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重庆火锅桌上将添远洋打捞的海鲜盛宴!
12月20日,远洋自捕水产品全国首场专题推介会走进重庆,吸引了本地80多家餐饮企业前往打探和洽谈合作。
受长江“十年禁捕”和人工养殖减少影响,再加上疫情对水产品供应链的冲击,致淡水水产品市场趋紧。
为丰富内陆地区的水产品供应,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海水产品进内陆系列活动”,此次重庆推介是其收官之站。
上游新闻记者现场看到,推介现场展出数十种产品,有海鲜罐头、大目金枪鱼、鱿鱼等。大目金枪鱼引人关注,一条重达40多公斤。
“没有中间商,捕捞和生产企业直接对接餐饮企业。”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说,这次是中国远洋自捕企业“抱团”向全国推介的首站。
之所以首站选择重庆,原因在于市场大、游客多。在他看来,重庆火锅里包罗万象,需要大量食材丰富百姓餐桌,金枪鱼、鱿鱼、秋刀鱼、鲐鱼、南极磷虾、带鱼、墨鱼、鲳鱼、鳌虾、褐虾、紫虾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现场推介带来四五十个品种。”张显良解释说,远洋企业不远万里去深海捕鱼,水质好称得上是“海洋净土”。
当天,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与重庆市餐饮协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此发挥各自优势将更多远洋水产品引入重庆。同时,可有效促进水产品稳价保供,拓展远洋自捕水产品及预制菜品国内销售市场,缓解淡水鱼的市场供应压力。
“2700多条远洋船全年捕捞约200万吨远洋水产品,过去主要是卖向国外,近几年国内消费占比提高到60%以上。”张显良说。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期看点
在成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1.7万家火锅店。
随便你走进哪条街、哪条巷,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火锅店,在成都,每万人拥有7.98家火锅店,位居全国之首。
成都,你是怎么做到的?
第 1332 期
文 | 张冬
从重庆到成都
火锅在爆裂行走
在成都火锅行业,有个奇特的现象——很多重庆火锅品牌来此落地生根。
比如大芊金火锅串串、后火锅、朱光玉火锅馆、楠火锅、杉姐老火锅,咖咖火锅、卤校长火锅等等,而且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江湖地位。
在很多人看来,把火锅店从重庆开到成都,像是把大同的煤卖到晋城、把内蒙的羊肉卖到新疆,是一场完美的竹篮打水。
◎大芊金火锅串串
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重庆品牌来到成都后,像是老虎插上了翅膀、老鹰长出了鳃鳍,全面制霸海陆空。
对于重庆火锅品牌去成都的现象,火锅餐见采访了不少火锅人,一部分认为是“生态相似”,一部分认为是“战略考虑”。
如果说重庆是火锅的发源地,那么,成都则是火锅第二发源地。
有业内人士认为,火锅的源头,来自民国时期重庆的码头文化,后被成都商人借鉴,然后在川渝玩得风生水起、遍地开花,“从基因上讲,重庆火锅注重吃,成都火锅注重玩。”
◎成都春熙路一角
从生态上来说,重庆人和成都人都爱吃火锅,两地都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另外,配套的供应链资源比较充沛,像底料、食品厂、加工厂等,取用都很方便;再就是,川渝两地距离近,战线不长,可呼应,也可照应。
从战略布局上说,后火锅总经理肖毅认为,成都的餐饮连锁化进程跑得比重庆略快,成都这片土壤,资源人才样样有,各种玩法,更有放大品牌连锁的能力,于是,很多重庆火锅品牌都会以成都为跳板,加速连锁,走向全国。
火锅餐见采访了一些重庆本地人,他们普遍认为,居民楼下的、巷子里的、无品牌的、不连锁的火锅店,才是最好吃的,“连锁火锅店,味道都一样,没得灵魂,哪个去吃?”
老百姓不喜去连锁品牌吃火锅,重庆火锅“出走”的原因之一。既然这里的市场环境难成连锁,那我就去一个容易做连锁的地方。
所以,成都,我们来了。
火锅店外围炉煮茶、油菜地里吃火锅……
成都火锅有多会整活?
