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开店、投资赚钱】#文章首发挑战赛#?#创业#?#餐饮#?
< class="pgc-img">>注意到没有?现在越来越多的连锁餐饮品牌流行“加量不加价”。
做拉面的,汤面套餐“无限量免费续面”;做米饭套餐的,宫保鸡丁套餐“无限量免费盛饭”。就连和府捞面这样的头部品牌,近期在北京的宣传广告也是无限续面。
“加量不加价”意味着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这些做餐饮的企业又不傻,为啥要干这样的事情呢?道理很简单,竞争太激烈,品牌又没有“护城河”,只好跟周围的餐饮业者当面锣对面鼓地压价。可是,连锁餐饮品牌相对于夫妻老婆店来说总体成本较高,如果一直这么PK,最后岂不是要重蹈大象被蚂蚁打败的覆辙么?
因此,连锁餐饮到了做品牌的时候了。注意:是做品牌,要把目标人群定位清楚,要把自己品牌满足目标人群的demand、need、desire这三个层次要想清楚,把品牌文化(culture的本义)要弄清楚,绝不是花钱重新画个画(logo)那么简单。
有了品牌,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卖更高的价格,保持较高的利润率,才能逃过价格战的陷阱。
【齐大连锁:分享经验、避坑指南】
颖
餐饮业的烟火气回来了,价格战也打响了。“38元10个菜的3人火锅套餐”“49.9元的牛杂煲4人餐”……随着低价团购愈演愈烈,部分商家菜品和服务品质也出现下滑,引发消费者不满。
团购原本是有效的营销工具,通过适度让利、薄利多销的批发模式降低商家成本,帮商家获客,替消费者省钱。然而,当一边是“打折打到脚踝骨”的售价,一边是商家为了减损在团购套餐里加入高利润的饮料,或者把免费果盘、小菜标上高价充数。而这只能算是常规操作,此外低价团购至少还有这么几个“坑”: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的鲍鱼龙虾大餐看似丰盛,可端上来的鲍鱼跟纽扣一样大,龙虾不知道在冰柜里待了多久,活脱脱演绎了“便宜没好货”。
虚标价格,无中生有。部分套餐的菜品标价远高于门店实际售价,有的团购套餐里的高价菜品,门店菜单里却没有列入,让消费者无从比对品质和价格。
扯虎皮做大旗,高射炮打蚊子。在套餐里增加用不上的高价商品,例如普通双人餐里搭配标价几百元一瓶的红酒,或者将服务生的拍照标示为专业摄影服务,折价数百元,人为拉高原价。
有的商家还对低价团购的消费者区别对待,比如份量打折、隐性消费,不加钱不让走。还有些商家用低价团购把消费者引到店里,然后用各种借口拒绝使用团购,逼着专程而来的消费者花钱消费。种种变味操作下,消费者对团购也没有那么热衷了。
低价团购内卷,商家也有苦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我国现有餐饮相关企业1500万余家。其中,今年1月份至7月份新增约158万家。加上去年新增的300万余家相关企业和大量个体户,行业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突围,商家广泛使用团购揽客,连锁店和知名店铺还能维持合理折扣,新店和小店往往被迫以超低价引流。再加上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更多进入本地生活后,要求商家上线更低价的套餐,让竞争变了味儿。
从实际情况看,低价团购对商家经营的影响弊大于利,还往往带来消费者差评。用这种办法引导流量,或者说对于流量本身,不管是餐饮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多一点理性。消费者不要被占便宜的心态牵着鼻子走,碰到折扣过低的团购,还是要理性考虑成本这个客观因素。如果遇到虚假宣传等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联系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平台导向很重要。过低的折扣率不一定能带来真优惠,反而可能给商家留下玩花样的空间,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产生的负面评价同样有损平台口碑。鉴于团购远低于成本的趋势,平台有必要设置折扣上限,避免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同时,帮助商家发掘受欢迎的菜品,搭配出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回头客的优惠套餐,让团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商家弄清楚:抛开低价,能靠什么吸引顾客?是一道好吃的招牌菜,是记得住每一个客人口味的细致服务,还是看得见风景的景观位?毕竟,还有那么多不做低价团购却依然座无虚席的商家,他们靠什么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更值得研究。
来源: 经济日报
日,一段“骑手要求加价才送大米”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从视频看,身着美团工作服的骑手对着手机说“你(送的)是大米,不加价的话我就不给你送了”;旁边有另一名骑手说:“不要给他送”。很多网友认为,非常时期,大米等保供物品能否及时配送很重要,骑手怎么能借机涨配送费?
