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广告,在以色列,发一篇旧文。
来自东京的西村顶着8月东京的大太阳,在涩谷这家标有“全世界最有名”的CoCo奶茶店门口排了20分钟队,从店员手中接过一杯珍珠巧克力奶茶。
然后熟练的吸一口大珍珠,然后掏出手机拍照,发推,引来一阵评论点赞。
那兴高采烈的样子就像是上海人民买到喜茶一样。
当然这也比不上同一天在同一家店的亚莉莎。
她可是一个忠实的CoCo Fans,用她的话来说是:
一天两杯。
每天都喝。
沉迷无法自拔。
真的超好喝!
当然最夸张的还要属为了喝CoCo奶茶,特意跑到原宿的Lican。
她说如果哪天她男朋友结婚不知道用什么东西求婚的话,如果能把每种口味的CoCo都给她来上一份,她也是有可能考虑答应的。
她在描述CoCo奶茶的时候,用上了许多个形容词。
珍珠很大。
奶茶很暖。
珍珠很Q。
喝下去有谈恋爱一样的幸福感。
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在说爽过吸大麻的维他柠檬茶。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在中国早已过气的CoCo奶茶为什么在东京爆发出了如此大的能量。
可能和日本人天生爱排队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日本大街小巷自动售货机里的伊藤园茶都太淡口味了,既没有“超级大,超级多”的珍珠,也不能给人“谈恋爱,KISS”一样的幸福感。
最后的结果就是即使是工作日的晚上去涩谷,原宿或是其它几家CoCo,看到的都是下面这样的场景。
上次在东京,同学告诉我说,她们留学生都不爱喝这个。
没有中国人想为了一杯CoCo排半小时的队。
但日本妹子就真的很狂热,还有的男人也是。
甚至还有人在Youtube上面做起了测评节目,测评的人还是一个大叔。
而日本男演员,就那个老演“日本鬼子”的黑木真二,也有事没事就PO两张在喝CoCo的照片。
虽然这拍照方式从下往上,直接把大饼脸露出来,确实很直男就是了...
说点严肃的。
我挺早之前说,中国在全世界花巨资建的孔子学院,教老外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不可能成功。因为这东西在国内都小众,都没人要看,我们还都是从小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
又怎么会有几个老外对它有兴趣,愿意了解呢。
要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认同中国,主要还是靠变成产品的东西。
外国人对中国往往知之甚少。其实我们中国人一样不了解外国,或者说只了解少数几个不断进行文化输出的国家。除了日韩美英德法等少数国家,我们对这个世界依然一无所知。
比如巴西这次办了奥运会,看完了奥运会的你知道巴西人家里有电视吗?
不知道。大多数人能关注到的只有开幕式好看,闭幕式日本的短片牛逼,巴西游泳池的水变绿了,还有各国媒体报道的巴西奥运村脏乱差。对于巴西人日常过着怎样的生活,巴西日常生活究竟怎么样还是没有概念。
事实上巴西并不像各国媒体黑的那样穷,至少那是一个人均生活水平和中国相差不大的国家。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15年巴西的人均GDP是8802美元,排名世界第70位,高于中国的第75位,只是因为现在经济不景气所以比较混乱,本身并不是一个贫困的国家。
如果说巴西太远,我们不了解也情有可原的话,那对于我们的老邻居印度,我们的认知依然停留在“那里强奸高发”,“印度人很脏”,“印度人很逆天”上。尽管我们对印度并不陌生,还经常会在朋友圈转发印度奇葩阅兵,或是印度人开挂飞饼的视频。
然而这除了让我们加深对印度的偏见以外毫无用处。
印度阅兵
真正让印度人的形象在中国普通人眼里有所改观的是2011年引进的《Three Idiots》(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让许多人了解到印度也有应试教育,也有严厉的大学,也有正常的生活和感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还有之前大热的《摔跤吧!爸爸!》。
两部电影,让印度人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客观了几分。
仔细想一想,我们之所以了解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并不是因为他们办过什么盛会,或是向我们输出过什么传统文化,纯粹是因为他们的现代文化产品。无论是美国电影,日本动漫还是韩国电视剧,偶像明星都是我们了解这些国家的窗口。
不会有谁在看了《老友记》以后会以为美帝国主义每个成员每天都想瓦解中国。也不会有谁在看到韩国电视剧里一个又一个高富帅的故事后还以为韩国和朝鲜一样落后——即使大多数韩国人吃的住的其实没有他们电视剧中那样美好。
文化,特别是包装成产品的文化才是不同民族之间了解的关键。
那么我国又有什么拿得出手,可以出国的现代文化产品呢?