在火锅餐见多次带领的游学活动中,不少外省学员表示,要做好产品,得去重庆;要学营销打法,得去成都。
“重庆重产品、成都重营销”的认知,似乎根深蒂固,然而,随着两地的不断融合,产品和营销的边界也逐渐被打破,甚至有人提出“产品即营销,营销即产品”的观点,颇有些不分彼此的意思。
◎九宫格火锅
老话说,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首自来;海底捞也说,好火锅自己会说话。可见,产品本身就是一种营销方式,当然,从品牌角度去看,营销也是产品的一部分。
门头战略创始人余奕宏认为,成都餐饮的营销传播打法,确实比较凶猛。
用餐场景从静态到动态延展
外摆也开始“卷”入营销漩涡
在场景开拓上,吼堂的民国风,让人一秒穿越,尤其是看到穿着旗袍拍照的小姐姐们,更让人恍惚中去到旧时光中。
再如凑香老火锅·围炉煮茶,融合了当下时新场景,将露营和围炉煮茶玩出新高度,又将烧烤融入火锅,拓展了产品边界,满足了顾客对多业态、多场景相融合的需求。
◎凑香的多业态融合创新
相比较静态的场景创新,麻辣空间玩得更开,直接把火锅搬到油菜花田里,让顾客近距离感受春天的颜色和味道。
◎油菜花田里吃火锅
如果说油菜花田变化了用餐场景,那么大龙燚的火锅巴士就是行走的场景,坐着巴士吃火锅,一路麻辣一路歌,把人卷得渣都不剩。
除此之外,夏天将至,成都的外摆也开始卷了起来。
像炊二哥火锅的外摆,又是煮茶又是煮火锅,这“该死的”氛围和情调,把顾客吃得死死的。
◎炊二哥火锅外摆
再如贰厂老火锅、堂口原味老火锅、翠焱火锅的外摆,时尚中透着年代感,年代感中又藏着复古风,只看外摆场景就很有层次感。
产品从小吃到主食,从烧烤到炒菜
没有吃不到,只有想不到
成都的火锅产品更不能小觑,像新晋兴起的品牌大萱火锅,将江湖菜融入其中,肘子、花卷、热拌蛙、烤鸭……蒸的煮的炸的炒的一起上,直接能把人干懵,可谓“卷仙”一般的存在。
◎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大萱火锅
相比大萱火锅,五里关火锅颇有点“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的意思,不玩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只做基础款。
五里关主打古法手工菜,就能打出日排破千人的成绩,足见强悍程度,产品如冰汤圆,糯米自己打、米酒手工作、红糖自己熬,还原老味道;再如耙牛肉,运用“原汤化原食”的中餐逻辑,口感耙糯又有嚼劲,搭配锅底更加“凶猛”。
还有各种甜品、饮品、烧菜、鱼虾蛙……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不一而足。
成都,值得一看。
4月成都
开启线下沙龙和游学“双男主模式”
如此良辰美景,不在成都街头走一走,岂不辜负这大好春天?
4月19—21日,2023城市品牌游学·成都站即将开启!
一起去大芊金火锅串串、五里关火锅、大萱火锅、麻小度青花椒鱼火锅、凑香老火锅·围炉煮茶、李与白包子铺等品牌,参观游学,与创始人面对面交流沟通,带你一起揭秘火锅黑马的潮流打法!
大芊金火锅串串
细分品类人气王
2015年成立,首店开业即开启霸街模式,8年天天排队,月排队创下超3千桌记录,当下进军成都、西安等地,开启新一轮扩张征途!
五里关火锅
火锅界优衣库
疫情三年逆势增长,从成都开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创下“日排队破千人”成绩!提出古法手工菜概念,用基础款产品和恰到好处的营销,为社区火锅提供解决方案!
