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圈混久了,会发现很多餐饮老板有一个通病,就是非常讲情怀,并不是说讲情怀不好,只是用错地方的时候,就非常麻烦。很多餐饮老板的情怀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非常不接地气。而不接地气的一个表现就是死活不把产品价格光明正大亮出来。特别是做快餐的老板。
< class="pgc-img">>真实事件:刚毕业那会去了一家快餐连锁品牌,老板对一家店做了品牌升级,整体的装修风格高端了挺多,可以说是快餐里面的哈根达斯了,以为开业会非常火爆。但事与愿违,开业的时候不只是没有火爆,连以前的老顾客都少了很多。
< class="pgc-img">>做了顾客调研,基本都是反馈,看到这个装修不太愿意敢进来消费,原本计划是20元的,看这个装修以为人均至少50元起步,所有望而却步。
< class="pgc-img">>在做了多次的调研后,基本都是这个问题,所以老板立马将店里产品的价格都做了传单,同时做了各种大海报,铺在顾客路过的地方,果然生意就慢慢好了起来。之后就把其他所有门店的物料也都换了,全部把价格标记得清清楚楚。
< class="pgc-img">>像我们日常的经验,进入一家快餐店,也都会先问下,这个饭多少钱。对于预算只有20元的顾客来说,你的产品再好,品牌背书再牛逼,这个顾客也不会花50元吃你的产品。
< class="pgc-img">>而大家也会发现,基本是只有快餐会标价格,而中餐基本不会把产品价格标好放在门口,除非是一些生意不太好的店,但人家放的是整个套餐价,而不是单个产品价。这个就跟顾客对于不同产品,不同消费场景的需求有关了。
< class="pgc-img">>很多餐饮人都是如此,看到别人的东西觉得好就立马搬过来用,就像很多餐饮老板前几年不做公众号怕被别人说自己不是做餐饮的一样,专门找个人每个月几千块啥事不干,就写推文。但每次也就只有几百个阅读量。而疫情这一波助力,就直接让很多餐饮人把公众号都停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产生不了太大价值,最终情况不得不让步给赚钱。
<>016年,
受到了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餐饮概念的冲击,我们会听到许多简单的餐饮人说:
我们是有情怀的公司,
我们做有态度的产品,
我们要挑战行业陋习,
我们要颠覆原始落后的餐饮行业!
从互联网到餐饮,线上到线下。如果你干的事情,没和情怀,没和态度,没和挑战,没和颠覆这些词挂钩,你都不好意思开口。
很多餐饮人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真的很淳朴也很单纯,就是想赚点钱而已。但是社会上声音一多,极个别的融资案例一多,绝大部分的他们就会自然的“被情怀”了。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希望变成了肥皂泡。
于是乎,
原本只想盈利的想法变成了想要融资的想法。
还有一点,因为这片土壤,容不下看上去很蠢很庸俗的你和你的项目。
那么:
你,真的有情怀么?
说件小事。
年尾,一个朋友A打算餐饮方向创业。餐厅预计开在上海的漕河泾。
漕河泾是上海最大的开发区之一,里面的白领估计有20万上下。所以开餐厅在那里,午餐绝对的爆棚。
事实也是如此。考察下来,午餐确实火爆。朋友做了一个创业计划:快餐方向,人均25-30元,50平的店,5个人。主菜全部引进速冻料包,蔬菜和米饭自己煮。速冻料包就是只需要把一包“鱼香肉丝”的成品放在开水里面烫8分钟就可以拿出来食用。平时的保存一般为速冻,保存期半年。
他说这个模式的优点:
1,人少。1个人打饭,1个人打包,1个人接电话,一个人收银,一个人厨房。2,标准化。引进料包,就是做到标准化的口味,只需要开水里面热8分钟主菜就好了。出来的味道完全一样。
3,易复制。完全不需要依赖厨师,操作也及其傻瓜简单,料包只需要复热。
加上好看逼格的包装,印上几句:吃着包子,思考人生!等等这样的话,完全就是一个“互联网”餐厅的demo啊!
他又说,原来那些手工现做的小店铺都关掉了,活不下去了。一个是因为效率低,第二个产品价格卖不高(主要是包装不好看,主力都在15-20元)。第三个人员工资越来越贵。第四个是不太习惯于很多外卖平台的使用,还是通过电话接单,导致外卖这一波基本没赶上。
他分析的很对!
