,看顺眼就能把钱掏。所谓品牌忠诚度可有可无,有也是短暂的。原因是茶饮品牌前浪后浪,数不胜数。一个步行街区,从头部到腰部到脚部的茶饮店都有,消费者被新口味诱导而频繁跳槽也是肯定的。
对品牌方来说,尽力地吸引加盟,在网上引发流量,在商圈扩大存在是关键的。这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不能停,一停就融。等到店铺规模上去了,无论线下赚不赚钱,品牌方至少是能通过诸如加盟费、品牌费、装修、设备及原料等去赚钱。若是加盟方有足够实力,也是能赚到钱的。在品牌方开始收割、提升自身毛利率前,有实力的加盟方早早就旺铺转让,转移去做新的茶饮品牌了。
但是,在经济焦灼的时候,加盟店的爬升期就非常长。即使位于很好的点位,人流量也很大,依然架不住亏损的可能,那么维持客流的短期方法就只能是廉价。廉价不是整体品类都打下去,而只是用低价引诱价格敏感人群,带动高消费可能。降价前提就要降成本,降成本就要降原料、降工时,这里少5克,那里升两度,消费者未必有感。
有人会担心,低价品会降低30元的高端形象,吸引的是一班卡拉米来消费了。这就要看,购买高价品的顾客能否有更明显的待遇和体验。这些待遇可以是积分,甚至也可以是优先获得舒服、隐秘和适合拍照的位置。这方面,茶饮品牌可以打开脑洞。正如对一半的乘客卖2折机票会否影响一个航空公司的形象,让头等舱的人也不愿意搭乘?那就看是不是服务包括空气和洗手间也变差了。
茶饮店如果要打价格战,自然不该从单品的价格上去迁就。所谓价格战,首先是大品牌的局部战,比如瑞幸做出和伯牙绝弦口味接近的却便宜一半的轻轻茉莉。打得过就把存量市场吃来了,打不过,就继续上中下围剿,反正不会拿咖啡主业去打人家的奶茶。至于奶茶店也是同理,用蜜雪的玩法,也不过是为了引流。真的全都做成蜜雪冰城的话,还是打不过蜜雪。最后所有加盟商都无利可图了,换个招牌再来吧。
文|记者 戚耀琪图|网络截图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 style="">
源:中国新闻网
天气炎热,一杯清凉的茶饮 是很多人最好的“解暑神器”
十步一家奶茶店的今天 不少网友发现 曾经动辄二三十元一杯的茶饮 价格真的被打下来了!
奶茶“10元以下”时代来临,消费者喜闻乐见
综合:浙江之声、宁波晚报、极目新闻
伏天,空调、西瓜和奶茶被年轻人戏称为“续命三件套”。记者注意到,前两年动辄30元一杯的奶茶今夏退出主流市场,各大奶茶品牌主推产品的价格都在10-15元,同时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理性,不管是奶茶还是瓶装茶饮,有食补或者零添加概念的产品格外受欢迎。
奶茶“10元以下”时代来临
消费者喜闻乐见
立秋已过,但依旧酷暑难当。杭州市民小蒋是个“奶茶控”,她说,今年夏天发现很多奶茶都降价了。“以前觉得奶茶是奢侈品,随便一杯就是二十几块钱,但现在价格好像普遍都便宜了,十几块钱就能买,还有一些优惠券,几块钱也能买到。”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
发表相同的看法
不知不觉间,“10元以下”成了各大新茶饮品牌“厮杀”的重点区间。一直在低价区间深耕的蜜雪冰城,凭借4元柠檬水、2元冰激凌等,带动其他品牌价格降下来了。
部分地区,古茗柠檬水从10元降至4元。茶百道的酸奶紫米露折扣后只要2.9元一杯,喜茶也曾推出限时活动,“纯绿茶妍后”4元一杯。
不仅价格卷,新品也是扎堆上市,还有各种联名系列。
上社交平台一搜,多的是新品测评。
某高端茶饮品牌经营商邱先生在杭州有4家奶茶店,他坦言,“价格战”对利润空间的压缩十分明显。此外,他还表示,“横向对比品牌的话,如果他一直出新品、搞活动,你不出策略的话,当消费者习惯别人的时候就不习惯你了。”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认为,“价格战”迎合了当前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行为习惯。“现在基本上降价的都是头部企业,因为它的供应链已经很完整了。一些单店或者说你的议价能力不够强,你就熬不下去,其实这一轮降价是一个洗牌的过程。”朱丹蓬指出。
市场超千亿