大萱火锅
成都火锅新地标
大龙燚和杨记隆府携手推出的火锅新秀品牌,半城烟火半成仙,把电影片场搬进现实,把中餐的江湖菜创新引入,有颜又有料,开业即掀起“江湖菜火锅”热潮!
麻小度青花椒鱼火锅
下沉市场运营范本
创立之初,餐厅开在一个偏僻村庄,只有12张桌子,凭借一款市面上从未出现过的产品和坚持用好料、做好鱼的理念,而迅速蹿红、排队不衰;总店开业以来,一直位居成都鱼火锅排行榜第一名,并被四川电视台评为“成都十大必吃美食”。
凑香老火锅·围炉煮茶
多业态融合创新的范本
火锅+烤肉、露营+围炉煮茶,品类与场景的融合,在凑香老火锅中得到了“美的体现”,无数美食达人探店分享,以至在成都掀起一波又一波效仿的热潮,在场景体验感上,凑香做得可谓“独一份儿”。
李与白包子铺
一年卖出1亿多个包子
2020年成立,主打现包现蒸,传承非遗酱肉包技,品牌一面世,迅速成为成渝快餐品类中的“头部品牌”,目前全国已有近300家门店,一天卖出1亿多个包子。
如果说游学是一种寻找解决方法的途径,那么,沙龙就是一场真刀真枪的落地实战。
4月18日,餐创联“星火”沙龙第1期在成都举行,主题是《如何用“抖音/小红书”抢夺流量,引爆门店》。
主讲人阿迅,既是火锅人,又是策划人,既懂线下产品,又懂线上流量,实操案例500+,年50亿流量操盘手!
在短视频风口仍在持续的当下,你需要一把线上引流和传播品牌的利器。这场沙龙,为你磨刀。
那一年,你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是对手;这一年,你来到成都后,从一无是处,变成江湖瞩目。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887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罗欣
又土又上头
这家“苍蝇馆子”火爆了
日暮时,秋小二门前的阶梯已经坐满了等位的顾客,鼎沸的人声扑面而来。热闹的时候,得排上5个小时。
这是一家重庆本土的水煮蛙店。来这里的人,或是三两好友,又或是携家带口,点上一锅麻辣牛蛙。酒瓶子和烟火气儿占领整个小馆子。偶有挑着花生担子、冰糖葫芦的货郎进店吆喝,“吃牛批花生,乐享牛批人生”。
◎傍晚,排队的顾客已经挤满了店门口的院子
>重庆人的热情、好客、江湖气息,都浓缩在一家小馆子里。
都说在重庆,看一家店正不正宗,就看店里喝酒的多不多。秋小二店内的每张桌子一角,几户都放着一箱绿晃晃的乐堡啤酒。
秋小二创始人熊毅不经意地与内参君说起:“重庆人喝酒特耿直,人手一件。我喜欢和客人喝成一片,这桌喝2瓶,那桌喝3瓶,经常一晚上下来都是十几瓶。”
原来重庆人做餐饮的门道,都在酒里。
再来就是一口地道的重庆辣。川渝笑星王迅、演员经超、小李琳,还有密子君、吴半饱等都来打卡过这家重庆小馆子。演员王迅直呼“这就是重庆,永远是口味第一”。
◎王迅等多位明星网红曾到秋小二打卡 摄图:内参君
>不止是在重庆,今年“苍蝇小馆子”风靡全国。在“平替时代”下,高性价比,又有烟火气的餐厅,成为了年轻人的理性选择。《2024年轻人出游新趋势》显示,年轻人在吃和住上最爱“平价”,小吃、苍蝇馆子、菜市场等相关搜索热度集中。
流量涌入,这些门店的业绩也“水涨船高”。就拿秋小二观音桥门店来说,日营收5万左右,基本上每天都需要排队上百号。
像秋小二这样的“苍蝇小馆”在“餐饮长淡季”中鼎盛兴起,有哪些成功的逻辑?
5W开了一家“苍蝇馆子”
不到7天就回本!
