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赫慧敏 通讯员荆昭)近日,2024年“晋情消费 乐享矿区”零售餐饮促销联盟暨特殊人群专属优惠活动启动仪式在阳泉市矿区四矿口智慧农MALL广场举行。
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区域内规模大、口碑好、服务优的优质商家结成行业联盟,共同让利,为广大人民教师、医护人员、退役军人、消防队员以及困难群众等特殊人群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让特殊群众充分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和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关怀。
本次活动时间为6月28日至8月31日,包含华龙宜购在内的22户商家参与。活动现场,商家代表签订了《特殊人群优惠活动承诺书》《零售餐饮联盟活动承诺书》。
京报贝壳财经讯 4月10日,饿了么发布消息称,最近一段时间,饿了么千方百计增加骑手运力,解决配送瓶颈;密切联动商家,恢复开业接单;继续投入“应急特需”服务,努力解决特殊人群的最紧急需求。
过去一周,饿了么已新增2800名骑手重返岗位,努力解决最后1公里、最后100米配送瓶颈。饿了么是阿里支持上海保供力量之一。集团相关力量也全力投入保供,其中盒马自提应急通道已经覆盖超过5000个小区,大润发在上海的蔬菜水果,每天的供应超过1000吨;菜鸟紧急调用干线运输资源,把蔬菜运抵养老院。
回到饿了么本身,在过去一周,平台新增了4000多商家,恢复开业接单。接下来,根据疫情防控安排,在封控区和管控区,饿了么将组织更多骑手支持配送保障;在防范区,饿了么和餐饮、商超便利等商家密切联动,在配合防疫管理的基础上,尽快恢复生活服务供应。
疫情以来,饿了么平台买药需求持续攀升。为此,饿了么对接了1000多家药房,同时从市内外更多渠道调集药品。3月28日封控以来,饿了么已为上海市民送出了近100万药品订单,其中包括大量应急用药和慢性病药。接下来根据需求,还将不断优化,投入资源强化服务保障。对于处方药购买,患者可通过平台开通的“互联网医院”服务,开具电子处方后,在药店线上下单,再由饿了么骑手配送到社区。这个服务保障的资源还会根据需求不断去强化。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饿了么推出并且扩大“小区团购”模式。过去几天,饿了么完成的团购订单每天都要翻一倍。其中“社区团餐”服务目前服务已经覆盖普陀、浦东、杨浦等区1000多个社区。零售团购方面,饿了么“全能超市”通过“社区集采+定点配送”的服务模式,已为浦东超过25000个家庭配送了肉、蛋、奶等必需品。接下来,饿了么将持续加大这方面的服务资源投入。
面向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紧急需求,早在3月28日,饿了么率先上线“应急特需”通道。依托200多名服务专班开展电话联络与服务回访,截至4月9日,“应急特需”已接到超过4万个应急需求。
开通后,“应急特需”不断根据市民需求更新迭代,特别增加特需用药、母婴用品采购、老年群体热线等入口;为了把第一优先级给到最需要的弱势群体,饿了么还专门陆续推出“婴幼儿用品配送专车”、“特需老人物资配送专车”和“应急用药专送车”,专人专车服务紧急需求。
编辑 宋钰婷
日,光明新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社区餐厅正式营业
为辖区居民提供社区餐厅
长者饭堂、休闲水吧等服务
现已开放午餐与晚餐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光明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让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在家门口获得方便实惠的餐饮服务,是改善民生、为老服务的重要举措。开业以来,受到广大社区群众的欢迎。
“有爱”助“无碍”
打造设施完善的无障碍餐厅
光明新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餐厅门口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乘坐轮椅的长者或残疾人也能享受食堂服务。餐厅内部,桌椅的摆放间距也能确保轮椅正常通过,带有扶手和靠背的实木餐椅,方便老人坐起时撑扶,所有餐桌也都做了去棱角处理。
同时,合理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无障碍扶手,四周磨圆的设计充分照顾老人、残疾人的就餐感受。温暖人心的不仅是一日三餐的饭菜,更是点滴之处的关怀。
“普惠”加“优惠”
提供营养健康的餐饮服务
< class="pgc-img">>社区餐厅接受政府安全监管,明厨亮灶、新鲜食材。自助餐式服务,提供清蒸炖品、广式茶点,在搭配上十分健康,菜式选择更丰富,满足“想吃什么吃什么”的需求。
目前正值暑假
双职工家庭“一老一小”
一日三餐是个难题
家住中心附近的林先生表示,让小孩老人来这里吃饭有家的感觉,让人十分放心,点上喜欢的饭菜,便是一顿营养美味的午餐,而且价格也很亲民,肉菜一般10-12元每份,荤素搭配的饭菜5-8元每份,素菜更是每份只需2元,一餐饭点上四五份菜只用30多元,老人孩子都吃得很开心,比在外面吃快餐划算多了。
据悉,社区餐厅还提供长者饭堂服务,为光明街道户籍且符合政策条件的长者提供就餐补贴供餐服务。
“陌邻”变“睦邻”
构筑美好生活的社交空间
< class="pgc-img">>与商业餐厅不同,社区餐厅黏性极强,在基础的助餐功能之外,还被赋予了更多意义,既是一个食堂也是一个社交空间,成为老年人联系社会、融入同龄人圈子的一条纽带,成为邻里交往的温馨场所,还原社区邻里温度。
就算非营业时间
社区的老人们也会坐在这里
聊聊天、喝喝茶、下下棋
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小区邻居、社区熟人、以前的同事,三五好友相聚食堂用餐聊天,能找到过去熟悉的感觉。”在餐厅用完餐的王阿姨表示,在社区餐厅不仅可以常会老友,还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大家一起唠嗑、跳广场舞,社交圈都扩大了。
据了解,光明社区老龄化率超过10%,老年人有的要帮子女照看孩子,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做饭;有的残疾老人年事已高,自己做饭不仅麻烦,也不安全。
社区餐厅的出现
有效破解了老年人用餐这一难题
减轻了上班族的家庭负担
托起社区居民舌尖上的幸福
内容来源:光明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