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茶颜悦色上了一款新品:小莲罐。
就像咖啡冻干粉一样,这是一款原叶冻萃茶粉,按照预售价格,差不多3.7元可以喝到一杯茶。
这款新品,很多茶饮朋友都说“看不懂”。
它会卖得好吗?茶粉会像咖啡冻干粉一样有市场吗?它会是下一个“三顿半”吗?
茶颜悦色上新“茶粉”
先一起来看看这款产品:
名字叫“小莲罐”,是茶颜悦色一贯的中国风名字。外包装是小莲蓬造型,小小一颗,也符合茶颜悦色的有趣风格。
根据茶颜悦色公众号的官方解释,它是一款“饮用便捷、还原茶香的固体茶饮料,也可以称为茶粉”,兑水可以还原出一杯原叶茶,类似咖啡冻干粉。
价格方面,“小莲罐”一袋21枚,预售价格79元,差不多3.7元可以喝到一杯茶。按照原价108/袋的标注,“小莲罐”正价一枚在5元左右,和市面上咖啡冻干粉售价差不多。
相比茶颜悦色其他零售的袋泡茶产品,比如习惯茶(18元/袋,每袋7包),“小莲罐”的售价要稍微高一些。
“小莲罐”一共有三种口味:栀晓绿(栀香绿茶风味)、桃花坞(蜜桃乌龙风味)、陌桂(桂花乌龙风味)。这三款风味,熟悉茶颜悦色的朋友肯定都不陌生,是会让忠实粉丝感到亲切的味道。
产品特点方面,天猫售卖页面介绍了这款产品的4个特点:无损茶香、弹指即溶、与冰水更恰、饮茶轻负担。
官方解释是,真空低温冻干技术保存了茶的风味,避免了茶香挥发。而且溶解更快速,抛开了“泡茶必须热水”的限制,而且建议用冰水。预售款还会附赠一个专门泡茶的瓶子,解决容器问题。
仔细看介绍会发现,茶颜这款产品不是一罐“单纯的茶”:里面加了少量的代糖和膳食纤维。
代糖是为了改善口感,避免入口苦涩,用的是赤藓糖醇。此外还加入了抗性糊精(膳食纤维),按照介绍,一枚小莲罐至少有1/4都是膳食纤维,相当于1颗草莓或10颗樱桃的膳食纤维含量,但热量低于一颗小樱桃。
——很显然,小莲罐不是要做一杯单纯的茶粉,它还想改善茶的口感、强化健康标签、不强迫年轻人喝热水,还有可爱的外观,可以拍照发朋友圈。
茶颜悦色做茶粉的思路,果然很新茶饮。
但我和茶饮朋友们还是有疑问:随手可以点一杯新鲜奶茶的年代,消费者会为茶粉买单吗?
真实疑问:它能打动新茶饮消费者吗?
冻干茶粉这类产品,市场上早已经出现。线上咖啡零售品牌永璞,还出过红茶、抹茶、白茶乌龙风味的闪萃浓缩液,同样是一只小罐还原一杯茶。
围绕这类产品,有三个核心问题:
1. 口感上,冻干茶粉能好喝吗?如何解决苦涩味问题?
口感接受度,是的第一个门槛。连茶颜悦色自己的公众号都提到了“难喝”这个问题。
咖啡的苦,可以被理解成“醇厚”,但在门店里喝惯了甜甜的奶茶、水果茶,新茶饮消费者很难接受茶的苦涩,入口苦涩的茶,会直接被定义成“不好喝”。
“小莲罐”本身也是茶颜悦色原叶冻萃茶的2.0版本。去年,茶颜悦色和三顿半联名出礼盒的时候,就有了原叶冻萃茶1.0。
茶颜悦色的原叶冻萃茶1.0+三顿半超即溶咖啡粉
用茶颜悦色官方公众号的说法,当时收到了一波负面反馈,比如“茶味很重,很涩”,“怎么也搅不溶”,甚至是“太苦了,只能加奶喝”。
这次升级上新“小莲罐”,除了加入代糖,茶颜悦色还在公众号里提供了一整套颇有仪式感的喝法,甚至拍了视频:
首先,一再强调“千万不要用常温水冲泡”,建议用冰矿泉水来冲泡,降低茶的涩感,避免常温水让消费者踩雷。
其次,非常贴心地设定好了建议水量。告诉消费者,茶的苦涩可以通过水量来调节:
“如果你是嗜茶星人,就选200ml左右的水量。如果你没有喝茶的习惯,又想喝到适中茶味的,选择360ml的mini冰农夫山泉冲泡,大致就是不浓不淡,茶味恰恰适中的口感。”
至于消费者能不能按照这一套方法,来成功降低苦涩味,就要等到上市一段时间再来看了。
2. 一杯“有味道的水”,有没有购买吸引力?
