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捞优秀的服务以及不俗的食材和环境,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然而,不少消费者也觉得菜的份量较少,所以价格略贵。
“嗨捞”正式进入市场
9月26日,海底捞子品牌嗨捞火锅首店在北京龙湖北苑天街开业。
公开信息显示,海底捞此前已成立北京嗨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于2020年和2021年申请“嗨捞”相关商标。
相比于海底捞,嗨捞火锅在锅底、菜品,调料等方面的价格更低,并划分自选菜品区域,但总体选择种类较少。
其客单价预估为80元左右,主打牛肉产品,而海底捞门店的客单价则在百元附近徘徊。
此外,嗨捞火锅与海底捞的会员系统暂不互通。近年来,海底捞多次尝试下沉市场,包括加强三线城市拓店力度、布局9.9元快餐店、推出摆摊模式等。
相比于“嗨捞”的开业,不少广东的网友都把目光放在“嗨捞”这个商标名字上。
不少网友跃跃欲试,要不要给它前面多加一个“好”字。
而事实上,有不少商标的谐音在粤语当中都有着独特的意思。
就例如吉利汽车集团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名字叫“吉利罗佑”。
不知道香港的市民听到这个名字,会不会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当然啦,在某种程度上,比名字叫做“嗨捞”更加离谱的还有这个叫。。
有些网友讲笑说:如果这些商标申请的时候遇到的是广东的审查员,那么就很大可能过不了审了。
以下情况不能注册为商标使用
一
同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
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这里指的是官方的具有权威性的检验检疫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例中CCC认证的标志、食品安全的标志等。
三
带有民族歧视性和宗教相关性的。
与民族和宗教有关的名称和图样是很敏感的,建议不要在商标名称中出现。
四
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
五
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面新闻记者 | 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火锅也在性价比的趋势中慢慢降价。
近日,海底捞旗下的火锅子品牌“嗨捞火锅”宣布品牌升级,并改名为“小嗨火锅”。嗨捞火锅为去年海底捞推出的平价副牌,对比下来,“小嗨火锅”相较此前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动是对锅底降了价。
界面新闻对比前后菜单看到,金汤酸菜鱼鸳鸯、番茄鸳鸯、鲜鲜鲜鸳鸯3款锅底价格已降至9.9元,较开业初期的18.8元打了对折。部分菜品看上去也有所调整,例如厚切肥牛价格从29.9元降至22元,虎皮凤爪由26元降至22元,乌鸡卷由18元降至16元。
不过,除去锅底是统一降价外,小嗨火锅不同门店在不同公开平台上的菜品价格有所不同,对于升级的具体措施,目前海底捞方面暂未有更多披露。
同样在降价的是九毛九旗下的怂火锅厂。6月时有网友发出一怂火锅门店贴出的公告,称价格调动,锅底8元起、荤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焖饭6元任吃。界面新闻自小程序内看到,目前怂火锅“果蔬清汤”锅底价格为8元,北京、上海两地则要贵1元,荤菜中,鸡腿肉、猪脑花等为9.9元,娃娃菜、青笋等素菜为6.6元。
此外,与去年12月份的菜单对比,菜单上还增设了荤菜、炸物、蔬菜等适合2人餐的拼盘系列,价位在22-36元间,总体菜单价格下降幅度约在1-14元。
不过也有产品降价后容量减少,例如在一温州门店,饮品中椰椰蔗汁清补凉从22元降至16.8元,容量也从纯液体330ml减至290ml,白桃香水柠檬茶从18元降至12.8元,容量从350ml减至280ml。
九毛九方面向界面新闻表示:“怂火锅厂在今年五月开始对全国门店的餐具摆盘、菜品套餐和价格进行了优化调整,旨在为顾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并能享受到物超所值的餐饮服务。”
从客单价上来说,这两个品牌的整体价格都有所下探。其中,小嗨火锅在去年刚开业时客单价约在80元左右,现在大众点评显示已降至60元。怂火锅的人均消费在2020-2023年间由129元降至113元,窄门数据显示其眼下人均为108.15元。
不仅这两个品牌在今年调整了售价。5月,呷哺呷哺发布新菜单,对单人及双人套餐价格进行调整,套餐均价降福超10%,呷哺呷哺称其套餐“价格重回旧时光”。楠火锅也在5月宣称开启门店3.0时代,创造更加日常化、大众化的消费场景,将人均消费降至70-80元。
以性价比为趋势的消费大环境是火锅集体降价的主因。过去一年的餐饮行业,整体都在迎合这种趋势进行调整,措施包括降价以及开出成本更低的卫星店。