在新的经济周期下,原本大正餐的思维已经不再适用。整个行业开始探索新的成本、利润模型。秋小二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顺势而为。
首当其冲的,是“控制硬件成本”,包括房租、装修,以及设备。
如今开个大店,动辄就是几百万的投入。而熊毅告诉内参君,不包括转让费和房租,最开始的投资是5万元。
秋小二的每一分投资,都是精打细算。“试营业期间的营业额能达到1万左右。我们觉得这个店能成,才装了天然气和空调。”熊毅说。
选址,在一流商圈,三流位置。
该店位于重庆最繁华的观音桥商圈,而洋河西路是观音桥商圈最有烟火气的一条街。聚集了游客,还有大量的本地居民。一条街多个火锅店门口都排着大长队,烟火气十足。秋小二就坐落在街道的尽头。
这家条街的房租并不算高,而转让费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熊毅吐露,这条街的门店都相当抢手。“门店不管大小,只要出来一个,就被抢走一个,而且很多门面是抢不到的。”
秋小二100多平米的2层店面,如今的房租一个月1万,成本压力骤然轻松了不少。
装修,无。
比起前些年流行的“精致市井风”,秋小二可以说是“真市井”。
墙壁上涂了层水泥,就是多了些菜单的黑板和一些标语。软装也是极尽节约。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店的每张桌椅都不太一样,原来这些设备全都来自二手市场。
◎门店装修“能省则省”,极尽简约 摄图:内参君
>当然,熊毅也是吃过一堑,才学会了这些。他告诉内参君,此前他花200万,开了一家500平米的赛博朋克风餐饮店,亏得血本无归。
在那家店,他把细节做到了极致。连洗手间里,都提供了护手霜、牙线、面膜等,香水用的是香奈儿5号。而这些投入,都没有妨碍它关门。“客人一路过,第一个感觉是贵,第二个感觉是不正宗。做了一年左右就关了。”熊毅总结道。
◎此前的赛博朋克风餐厅,装修精致 却让顾客感觉“贵且不够正宗” 受访者供图
>服务,主打一个真诚与热情。
店里服务员多是重庆本地的嬢嬢,非常亲切,帮顾客调试撒蘸料辣度、换碟、送小菜.....嬢嬢们热情四溢的服务,让小馆子显得更加温馨。每天该店都会在门口开会,通过不断的重复与复盘,让店员将服务的细节了然于心。
整体来看,秋小二“把大店做轻”的单店模型为当下的餐饮行业打了个绝佳的样本。
牛蛙赛道“边缘创新”
打造极致性价比
在餐饮“极卷”的当下,赛道选择至关重要。一个成熟的品类拥有大众基数,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边缘创新”,才能创造消费者的差异化购买需求。
牛蛙是一个“近千亿规模”的成熟赛道,已经跑出了蛙来哒、蛙小侠等连锁品牌,再加之,其他赛道也纷纷上新了牛蛙相关菜品,比如海底捞推出了“蛙呀蛙锅”,肯德基推出了传奇港式风味牛蛙塔可。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赛道,不仅能轻松拿下大批消费者,还意味着供应链完善,更易于扩张。
秋小二从牛蛙赛道切入,选择了水煮蛙的全新定位,有效避开了品类同质化的竞争,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品牌的差异化壁垒。
基于成熟的牛蛙赛道,秋小二又做出了多个“微创新”。
◎麻辣锅鲜香诱人,牛蛙肥硕 摄图:内参君
>首先是味型创新。
秋小二只有两个味型:一个是麻辣锅,另一个是酸汤锅。
