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马越
编辑 | 牙韩翔
连锁餐饮巨头百胜中国于2月8日交上了一份业绩下滑的年报。
2022年,百胜中国实现营收95.7亿美元,较2021同期的98.5亿美元年下降3%;净利润为4.42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9.90亿美元大跌55%,主要是由于经营利润的下降,部分被按市值计价的股权投资亏损所抵消。
在不计及外币换算的条件下,百胜中国全年系统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5%,全年同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7%。
肯德基和必胜客是百胜中国最主力的2个品牌,2022年,肯德基营收同比上涨3%至72.19亿美元,同店销售额下跌7%;必胜客营收同比下跌7%至19.60亿美元,同店销售额下跌6%。
这样的业绩让百胜中国对未来的判断较为谨慎。
2023年春节消费复苏的势头让百胜中国餐厅销售回暖。财报中提到,随着餐厅逐步恢复正常运营,以及今年春节假期较去年更早,又恰逢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1月的销售实现环比上升。
但是百胜中国对这样的上升并没有盲目乐观。
这家公司称,较去年同期,今年春节假期总体门店同店销售实现中个位数同比增长,但仍低于2019年的水平。
而今年春节是自疫情发生以来,许多人首次在新年假期出游。据政府统计数据,在七天的春节假期中,中国国内出游人次和旅游开支分别实现约20%和30%的同比增长,但仍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超过10%和30%。
由此,2023年春节消费虽然复苏信号明显,但百胜中国也意识到,真正的考验还在节后。
“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春节期间的销售表现使我们备受鼓舞。但由于多变的新冠疫情及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我们真正的考验将是假期后的销售走势和经济的复苏情况。”百胜中国首席财务官杨家威表示。
杨家威透露,百胜中国必须保持灵活并制定多种情形下的应对方案,并且今年的重点将是提振销售,同时预计在2023年净新增1100至1300家门店并继续投资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
事实上,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百胜中国在过去一年仍在积极扩张。百胜中国2022年第四季度净新增538家门店,这一数字也创下纪录。2022年全年,这家公司净新增1159家门店,而2023年的计划与之对比没有太大的提升。
“提振销售”重点除了提高同店销售之外,百胜中国也还将打开更多的新兴市场。
从以往百胜中国的拓店思路上看,肯德基与必胜客在加密一二线城市门店密度的同时,通过卫星店等小店模式快速开店,以渗透下沉市场。
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曾经在2022年11月提到,必胜客在当年新开门店中约有5%是小店或者卫星店,而这一类型门店在肯德基新开门店中占比约有50%。这些小店由于门店模式和内部运营流程上有所创新,可以有效降低前期投资。
此前肯德基也曾计划在2020年后的3年内,将会在中国下沉市场新增约1000家“小镇店”——即通过精简化餐厅环境、菜品种类等举措来控制成本,用来缩短投资回报期,保持盈利水平。
事实上,加密一二线城市门店密度并向低线城市下沉,成为快餐巨头共同的选择。
麦当劳前不久宣布将在2023年在中国新开900多家餐厅。在一二线城市外,下沉市场将是麦当劳重点部署的区域,同时麦咖啡成为向下沉市场渗透的重要业务。
从数据上看,快餐巨头在低线市场的确有增量空间。《中国西式快餐品类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3年1月5日,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分别约有33.9%、20.9%、26.2%的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中信证券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3至6线城市每百万人肯德基餐厅数量仅3.8家。
快消品讯)2月8日,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9987.HK)披露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公告: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20.9亿美元,同比下降9%;经营利润为4100万美元,同比下降94%。
此外,百胜中国2022全年总收入为95.7亿美元,同比下降3%;全年经营利润为6.29亿美元,同比下降55%;全年净利润为4.42亿美元,同比下降55%。
《快消品》据悉,百胜中国从Yum! Brands分拆出来,于2016年11月1日独立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于2020年9月1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第二上市,其CEO为屈翠容。百胜中国在中国市场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小肥羊、黄记煌连锁餐厅品牌。
图片来源:百胜中国官网
2022年第四季度,百胜中国共净新增538家门店;外卖收入约占肯德基和必胜客公司餐厅收入的45%,同比增长约10个百分点;数字订单(包括外卖订单、手机下单及自助点餐机订单)约占肯德基和必胜客公司餐厅收入的90%。
百胜中国首席财务官杨家威表示,今年的重点是提振销售。同时预计在2023年净新增1100至1300家门店并继续投资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
盛南坪店下月关门?
