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年12月30日,江苏盐城,在大丰区权健华东总部旁边,一东北长春厨师开了家权健人餐厅。近期权健因“百亿保健品帝国”身陷舆论漩涡,当询问其招牌的来由,老板却说,他开的是枝健人餐厅,是风把上面的“十”字刮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老板你们饭店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老板:“起这个名字,你说权健人啊,我这不是权健人,顶上有个‘十’字大风刮掉了。”
记者:“哦,你是枝健人,是树枝的枝?”
老板:“枝健人,顶上有一个十字,原来在顶上,被大风给刮掉了,顶上现在就相当于权了,没权健过来的时候我就开了这家店。”
记者:“那你为什么想到这个名字,枝健人?”
老板:“没啥想的,随便起的,想起啥就起啥。”
记者:“就随便起的,正好这么巧,风一刮变成权健,你那个营业执照上也是这样?”
老板:“对啊,枝健人啊。”
记者:“来这边吃饭的是不是都是他们来外地学习的?”
老板:“你要不是来吃饭的,你就别问这乱七八糟的,该干啥干啥去,我这是针对小区里面。”
有网友评论说:“不管咋说,牌子和营业执照不一样,存在问题,应该整改。”、“大风给你留了面子的,不然就是健人了。”、“大风还没有把‘木’刮掉,不然可以叫又健人餐厅了。”……
大家对于此事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说出您的观点。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906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
“XX项目,只需千元加盟费,当月回本,半年赚辆大奔!”
看到这样的口号,不知有多少做着餐饮梦的人被打动?
选择加盟往往是入行第一步。但是你可知道,你看到的餐饮加盟商机,有七成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在全国有一群空手套白狼的“加盟总部”,做什么项目甚至有没有项目都不重要;他们仅仅只有一家直营店甚至一家都没有;当你去实地考察时,接待人员说什么话,旁边经过几个人,司机甚至扫地大妈都经过精心安排……
来看一个圈内深喉的爆料!
? 餐饮老板内参 王令 发于北京
1
|深喉揭秘|
“快招”圈的加盟陷阱,4步诱你落入彀中
▼
最近,在某知名招商加盟网站工作十多年的C女士向内参君爆料了一个典型的加盟陷阱。
△
看似是商机,实则是陷阱
在C女士的口中,这些专门策划项目进行招商加盟的人都属于“快招”圈,属于职业加盟骗子。这个群体很大,这样的项目占据加盟项目总量的70%以上。甚至一个公司同时操作十多个加盟项目,专业化、规模化运营加盟骗局。
这个圈子的赚钱方法简单粗暴:项目是什么不重要,甚至有没有项目都不重要,他们都可以通过前期策划、宣传推广等环节快速招商,赚取可观的加盟费。
C女士详细介绍了快招圈行事的常见四步曲:
前期策划
尽显无中生有之能事
在C女士看来,快招公司们嗅觉敏锐,总是能根据市场热点凭空策划出吸引人的项目。
例如,当初赛百味刚进入国内时,快招圈就有人模仿创造了“-赛美味”,从名字,到logo,甚至网站都极尽模仿。很多人第一眼很难区分,往往会误以为是真正的赛百味。
快速推广
不计成本到处轰炸
快招公司在这个环节往往是不计成本,在各大网站、电视台轮番轰炸。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广告:某加盟项目,顾客排长队,商家赚钱容易,完全零风险……没有辨别能力的人很容易心动,给招商方打电话咨询。
实地考察
假到连你看到的扫地大妈都是托!
经过前面几个环节,往往会有很多感兴趣的人打电话咨询。于是,快招公司会安排感兴趣的客户前来考察。
△
快招公司赶鸭子上架,迅速让你掏钱
由于这个环节对成交有着决定作用,快招公司会做到滴水不漏。例如,曾经有公司在前往车站接客户时,会多派几辆车,一辆接客户,两辆空着跟随——显示公司的实力,让客户相信公司的实力。
客户如果想在车上跟司机打听项目情况,得到的也是公司安排好的内容——司机,甚至是公司里扫地的阿姨都是自己人,或者在公司占有份额。
“客户进入公司后,接待人员说什么话,旁边的电话响几声,旁边经过几个人,都经过精心安排——一个目的,就是打消客户的疑虑,让客户消除戒心,乖乖掏钱。”c女士说。
招商加盟会也是重要环节,每次快招公司会根据参加的客户数量安排相应的内部人员紧随其后,也就是俗称的“托”,随时了解客户想法,做出调整。
后期扶持?