上海辟谣平台在跟踪这一事件时,联系了美团,也辗转联系到当事骑手王伟(化名),发现事情并非部分网友解读的那样,骑手最终如约完成了订单,没有加价,只收到一笔10元的“打赏费”。
同时,对网友关注的跑腿小哥私自加价行为,美团、饿了么、闪送等平台都明确说“不”,并接受消费者投诉举报。
当事外卖小哥:原以为送餐饭,谁知道送40斤大米
对于网传视频,王伟表示有些委屈:“我以为是送10多单餐饮盒饭,没想到是几十斤大米,但商家给的配送费仍旧按照餐饭的计算,一时接受不了,所以发生了纠纷。”
王伟回忆说,事件发生在4月10日,“那天下午1点多,我接到系统派单,都是这家餐厅的定单,有10多个。我以为送的是盒饭,到了餐厅后才发现,好几个订单里是袋装大米,一袋就有10斤重,一共有40斤,但每单的配送费只有8元。”送40斤大米的难度,显然比送几份盒饭大得多,配送费却没增长,王伟有些不满,“我问商家为什么要把袋装大米当做普通餐品配送,商家说话不太客气,说‘你爱送不送’。我当时很气愤,就打了电话给用户,要求加价。”
电话那头,用户没有同意加价,王伟则担心不配送会影响自己的考核,虽然不乐意,但还是如约把40斤大米配送完成。当天,王伟总共为该餐厅配送了8袋10斤装的大米,都按每单8元的配送费结算,其中有一名用户看到他配送辛苦,通过平台“打赏”的形式,为他增加了10元配送费。
所以在视频在网上传开后,王伟有些委屈,“我最终都送了,没有加价”。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对,“事后,站点对我进行了教育,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向客服报备,说明情况,而不是要求顾客加价。”
美团外卖也向上海辟谣平台介绍了调查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外卖平台规定,袋装大米不能作为餐饮商家的商品在外卖平台销售,因为餐食和袋装大米的重量差异很大,骑手配送费计费方式也不同。此事件系骑手在接单后发现订单中的“米饭”实为袋装大包大米后,与商户和消费者发生纠纷,但骑手没有私下收取费用。目前,相关商户因超范围经营被下线整改,站点也批评教育了骑手。
但美团也强调,骑手接单后不得要求或引导客户线下交易,不得向客户索取额外报酬,“用户在线上支付给骑手的小费,是为了鼓励骑手尽快接单,这是平台规则允许的,用户支付的这笔小费也会全额给到骑手;但是,不允许骑手强行索要小费或私下交易。”
该负责人表示,近期因受疫情影响,上海跑腿订单激增,部分市民确实会通过增加小费的方式鼓励骑手接单;但骑手脱离平台管理,私下向商户或消费者收取额外的运费、小费等,均属于“红线违规”行为,一经核实,该骑手账号将被永久封禁。目前,平台已经对此类违规行进行排查,同时支持消费者和商户通过平台举报。
那么,如果有部分商户根据疫情供应需求,在外卖餐饮中增加蔬菜、大米等食材销售,平台如何规范?美团外卖表示,首先要确认餐饮商家能否进行食材经营,如果超范围经营,那么相关餐品不能进入外卖平台。其次,如果商家可以经营食材,那么得设置合理的配送费用,相关费用可参考商超平台的配送费进行设置。以10斤一袋的大米为例,根据距离,单袋点对点的配送费用在几十元左右。最后,如果骑手遇到配送商品与订单不符,或配送费用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可及时向平台申报,协调解决,而不能直接要求商户或消费者加价。
跑腿“小费”到底多少?
近期,不少网友向上海辟谣平台反映,部分“跑腿人员”存在私下收费的情况,动辄数百元。对此,在4月13日的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文皓表示,市商务委、邮政部门、市发改委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将对大家所关心的快递费和跑腿费价格明显上涨的问题联合采取措施,进一步依法规范。
那么,骑手或跑腿人员到底能不能收取“小费”或“打赏”?
上海辟谣平台登录各平台发现,在下单界面,几乎都有“打赏”“加小费”“调度费”等选项。相关平台表示,这些是平台允许的“小费”,目的是在人员短缺的时候,提高配送员的接单积极性。但是,以上费用都有上限,每单最多不超过200元,不允许配送员随意开价。
美团表示,骑手私下向商户或消费者多收取运费、小费等行为均属于“红线违规”,一经核实,该骑手账号将被永久封禁。
饿了么表示,对配送费进行全面管控,不允许骑手单方面提高配送价格、强行索要打赏费的行为。一旦核实,骑手将受到限制接单等处罚。
闪送则表示,平台一贯以来就严禁闪送员私下接单、向用户私下索要额外的递送费用;尤其在疫情期间,闪送员的加价行为是“红线”,一经发现闪送员私下加价或向客户索要小费,将对闪送员账号进行封禁处理。闪送已开通上海疫情投诉处理绿色通道,用户可拨打平台客服400-612-6688投诉举报。
同时,上海辟谣平台也留意到,有平台在用户下单页面设置了提醒:“呼吁不要答应线下交易,或恶意加价的无理要求等,如有遇到此类情形请向平台客服举报。”对此,多家提供“跑腿”服务的平台均表示,平台严禁配送人员私自加价和私下交易,近期也再次向配送员明确了管理规范,欢迎市民监督举报。
来源:作者: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