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商报讯(记者 张天元)4月8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美团于上海发布了《2024年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同时,二者还正式发布“2024中国餐饮加盟品牌TOP100”(下称“餐饮加盟TOP100”),榜单覆盖小吃快餐、休闲饮品、火锅烧烤等六大餐饮品类。
据《白皮书》,近年,喜茶、奈雪的茶、老乡鸡和乐凯撒等品牌纷纷选择成本低、运营更灵活的加盟模式,抢占市场。餐饮加盟TOP100中,加盟门店超过6000家的品牌数较去年增长了71%左右。截至2023年底,中国餐饮万店连锁品牌已由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蜜雪冰城、华莱士4家增加了肯德基和瑞幸咖啡至6家,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堂食大店+品牌卫星店”的组合来进行规模化扩张。
《白皮书》还指出,布局中小城市的连锁品牌与日俱增。美团数据显示,与2021年相比,2023年一二线城市连锁店的数量占比下降了1.7%,三四五线城市相应提高了1.7%。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名誉会长裴亮表示,无论是头部企业的持续扩张,还是连锁品牌向低线城市的渗透,以及连锁化率的稳步提升,都离不开特许加盟模式的普及。
<>牌力决定餐饮企业的高度,供应链体系决定餐饮企业的宽度。那么,餐饮企业的供应链是自建有优势,还是和其他企业合作更好?这就跟做加盟还是做直营的争论一样,从来都是个问题。我们深扒了4个品牌,涵盖火锅、麻辣烫、卤味、音乐酒馆四个品类,加起来的门店总数近1.7万,供应链自建者有,与第三方合作的也有。它们会如何打赢供应链的决胜局?
餐饮老板内参 孟北 /文
1.德庄:李氏辣度研究了6年,供应链需要科技的加持
德庄集团董事长李德建是加盟模式坚定的支持者。
目前德庄有自营店、控股店、特许加盟店900余家。李德建说加盟模式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拿火锅业态来说,店面规模大、人员多,开店的成本和风险非常大,如果没有当地人的支持,想要立足很难。
打造完善的供应链系统,保证出品,保证服务流程,才会让品牌发展得更好。
在总部的支撑体系中,李德建很看重科技的力量,但也被轻视过,业内有人甚至认为他“傻了”。但李德建认为,世界都已经进入了量子时代,为什么餐饮行业就不能运用新科技?
在德庄的供应链系统中,科技的力量随处可见:2000年,高分子生物复合酶嫩化技术生产的“德庄毛肚”诞生,这项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17年8月,经过长达6年、3万个案例的试验,德庄研发出了“李氏辣度”分级标准,可以精确地供消费者进行选择……
20年的积累,德庄在供应链方面还有哪些运营逻辑?
2.杨国福:供应链体系必须自己建设
杨国福麻辣烫的门店已经有5500多家,创始人杨国福在建设四川工厂这件事上,很执着。
公司管理层担心工厂建好后,产能无法充分释放,成为企业负担,很多人倾向于通过外采来代替自己生产。
杨国福力排众议。他认为,只有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才能拥有核心竞争力,杨国福麻辣烫才能走得更远。
杨国福解释说,外采标准化程度会大大降低。以花椒为例,同样都是花椒,品种、产地、出产月份不同,口味差异会很明显,如果任由各门店自助采购,就没法保证口味标准化了。
已经投用的杨国福四川工厂占地48亩,建筑面积43000多平方米,从德国、日本等国引进了世界领先机器,在很多环节上实现了无人化操作。
当麻辣烫也面临升级的窗口,杨国福还会怎样“向上”要食材?
3.绝味鸭脖:10000家门店,供应链如何成就小餐饮的大连锁
卤味、米粉、麻辣烫,这些都可称得上小餐饮。但在这些品类里,越来越多大连锁企业正在出现,上述提及的杨国福麻辣烫如此,下面要说的绝味鸭脖同样如此。
在绝味食品的第11个年头,它有了10000家门店。其背后代表的是新餐饮背后的商业逻辑——聚焦、爆款。
小餐饮产品相对单一,核心产品就是一个爆款产品,通过门店直营、门店加盟的方式快速扩张,运用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实现高效的门店裂变。
绝味食品走了门店加盟路线。它的背后,有庞大的中央厨房、物流供应链体系做支撑。
在任何一家绝味鸭脖门店购买产品,吃到的都是标准化口味的食物,这是企业供应链体系不断建立成型所达到的效果。中央工厂里出来的产品,全部走冷链到门店,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标准。
如绝味食品这样,超过千店、万店,供应链如何赋能拓店?