品牌“卷”下沉、“卷”出海
低价的背后,是奶茶市场日趋白热化。今夏,新茶饮又“卷”出新高度,从降价到疯狂扩店,再到攻占县城乡镇,还搞起联名跨界、多元产品,当国内市场厮杀成红海,茶饮企业又纷纷出海。
“在新茶饮行业,后进的企业与资本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关键在企业壁垒能否形成。显然,技术壁垒已基本不存在,关键在于品牌壁垒和规模壁垒。国内市场日趋饱和,出海成了寻找新增长点的途径。”近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记者。
《2023—2024中国茶饮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去年,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达1900多亿元,同比增加15.7%;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逼近2500亿元。
巨大的市场潜力刺激着品牌进一步“跑马圈地”。截至今年6月底,蜜雪冰城门店数量为31000多家,排名第二的古茗门店数量超9000家,茶百道有8000家。
“卷”完一线城市,还要“卷”下沉市场。喜茶有约4成门店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古茗主攻的乡镇市场,占比超过30%。
与此同时,不少品牌纷纷“出海”,追求更广阔的市场。如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数量已近5000家,多数在东南亚。COCO都可和贡茶已进入英国市场。喜茶重点发力欧美市场,已经进入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说,“出海”考验着新茶饮品牌跨国经营的综合实力。“对市场要有精准的分析,还要求品牌有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且需要不断的转型升级。”
开店速度趋缓
下沉市场打得火热
近几年,奶茶江湖风云变幻,走出了百家混战,几家巨头称雄,市场版图愈发清晰。
2023年是新茶饮狂飙突进的一年。喜茶、霸王茶姬、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知名品牌纷纷发力加盟,靠扩张门店迅速“圈地”。
最“疯狂”的时候,新茶饮品牌们走马灯似地开店、闭店试错,打价格战,每隔几米就开一家店。2023年,喜茶新开2300+门店,霸王茶姬新开店2000+,蜜雪冰城则新开6000+门店。
壹览商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为31713家,牢牢占据门店数第一位,排名第二位的是古茗,其门店数量超9000家,茶百道以超8000家门店紧随其后。
这其中,三线及以下的城市竞争尤为白热化,下沉市场撑起了“半边天”。如今喜茶有约4成门店开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蜜雪门店遍布1700个县城和3100个乡镇,古茗主攻的乡镇市场,占比超过30%。
当县城成了新茶饮的“主战场”,“小镇青年”是各大品牌的目标用户。古茗、喜茶、奈雪纷纷开进县城商业中心,每逢节假日,返乡青年回归,奶茶店迎来了一波销售高峰。
但是,肉眼可见的是,新茶饮开店速度已经慢下来了。红餐大数据显示,近3个月,新开门店数排名前十的新茶饮品牌,有一半品牌的新门店数环比在下降,包括蜜雪冰城、茶百道等。甚至有品牌,如书亦烧仙草,开店速度已经赶不上关店的速度。
有人在扩张版图,注定有人在退场。以近70元一杯高价奶茶闻名的“谢谢茶”,已于7月关闭全国门店,黯然落幕。曾红火一时的厝内小眷村,在杭州只剩一家门店。周杰伦代言的“麦吉奶茶”,也正在收缩店铺。
你愿意为了茶饮花费多少钱?
有媒体做过小调查:你愿意为了一杯茶饮花费多少钱?
从网友评论来看,大部分人目前能接受10-20元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