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胡同里的美食体验!
1. 您别问我说什么,走这么深的胡同来吃什么?不告诉您就不告诉您,到了您就知道了。您可能也东张西望,我知道您找什么?找牌子。没招牌这能行吗?能行吗?您走着瞧。您瞧瞧,高台阶,这北京典型的就缺两个石狮子了。高台阶,您瞧瞧。
< class="pgc-img">>2. 您说,甭跟我说半天,不就带我们来吃北京菜吗?四合院不就北京菜吗?错,不是北京菜,上这吃的是越南菜。SUSU·苏苏越南餐厅,来吧,越南菜尝尝。您知道越南都吃什么吗?今天我带您来到胡同深处的一个四合院餐厅,里面的菜来尝尝。
< class="pgc-img">>3. 首先来看看河粉,这是越南的河粉,它不同于中国的广西、柳州的不一样。您看这个河粉有肉丸,底下是河粉,它搭的是什么?这种就是入乡随俗,搭了半根油条,搭了一些菜肴,像豆芽、青柠檬、辣椒粒,特别是薄荷叶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知道越南菜特别喜欢这个,特别清新的呛鼻子的味。这里边是薄荷,有两种,这是荆芥,这是就地取材,中国的荆芥,荆芥和薄荷一起,把这个趁着热,就像过桥米线似的。越南的河粉把这往里一蘸,油条似烂非烂的时候特有嚼头。
4. 然后再看还有春饼,大家知道吧?春卷,其实北京立春的时候都吃春饼,这叫春卷。像这个,这得站起来说,关键我想吃,但又不好意思。这是一个烤鸡,这个烤鸡和中国的做法不太一样,烤鸡比如会切成块或者大个地烤,像这个,说着说着就馋了。
< class="pgc-img">>5. 这个烤鸡是这样,它插的这两个叫什么?您说这什么?像不像小耳朵?但其实不是,是一种香茅草的衬底。大家注意,这个衬底是粽子叶,是苇子叶,绿色的,显得这凡是炸物的时候,我在家也是。凡是炸物的时候,不要用盘子弄,有油不好刷,还得弄很多洗涤灵刷,怎么办?就买。原来家里面包粽子,剩的粽子叶就铺底下,关键是懒人都这么干。北京的姑娘们小伙们,喜欢有点情调趣味,里面有几个青柠,然后有一片薄荷叶,你都不用先喝,你就这样闻,就刚闻一下,就闻到了薄荷的清香,夏季非常爽口。
6. 我们馋游记今天尝到了异域风味,出门来到不同的餐厅,跟着我们一起来体味体味,什么叫做异域美食。下次带着我们的老年朋友一起来,尝遍珍馐美味。我们做到在家我们读书,阅读字里行间,尝遍珍馐美味。不是走起,吃起吧,我都馋了。
< class="pgc-img">>银乐线,转发。
日有传闻说,开了三十多年、曾经风靡“巨富长”的保罗酒楼“关脱”了。记者在某点评网搜索“保罗酒楼”,显示“门店暂停收录显示”。
记者今天通过业内人士询问了解到,考虑到富民路目前餐饮业态情况,再加上之前生意不佳,目前保罗酒楼只是暂时“打烊”,内部正在调整之中,至于何时恢复营业,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某点评网显示“门店暂停收录显示”
那么,在上海老吃客的心目中,他们对保罗酒楼又是一番怎样的评价呢?有哪些让人回味的故事呢?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邀请“专家天团”部分嘉宾和沪上美食、文化人士,就此话题分享他们与保罗酒楼的故事。
我是看着保罗在三十年前诞生的
罗英:资深出版人、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女摄影家协会副会长,长期关注美食话题
保罗打烊了,我心情有点复杂。曾经在“巨富长”工作过20多年的我,是看着保罗诞生的。30年过去了,保罗依然神秘,但我能保证自己所讲述的关于保罗的故事,没有半点添油加醋。
迄今为止,除了自己姆妈开的“屋里向老饭店”,我去的最多的饭店居然是保罗。曾经,保罗就是我们编辑部的日间食堂,初遇保罗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
