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明区公明街道应急办(消安)工作人员在疫情防控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一餐饮店存在违规开放堂食、私开后门放人进小区,破坏城中村围合防疫管理等行为,严重违反了光明区疫情防控通告中有关规定,工作人员即刻责令其停业整顿。
在处置期间,该店铺负责人李某不服从管理,态度恶劣,擅自撕毁封条,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之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工作人员遂拨打报警电话,将李某移交公明派出所处理,公安机关已进行立案处罚。
公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理解、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如有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行为,将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希望广大群众引以为戒,积极配合防疫管理。
据悉,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光明区公明街道应急办(消安)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政策,制定了《公明街道疫情期间保障生活必需类场所营业要求及执行标准》及《关于疫情期间保障生活必需类场所变更营业状态及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通知》等文件,发动全体外勤人员逐一上门排查3000余家保障生活必需类场所的营业状态及落实防疫要求,尤其针对餐饮场所是否落实禁止堂食规定。并依序建立“白名单”制度,目前已录入1908人次从业人员信息,在营业场所825家,营业率28.25%;签订承诺书1026家,签订率35.14%。同时,消安已全面实现夜巡常态化,通过“警灯闪起来,喇叭响起来,电车走起来,场所巡起来”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多种宣传方式,日均巡查200余家场所,使防疫政策家喻户晓,维持了社会面疫情防控稳定。
【记者】丁侃
【通讯员】张诗茹 彭翠玲
【作者】 丁侃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鹿城支站讯 8月12日,温州发布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其中明确规定“餐饮服务”等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日常清洁、通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集聚等防疫规定,从严从紧做好人员聚集场所管理。那么,鹿城区餐饮企业落实的到底如何?当晚,记者对此进行暗访调查。
滨江大排档是一处以温州特色大众化海鲜排档为主的文化美食广场,其内餐饮企业众多。晚餐时间,当记者赶到滨江大排档时发现,当前该处仅保留两处出入口供市民进出,且进入需落实好测温、亮码、戴口罩等防疫规定,如市民没有携带口罩,广场管理人员会予以提供并对市民信息进行登记。
然而通过观察,记者在滨江大排档南门出入口附近发现,有市民自一家名为“蚝门木屋烧烤”的后门进出,并未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等防疫规定,对此广场管理人员表示,不久前他们曾通知餐饮企业对各自沿街的出入口进行上锁封闭,集中前来就餐的市民在东、南两处入口进行检查,市民通过餐饮企业后门进出的情况可能是企业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接下来他们将第一时间予以督促,填补防疫漏洞。
在滨江大排档内部,记者走访多家餐饮企业发现,部分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好口罩,且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方面,由于就餐人员较多,餐饮企业未能很好地控制好就餐间隔距离,现场就餐人员略显拥挤。
原标题:记者暗访部分餐饮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前,裕安区豪门花园小区居民反映:该小区楼栋之间的两家餐饮商铺私开后门,存在油烟直排及噪声扰民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接到投诉后,裕安区城管局(支队)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执法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核查处理。
区城管局和属地政府立即采取行动,经现场调查核实,两家餐饮商铺违规私设后门,且油烟净化装置安装位置不当,导致油烟直排小区内部,污染居民生活环境。执法人员责令两家餐饮商铺立即停止整改私设的后门,恢复原状,将油烟净化装置移至合规位置,确保油烟达标排放,对产生噪声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换,确保达到国家噪声排放标准。
执法人员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管力度,督促餐饮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加强与社区、物业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环境秩序。(王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