价格内卷也蔓延到火锅界,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曾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中透露,性价比对行业带来的冲击,与低门槛市场下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令其不得不降价,“不抢市场只有饿死”,他这么形容。
主打聚餐场景是火锅一度卖出高客单的一个原因,但消费者也正对此变得保守。反映在账面上,2023年海底捞营收净利甚至超过疫情前,但人均客单价却跌至近年来新低——跌破百元至99.1元,作为对比,2022年是104.9元。
消费者对价格变得更加敏感。5月,巴奴火锅部分门店菜品价格出现2-4元的上涨冲上热搜,尽管巴奴官方客服曾回应表示,系原材料采购价格和成本上涨导致,但评论区的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而随着头部品牌价格的进一步下探,中间价位的火锅赛道也变得拥挤。《火锅品类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时,60—90元已经是火锅店的主流价位,市场占比超43%。窄门数据显示,目前“火锅”品类门店数排名前10的品牌中,有9位的客单价都集中于此。
一个不可忽视的情况是,火锅在迎合消费环境上的措施,有着明显的与快餐融合的趋势。
在平价火锅品牌里,一部分来自头部品牌开出的一人食小火锅副牌,例如海底捞旗下的“下饭火锅菜”,以及巴奴旗下“桃娘下饭小火锅”。另一部分来自在二三线城市逐渐兴起的旋转小火锅,例如“苏小北”、“农小锅”等,其中农小锅已有门店进入北京等一线城市。
它们也正在迎来更多对手。一不愿具名的餐饮行业人员向界面新闻透露,目前业内认为大有希望的一种模型是“有料小火锅”,这种模式对标火锅的聚餐场景与人群,但把火锅店内常见的顾客现涮模式,改为固定套餐下单后后厨煮好端上来,省去了切配和摆盘的成本,客单价在50-60元。
这种降本的逻辑与快餐更为接近,这也意味着在单店投资成本更低的情况下,选址点位、质价比都将成为日后竞争的关键,也对品牌在供应链和模型上的把控提出更高要求。
这也并非一个好做的生意。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火锅赛道近一年新增22万家新店,但净增长就只有约8.4万家,这意味着有超过13万家火锅店离场。
quot;子品牌客单价进一步压缩。"
作者:杨雪
编辑:tuya
9月26日,海底捞(6862.HK)子品牌“嗨捞火锅”首店于北京龙湖北苑天街正式营业。
据了解,该店位于商场B馆4楼,26日与27日展开全场5折的开业活动,加入社群赠送一杯价值7元的饮料。子品牌主打口号为“每天都是小欢聚”,装修风格较为时尚明亮,多处采用“HAILAO HUOGUO”的拼音名。
菜单显示,子品牌总体价格设定更为亲民。锅底有两种选择,分别是19.8元的清油麻辣鸳鸯锅和29.8元的川味麻辣鸳鸯锅,再加一个番茄或者三鲜锅。自助小料也仅需每位4元,提供的调料种类不算多。
菜品主打多款品质牛肉,口号是“不蘸料都好吃,才是好牛肉”。澳洲牛五花、牛板腱、和牛上脑、和牛卡努比、100天保乐肩等产品,从28元到49元不等。国产的雪花肥牛和精品肥牛更是只要22元。
“嗨捞火锅”菜单(图源小红书用户@真吾)
其他肉食包括26元的脆毛肚和18元的乌鸡卷。滋味主食有3元的米饭和面条,12元的牛肉炒饭和8元的手工花卷。巴蜀小食有8元的包浆豆腐和炸白玉菇,9元的爆浆糍粑,10元的盐酥鸡和炸酥肉。手做饮品有5款,橙意满满、柠檬霸、茉莉轻乳茶、青提气泡饮、鸭屎香柠檬茶,均为7元。街头酒饮包括6元的可乐、雪碧、北冰洋和王老吉,还有20元一瓶的小郎酒。
此外,“嗨捞火锅”还提供厂牌精酿,强调现打的、口感新鲜。有比利时小麦、德国小麦、草莓小麦、科隆鲜啤、燕京本生扎啤和浑浊UPA,一杯价格从6.9元到14.9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还有部分菜品是以自助的形式售卖,和串串店的形式比较相似。两大面冷柜中摆放着肉食和蔬菜,蔬菜价格多为6元一盘,肉食一盘的价格从10到18元不等。
以此计算,子品牌的客单价很可能在80元左右。与此同时,海底捞门店的客单价也在持续下滑,财报显示人均消费从2022上半年的105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02.9元。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及港澳台客单价分别为110.3元、101.8元、96.1元和205.5元,同比分别下降7.1元、下降2.5元、下降1.7元和增加10.9元。
不断下降的客单价反映出消费者的支付动作受大环境影响愈发谨慎,好服务已经不再是他们买单的重要理由,价格正在逐渐成为第一考量因素。海底捞由此开始了亲民版子品牌的探索之路。
不过,子品牌目前和海底捞主品牌的会员系统没有打通,无法享有成长值和捞币等会员服务。据网友反馈,首店的桌位比较紧凑,有接近30张4人桌,菜品新鲜,可以看作是“简版海底捞”,和呷浦呷浦有点接近。
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查询天眼查App发现,早在2020年10月,海底捞母公司就在申请“嗨捞”相关餐饮商标,直到今年7月还在申请方便食品、广告销售、啤酒饮料等相关商标。因此,2020年和2021年申请的商标均已注册,今年申请的还在等待实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