别想了,巴不得你倒掉!
一般快招公司只想赚取加盟费,所以这个环节基本没有。
“其实,快招公司巴不得加盟商的店早点倒掉,这样那个区域就可以重新招加盟商,再赚一笔了。”C女士说。
2
|见招拆招|
这样识别加盟陷阱
▼
内参君经常会遇到有粉丝咨询:我有100万,想找一个项目加盟,能否推荐靠谱项目?
对于这些人员,怎样辨别正规加盟公司和快招型圈钱公司?
△
不擦亮眼睛,很容易就掉进快招圈的陷阱
有着多年餐饮经验的餐饮老兵王天兵支了一招:如果想招加盟品牌,可以先到shopping mall去考察一圈,因为那里的招商部门已经对品牌筛选了一遍,一般没有实力的小品牌很难混进去。
内参君这儿也有一个小技巧,对于不知底细的品牌,可以先去网上用关键词搜索:XX 骗钱。如果能搜索出大量相关内容,恶评一边倒,直接可以pass。这种方法就跟在淘宝上看评价一样,能筛除一部分。
此外,山寨是快招公司惯用的技俩。如果你看到某加盟品牌的名字、logo,高度模仿知名品牌,让人第一眼误认为就是某知名品牌,那就要多多留意了!
王天兵总结说:“快招公司卖给你的是发财梦,真正的品牌加盟是卖给你致富方法。如果加盟商保持清醒头脑,在跟对方沟通中认真分析谈的是什么,就可以辨别。如果从头到尾谈的就是钱,就要提高警惕。”
以骗钱为目的的加盟陷阱,内参君总结了几种:
免加盟费实则卖设备
△
免费的美好身后总是藏着巨大的陷阱
市场上很多蒸菜类、烧烤涮类、砂锅涮锅类、汉堡类、盖浇饭类项目通常对加盟商免加盟费,或者只要很低的加盟费吸引加盟商,这类要小心区分。
|拆招|
▽
内参君举个例子,天津某经营烧烤涮一体的餐厅,从开业到歇业一共九8个月,经营一直亏损,却居然发展了6家加盟店。原来,该餐厅老板开餐厅前经营酒店厨房用品多年,转而开餐厅发展加盟之初就设计好了骗局,除了收取少量的加盟费外,主要为了高价出售厨具、餐具。
对店面无要求、选址无要求
△
对店面选址全无要求,往往是一场空
很多项目,加盟商问需要多大面积,对方会说,小到二三十平,大到四五百平都能做。而且,对选址的要求不高,只要你有地方,他就告诉你,可以,能开。或者,你在电话里描述店面情况,他不实地看就告诉你店面可以。
加盟商听到这里就要小心了,因为一个成熟的餐饮品牌,其特征就是,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包括:市场定位、产品、价格、选址、经营等策略,店堂面积等诸多因素。其中店堂面积尤为重要,看看著名的餐饮品牌,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小肥羊对营业面积都有严格要求。而且,负责任的连锁企业会把选址作为审核加盟的关键条件,就是说,位置不合适,决不允许加盟。
直营店很少或没有,对门店数量含糊其辞
有的项目没有直营店,或者只有两三家直营店。而且,动不动就扬言有上百家甚至几百家店,你问他店在哪里,他又顾左右而言他。
毫无疑问,没有直营店根本就没有发展加盟的资格,作为连锁总部,提供给加盟商的就是经营经验,而且是丰富的经营经验,没有一定数量的直营店,就谈不上经验。而且,说不全具体门店地址的,其店数量几乎都有80%的水分,店面造假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 更多内参干货,请点击下列关键词 —
统筹:张琳娟|编辑:王艳艳|视觉:陈晓月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tinachenjiao
转载原创请加微信neicanmishu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944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王盼
3、6、9成火锅普遍定价?
