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张女士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她为了款待好友,在饿了么App上点了几个上海菜。但没想到的是,姗姗来迟的外卖竟“转手”给了美团,还不是自己指定的店铺。更令人咋舌的是,菜品被“疯狂加价”,单个菜的最高溢价达163%。帮忙君经过调查发现,张女士的连番遭遇,全部是“代购”的操作手法。
外卖订单
竟被转手
张女士告诉帮忙君,自己有几位外地朋友来访,她在家中待客,想请他们尝尝地道的上海菜,决定提前在“老吉士”酒家点几个外卖菜肴作为“加菜”。
天平路这家店的菜,是我平时很喜欢的上海口味。
张女士在饿了么App上没有找到“老吉士”天平路店,但找到了一家“老吉士代购(天平路)”店铺。当日16点59分,她下单了6个菜,加上运费、打包费等,共计费用656.80元。平台显示外卖18点03分之前送到。
< class="pgc-img">>代购售价656.8元
但张女士等到约定时间过去很久,都开饭了,“加菜”却始终没有送到。她致电代购商家要求取消订单,被告知“外卖已经在路上”。18点35分,她在线发起了“取消订单”,未获通过。外卖在18点52分送到。
张女士讲,在眼巴巴等外卖,联系老吉士天平路店的过程中,她接连有“意外”发现。首先,老吉士天平路店回称,公司与饿了么平台没有合作,只在美团开店。那么,张女士在饿了么上买到的菜是怎么回事?接着,张女士从小哥手中接过外卖时发现,这完全是另一个陌生的美团订单,虽然6个菜是对的,但订单号已经改变。
发货地是老吉士久光店,包装袋内没有订单。我在小哥手机里看到,这单外卖的价格是273元。
< class="pgc-img">>代购买进273元
原价200多元的菜为何会卖到600多元?明明选的是天平路店,代购商家又为何“转手”送来其他店的菜?对于张女士而言,她对天平路的“老吉士”是情有独钟,“指名道姓”的点单竟被“篡改”,张女士直呼:
这根本就不是我的菜!
疯狂加价
令人咋舌
这一单6个菜,饿了么平台的代购商家到底“加价”了多少?帮忙君与两家“老吉士”沟通后,答案很快明朗。
张女士在饿了么App上订购了6个菜。这些菜的价格比较详细如下:
■ 香菜干丝:饿了么“老吉士代购(天平路)”店铺代购价88元(实付82.59元),天平路店原价38元,久光店原价35元。
■ 葱油拌面:代购价62元(实付58.19元),天平店原价38元,久光店原价35元。
■ 鸡汁百叶包:代购价128元(实付120.13元),天平店原价68元,久光店原价58元。
■ 吉士核桃糕:代购价130元(实付122.01元2件),天平店无此点心,久光店原价30元(1件)。
■ 吉士咸鸡:代购价148元(实付138.9元),天平店原价68元,久光店原价78元。
■ 美极酱萝卜:代购价98元(实付91.98元),天平店原价38元,久光店原价35元。
< class="pgc-img">>价格比较
从中可以整理出代购商的操作手法:接客户饿了么订单后,在美团上重新下单,转手赚钱。如果以实际发货店和代购价(实付价)作比较,可以发现,6个菜中有4个菜溢价100%以上,单个菜品最高溢价163%(美极酱萝卜),最低溢价66%(葱油拌面)。
面对这样一本账,张女士是满肚子的郁闷:
我愿意承担合理的加价,但加价这么多,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他店送货
没有提示
张女士认为,按理商家应根据客户需求在天平路店买菜,不该自作主张选择“老吉士”其他店,所“送”非所“点”让她耿耿于怀。
即便久光店也叫老吉士,但根本是两家店,厨师也是不同的。
在接受采访时,久光店一名工作人员回应,该店与天平路店同属一个公司,老板也是同一个人,菜都是一样,但菜价可能有细微的差别。而天平路店工作人员也说,两家店是同一家公司的,但也承认:每位厨房师傅做菜手势不一样,菜的味道可能有差异。两家店都表示,他们只进驻了美团,顾客可根据需要点菜。
张女士指出,在整个下单过程中,她没有收到任何关于“久光”的提示。她直言,如果代购商选择他店,应该告知消费者,得到获准后才能二次下单。
溢价超限
店铺下线
帮忙君在饿了么平台上,找到了这家“老吉士代购(天平路)”店铺,其公告称:
本店仅提供跑腿代买服务……保证商品均购买于品牌官方实体门店,为了让您有更好的体验,我们会选择最近门店、排队较少的品牌官方店购买;因代购人工成本较高,本店商品均有溢价,敬请谅解。
< class="pgc-img">>店铺公告
看来店铺对“溢价”和“他店代购”早已作了撇清,而饿了么平台向帮忙君反馈:“代购跑腿”为用户提供代买服务,而非直接经营或销售商品。用户下单后,代购服务商会去线下门店购买,并完成跑腿配送,这当中会产生部分配送费用及代买服务费。当代购门店因为排队、门店缺货等场景下,为提升履约质量,商家会在该品牌方其他分店进行购买。平台明确规定,商品综合溢价不得>20%。
平时我们会每周对平台代购店的价格进行抽查。
至于商家选择“他店代购”,是否应该提前告知消费者,获准后再进行二次下单?饿了么平台建议商家与消费者二次确认,但并非强制要求商家一定这么做。
目前,饿了么平台已经为张女士整单退款,同时对涉事门店做出了下线处罚。
< class="pgc-img">>全额退款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陈浩
图片 | 受访者
编辑 | 钱俊毅 姚储杰