离开了水果、牛奶、小料,一杯茶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就是一杯“有味道的水”。
在茶颜悦色的公众号里,也推荐了一种极端的饮用方法:用500ml左右的标准农夫山泉瓶,把“小莲罐”冲泡得极淡,只留一点回甘和茶香,真正成为一杯有味道的水。
茶颜把这种喝茶方式叫做“茶的第三种可能性”。
官方说法是,这种喝法可以解决“怎么劝自己多喝水”的日常难题,伴随着茶香,轻松喝下一瓶冰水,补充水分,“喜欢喝茶,就从喜欢一瓶有味道的水开始”。
那么我的问题又来了:
- 这种喝法,和东方树叶等产品的区别在哪里?
- 是不是进入了零售茶饮料的赛道?
- 一杯“有味道的水”有没有购买吸引力?
如果做一杯有味道的水,那么产品好喝度、对茶的还原度、口感新鲜度,势必要打败市面上的零售茶饮料才行。
毕竟零售茶饮料拧开盖子就能喝,茶粉还要冲泡呀。
零售茶饮料拧开盖子就能喝
>3. 新的喝茶方式,能不能被消费者接受?
某种程度上,消费者接受冻干茶粉,比接受冻干咖啡粉要难。
因为中国人对于咖啡的认知,本身就和“速溶”挂钩。很多人的第一杯咖啡,都来源于雀巢的三合一速溶。
在人们的认知习惯、饮用习惯上,速溶咖啡一直就没离开过。冻干、浓缩液一类的精品速溶咖啡产品,是在原有的消费习惯上做升级。
但茶不一样,中国人早已习惯于冲泡茶叶。新茶饮之所以为人们所钟爱,也是因为真茶冲泡,以及真奶、真水果的奇妙搭配。
中国人早已习惯于冲泡茶叶
>脱离了品牌号召力,这一新的喝茶方式,能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让年轻人喝茶这件事,道阻且长
这不是茶颜悦色第一次换着花样让年轻人接受纯茶。
除了各种零售袋泡茶,去年茶颜悦色在门店还上了“云雾版斋茶冰沙系列”,冰沙+纯茶,目的就是让更多消费者接受纯茶。
云雾版斋茶冰沙系列
>但其实从珍珠奶茶,到芝士奶盖茶,到多肉葡萄、杨枝甘露、烧仙草,再到近期爆火的油柑茶,新茶饮最吸引年轻人的,一直是丰富的口感、奇思妙想的搭配。
让注意力回归到茶本身,很多茶饮品牌都在尝试——然而现实是,多数情况下,卖得好的,还是“料多丰富”的产品。
让年轻人爱上喝茶这件事,道阻且长。茶颜悦色又给出了一次尝试,有待市场的检验。
但这样的尝试必不可少。中国茶,始终要用茶来打动年轻人。
<>< class="pgc-img">>丝允许茶颜悦色犯错。为什么?因为他们早就知道,它就是不完美的呀。这家奶茶店看起来很懵,有弱点,但很生动,这些放在养成系偶像身上就是优势。
文 | 金钟
编辑 | 金匝
运营 | 肖睿
2013年12月底,天很冷,湖南长沙解放西路的天桥底下,一家奶茶店开业了。
这颇有点不合时宜,很少有奶茶店在冬天开业。奶茶的旺季是夏天,那时冬天大家只喝一年能卖10亿的香飘飘 。不仅是时机不对,产品也奇怪,装修也不讨好,长沙的文艺青年在网上骂:“搞得花里胡哨。”老板也没什么经验,在新店做的第一杯奶茶就“筐瓢”(搞砸)了,放了好多糖。
但这家店居然活了下去。为什么?老板说,因为地段好,“一个好码头,狗屎都卖钱。”他想把这个店开好,赚钱,买房买车,再搞点加盟,这门生意也就做得差不多了。
但没想到的是,五六年后,这家天桥底下的奶茶店突然走红,一年上了3次微博热搜。外地的顾客过不去,就在闲鱼上找代喝,过把眼瘾。粉丝甚至夸张到在微博上发“万人血书”,求它开出长沙。
如果奶茶界也有饭圈,那喜茶和奈雪就是官方主推,而这家叫茶颜悦色的奶茶店,就是“顶流”。突然红了,它自己惶恐,别人也怀疑:你业务能力到底行不行?靠着人气能走多远?