这个品类集体陷入“价格生死局”
火锅店,正变得越来越“卑微”。
最近,不少火锅店将菜品价格明晃晃地挂在门头,什么“菜品最低2元最高29”、“月薪2800就吃369地摊火锅”、“鸭血6块8,吃完免费续”、“全部菜品3-6-9-12元”……价格越打越低,标注也越来越明显了。生怕自己不努力,就被这届消费者遗忘在脑后。
甚至,也有的火锅店明确标注“本店允许自带”,分分钟让人破防。
这类火锅店,被年轻人戏称为“穷鬼火锅”,并在全国各地开花。
◎“本店允许自带”“2元小火锅”频现
火锅店越来越便宜了,好像成为了品牌们之间默契的共识。《2024上半年中国火锅品牌价格监测报告》显示,有58%的火锅品牌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其中,客单价在100元以上的火锅品牌中,有82%出现了降价,可见中高端火锅的降价现象非常明显;而客单价在100元以下的火锅品牌中,也有45.5%的品牌有所降价,接近一半。
与此同时,火锅店还越开越多。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7月,现存“火锅”相关企业44万余家。2024年1-7月,新增相关企业3万余家。事实上,2023年才是火锅开店的井喷期,全年新增相关企业8万余家。也就是说,一年半的时间,火锅共开出新店至少11万家,短时间大量涌现,也让赛道变得更为拥挤。
火锅店似乎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关门大吉,要么被迫卷入价格风暴。
一买单就“炸”的顾客
逼着火锅店卑微开价
为什么火锅店们越来越卑微了?
从消费层面来看,火锅涨价、锅底太贵等话题频频冲上热搜,分分钟点燃网友敏感的神经。去年,巴奴毛肚火锅因为“五片土豆18元”被网友吐槽,甚至掀起了一场围绕品牌的“网暴”。尽管后来创始人“顶着压力亲自做出回应”,但网友们依然不太买账;前不久,关于#60元锅底算不算贵 的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网友的“怨气”可见一斑。
火锅品牌们,面临成本的节节高升已是承压不小,反而还被“骂”到不敢涨价。
不仅如此,作为曾经的“社交利器”,火锅似乎越来越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了。究其原因,年轻人在减少“无效社交”,不少人外出就餐的频次也在逐步下降。而且,味道一般、太贵不值的火锅也不再成为首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鲜现炒”、“有锅气”的特色餐厅更受欢迎;同时,2019年到2023年,火锅行业的连锁化率从16.3%飙升至23.6%,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火锅,也成了“最烫嘴的创业品类”,一时间给顾客的感受是“哪儿哪儿都是差不多的火锅店”。
还是那么多张嘴,然而可以选择的火锅店增加了不少。两相拉扯,客流自然被稀释了。
◎这届火锅店,“秒懂”年轻人
人情世故也是拿捏到位
也许说到底,还是年轻人没钱了。
后浪研究所此前发布的《2023年轻人省钱报告》指出,超过四成的年轻人有记账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摆脱消费主义陷阱,会通过拼单、满减等方式省钱,甚至每五个省钱的年轻人中,就有一个用“不吃饭”的方式节省。
来自RET睿意德的一项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近三年,25-3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消费降级最为严重。而不可否认,这个年龄阶段,正是火锅消费的主力人群。
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改变,也催生了新的商机。比如主打名品+折扣的购物场所成了香饽饽,闲鱼、转转、爱回收等二手平台也业务越发繁忙。而拼多多更是“势不可挡”,8月5日发布的2024《财富》世界五百强排行榜中,拼多多首次入围,直达442名。
把价格直接挂在门头上,这种“直给”的方式,让越来越“抠搜”的年轻人,放下思想包袱,拥抱理性消费。
◎月薪2800,也要实现火锅自由
动不动就“火拼”的同行
让均价一降再降
另一方面,从行业层面来看,火锅的价格战也是越打越凶猛。