青春片吗?抗日神剧吗?网络小说吗?坑钱网游吗?恐怕寥寥无几。
在接触不到中国文化产品,我国又屏蔽掉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Instagram,导致许多外国网民也接触不到不带情绪的中国网友的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外国吃瓜群众来说,中国就是媒体中那些和西方价值观不同的新闻,在这样的环境下,能了解中国就有鬼了。
很多时候,当一个外国人第一次认识中国人,小心翼翼地问你“你们家里有没有电视机”时,他们是真的好奇你们家有没有电视机,而不是想要侮辱你。
就像如果你碰到一个印度朋友,你也会好奇他们的恒河水是不是真的喝一口就中毒,他们是不是没有手机用。再熟一点,也会想问他们的种姓制度是否延续至今的。
所以虽然我本人一点都不爱喝奶茶,但我还是觉得多几个中国的品牌走出去,增加这种年轻人之间的认同感还挺好,挺重要的。
至少以后遇到一个日本人,和我吹嘘CoCo奶茶好喝,珍珠多软,多Q的时候。
我可以回她说:
“你知道一点点吗?”
-END-
本原本没有“边走路边饮食”的习惯,近几年随着原宿、表参道商业区街边小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这一模式,也让边走边喝的珍珠奶茶红了起来。
记者| 刘雨静
珍珠奶茶在日本有多火?
有人为“珍珠(タピオカ)”创造了新汉字;中国开到日本的“鹿角巷”和“Coco奶茶”,在新宿的门店的高峰时段需要排队2小时;甚至在早前对“平成”后新年号的预测中,不少沉溺珍珠奶茶不可自拔的东京女子高中生都把票都给了“珍珠(タピオカ)”,而“珍珠”也上榜了去年的日本流行语。
珍珠奶茶热也催生了不少新生意。你会发现从便利店到餐饮连锁,最近几个月的限定商品中一定都有珍珠奶茶这个选项。
比如最近日本便利店7-Eleven就推出了一款限定的珍珠奶茶巧克力:内部是木薯淀粉做的口感类似珍珠的软糖,外部则包裹着奶茶味的巧克力,售价149日元(折合人民币9.5元)。这款糖果乍一看像麦丽素,不过内部则是实打实的珍珠,据说冷冻食用口感更好。此前,7-Eleven还曾经推出过珍珠奶茶果冻。
7-Eleven的珍珠奶茶巧克力
除了7-Eleven,其它反应迅速的日本连锁便利店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珍珠奶茶相关商品。比如全家就有开盖即饮的珍珠奶茶冷藏杯、珍珠奶茶牛奶刨冰等等。
各个便利店的珍珠奶茶商品
不过除上面这些常规操作外,还有一些让你满头问号的珍珠奶茶脑洞商品。
比如珍珠奶茶拉面——位于日本福冈白河的拉面店“太鼓のぼお”就推出了一款盐、味增和柠檬为汤底的珍珠拉面,一度登上日本版大众点评“Tabelog”的打卡热门榜单;东京的“面屋武藏”则把日式蘸面的汤头换成了珍珠奶茶,每吃一口面都要在奶茶里走一圈。
太鼓のぼお的珍珠奶茶拉面
面屋武藏的珍珠奶茶蘸面
博多だるま的珍珠拉面
比起这些,珍珠奶茶啤酒甚至都不让人感到惊讶了。
东京的iBeer LE SUN PALM推出了各种风味的珍珠啤酒,草莓、猕猴桃等口味的起泡酒,加上珍珠和奶泡的搭配,非常适合那些喝奶茶想喝到上头的社会人。还有加入珍珠的甜味利口酒——日本高知县的菊水酒造厂就推出了咖啡欧蕾珍珠利口酒和草莓欧蕾珍珠利口酒,包装非常少女。
iBeer LE SUN PALM的珍珠啤酒系列
珍珠奶茶味利口酒
尽管在中国珍珠奶茶早已风靡多年,从学生时代校门口3块钱一杯的廉价奶茶粉冲泡出来的“快三秒”,到如今遍地开花的一点点、乐乐茶、喜茶等连锁——不过在日本,珍珠奶茶过去一直没流行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原本没有“边走路边饮食”的习惯。除了日本一些旅游景区的商业街,在大部分区域边走边吃被认为是不够礼貌、会给他人带来麻烦的行为;而日本街头公共垃圾桶的投放,往往集中在自动贩卖机、便利店和饮食店周围,人们往往会选择在店铺附近站着吃完,否则会带来街道垃圾。
不过从2015年起,东京的原宿和表参道这类年轻人聚集的地方,逐步开出了冰淇淋、可丽饼等街边店
,这些区域的高中生越来越多地边吃零食边逛街;“边走路边吃(食べ歩き)”这一习惯才开始扩张到其他商业区,并逐步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这给日本的珍珠奶茶店带来了机遇:原本日本的珍珠奶茶店大多是台式甜品店风格,店内必须设置座位,人们喝完才会离店;如今有了更多面积更小的外带门店,也吸引了Coco、鹿角巷等外来连锁店进入日本市场,并滋生了这些珍珠奶茶新生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者:百合、MD