又麻又辣的辣汤,重庆人都上头。根据《牛蛙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显示,“吃蛙一族”无辣不欢,6成左右消费者经常选择香辣、麻辣口味的牛蛙。
熊毅表示,秋小二辣汤的研发,耗时数月,才找到了5种辣椒&花椒的神仙配比:石柱红、满天星、新一代、天鹰小椒以及金阳花椒炒出鲜香爽辣的多重层次。
酸汤锅则显得小清新得多,用番茄、柠檬、酸菜、酸萝卜调和出风味独特的温润酸辣,既符合年轻人爱吃辣的偏好,又融合了“酸”的差异点 ,丰富食物口感的层次,搭配牛蛙恰到好处。
自调的蘸料,加上一勺子锅底辣汤,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节辣度,更是多了一番滋味。
其次是选择50-60元的差异化价格带。
秋小二的菜单上招牌菜牛蛙19.9元/斤,人均一般是60元左右。略低于蛙来哒、蛙小侠等蛙类品牌80元左右的客单价。其他招牌菜也极具性价比,如虎皮鲫鱼12元/条,猪肝28元/份等等。
正是在装修、设备等方面的“抠搜节约”,品牌才能将成本“押注”于食材。最终方能给消费者提供“极致的性价比”。这也呼应了店内墙面的标语:除了产品和味道,不在其他地方多花一分钱。
酒水,则是拉高客单价的关键。熊毅表示,重庆人本身就爱喝酒,而且麻辣的味道特别下酒。“有一次5个朋友来吃,一看账单1400多元,水煮蛙是300多,喝了9箱乐堡。”
◎在店内,很多顾客的脚边都放着一箱,甚至好几箱乐堡啤酒 摄图:内参君
>再者,招牌菜、配菜丰富多元。
水煮蛙的鲜嫩是最基础的,一只只“健身蛙”肉质肥美,在锅里一煮,辣椒和花椒的香麻借着汤汁慢慢渗入蛙肉,猛嘬一口瞬间上头。
除了牛蛙,自选的主菜种类丰富。当日现炸的虎皮鲫鱼带着刚从油锅捞出的香气,浸泡在麻辣锅的底料中,每一口肉都浸透了美妙的香辣。鱼肚、泥鳅片、土猪猪肝这些招牌配菜都是其他餐厅较少见的。
店门口,还摆上了老重庆风味的手工锅贴,以及凉粉、凉虾的小摊子。锅贴的肉馅都是选用猪前腿精肉手工剁成,大厨现包现煎,也可以趁热泡进麻辣锅满满的红油,一天可以卖出80-100份。
走出重庆,北上开花!
近些年,重庆品牌在全国开花。楠火锅、朱光玉火锅、萍姐火锅等品牌接连走出重庆,遍布全国,为一口正宗的重庆口味打开了市场。
秋小二顺势进入一线城市,将“接地气”的重庆模式搬到了北京、上海,开出了两家直营门店。在这里,品牌同样选择相对低的成本、装修,也保留了麻辣鲜香的正宗重庆口感。
北京店一开业,就蹿升到了大众点评望京川菜热门榜第一名。上海店一开业,就跃升至抖音静安区火锅人气榜第二名,以及大众点评静安区川菜热门榜第三名。
在新店快速打开势能,秋小二仅凭一招,那就是请粉丝吃蛙。熊毅是较早入局抖音的一批餐饮老板,如今在抖音平台也拥有了3万多粉丝,每日的经营心得他都会拍成短视频分享。请抖音粉丝吃蛙,一下子就拉通了线上线下的影响力,快速为门店引流聚势。
而在扩张速度上,秋小二走了一条慢路子。熊毅告诉内参君,在一线城市以合营为主,在重庆主城,不管总店火到什么程度,都坚持只开一个店。
每家直营店的开张,也都经过一步步精心钻研。门店的厨师团队等也需一一磨合,至少要在重庆首店上班1-2个月,每个店开业时,厨师长都需到店监督管理。
另外,秋小二也开放了低线城市及县域的加盟,不过品牌对于加盟商的筛选较为严格,需要对方有相关经营经验,也会多维度审核加盟商的各方面条件。在门店的运营上,秋小二重点把控食材,装修等则是“能省则省”,将成本重点投入食材上。
在餐饮行业集体进入淡季的背景下,秋小二杀出围城,以极致性价比的模式从0到1,从重庆到北上,也将把这口正宗的重庆水煮蛙带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