4.胡桃里:合作打造供应链,4年扩张到400+店
2年150+,3年300+,4年400+,独特的环境、音乐、餐食,频频成为网友旅游攻略中的城市打卡圣地……音乐餐厅胡桃里的扩张略显“疯狂”。
在连锁规模化的路上,胡桃里一直强调“连得起,锁得住”,所以,胡桃里从音乐团队到场景的设计,从餐食的打造到酒水的选择,以及市场营销等维度,都在力求将胡桃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尽管百店百面,属于胡桃里的调性却一直贯穿其中。这背后,是胡桃里中央厨房供应链机制、后勤保障体系、完善的招商机制等运营体系做支撑。
与以上三个案例不同,胡桃里的餐饮供应链是与海实利合作的,双方打造了全球中央采配平台,建立了中央食品供应体系;胡桃里的酒水方面也是与世界百大酒庄合作直供,有超9个国家2000多种品类。
合作打造供应链,胡桃里如何实现的共赢?
5.餐饮竞争的下半场供应链如何为品牌赋能?
得供应链者得市场。
市场需求已被唤醒,新竞争环境下,餐企需要供应链的赋能。还有哪些模式可以探索?还有哪些未知之门等待去触摸?
?在“2019餐饮供应链高峰论坛”上,上述4个品牌的供应链秘笈,被一一揭晓。
除此外,餐饮的零售化趋势愈演愈烈,在此过程中,企业如何利用科技手段高效运转?本次供应链论坛的首席合作伙伴鼎捷软件,将会在现场发布“新零售云中台”,为餐饮企业提供“智能+方案规划与服务”。
鼎捷软件于37年前在台湾成立,是专业的数字价值服务提供商,在大陆有27家分支机构。有数据显示,鼎捷ERP软件在智能制造产业中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4.7%,处于领先位置。
>正新鸡排、华莱士、绝味鸭脖、蜜雪冰城、瑞幸咖啡、锅圈食汇后,又一个万店品牌正式诞生。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里希;编辑:景雪。
万店俱乐部再添新成员。
今日(12月15日),肯德基中国官方微博再次发布消息,称第10000家店已落地杭州,今天正式开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肯德基官方微博截图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肯德基成为了继正新鸡排、华莱士、绝味鸭脖、蜜雪冰城、瑞幸咖啡、锅圈食汇后,又一迈过“万店”门槛的餐饮品牌。
01.
加速拓店,
肯德基中国门店突破1万家
根据肯德基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今日,肯德基京杭大运河餐厅在杭州武林门码头盛大开业!至此,肯德基中国门店规模正式突破10,000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肯德基官方微博
事实上,回顾肯德基中国今年的发展,可以看到,品牌明显在加快开店。
在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指出,肯德基已布局超1900个城镇,并仍在追踪其他800多个没有肯德基的城镇。百胜中国计划继续通过特许经营和不同渠道来加速拓店,“包括加码一些新的渠道机会,例如大学、医院和高铁服务站等。”
与此同时,肯德基还首次提到未来将加快加盟店的开设。屈翠容介绍,计划未来三年肯德基加速开店,保持每年1200家以上净新增店数,加盟店占比达15%至20%。
红餐网也注意到,在门店模型方面,肯德基中国也有进行一些调整。今年9月,在投资者活动上,肯德基公布了新店的4种模型,包括标准店、Future Store、Mini 店和 Low Tier 模式。此外,还有To Go、肩并肩、咖啡车、小站等多种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根据需求灵活组装在任何一种新店模式上。
比如To Go是在餐厅外墙开窗,外带的顾客不用进入餐厅,在窗口就可以便捷取餐。
02.
“洋快餐”们集体狂奔,
下沉市场争夺战将升级
事实上,不止肯德基中国,麦当劳中国、汉堡王、赛百味等洋快餐品牌们如今都在不约而同地加码开店。
前不久,麦当劳首席执行官Chris Kempczinsk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到2028年将在中国的餐厅数量从6000家增加到10000家。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此前也公开表示,4亿人口的美国目前拥有14000家麦当劳门店,而中国仅城市人口就已经有7亿,如果不考虑时间和条件,中国应该有30000家麦当劳门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麦当劳官方微博
此外,规模不及两大巨头的腰部玩家们,也在加速拓店。
根据界面新网的报道,汉堡王已定下从2023年开始保持每年在中国市场新开设200家餐厅的计划。
还有今年完成中国区业务换帅的赛百味,同样明确提出了加速拓展的计划。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赛百味中国相关负责人透露,赛百味中国计划在未来20年里开设不低于4000家门店的新餐厅。
值得一提的是,洋快餐们开始加速开店,且开店的策略上也有相似之所,即不约而同将目光望向了下沉市场。
今年8月,麦当劳公开表示,麦当劳中国的新店在低线城市的占比已达到50%。
而安信商社的研究报告也显示,2020年至2023上半年,肯德基3至6线城市净增门店数占比均高于高线城市。
不过,下沉市场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红餐大数据显示,早在2022年,全国就有近五成的西式快餐门店分布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品牌在下沉市场均有开出大量门店。尤其是“后浪”塔斯汀,近两年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疯狂开店,截至今年12月上旬,其总门店数已达到6400+家。
可以预见,随着肯德基、麦当劳等巨头深入下沉市场,未来西式快餐品类在下沉市场的争夺将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