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代喝:好玩就足够 认真你就输了
你永远想不到这届网友的脑洞能有多大。
继火爆的“夸夸群”业务之后,“代吃代喝”服务重磅登场。
据悉,买家只要在原有食品价格基础上,增加一定服务费用,就能让人替自己品尝相应食物,通常是火锅、炸鸡、快餐、奶茶等热量爆表的食物,卖家除了帮吃喝掉指定食物外,还可以提供拍摄照片、小视频等服务,简直不要太贴心。
果然是“城会玩”,这么神奇的操作都出来了,吓得我吃了一惊。代喝奶茶代吃炸鸡的话题也顺利登上热搜,网友们纷纷惊呼找到了减肥新途径,也有人质疑这大概是花钱找刺激的。
虽然现实中未必会多少人真的为“代吃代喝”埋单,却引得一众网友争相折腰,对此服务狂点头也印证了其受欢迎度。层出不穷的花式消费,对于年轻人来讲,是体验,也是一种有趣的尝试。
“代吃代喝”服务的走红,是一种眼球效应,不排除嗅觉敏锐的商家蹭热点进行营销,但更大程度上则是因为别出心裁,戳中了年轻人的社交嗨点。就如同媒体调查发现,真实“代吃”者多为学生,他们乐趣在于社交,“享受的是沟通的乐趣和最后的成品,而并不是吃本身”。
在互联网亚文化的语境之下,“朋克养生”成为90后身上独特的标签,年轻人对“代吃代喝”的追捧就不难理解了。
“代吃代喝”是抒发情感、进行狂欢的载体与手段,将吃喝这种自主化的行为与“代吃代喝”这种他者的举措相联系,带着无厘头的意味,充斥着猎奇色彩,但也消解了严肃,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而网民以调侃戏谑的言语参与这场狂欢,在荒诞和不拘一格中,逃避现实的重重压力,用这种方式对残酷的世界进行最温柔的反抗。
其实,哪怕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也不会花钱请人代吃代喝,但在线上却会对“代吃代喝”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撇开“代吃代喝”表面的戏谑,我们会发现实质上指向的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怎么吃也不长胖。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期待在肚子里住着第二个自己,为自己消化多余的食物。对胡吃海喝又不用承担后果的期待,可以说痴心妄想,但恰恰反映了年轻人对饮食与健康越发重视。这种纠结的态度,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健康观:持续性暴饮暴食,间接性减肥养生,管不住自己的嘴,还总想有小蛮腰和筷子腿……一边“作死”,一边自救,在反复与矛盾之间成全拧巴的自我。
因为有所顾忌,知道炸鸡奶茶汉堡不健康,但自己又耐不住美食如此巨大的诱惑,所以犹豫迟疑。在这场美食与健康的拉锯战里,通过“代吃代喝”服务自我调节一下,以此排解心中难以满足口舌之欲的焦躁,不仅远离长肉烦恼,脱离罪恶感,还能收获满足感,顺便收割双倍的快乐,也不失为一大良策。
至于“代吃代喝”这种消费模式是否能够长久?看看渐渐偃旗息鼓的夸夸群,就会发现相似的发展脉络早已注定了结局。毕竟,对于这届年轻人来说,好玩就足够,太过认真你就输了。
范娜娜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有没有发现,
10元的快餐,只有男人在吃;而,
20元一杯的奶茶,只有女人在喝;
并不是女人比男人更有钱,只是因为,男人要养家糊口呀。
< class="pgc-img">>男人一旦到了30岁,心态就变了,变得越来越爱钱。
因为他害怕父母生病,怕自己身体垮掉,怕自己挣不到钱,亏欠老婆和孩子。
男人们,辛苦了!
江东,互联网运营路上的死磕者,与优秀的人一起共成长!
<>代吃!代喝!
你想吃啥我帮你!
不要担心发胖、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
你的风险,我来承担!”