记得那天,同事说,“晓得伐,转角修轮胎个庄师傅,夫妻俩开了家小饭店,名字蛮好听,叫‘保罗’,一只咸鸡,做得不错。没过几天,我们几个同事小范围去吃了次保罗咸鸡。店堂真小,进门,高个子要当心脑袋不要被撞破。
慢慢的,我们去保罗的次数多了,我们闭着眼睛,在小弄堂里转几只弯就到保罗了,再闭着眼睛报菜名,一歇歇,菜就上来了。而保罗,店堂里永远在装修,借天借地,左右蚕食,总有一面墙被红蓝条纹装饰布封着,上面写着“装修中,给您带来不便,敬请注意安全。”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踏进保罗窄小的店门,里面豁然开朗了。
那些年,保罗名声在外,坐上出租车,说一声,“去保罗。”司机不会开错路,认错门。老板娘说,不开分店就是希望能原汁原味保持保罗的风格,开饭店要吃的苦,旁人难以想象。
有一年春节,我们杂志准备做个“年夜饭”的大专题。见到老板、老板娘的一霎那,大家都愣住了。
咦,这个老板不就是经常在店堂口,鱼缸前,小矮凳上坐着,卷着裤脚管,大大咧咧、呼啦呼啦吃面的老“伙计”吗!咦,这个老板娘就是那个经常在店堂里穿来穿去,穿着朴素,满脸淡定的上海阿姨吗?
老板打声招呼就跑开了,老板娘始终陪着,有问必答,侃侃而谈,非常诚恳。期刊出来了,我们尊重保罗,只刊登了一张集体吃年夜饭的照片。对了,不知道那爿“保罗轮胎”现在还在伐?
那天路过,我与保罗结缘
江礼旸:著名食文化家,从事饮食文化研究和美食评论40多年,著有《海派饮食》《吃遍上海》《食趣》《食神物语》《老馋游记》。
严格地说,保罗不能算本帮菜而是海派菜。记得多年之前,那天我正好路过保罗,想进去吃饭,服务生说今晚已订满,可订明天。与服务生正协商中,女老板陈总出来,说马上就可以吃,但要在他们晚市(6:30)开始前吃完,我说可以的,遂马上开吃,便委托陈总点菜,发现菜品味道真不错,尤其是蔬菜色拉,非常爽囗。
保罗酒楼微信公号的介绍,最后一篇更新于2014年9月22日
食毕,我又订了次日的中午饭。从此开始同保罗结缘,和陈总及其先生庄总(据说他负贵修车业务,不参与饭店的餐饮管理)都成了好朋友。
一家上海餐厅的兴衰史
食家饭:美食作家,著有《半间灶披间》《有风吹过厨房》
我个人觉得,保罗刚刚开张时,味道比较正宗,也比较符合上海人的口味,在当时市中心“巨富长”一带还是蛮有名的,晓得的人也比较多。应该说,保罗的菜品质量是不错的,但之后,菜式风格发生了变化。所以到了发展后期,虽然保罗开始扩张,我已经不再去吃了,因为已经不是自己心目中最初的味道了。
一家上海餐厅从小馆子做到曾经广受欢迎,到最后淡出市场也是符合餐饮界发展规律的。至于有些自媒体把保罗酒楼称为一部传奇史,我个人觉得这就过于夸张了,其实这就是一家上海餐厅的兴衰史。
保罗熟煎,模子老老大
沈一珠:媒体人、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夜光杯《上海闲话》专栏作家
去保罗吃饭,是蛮长辰光的事体了,好像还不是特意去的。当时约了几个朋友一道到新乐路上的首席公馆去吃茶,又觉着碰趟头只吃口茶有点简单,索性就勒附近的保罗定了位子,吃顿中饭。结果,印象顶顶深的是停车子,伊拉有停车场,不过真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为了多停几部车子,店里的一个爷叔横指挥竖指挥,总算拿阿拉一部车子嵌进一只位子。
网友拍摄的保罗特色生煎和沈一珠画的保罗熟煎(图右)
那次吃点啥也忘记了,倒是记得有一碟“生煎”,模子老老大。我觉得叫伊“熟煎”更正确,因为,跟传统的生皮子包进肉馅,摆进平底锅水煎的生煎不一样,熟煎是把蒸熟的肉馒头再进行油煎。底稍许厚着一眼,不过煎得吃口蛮松脆;馅子鲜洁,带甜口,汁水也丰富。就是觉着模子大着一点,特别是酒足菜饱之后,再来迭恁一只油汪汪的肉馒头,吓丝丝。现在出去吃饭,大家侪懂的,啥人欢喜吃得肚饱气胀啦?