我其实一直去漕河泾,原来那里的夫妻馄饨店,重庆小面店,上海本帮面馆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这些充满“个性”的餐厅小店,老板往往都是85,90后。包装和文案确实是花了点功夫,再搭配一些或有趣,或情怀,或污的口号,配上80%复热的产品,一家店就这么开起来了,而且以外卖为主,工作日一天基本午餐可以卖掉300份上下。
我吃过一次,最后,就吃了白饭,菜基本没吃,只能楼下买了包榨菜对付了过去。因为那个根本就不是菜啊!其实就是一顿夹杂着化学品味儿的,带着一些塑料袋口味的“工业食品”啊!我最后去淘宝搜了一下这些复热料包的价格。
真的,完全可以吓死你也不需要偿命!所有料包的进货价都是5元,6元。连10元都不到!
(下图为复热料包的截屏于淘宝,这样的厂家中国千千万家。)
你想,一个梅干菜烧肉的价格才10元不到,你觉得这是什么东西呢?!这东西能吃么?所以我也一直劝我的一些朋友,千万,少吃一些便利店销售的那种微波炉快餐,去多吃吃兰州拉面吧-----人家都是现做的!
这些复热的东西,印了再多的“思考人生”其实都对你的身体没有任何好处啊!简直属于是“摧毁人生”,
可悲的是,那些老实做饭,认真包馄饨的店却被我们自己灭绝了!
所以我坚信,走过了这一轮的用情怀和理念来经营餐饮的趋势,会慢慢消亡的。餐饮,也一定会回归好吃营养的本质。手工餐饮人的好日子也一定会到来,他们也会更加容易的赚到钱------真正的凭手艺和良心赚到钱。
仔细分析,为了赚钱,为了有盈利,为了交得起房租,经营者们不得不去销售那些低价值低营养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确实“优点”多多。
每天,漕河泾们,吃掉了多少我认为的“垃圾”啊!
料包本身不违法,也符合国家的所有法规。但是,但凡看到此文的人,尽量告诉你身边的朋友,少吃这些情怀饭,宁可多走几步路,为了自己的身体!
最后我问我的朋友,那你自己吃你店里的东西么?
他看我,斩钉截铁的说,当然不吃!
2016的餐饮很难。2017或许也是如此。
你卖的如果是复热的产品,贴了一个带逼格的包装,那不算情怀。
其实就是稍微带了一些品牌感,第一眼看上去不那么low,而已。
但品牌感和不那么low,不是餐饮的本质。
和朋友探讨了一下我的想法,他决定先去学个手艺,暂时不开这个店了。
我说好,我支持你!
餐饮行业做大的机会,会在未来的3年内基本消失。但如果你不想做大,还是应该先去学习手艺,练练内功。
有了扎实的基础,再谈情怀不晚。
没有基础,情怀也只是空谈。
2017,愿你做一顿好饭,吃一顿好饭。
吃饱了,好好谈一谈精神层面的情怀。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超人看餐饮》
><>着消费升级,餐饮行业也在经历重组,每年70%的洗牌比例让很多餐饮店被市场淘汰。如何让自己的餐厅在激烈的竞争中存货下来,那首先需要知道死掉的餐厅都是为什么死掉的。对死掉的那些餐厅进行分析,发现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结下来可以分为这几点:
< class="pgc-img">>1、情怀当饭吃
花店、书店、咖啡店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又文艺又轻松,经营自己的爱好的同时把钱赚了。这是很多没有餐饮行业经验的人轻易走上这条不归路,把做餐饮当成一种情怀。
这是最可怕的,因为餐饮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起早贪黑不说还要面临各种问题,很多把餐饮当情怀的人并不会考虑到这些问题,开不下去也在情理之中。
2、运营太弱
有的餐厅是创业者和合伙人一起,这样的餐厅本身就有缺陷,管理难度大,运营起来不容易也难以达成一致。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明星餐厅和众筹餐厅上面。
< class="pgc-img">>3、跟风捡便宜
这两年轻餐饮受到市场青睐,特别是各种网红饮品层出不穷,导致很多创业者跟风进入市场。但餐饮行业是非常忌讳跟风的,因为你对这个品类和模式不熟悉,供应链不全,运营经验为零,一昧地想捡便宜,反而是死得最早的。
4、急于扩张
有的特色餐饮店生意红火,经营者便想扩张,开分店,挣更多钱,但却忘记了考虑其他地方顾客的接受度,这是影响餐厅发展的关键。除了考虑品类接受度,还要提前做好供应链,人才储备和宣传推广,缓慢推进,稳扎稳打。
< class="pgc-img">>5、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高压线,一碰就死。餐厅的卫生安全是重点,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靠做好哪几点就能安全无虞的。餐厅的每个环节和流程都不能松懈,把食品安全方面的投入当成最重要的必投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