▲ 茶颜悦色的门店大多开在长沙最好的地段,即使夜晚也不乏排队的顾客。图 / 金钟
< class="pgc-img">>开店那年,茶颜悦色的老板吕良34岁。从第一天起,他姿态就放得很低。他告诉顾客,所有人都有一杯鲜茶的永久求偿权。不管是什么时候买的茶,只要觉得不好喝,随时可以在任何一家门店要求重做一杯。一个原因是重视服务,但更重要的理由是——他们经常失误,经常“筐瓢”,服务再不好,别人也就不来了。
几年后,奈雪的投资人、天图资本的潘攀也投资了茶颜悦色。在解释为什么同时投这两个奶茶品牌时,他重点说过:“茶颜悦色有和顾客沟通的能力。”
但在最开始,这种能力也是被逼出来的。
吕良早年间爱开脑洞,他弄一个盖码饭馆,全都筹备好了,只等招牌挂了就营业,突发奇想,先做了个空招牌,再画上四个问号,挂在店外。本来是想搞噱头,结果根本没人问,试营业期间就没能撑下去。开奶茶店这次他老实了,不折腾,只想在长沙的冬天,活下来。
不想模仿当时盛行的模式,用植脂末和奶精做奶茶,吕良把产品设计成“鲜茶+奶+奶油+坚果碎”。那就不能一根吸管戳下去喝,得教顾客,先用吸管挑坚果和奶油吃,再搅拌,最后喝茶。奶茶的名字也都奇奇怪怪,“幽兰拿铁”、“声声乌龙”,他们不得不一遍遍跟顾客解释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 class="pgc-img">>▲ 茶颜悦色的奶茶有奶油顶和坚果碎,店员需要教顾客怎么喝。图 / 网络
要和顾客沟通,就要做公众号,吕良就把当时在网上骂茶颜悦色“花里胡哨”的那个文艺青年请来了,“像宝贝一样对待”。小姑娘网感好,从兼职变成全职,也没太认真写,自称“摸鱼侠”。后来茶颜悦色的小票上热搜,就是因为她随便写的一句:“等我们有钱了就去告他们”。
这是说给那些打着茶颜悦色名头做加盟的经销商听的,因为耿直,成了一句金句,效果堪比杨超越那句“我是全村的希望”。
这个公众号,什么鸡零狗碎都写。从很久前就开始公示每个月的食品安全报告,橘子坏了,柠檬发霉了,杯子里有蚊子,都写上,然后整改。失败是常态,办线下活动经常失败,每回都写文章道歉,连办公室被偷了,也要画一期漫画。
在公号里,吕良是一个艰苦朴素、羽绒服破了就用电工胶带粘起来的大叔;其他人也有人格,除了小姑娘是“摸鱼侠”,设计们叫“鸡仔一、二、三号”。这样的人格延续到茶颜悦色的每一杯饮品,他们做类似AKB48的线上选举,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唯粉。
正因为这样,粉丝允许茶颜悦色犯错。为什么?因为他们早就知道,它就是不完美的呀。这家奶茶店看起来很懵,有弱点,但很生动,这些放在养成系偶像身上就是优势。
不完美,但是宠粉。一些常常被人提起的故事是,一天下雨,一位店员把伞借给了顾客,后来所有店里都有了伞。有个姑娘在店里抱怨鞋把脚磨破了,店员送上了创可贴,后来所有店都有了小药箱。有个学生高考完,店员还把他的会员卡号填成他的理想分数。有的新饮品连名字都是粉丝取的。新产品如果上架时反映平平,下了架,粉丝一呼唤,就又回来了。
< class="pgc-img">>▲ 茶颜悦色的所有门店里都准备了小药箱。图 / 金钟
茶颜悦色第一次上热搜,是喜茶和奈雪的创始人在朋友圈互怼。一个粉丝在微博上说,要是茶颜悦色开到全国,要把它们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条微博获得了20000个赞。
在长沙做茶饮策划的刘佳说,长沙的同行们经常会聊,茶颜悦色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说来说去,“就是粉丝对它的维护,这一点,喜茶没做到,奈雪也没做到。”
这两年她常常被一些土豪小老板问到:你能不能给我做个和茶颜悦色差不多的店,搬到我们县城去?刘佳一听,赶紧劝住:太难了。这一整套体系,是茶颜悦色从出生就开始做的,所以粉丝能接受,你现在再做,可能吗?
