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化立
餐饮行业最近几年呈现井喷状,大量新品牌涌入,老品牌也纷纷“升级”迎战。这几年接触到一些餐饮项目,也承担了多个餐饮连锁品牌的品牌营销服务,在和一些餐饮老板的前期沟通时,我发现了一个共性:不少餐饮老板急于品牌刷新升级,但他们往往最关注的点,是店铺空间设计或者品牌视觉VI,容易忽略品牌核心和用户需求,导致重新披上华丽战袍,却走错决斗场。
餐饮业:创业潮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
据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餐饮收入达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56712亿元。而另一组来自央视网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我国餐饮收入13445亿元,同比增长10.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class="pgc-img">高速增长的小餐饮
>近几年,在这个万亿级的餐饮市场,涌现了一大批新入局者,他们满怀激情创立新品牌,仅2023年的前8个月,餐饮企业的注册量就是去年同期的1.8倍,但注销量却超过了去年全年(红餐网数据)。还有一批老的品牌,陆续在做连锁扩张、海外上市,品牌出海。餐饮业的竞争也趋空前激烈,对业主的经营能力和品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红心蛋”原理:什么是餐饮品牌的内核?
餐饮品牌,无论是粉面粥小吃店,茶咖饮烘焙店,还是热卤火锅店,简单看起来是一个餐厅或餐饮空间的品牌,其实更是一个企业品牌,企业是以品牌为基业长青的基石的,在消费类市场,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品牌力的大众品牌。所以,餐饮连锁品牌,更需要用品牌的方法论来检视。
这里给大家介绍我总结的餐饮品牌的“红心蛋”原理,餐饮品牌的内核像一个红心鸡蛋一样,由内向外,有三个组织层,它们分别是功能层、情绪层、视觉层。
餐饮品牌的内核
>功能层:菜品的色香味(色泽/香气/口味/美感/摆盘等)
情绪层:服务的氛围感(互动/音乐/表演/口碑/游戏等)
视觉层:图文的渲染力(店头/装修/广告/LOGO/IP等)
看过图,有人会说,这不是餐饮经营的内核吗?对的,餐饮品牌的就是一个经营的品牌,品牌就是在用户心智中的印记,这个印记,不仅包括菜或饮品的口味,还包括服务,更包括餐饮通过以上要素传递出来的定位。
三年一变:餐饮老板们为什么喜欢品牌升级?
为什么餐饮品牌连锁通常都会经历多轮升级?这是由餐饮行业的特性决定的。餐饮店一般辐射的范围是周边三公里,它的客源往往比较固定,如果不进行品牌升级,用户往往会失去新鲜感,从而形成我们所说的品牌老化,品牌老化的本质,并非品牌形象不合时宜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用户对品牌的新鲜感丧失,从而失去消费欲望,或者增量的新生用户不认可品牌。
肯德基是创立半个多世纪的老品牌,为什么还要不断做品牌广告,改造空间,升级视觉,新品迭代?就是要通过升级,刺激老用户,吸引新用户。
由此,大家就能理解,品牌的升级,并不仅仅是重新设计一个空间那么简单,而是通过品牌的整体刷新,形成用户的新认知、新体验和新需求。
味or情or形:品牌升级“升”什么?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升级,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刷新,更是针对用户群体的喜好、需求,对品牌资产的梳理和盘点,对经营策略的修正和优化。品牌升级前,一定要把升级策略想清楚。
品牌升级,可以参考我提出的“红心蛋”原理,分别要从“味”、“情”和“形”三块启动升级。“味”的升级,主要是产品线的梳理和升级,用新产品新卖点和新特色;“情”的升级,主要激发用户与品牌的情感共鸣、情怀连接,用物料、氛围和服务来达成;“形”的升级,主要是门店空间的视觉刷新,门头系统、墙面系统、桌面系统都形成体系化、策略化的视觉和文案,对用户消费进行激发和指引,视觉锤(超级符号)、语言钉(超级语言)、信任背书、产品ICON等都要进行有效的视觉化呈现。
那有没有能够把“味”、“情”、“形”共同“串”起来,形成整套体系的?有,那就是文化!