出品:明亮公司
近日,蜜雪冰城通过官方社交平台宣布,受外部环境影响,大量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汇率也大幅波动,加上物流、报关、能源、人工成本上涨,自7月9日起,蜜雪冰城在日本部分商品正式涨价,涨价幅度在20日元-180日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0.92元-8.27元。与此同时,进入日本市场约一年之后,蜜雪冰城宣布正式放开加盟。
此轮涨价前,「明亮公司」探访了蜜雪冰城在东京的门店,值得注意的是,池袋的门店将“雪王”的形象礼遇转角橱窗处,在探访阶段,有1组日本顾客专门在门店外与“雪王合照”,IP化的形象在海外更容易吸引好奇的消费者。
而在店内,3名员工负责收银和制作,之前排名靠前的两项单品为280日元(约合人民币13元)的柠檬茶和冰淇凌。探访中发现,门店的员工均为中国人,可以用日语和中文进行交流。而在顾客方面,蜜雪冰城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在店内消费,基本为女性消费者,下午时段,不乏学生进来消费,几乎没有看到中国消费者在探访时段内消费。对比不远处的库迪咖啡池袋店,用户则更为多元,男性消费者几乎占据门店顾客的一半,而且库迪咖啡在池袋店设有吸烟室。
「明亮公司」还在门店处发现,原料的供应链产地仍来自中国,但会标明“出口日本”字样。这也侧面反映出其物流和供应链成本。
左:门店橱窗的“雪王”;右:门店处的进口原料箱(来源:明亮公司)
在这两家门店之后,蜜雪冰城也相继在日本其他地方拓店。小红书上显示,日本的大阪、神户等城市均有门店。
日本的蜜雪冰城价格也保持高性价比策略,奶茶起价约为200日元(约人民币10元),珍珠奶茶360日元(约17.54元),相比于在东京更多门店的传统奶茶品牌CoCo、贡茶等30元人民币以上的价格,蜜雪冰城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2023年10月25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蜜雪冰城计划在2028年前后将日本的门店数量增加到1000家。对此,蜜雪冰城对媒体表示,公司从2022年就陆续收到了上千个加盟申请;但就目前蜜雪冰城只计划到2023年12月份,将日本门店数量增加至20家。
蜜雪冰城在海外拓店始于2018年。2018年,该公司在越南河内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品牌名称为“MIXUE”,正式进军海外市场。根据蜜雪冰城在2023年9月递交的招股书,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已超过36000家,90%在国内,海外约有4000家门店。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蜜雪冰城在2022年达到新增开店数顶峰,这一年新开了10449家,之后拓店开始降速,2023年全年新增门店5743家,2024年迄今新增门店4042家。在国内的增长日趋接近上限,海外开店成为新增长点。
而日本并非是蜜雪冰城海外拓店最多的地区。蜜雪冰城在海外的布局中,东南亚的门店才是重点市场。
此前「明亮公司」在《蜜雪冰城在越南》中提及,据Vitnam Fiance和Nguoiquansat.vn报道,至2021年底,蜜雪冰城越南门店数量突破200家,截至2023年4月,蜜雪冰城在越南的门店总数达到了1000家,意味着蜜雪成为了越南最大的饮料连锁店,brandsvietnam的最新报道显示,蜜雪在越南的门店数已经达到1300家。
2020年,印尼第一家蜜雪店在万隆开业,据Vietnam Finance统计,截至2023年3月,蜜雪冰城在印尼拥有1500家加盟店。
此前,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已经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