< class="pgc-img">>近日,一种看起来有些荒诞的“代吃代喝”消费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记者了解到,买家只要在原有食品价格基础上增加一定服务费用,就能让人替自己品尝相应食物,通常是火锅、炸鸡、快餐、奶茶、烤肉等热量爆表的食物。
对此,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在经济发展快速的情况下,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开始转变,这种 “代人消费”这种新兴模式,体现出年轻人对于“消费”含义的另一种解构与解读。
花钱请人“代吃代喝”
“帮人在减肥期间喝奶茶咖啡,包括贡茶、coco、一点点、瑞幸等等,不管喝得多少钱都只收15元。拍照没别家好看,但喝得比别家都快乐,我可以描述从入口开始的快乐感受。”一位来自北京的卖家在某电商二手平台上表示,这两天已经接了三、四单生意,下单人群通常是好奇的年轻人,“要么是想喝但要减肥的‘小仙女’,要么是怕喝咖啡晚上睡不着的‘小可爱’。”
从电商二手平台近两日涌现出的大量“代吃代喝”服务帖中,记者了解到,卖家声称除了帮吃喝掉指定食物外,还可以提供拍摄照片、小视频等服务。某北京卖家小雪甚至表示:“可以写字+摆小物件,正常价格提供10张原图,可帮加滤镜,每多五张需要加2元,包括店内图、小票都可以拍,喜欢杯子的,喝完您自费邮费我可以寄。”在众多卖家的帖子中,如喜茶、奈雪、鹿角巷等网红餐饮品牌出现频率格外多。
< class="pgc-img">>需指出的是,记者发现,“代吃代喝”服务的突然走红,更多是源于热门博主“迷惑行为大赏”的一条微博。该博主提及了某电商二手平台两位卖家为了某品牌茶饮的代喝服务互相竞价,引发网友广泛讨论和跟风。事实上,这种类似的服务售卖帖,也大多集中在在最近一周内发布。
< class="pgc-img">>另类“体验消费”层出不穷
比起真实的买卖,如今这种“代人吃喝”的新兴项目,更像一种网友调侃狂欢,并蔓延到了其他领域。一些养宠物的卖家表示可以提供代摸宠物服务。“代撸猫撸狗撸兔子撸护理,视频实时显示,云吸猫不是梦!”一名卖家写道。而更有富有想像力的一群卖家则表示,能提供代看综艺、电视剧等服务,“看完给你讲剧情,还可以有观后感。”
这种略荒诞的“体验消费”,并非第一次出现在电商平台上。去年冬天,“十五元代堆雪人”等话题曾火遍各大社交平台。记者看到,目前仍有来自哈尔滨等东北地区的卖家提供类似服务,“代南方朋友实现所有雪地梦想,写字,堆雪人,可录视频可拍照。”
< class="pgc-img">>也有电商平台多家店铺出售“教训”,价格在几毛到数元不等,其中一间店铺月销量达2029笔。“大家好,我是骗子,2毛钱你买的了吃亏,买的了上当,本店不支持退款,请谨慎购物理智消费,谢谢!”该名店主在商品描述中写道。此外,该店铺还出售“留照片相亲”、“怒骂苏家三父子”、“运气充值”等售价均为几毛钱的另类非实物商品。
< class="pgc-img">>社交场景催生“个性化消费”
这种花钱请人替自己消费的行为,究竟是是消费升级,还是年轻人的花式浪费?对此,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表示,互联网环境下新兴的消费模式层出不穷,如今年轻一代的消费逐渐从实物商品中延伸至其他范畴,从追求品牌、个性化消费,到逐渐关注消费之外的精神反馈,“体验消费”则是这种趋势的体现,“年轻人对于‘消费’含义正进行着另一种解构与解读,花钱不一定非要买商品实物,可以是一种体验,可以是一种演练,也可以是一种纯粹的解压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社交场景在催生这种“个性化消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轻用户更容易跟随社交圈子内其他好友的推荐或消费潮流进行消费,其通过社交产品去获取外部资讯和接触新兴品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刘杰豪同时指出,年轻消费者需求趋势变化较快,这种小众且新兴的消费行为更像是一场“社交游戏”,想要在市场上持续风靡面临不少挑战。
网友评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来源丨北京晚报
记者 | 袁璐
监制 | 张鹏
编辑 | 陆琪
流程编辑丨RB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