<>餐馆顾名思义就是店面稍小、菜价较便宜的大众性餐馆。利用美团或者饿了么等提供点餐和配送服务,用现在的大众化热词就叫外卖。外卖是个很广泛的词汇。大家一般的理解就是快餐的外送服务。
像麦当劳和肯德基那种。这个就是大家普遍理解外卖的含义。其实从广义来说一切通过提供出外服务和商品的都可以说是外卖。像送水的。送花的。送气的。送商品的。上门修理东西的。其实这些都是属于外卖的。
而且店铺在网上可以查看对顾客来说是超级方便的。当小餐馆加入美团和饿了么之后,客人在平台上点餐,店家提供配送服务。平台会告知顾客,客人点餐付款时,告之客人点餐的费用是多少,包括包装费和原本的菜价。
当然,不得不说,外卖需求带动相关饮食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次中国烹饪协会调查显示,超过40%的人表示因工作压力大、时间紧张等原因,无法天天做饭,这种现象在大都市极为普遍,东莞则更为严重。
在大中城市,当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都市人越来越倾向简单生活。从传统的“以食为天”到今天的“没空做饭”,现在的上班族正经历着不小的转变。回家做饭和工作紧张的矛盾不断升级,造就了外卖/送餐业务的蓬勃发展。
从而在国内纷纷出现了(外卖吧)、(吃啥网)、(东莞爱吃网)、(北京豆丁网)、(外卖网)、(杭州点我吧)、(金华外卖网)、等一部分优先为上班族提供外卖服务的企业。
所以人群需要,销量增大,营业额自然上升。具体可上升到以前营业额的1/5到1/2。随着时间的发展,相信这个产业会良性的发展下去,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岛全媒体记者 李潇
近日,外卖行业备受各界关注,在全国多地重拳出击餐饮外卖行业“二选一”的大背景下,多个城市餐饮商家出现“多平台上线潮”。
记者探访发现,岛城多地餐饮商家正集体加入饿了么,消费者的选择性越来越丰富了。仅青岛一个商圈,一周之内就有超过30家商户上线,市场正呈现积极反应。而且,不仅仅是青岛,在上海、杭州、广州、成都等多个城市,餐饮商家正在批量上线多家平台,5月份外卖商家数量已创单月新高。餐饮外卖行业迎来了平台开放时代。
餐饮商家与平台密集“联姻”
刚刚上线一周多,一天就能有15单,是以前的好几倍。线下生意本就红火,线上外卖订单也跟了上来,青岛即墨区即墨宝龙商场双门洞炭烤城的金老板比以前更忙碌了。
虽然两年多以前就上线了美团,但最早被签约了独家,后来非独家佣金要提高到25%,所以金老板也作罢了。直到最近,“美团放松了。”
“平台开放好,饿了么的人很热情,经常来一起商量有什么活动”,最近,金老板所在的商场大家都陆续加入了饿了么,金老板说起来“有钱大家一起赚”格外开心。
不止是金老板,即墨区另一商圈的一家网红餐饮店的杨先生也告诉记者,在他们商圈,最近也讨论很多,隔壁也上了,大家都积极在多平台上线,“订单能多一些则多赚一点”。
< class="pgc-img">>“商家的积极性高了,自主入驻的商户数也环比上个月增长了一倍多”,饿了么青岛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走访发现,后二选一时代,青岛餐饮外卖市场多平台运营正成为常态。
美团、饿了么相继行动
“整个行业的大趋势一定是更有序、更透明、更平等,我们充分尊重商家自主经营选择权利,严格遵循自愿、公平的原则,坚决禁止‘二选一’。”在近期的中小餐饮企业外卖费率透明化座谈会上,作为外卖平台代表,美团高级副总裁、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如是表示。
饿了么副总裁王景峰称,商户最终关心的是平台收取的实际费用,应该更多站在商户经营视角,实实在在的给商户做些实事。“饿了么坚持综合费率低于行业水平,并将不断探索如何通过优化效率降低行业经营成本。”
记者从饿了么了解到,饿了么已开通餐饮商家上线绿色通道,商家入驻资质通过线上+人工双重审核后,最快1小时可完成入驻。对成功入驻的新商家,饿了么提供餐饮商家上线外卖运营全阶段在线公开课。新商家均可免费报名参加。与此同时,饿了么还将给予10亿元的优惠费率,总计给予5亿量级的流量支持。
市场更“良性互动”
平台开发时代,多个平台之间有了更加市场化的“良性互动”关系。
有行业分析指出,外卖平台相继行动,餐饮商家与平台密集“联姻”,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多平台经营将成餐饮外卖行业的趋势,这对于健康的营商环境起到了助推作用。
< class="pgc-img">>数百万餐饮商户将受益。有餐饮业专家表示,在平台开发的背景下,大家相互竞争中也能相互比服务,能给商家带来更多切实利好,而且互动加强了,商家也有着迭代提升的大好机遇,自然也会走上品质化、品牌化发展的道路。
而且,这种关系,不仅让商家的渠道更畅通了,也让消费者的选择更丰富了。青岛市南区的市民李先生表示,两个平台上,可以比一比服务、比一比价格再下单,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有利无弊。
总体来说,平台、商家、消费者可以在开放中相互监督、促进,最终共享整个市场发展的红利。多平台,不仅仅只是流量的迭加,更是市场质量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