文化+,是餐饮品牌升级的创意之“根”
粥宫壹号是国内知名的粥类连锁品牌,全国拥有200多家门店,2024年,我们重新帮品牌方拟定了“中华现熬营养粥大王”的新定位,对粥宫壹号进行全面的品牌升级,抢占“中国粥”首席品类赛道,做足文化的“中国功夫”,让它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中式美学粥店品牌。
“中国粥、中国味”的粥宫壹号
>< class="pgc-img">“潮祖功夫菜,道道真功夫”的潮祖
>潮祖是一家位于和平饭店的潮汕菜餐厅品牌,我们团队承担了功夫潮菜的品牌全案,挖掘广东潮汕文化作为品牌创意之“根”,从而进行了系统的视觉设计,策略地表达了源自潮汕的乡土浓情。
品牌的每一轮升级,本质上,都是对策略的优化和矫正。升级,升的是定位和策略,升的全套的视觉表现,遵循的是品牌背后的文化。因为只有文化+,能够把餐饮的品牌在文化高度上重建品类、在用户心智形成全新的情感连接和信息印记。
作者:胡化立 资深营销人,品牌IP专家、《粉丝经济:社群这样玩》作者
饮业如何创新求变?9月3日,以“穿越周期”为主题的2024年餐饮产业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美团主办。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贾康,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美团副总裁、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魏巍,美团外卖事业部总经理薛冰以及上千家餐饮商家负责人齐聚一堂。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致辞,欢迎全国餐饮企业齐聚上海,共谋产业未来与发展。
杭州萧山的一家老乡鸡“卫星店”坪效高达6600元;茶百道与美团打造“秒提”新体验,带动月单量新增28万笔;长沙一家“必吃榜”夫妻店开出4家门店……从品牌到小店,大会上,各类创新典范全面呈现,带来了宝贵经验,展现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美团在会上宣布,升级针对餐饮商家的“繁盛计划”,通过数百亿促消费投入、“品牌卫星店”万店返佣计划、餐饮新店扶持计划、数字化专项等举措,共同推进行业创新,释放需求潜力,增强经营信心。
民以食为天,人们对“吃”的热情始终如一。目前社会总餐饮消费平稳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7.1%。
家庭餐饮需求外包仍是大势所趋,由餐饮企业提供的社会餐饮规模将持续增长。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会上表示,据美团数据,2030年底城镇居民外食人顿占比将从2023年的16.6%扩大至约24%,即每位城镇居民每周在外就餐次数能达到5至6次。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
“餐饮是一个有长久韧性、求变求兴的行业,正迎来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式进入深耕时代。”王莆中表示,新周期下,需求已经进入存量,深耕客群、提升客户体验是商家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以往粗放式经营已经不灵了,线上线下全场景经营,是基本必备的能力。
“新的周期,我们将努力成为餐饮商家全场景经营的小帮手,帮商家积累更多的数据,做好全周期的消费者管理,与餐饮生态一同深耕。”王莆中表示,美团一直为餐饮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客源渠道,并通过餐饮团购和外卖的打通融合,助力商家“双主场经营”实现双增长。
会上,王莆中宣布美团持续升级“繁盛计划”,持续反哺行业,具体举措包含投入数百亿促进用户消费,通过品牌营销联合商户推广产品;升级“品牌卫星店”万店返佣计划,为餐饮商家提供6至12个月的佣金返还;缩短团购经营账期,提升商户现金流效率;启动数字化专项,向所有餐饮从业人员开放BETTER客群增长经营模型、AI选址、经营罗盘等经营产品以及升级美团餐饮数据资产运营服务等。
餐企共绘“经营全景图”,高增长卫星店已超千家
浏览找店、榜单决策、购买下单、到店就餐、外卖到家、评价复购......越来越多消费者习惯在平台完成就餐选择和服务购买。美团数据显示,每一周,有2.75亿人在平台上解决餐饮需求,他们人均打开美团App的次数为7.34次。
高频需求入口让美团成为餐饮商家构建品牌线上阵地的必然选择。今年暑假,麦当劳联合美团探索“321”增长模型,打造3个直播场与2个分销场的精细化运营,在一个营销周期内实现门店美团团购交易额同比增长151%。
曾经的长沙夫妻店“鲁哥饭店”在通过美团、大众点评圈粉外地食客后,便参考评价不断创新菜品满足新需求,老板娘说,“好的口味又带来更多好的评价”,如今“鲁哥”已在长沙拥有4家门店,连续7年上榜大众点评必吃榜。为帮更多类型商家把握全周期需求,实现高质量增长,美团副总裁、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魏巍在会上首次公开“到店餐饮经营全景图”,从经营基建、营销增长、数据资产三个层面拆解经营新思路。