餐饮商已接到关店通知 关店后重庆再无百盛
营业期间,百盛南坪店显得冷清。 本版图片由记者 唐小堞 摄
近日,有传言称,百盛南坪店即将于3月31日关店,至此百盛百货将彻底离开重庆。
对于关店传闻,百盛百货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不做任何解释。记者随后前往百盛南坪店调查发现,该店目前已经开始展开大规模打折活动,每一层楼都贴满了1折起的促销海报,更有店员直接向记者确认了关店传闻,表示这已是公开的消息。
探因
对消费升级判断不足
在重庆市场已失去竞争优势
记者从百盛最新公布的财务报告了解到,截至2018年12月31日,百盛的经营收益总额为人民币48.4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6%。由于门店数的减少,2018年同店销售下降2.4%,但2018年经营利润较2017年同期增长103.1%。这意味着,随着百盛在全国各地关掉业绩不佳的门店,经营利润有了较大提升。
1995年,百盛百货进入重庆,是首个打入重庆市场的外资百货。随着大坪店、万象城店、财富中心店、万州店相继关店,若再坐实南坪店关店,百盛百货或将彻底退出重庆市场。
对此,重庆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彭劲松告诉记者:“百盛在重庆深耕多年,近年来频频关店,反映了传统百货企业正面临转型困难。”他指出,百盛百货在重庆遭遇困局,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当下存在消费升级趋势,人们需求更加多元化、时尚化,百盛未能及时回应消费者这一需求;另一个是因为电商崛起对百货业影响尤为明显,百盛方面对这一消费趋势应对不足,商业战略上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自百盛万州店关店后,百盛退出重庆的趋势就较为明显,加上近几年百盛进行战略调整,南坪店若被关闭并不令人意外。“百盛百货在重庆的品牌资源和招商方面相对不足,未能吸引一线品牌进驻,失去了把握消费升级趋势的机会,造成品牌形象老化。”
而重庆零售商协会秘书长刘争鸣则向记者分析:“首先,作为进入中国较早的外资百货,百盛百货进入重庆市场后,选址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其在竞争中逐渐落入下风。第二,百盛百货在重庆市场面临众多强势的竞争对手,尤其是百盛南坪店附近有新世纪百货和重庆百货,竞争较为激烈,业绩也受到了影响。第三,目前百货行业整体的环境不景气,普遍受到电商冲击,生存压力较大。”他指出,在诸多因素影响下,百盛百货在重庆市场已失去竞争优势,正逐渐边缘化。
官方证实
已提交相关报告 卖场开始疯狂打折
百盛南坪店于2001年开业,是南坪商圈曾叱咤一时的百货界明星。随着百盛万州店于2018年关店,百盛南坪店成为了百盛百货在重庆的唯一门店。对于关店传闻,百盛百货相关工作人员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而是向记者表示对外任何信息都需要集团市场部审核,所以不方便做任何解释。
记者随后从南岸区商委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百盛南坪店已提交关店报告,需要一定时间走审批流程,具体关店时间不方便透露。而南岸区商圈办方面则表示,尚未接到相关消息。
记者又准备向百盛南坪店的物业方重庆凯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了解相关情况,但该公司公布的联系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记者从天眼查了解到,百盛南坪店所属物业的重庆凯悦房地产有限公司于2017年提交过申请破产重整民事裁定书,以其经营不善导致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并已严重资不抵债为由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重整。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百盛南坪店关店与物业方的资金问题存在一定关系。
目前,从卖场情况来看,百盛南坪店每层楼都贴满了打折的海报,虽然各品牌的折扣力度不同,但大部分在1折到5折左右,不过现场购买和试衣的消费者较少。据多位店员透露,从前年开始百盛南坪店就传出将关门的消息,但一直没有关店,现在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将于3月31日关店。
有消息称,百盛南坪店关店后,新世纪百货将接手,把相隔不到百米的新世纪工贸店搬至百盛南坪店现址。这一消息尚未得到新世纪方面证实,但据记者采访的几名新世纪工贸店店员表示,工贸店目前未接到搬店通知。
消费影响
积分、储值卡仍可正常使用
作为南坪商圈颇具影响力的百货商场,百盛南坪店已经拥有18年的历史,服务了众多消费者。“忽然听说要关店有点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家住南坪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成为百盛会员已经很多年了,以前经常去百盛南坪店购物,后来周边开了其他商场,选择更多了,再加上百盛的商品越来越不“洋气”,所以很久没有去了。“毕竟是老牌百货,关了有些遗憾。我的积分卡上还有些积分,不知道到时候百盛会怎么处理。”李女士说。