< class="pgc-img">>杨超越出道时被质疑业务水平。茶颜悦色同样是草根出身,被推到全国视野后,都不用别人质疑,老板自己已经惶恐,觉得“德不配位”了。
开业3年后,这家奶茶店才终于迎来史上第一个职业经理人。从长沙的四大名校毕业、第一份工作在湖南卫视《快乐女声》节目组的姑娘何一汀,在加入前,她在商业地产做过上万人的大活动。
当时茶颜悦色在长沙太平街店的三楼办公,何一汀跑上去一看——3年了,这公司的所有员工,就是品牌部两个人,财务部两个人,人事部两个人。就这些,总共不超过十个人。
上班的第一个礼拜,她被气个半死。每个季度门店都会用很多印刷品,她问下属:公司上个季度印刷品下单记录表和账单在哪里?不知道。那出货单还在吧?不在了。承印商的报价表呢?一问三不知。
下属们也惊了:“啊!原来正规公司是这样工作的。”
吕良是大专毕业,靠自考拿到了本科文凭,网上有传言说他是澳洲留学回来的,都是想象。他说能到奶茶行业来的人,前半生都跑得不怎么样,“没一个是成绩好的,成绩好的都不会到这儿来混饭吃。”
茶颜悦色做校招,人事主管跟吕良说,不用去长沙的大学城了,只有去职校才招得到人。2018年,公司的工程部终于招到了全公司第一个研究生,就这,部门主任还骄傲了好久。
在何一汀看来,这个所谓“前半生都跑得不怎么样”,是指员工们没有受过职业化的教育。她到公司之后做了一件事,给下属们一张表格,让他们把接下来要做的事写下来。在职业的环境里,这张表格是隐形的,早在每个人心里了,但茶颜悦色要写下来,因为它制度化和规模化会更难。
吕良的姐姐,同样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这里做管理,但不会用电脑,是现在全公司唯一用纸质材料办公的人。这在制度化的大公司,也许不能想象。这是茶颜悦色的实情,但不一定在全行业适用。
因为同一时间,在湖南的南边,广东江门开起来的喜茶和深圳开起来的奈雪,都是90后创始人带领的团队,那时候已经兵强马壮了。
< class="pgc-img">>▲ 7月13日,喜茶在长沙的首家门店正式营业。图 / 喜茶微博
喜茶的创始人聂云宸,偶像是乔布斯,他认为苹果是最伟大的公司,所以喜茶公司里员工最多的反倒是IT部门。而奈雪的创始人彭心,创业前是IT公司的经理,活得精致,为了杯子符合都市女性拿着拍照,都根据自己手心大小调整了十几次。
前段时间,吕良曾经和喜茶的创始人聂云宸聊过一次天。两人有不同的焦虑。喜茶这一年有好多负面新闻,比如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品控,比如店员和外卖小哥的纠纷。作为头部品牌,他的烦恼太多了。
当时聂云宸对吕良说:“你太好了,哪儿哪儿都好。”
而吕良担心的是,这种喜欢能不能长久。他觉得大家喜欢茶颜悦色,是出于扶弱心理,“大家很难对规模化的东西有好感,头部品牌受到的恰恰是大量的苛责和质疑。有品牌抄袭喜茶、奈雪,为什么大家反应没那么大,但抄袭茶颜悦色大家都不允许?因为茶颜是个小的,要保护。”
< class="pgc-img">>爱豆做练习生的时候,你可以宽容,但等她出道,开始唱歌拍戏,要求也许就不一样了。
在茶颜悦色做品牌的何一汀,因为第一份工作是在《快乐女声》节目组,她早早明白“粉丝”二字意味着什么。一开始,她就决定把茶颜悦色做成TFBOYS这样的养成系品牌,和粉丝同步成长,所有用户都是亲妈粉。
但有一次她去参加培训,遇见西贝莜面村的人,跟对方说:“你们西贝好棒,这两年发展好好。”当时人家回了她一句:“我们西贝已经22年了。”
这句话激了她一下,让她不得不停下来想想—— “茶颜在饮品中出名相对早,属于童星出道,它是杨紫,是张一山。但有的人是经历了更长时间的沉淀和蛰伏才走到观众面前,已经很扎实了。我也在想,我们这样做茶颜,是对的吗?在聚光灯下成长,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们要面对一个同样摆在流量明星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与自己的人设和平共处。茶颜悦色的人设太好,这是早年他们自己经营出来的,但是人就有更多面,这些面一旦置于大众目光之下,是否真的经得起审视?吕良不确定。
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是,茶颜悦色想涨价,但不敢。招牌产品幽兰拿铁17元一杯,还是两年前的定价。这些年原料、人力等周边成本都在涨,按道理,价格也是要涨了。但尴尬的是,粉丝对茶颜悦色的设定是个“铁憨憨”(老实人)。吕良担心的是,万一涨了,大家会觉得“你红你就涨”,就脱粉了,于是一直扛,直到现在也没想出解决这件事的好办法。
知乎上曾有一个关于茶颜悦色定价的问题,底下全是粉丝的夸赞。“丧茶”的创始人写了一段话:“作为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保持合理的利润率是生存必要,茶饮品牌35%-40%的毛利是底线,人工要钱,房租要钱,水电也要钱。如果茶颜悦色的毛利真的低于25%,那大概率早就死了。希望粉丝理性,不要把茶颜悦色逼上压缩利润率的死路。”