与此同时,外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堂食外卖并重的“双主场”趋势不断加强。截至目前,已有150个餐饮品牌在堂食店经营基础上累计开出超1000家卫星店。
与堂食外卖店相比,这些平台与品牌共建的品牌卫星店,门店租金和装修成本降低了60%,曝光增加30%以上、下单转化率提升5个百分点,单店订单是同期新店订单量的1.74倍,平均利润率达到14.8%。美团外卖事业部总经理薛冰表示,品牌卫星店成为外卖增长新店型,正在以每周100家的速度快速点亮更多城市,平台将通过AI选址、百亿曝光、万店返佣、官方代运营等举措,助力商家做好新主场。
连锁品牌稳步扩张,数字化深耕迎来高质量增长
瑞幸咖啡从1万家到2万家仅用了13个月;茶百道全国门店增至8385家,同比增长超20%......在餐饮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下,连锁化、下沉化迎来新机遇,大型连锁品牌成为餐饮业增长主引擎。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7月,千店及以上连锁品牌门店数量同比增长超25%,扩张速度明显快于社会餐饮大盘以及其他规模类型品牌。区域分布上,下沉市场展现出“新开多、倒闭少”的特征。
面对新形势,参会品牌嘉宾共识,餐饮已从“增量”转向“存量”新周期,以数字化运营驱动的控本增效成高质量发展关键。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在发言中鼓励餐饮人坚持品牌初心,不盲从跟风,深耕行业发展。乡村基集团董事长李红表示,“慢增长是一种心态”,追求极致及效率的提升是应对之法。九毛九集团董事长管毅宏同样认为,以前简单开个店就能做得很好的时代已经过去,其经营的太二酸菜鱼正在积极探索外卖卫星店等新模式。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在会上强调了技术驱动以及供应链的完善。
主会后还召开了2024餐饮产业大会政府推介会,为与会餐饮企业提供在沪发展的政策和资源讲解。据了解,上海市已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本市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降本减负、增能引流、场景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共提出10条举措。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贾康表示,政策的引领和技术的创新,将促使餐饮企业积极构建数智化生态体系,进而提升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整个行业也必然会在创新发展中基业长青。
本文源自金融界
饮业如何创新求变?9月3日,以“穿越周期”为主题的2024年餐饮产业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美团主办。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贾康,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美团副总裁、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魏巍,美团外卖事业部总经理薛冰以及上千家餐饮商家负责人齐聚一堂。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致辞,欢迎全国餐饮企业齐聚上海,共谋产业未来与发展。
杭州萧山的一家老乡鸡“卫星店”坪效高达6600元;茶百道与美团打造“秒提”新体验,带动月单量新增28万笔;长沙一家“必吃榜”夫妻店开出4家门店……从品牌到小店,大会上,各类创新典范全面呈现,带来了宝贵经验,展现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美团在会上宣布,升级针对餐饮商家的“繁盛计划”,通过数百亿促消费投入、“品牌卫星店”万店返佣计划、餐饮新店扶持计划、数字化专项等举措,共同推进行业创新,释放需求潜力,增强经营信心。
升级“繁盛计划”,共建餐饮数字化生态
民以食为天,人们对“吃”的热情始终如一。目前社会总餐饮消费平稳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7.1%。
家庭餐饮需求外包仍是大势所趋,由餐饮企业提供的社会餐饮规模将持续增长。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会上表示,据美团数据,2030年底城镇居民外食人顿占比将从2023年的16.6%扩大至约24%,即每位城镇居民每周在外就餐次数能达到5至6次。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 摄影:徐立