而在百盛南坪店附近经营便利店的陈女士表示,她也听说了百盛南坪店将关店的消息。“昨天商场内部的人传出消息,说确认要关店,大家都非常意外。我还有积分没有使用,准备抽时间去消费。”陈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从该商场服务中心了解到,在百盛南坪店,消费积分满2000分后,就可以抵作20元现金进行消费使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不会对消费者发布任何积分卡、储值卡等处理措施的通知,现在消费者依然可以正常使用积分购买商品。
业态影响
周边商家称生意或将下滑
关店一事对商家会产生什么影响?记者走访发现,百盛负一楼美食广场汇集了众多餐饮店,目前各商家已接到商场方面的关店通知。潮火锅的工作人员表示,商场关店后门店也会面临关闭,是否会在附近开设新店暂时不清楚。而位于该美食中心的一家小面馆工作人员透露,3月31日商场关店后,该店正在计划搬至新店。“开新店又要重新装修,这笔费用不是小数目,而且人气也要重新培养。”该小面馆工作人员表示。
“百盛南坪店这些年带来了不少人流,如果关门了,周边人流也许会跟着下降,我们的生意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在百盛南坪店附近开餐馆的郑先生这样告诉记者。实际上,在百盛南坪店周边开店的不少老板都如郑先生一样认为,百盛南坪店关门将影响他们的生意。
纵深
传统百货面临转型洗牌压力 多地频现关店潮
根据联商网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至少有45家百货店关门歇业,虽然相比2016年和2015年数量有所下降,但从范围来看已波及到了多个类别的百货店。
百盛百货关店的情况或许只是目前传统零售业转型洗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频频关店的还有万达百货、王府井百货、NOVO百货等,这一趋势的出现,反映了当下传统零售业的普遍困境。
2015年,万达百货一口气在全国关闭了56家门店,位于南坪和万州的两家店在这波浪潮中关闭。据悉,万达百货成立于2007年,全国门店总数达到110个,每年数十亿的收入也为万达提供了可观的现金流,与商业地产、文化产业、高级酒店一起并称为万达集团的四大支柱产业。由于百货盈利不佳,万达百货最后只剩下37家门店,并于今年2月被苏宁易购正式收购。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王府井百货解放碑店。2018年10月8日,陪伴重庆市民15年的王府井百货正式关店,从此告别了解放碑商圈。这家2003年入驻解放碑的百货,是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投资经营的第一家大型商场,为当时的重庆消费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购物体验,拥有极高的认知度。为了面对市场竞争,从2008年开始,王府井百货解放碑店经历三次转型,并于2016年更名为王府井奥莱,试水奥特莱斯业态。但最后,王府井百货解放碑店仍然未能扭转困局,因15年租约到期,告别了解放碑商圈。
建议
找准自身优势进行定位 增加体验业态比例
根据商务部发布《2017-2018年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百货零售行业创新转型步伐加快,存在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传统业态分化发展;二是零售新业态频现;三是技术驱动智慧零售;四是零售资本深度整合。
重庆零售商协会秘书长刘争鸣告诉记者,要实现传统百货业的华丽转身,首先要认识当前的市场环境。目前,重庆百货行业已经形成了两大竞争格局,其一为定位大众消费为主的百货,代表百货是新世纪百货、重庆百货,另一个是定位为轻奢、时尚的百货,代表为时代百货、远东百货。整体上,两种类型都普遍受到电商冲击的问题,并且都进行了转型尝试,但转型成功的案例较少。
他建议,传统百货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抓住现代技术的发展机遇,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改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打造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新型百货。第二,进行差异化定位,对不同地区的百货业做深入分析和调研,把消费需求进行细分,避免同质化竞争,找准自身优势进行定位,并根据市场环境不断进行调整策略。第三,增加体验业态比例,例如休闲娱乐、儿童亲子等业态,增加新的盈利点,吸引人们在线下消费。”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唐小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