人设的困境也让吕良本人烦恼。在茶颜悦色的公众号里,他是一个骑着电动车满长沙巡店的人。但实际上骑电动车并不是因为穷,而是长沙商圈的路况,开车根本不现实。其实他家里有部车,他觉得还算不错,但每回想开车,就要考虑一下:现在我开出来,要是被人看到了,是不是人设就垮了?想了想,还是算了。
< class="pgc-img">>▲ 吕良(右)向供应商示范幽兰拿铁如何“一挑、二搅、三喝”。图 / 茶颜悦色公众号
茶饮行业也早已不是5年前的状况。资本入局,消费升级,今天市场已经充分竞争化了。到今年竞争更激烈,喜茶由腾讯和红杉领投,估值是90亿。经济低迷之时,茶饮已成为少有的新赛道,所有的顶级机构都想参与,“挤破头也难挤进去”、“能进去就是赢”,而喜茶选了最好的两家。
原来吕良想做一个小而美的奶茶店,只需要单项好就可以了,“但现在,考的是十项全能。”资金、创意、团队、文化、产品……有一项算一项。资本更希望的,是把茶颜悦色推到全国人面前。
今年5月,茶颜悦色办了个线下集市,结果“翻车”了。按计划,顾客们那天可以用买奶茶积的点数换茶颜悦色周边。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赶到活动现场,才发现人太多,根本挤不进去。入场规则又一变再变,前面到的人没能进场,后面的却进去了。换个几块钱的周边,还要收邮费。
那天的微信公众号底下,是大型的“粉转路人”现场。如果把这个作为团队在策划和执行方面的练兵,茶颜悦色可以说是不及格。但也有粉丝恳切地写道:“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团队,我想说的是,办活动,办好一场周全的活动,一定要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组织策划,在商业上道歉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不过这次活动后,有个好处就是,以前他们每天都被问:茶颜悦色为什么不开出长沙?他们说自己实力不够,别人都不信。
这一次,大家信了。草根爱豆长大成人,真的还需要时间。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ID:meirirenwu)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子晚报网11月20日讯(见习记者 徐韶达)距离南京市茶颜悦色第一家分店开业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回顾当初刚开业时的火爆场面,有的人早上4点就前来排队等待,一杯原价仅需十几元的茶颜悦色奶茶,甚至被黄牛炒至150元至300元不等。如今茶颜悦色已经在新街口、景枫中心、万象天地等地开了约5家分店,但仍有读者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反映,现在购买茶颜悦色仍旧有黄牛代购,每杯需要多收8元。
来南京游玩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本来想着南京这边的茶颜悦色已经开了有三个月了,但没想到还要排这么长的队。”王女士说,她在今天上午11点多就来到位于新街口地铁站的茶颜悦色奶茶店,“顾客的队伍甚至还拐了个弯,目测有六七十人在排队,问了一下店员得排一个多小时。”
茶颜悦色奶茶店门口排起了长队
王女士表示,在排队等待的时候,她发现有几个游走在队伍边的黄牛,手里拿着奶茶在问排队的人需不需要,“他们大概有三四个人,每个人手里都提着至少三袋的奶茶,每个袋子里装了两杯。他们还不单杯售卖,只能两杯或者是四杯等批量售卖,有几样不同口味的奶茶可供挑选,但是比较有限。”
王女士因自己有急事赶地铁,才在今天上午11点25分向黄牛购买了两杯茶颜悦色的奶茶,原本17元一杯的奶茶,却在黄牛手里被卖到了25元一杯。“当时我们买了两杯一共花了50元,拿到奶茶后发现标签上的制作时间是10点57分,说明这是黄牛半个小时以前买的。”据王女士观察,在黄牛处购买溢价奶茶的人比较少,“可能只有一些像我一样赶时间的人才会买,大部分人感觉都挺愿意排队等的。”
王女士溢价8元买了两杯茶颜悦色奶茶
在南京念大学的小陈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因为我的学校在江宁区,我在11月初的时候去过几次景枫中心的茶颜悦色奶茶店,不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每次去排队都要一个小时起步,那边也有不少老太太在做黄牛,因为我不着急喝就没问过价格。”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