“餐饮是一个有长久韧性、求变求兴的行业,正迎来三十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式进入深耕时代。”王莆中表示,新周期下,需求已经进入存量,深耕客群、提升客户体验是商家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以往粗放式经营已经不灵了,线上线下全场景经营,是基本必备的能力。
“新的周期,我们将努力成为餐饮商家全场景经营的小帮手,帮商家积累更多的数据,做好全周期的消费者管理,与餐饮生态一同深耕。”王莆中表示,美团一直为餐饮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客源渠道,并通过餐饮团购和外卖的打通融合,助力商家“双主场经营”实现双增长。
会上,王莆中宣布美团持续升级“繁盛计划”,持续反哺行业,具体举措包含投入数百亿促进用户消费,通过品牌营销联合商户推广产品;升级“品牌卫星店”万店返佣计划,为餐饮商家提供6至12个月的佣金返还;缩短团购经营账期,提升商户现金流效率;启动数字化专项,向所有餐饮从业人员开放BETTER客群增长经营模型、AI选址、经营罗盘等经营产品以及升级美团餐饮数据资产运营服务等。
餐企共绘“经营全景图”,高增长卫星店已超千家
浏览找店、榜单决策、购买下单、到店就餐、外卖到家、评价复购......越来越多消费者习惯在平台完成就餐选择和服务购买。美团数据显示,每一周,有2.75亿人在平台上解决餐饮需求,他们人均打开美团App的次数为7.34次。
高频需求入口让美团成为餐饮商家构建品牌线上阵地的必然选择。今年暑假,麦当劳联合美团探索“321”增长模型,打造3个直播场与2个分销场的精细化运营,在一个营销周期内实现门店美团团购交易额同比增长151%。
曾经的长沙夫妻店“鲁哥饭店”在通过美团、大众点评圈粉外地食客后,便参考评价不断创新菜品满足新需求,老板娘说,“好的口味又带来更多好的评价”,如今“鲁哥”已在长沙拥有4家门店,连续7年上榜大众点评必吃榜。为帮更多类型商家把握全周期需求,实现高质量增长,美团副总裁、美团到店餐饮事业部总经理魏巍在会上首次公开“到店餐饮经营全景图”,从经营基建、营销增长、数据资产三个层面拆解经营新思路。
与此同时,外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堂食外卖并重的“双主场”趋势不断加强。截至目前,已有150个餐饮品牌在堂食店经营基础上累计开出超1000家卫星店。
与堂食外卖店相比,这些平台与品牌共建的品牌卫星店,门店租金和装修成本降低了60%,曝光增加30%以上、下单转化率提升5个百分点,单店订单是同期新店订单量的1.74倍,平均利润率达到14.8%。美团外卖事业部总经理薛冰表示,品牌卫星店成为外卖增长新店型,正在以每周100家的速度快速点亮更多城市,平台将通过AI选址、百亿曝光、万店返佣、官方代运营等举措,助力商家做好新主场。
连锁品牌稳步扩张,数字化深耕迎来高质量增长
瑞幸咖啡从1万家到2万家仅用了13个月;茶百道全国门店增至8385家,同比增长超20%......在餐饮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下,连锁化、下沉化迎来新机遇,大型连锁品牌成为餐饮业增长主引擎。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7月,千店及以上连锁品牌门店数量同比增长超25%,扩张速度明显快于社会餐饮大盘以及其他规模类型品牌。区域分布上,下沉市场展现出“新开多、倒闭少”的特征。
面对新形势,参会品牌嘉宾共识,餐饮已从“增量”转向“存量”新周期,以数字化运营驱动的控本增效成高质量发展关键。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在发言中鼓励餐饮人坚持品牌初心,不盲从跟风,深耕行业发展。乡村基集团董事长李红表示,“慢增长是一种心态”,追求极致及效率的提升是应对之法。九毛九集团董事长管毅宏同样认为,以前简单开个店就能做得很好的时代已经过去,其经营的太二酸菜鱼正在积极探索外卖卫星店等新模式。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郭谨一在会上强调了技术驱动以及供应链的完善。
主会后还召开了2024餐饮产业大会政府推介会,为与会餐饮企业提供在沪发展的政策和资源讲解。据了解,上海市已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本市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降本减负、增能引流、场景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共提出10条举措。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贾康表示,政策的引领和技术的创新,将促使餐饮企业积极构建数智化生态体系,进而提升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整个行业也必然会在创新发展中基业长青。(完)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