首先是头部向下挤压。海底捞副牌“小嗨火锅”主打平价,锅底低至9.9元,并调低部分菜品价格;巴奴毛肚火锅平均客单价从1月的144元降到5月的130元;呷哺呷哺宣布套餐价全面下调,平均客单价不超过60元,套餐均价降幅超10%;甚至连怂火锅都主动“认怂”了,6月份在门店贴出公告,下调价格体系,锅底8元起、荤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焖饭6元任吃……此外,鸿杰老火锅、楠火锅等,也将降价一事摆在台面上。
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更是直言:“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我们不调也不行,这个市场你不抢就只有饿死。”
继茶饮、咖啡之后,9块9的风,终究吹到了火锅品类。
其次,一些“翻红”的火锅新兴物种,从抬头之日起,就“致力于”强调更高的性价比。
比如菜市场火锅,在不少城市都跑出了模型。这一物种是从去年流行的“菜市场餐饮”中细分出来,老板们将上百平米的菜市场空间打造成火锅店,顾客现场采购称重,厨师现洗现切现场摆盘,底料现炒现卖,完全是沉浸式体验。不仅性价比更高,而且网红感十足、极具烟火气,拥抱年轻人。在小红书上,“菜市场火锅”的讨论笔记超过4万+。
还有火锅“烫捞杯”(也叫“捞捞杯”),被称为“高阶版麻辣烫”,源于之前就火爆的“火锅杯”。将烫熟的食材装进类似奶茶杯的容器,满足打工人对方便、快捷、健康的追逐。这批新物种的流行,几乎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由客单价在120-150左右的火锅品牌推出,并用这种方式打开外卖渠道。
以及“地摊野火锅”、“土碗火锅”等,也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大有“抬头之势”。这些品类在前两年都曾经风靡过,引发了一大批创业小白入局。然而,面对理性消费不断持续的浪潮,到如今,依然有大量的门店如火如荼,甚至开出了不少新店。
◎地摊火锅,在下沉市场依旧风靡
最后,是平替时代,火锅在变得“轻量化”、“小份化”、“快餐化”。
火锅正在悄然变化,一个典型表现,就是近一年来,“小火锅”们强势崛起。单就“旋转小火锅”这个品类,市面上大多数品牌的客单价都集中在30-60元之间,有的甚至“打”到了30元以下。
此外,mini火锅、各类“下饭菜”、“下饭小火锅”等,也是用快餐的逻辑重做大火锅。定价变小,意味着消费者的决策思考时间会变得更短。而模式重塑,也能够精简传统火锅店“不必要的成本”,直接影响着品牌的成本结构。
把低价标在门头
是一个好的引流方式吗?
所有的行业打起价格战,就是洗牌的开始。
这一点,在茶饮、咖啡赛道已足够明显,接下来,火锅要面临的残酷竞争也可以预见。
从短期来看,把低价明晃晃地写在门头上,能够直接有效地引流,这可以理解为一种“营销手段”,也可以理解为“真诚是永恒的必杀技”。
不过,江边城外联合创始人、运营总裁孟洪波坦言,消费是先降频再降级的,换句话说,即便顾客某个阶段消费变得谨慎了,主要也是降低频次,但是对品质的需求还是照旧。然而,很多餐厅并没有搞懂这个顺序,看别人打价格战,也开始慌慌张张地做低价引客。这种营销方式确实能带来一波客流,但长期来看,餐饮的成本结构没有变化,低价带来的产品乱象终究会显露。同时,经营餐厅实现长期主义的两大核心“引流和复购”严重失衡,只引流无复购,最终容易被自己策划的低价所“反噬”。
“人均降20%客单价,那是纯利。可不是你靠低价吸引多20%客流能补回来的利润。”
还有业内人士评价“后路都不给自己留了吗?以后涨个价,还要重做一个门头?”“追求性价比的前提是不降低质量,试问这些3、6、9元的产品能做到吗?”“降价的情况下,就要思考如何让顾客变多。”
的确,不少打出“低价门头”的火锅店,都伴随着“本店无服务”或者“全自助”等标语,甚至,有的店需要顾客自己去洗菜。这种方式美其名曰“增强体验感”,但在食品安全、就餐体验等方面,难免会有缺失。
一种观点认为,并不是所有火锅企业,都能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依然保持收益。在这个洗牌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企业退出这种竞争。包括怂火锅母公司九毛九也在财报中表示——片面追求低价的竞争不可持续,绝对的低价不是我们的目标。未来,火锅的定价局面不会“一边倒”,会有大量走性价比路线的品牌活得很好,成为“火锅界的蜜雪、火锅界的拼多多”,但这并非普遍,大多数品牌终将回归餐饮经营的本质,重塑内核,寻找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