保罗,像极了某个故事里的人物名字
陶为民:知名策划人、上海广告业创意大咖
当年的保罗,存在于深夜出没“巨富长”的广告人集体记忆深处。常常是加完班或者是做完一个广告片的后期,穿过上海的夜幕,来保罗点上一大锅腌笃鲜,一份瑞士牛排,或是一打保罗生煎,犒劳一下自己饥肠辘辘的身体。
保罗的招牌瑞士牛排
彼时,保罗的门口没有候生意的代驾,只有匆匆而过的差头,落下一群聒噪的过客,或是瞬时接走两个满口留油准备赶夜场的女生。保罗,像极了某个故事里的人物名字,他默默看着海上人间的流金岁月,也把自己活成了传奇。
曾是我招待来沪朋友的吃饭点
林雨平:媒体人、资深摄影师、佳友在线主编
当年,保罗的瑞士牛排和海鲜油条卷也算是一绝,单说这海鲜油条卷,确实可以做到脆爽鲜而不腻。
保罗的招牌海鲜油条卷
那时,餐厅不过两层小楼,每当有来上海出差的朋友,我总是会把那里定为一个吃饭点;其实,那时在保罗吃饭价格并不算便宜,但也算是一种招待朋友的盛情。这家馆子虽算不得正宗上海菜,但也算是自成一派,后来菜品质量下降,我便不再去了,偶尔也就是应个急。去过的朋友也会询问我上次去的是哪家餐厅,我便会具体描述告诉他们“那叫保罗酒楼,交通路线怎么走”云云。
保罗的特色桂花糖藕
如今保罗一歇,我也不知往后再去何处招待四海朋友。怅然间,我倒是体味到当年唐鲁孙老先生(美食家,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著有《中国吃》一书)那股子叹息声。
各位市民朋友,对于保罗餐厅,侬个人有什么回忆和感言?欢迎在本文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和评论。
<>煎——上海苏州一带汉族风味小吃
如果去过上海和苏州的吃货们
应该都不会错过
哑巴生煎、小杨生煎
这样的生煎包鼻祖
???
苏州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这家哑巴生煎了,有60年历史了。几乎每次去都会排队,小编也曾去过苏州,为了吃生煎去排过三次队。轻轻地咬一口生煎,就会有鲜香的汤汁从薄皮中慢慢流出来,吃在嘴中还会有一股芝麻和葱的香味。
上海最为出名的生煎——小杨生煎,它最主要的三个特点:个大、馅鲜、汤美。除了有传统的生煎外,还有虾肉馅儿的生煎:三颗虾仁配少许肉蓉,整体的口感非常柔软,口感很赞~
所以说,爱生煎的吃货们
绝对不能错过这两种!
当然,我大合肥也有不少好吃的生煎包
皮薄、馅儿大、汤汁多
醇香、味儿足、底子脆
这样一个神奇的创作俘虏无数吃货的心!
究竟合肥生煎哪家强?
在你心中
有没有人选呢?
???
小胡生煎
官亭路小吃多如牛毛,小胡生煎人气一直很旺,也是合肥比较早做生煎包的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生煎皮薄汁多,甜中略带有一丝丝咸味儿,口感很不错~
人均:10元
地址:三里庵官亭路小吃街中段
电话:13805518772
阿三生煎
算是合肥做的挺正宗的一家店,生煎的汤汁非常多,咬一口满嘴都是鲜美的汁水,味道很不错,上面是芝麻,香,里面要汤,肉又多,底下煎的脆脆的,很好吃。
人均:14元
地址:蜀山区长江西路189号大洋百货B1楼(近国购广场)
电话:18056512705
地址:蜀山区南二环银泰城华联商城负一层
电话:13951724589
顶煎生煎
一定要趁热吃,才能感受到咬一口流汤汁的感觉。生煎的皮韧性很好,底部烤制的焦黄酥脆,最重要的是肉馅儿大、汤汁浓郁。点一份元元觉得不够!再来一份沙汤,早餐搞定~
人均:6元
地址:庐阳区桐城路(老八中旁)
电话: 15715608345
地址:庐阳区五河路47中斜对面(新华幼儿园,47中斜对面)
电话:13651921383
食肆张生煎馆
一家很文艺小清新的生煎馆,口味更加偏向上海风味。生煎皮薄汁多,底部咬起来微微酥脆,汤汁很美味又不油腻。吃生煎的时候,还可以配上一碗红烧牛腩面或酸辣粉,既能吃饱价格又不贵~
人均:16元
地址:庐阳区北一环路与夏店路交口财富广场A座对面天桥下(财富广场A座对面天桥下)
电话:18019948022
馋游记灌汤生煎
合肥馋游记主营灌汤生煎、老汤面等系列中华餐饮名小吃。店里除了生煎包,还有煎饺,是老合肥人的最爱。除了吃生煎,再点一份酸辣粉、牛肉面、豆腐脑等,让餐食更加丰富。
人均:10元
地址:瑶海区龙门岭路与扶疏路交口东北角(逸仙楼对面)
电话:13958008745
小黄生煎
皮薄馅儿大汁超多,心急的吃货一定要多多注意,稍不留神就会被烫到哦~吃生煎一定不要着急,挑开皮,稍作等待再吮吸汤汁,那感觉...不言而喻。总体来说,生煎微甜肉馅大,口味很不错哦~
人均:12元
地址:蜀山区天鹅湖万达金街3楼薛家老店隔壁(薛家老店)
电话:18160883492
地址:蜀山区潜山路550号新地中心B1楼美食街
电话:13003081820
费记生煎
环境干净整洁,位置很好找。鲜肉生煎货真价实,皮薄馅儿汤汁很多。挑开表皮就能看到满满的汤汁和实在的肉馅儿,一份生煎包外加一碗粥,一顿早餐就搞定啦~
人均:8元
地址:蜀山区潜山路与史河路交口,凤凰城小学对面
生煎记
有生煎、包子、饺子等,不过最好吃的还是生煎,生煎个大肉多,而且一定要趁热吃哦!他们家的辣椒加上醋蘸着包子或是饺子特别的好吃,又辣又酸!
人均:10元
地址:庐阳区阜阳路与和瓦路交口北100米7天酒店楼下(合瓦路口北侧)
电话:18010853635
億方生煎之南拳北腿
老板是昆山人,做出来的生煎跟上海的口味很相似。每一颗中都有非常浓郁的汤汁,吮吸一口,真的非常鲜嫩。肉馅儿也很饱满,先喝汤汁,后吃皮和馅儿。一定要趁热吃哦~凉了的话一定会影响口感的。
人均:6元
地址:瑶海区临泉路与敬亭山路交口向北20米路西(近临泉路合肥晚报社)
电话:0551-64390417 18155171769
煎并煎
生煎皮薄,有韧劲,肉馅也很鲜,吃的很爽,不过汤汁颜色有点重。酒酿更是大爱,清爽健康又解渴,比奶茶什么的好多了。
人均:10元
地址:蜀山区金寨路162号百脑汇负一层“我的快乐食间”(金寨路与绩溪路交口)
电话:13003084902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