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 都市现场综合重庆新闻频道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油烟一般都是往上排,但是重庆有这么一家烧烤店,却把油烟往地下排,这可把邻居坑惨了。一个多月前,重庆渝北鸳鸯附近,新开了一家烧烤店,然而烧烤店开业后,排放的油烟给隔壁足浴店的蒋女士带来了烦恼。蒋女士说,一开始烧烤店的油烟直接从窗户飘出来,大家就让烧烤店老板整改。
由于这栋房子没有商业烟道,于是前几天,烧烤店把烟囱连接到了窗外地面上的窨井。烧烤店仔细密封了接口处,防止油烟散逸,看样子很是用心。不过,如此一来,油烟问题就能彻底解决了吗?隔壁门店的蒋女士说,油烟排进窨井后,又从她屋里卫生间的下水管道冒了出来。
烧烤油烟直排地下窨井,除了导致蒋女士屋里返臭,还让蒋女士担心有安全隐患。窨井里面有沼气,加上天气越来越热,就怕哪天引发爆炸。
了解事情后,记者把蒋女士的担心,反映给了社区的工作人员,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油烟直排地下窨井时烧烤店私自接的,这是不合规的行为。目前街道已经核实了情况,正在走程序进行环保执法。
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烧烤店的经营者来到现场,他表示自己会马上拆除烟囱,当初自己这样安装,也是想着没有多少油烟。
< class="pgc-img">>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烧烤店愿意自行拆除烟囱,那么社区会跟进此事,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环保检查,督促烧烤店安装通往楼顶的烟道,或者购置油烟净化设施,防止油烟扰民。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读
在居民楼附近开的餐馆,其产生的油烟、厨余垃圾、噪声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让他们苦不堪言。家住东城区安定门街道花园胡同8号院的居民们,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属地将如何治理呢?相关部门是否能对餐馆采取手段呢?
小区北侧开了多家餐馆
近日,家住北京东城区安定门街道花园胡同8号院的多位居民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近期小区北侧的一排平房开了多家餐馆,产生的油烟、噪音和污水,给居民的生活带了极大的影响。
花园胡同8号院的位置/百度地图
花园胡同8号院位于北二环内,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三栋楼,每栋楼高六层。居民刘先生告诉“问北京”记者,最近,小区北侧平房开了多家餐馆,有酒吧、西餐、牛肉面馆等,随之而来的油烟、噪声、厨余污水,给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带了诸多困扰。
居民刘先生:最近这边全都变成饭店,有酒吧,牛肉面,还有牛排,花样可多了,只剩下一家小卖店。他们开业以后小区不太安宁。有的居民基本上夏天没法开窗户。另一个就是饭店开了之后,餐饮的下水油腻大,冬天就容易堵上,堵上了就导致居民楼里面不像样了,弄的屎、尿、粪水到处都是。
花园胡同8号院北侧的平房/遥知 摄
餐馆距楼体近 影响居民
12月18号晚“问北京”记者来到花园胡同8号院实地探访,看到小区北侧平房开有4家餐馆,距离小区的2号楼仅隔着一条三四米宽的小路,平房餐馆后身对着居民楼的墙上,延伸出多条排烟管,虽然排烟管延伸到平房屋顶,管口没有正对居民楼,但排烟口距离居民楼主体在十米以内。住在2号楼2层的朱先生说,这些排烟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居民朱先生:他们开成餐饮之后,我们家朝北的窗户就几乎没开过。一开窗油烟味就进来了,熏的难受。
居民楼紧邻餐馆后墙/遥知 摄
排烟管设置在平房屋顶/遥知 摄
污水堵塞管道 居民楼溢水
居民们告诉“问北京”记者,最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就是餐馆的厨余污水含有大量油脂,冬天天气寒冷,拉面馆排出的油脂凝结堵塞了下水道,由于两边共用排水管道,脏水直接从居民楼这边溢了出来。住在1楼的居民说。
居民靳女士:它是10月18号开业的,然后过了13天我这就开始堵,以后又不断的堵。当时,家里那水有一寸了,就往楼道扫,完了楼道里头也全是水,大家过来都得拿砖头垫着,趟着过来。
脏水从居民楼溢出/受访者 提供
脏水从居民楼这边溢出/受访者 提供
物业:和居民楼共用排水管
为了解情况,“问北京”记者首先联系了花园胡同8号院的物业部门,安定医院宿管办,工作人员介绍,居民楼和北侧平房是一起建设的,共用排水系统,刚开始平房只是用于开办副食店,后期房屋多次转手租赁,变成了现在的餐馆区。
宿管办:这一排平房原来是为了给这片居民开副食店的,这么着盖的那排平房,平房和居民楼往一个污水井里排水。后来就归了二商局了,一开始是在这卖菜、卖副食,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现在又租出去了。反正这事挺麻烦的,很复杂。
花园胡同8号院/遥知 摄
社区:餐馆经营手续齐全
随后,“问北京”记者联系了花园胡同8号院所属的花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社区、街道曾多次和餐馆经营者交涉,但是对方经营手续齐全,只能劝说对方改变经营业态。
社区:街道也好,管片主任也好,包括我们,一直就跟他们说希望改变业态,你干点别的行业,我们一直在跟他主张,但是也只能主张,因为他都是在合法的手续内,你没办法强制人不让人干。
居民质疑距离不符合规定
不过,花园胡同8号院的居民李女士(化姓)告诉“问北京”记者,小区居民也查询了相关的法规,餐馆和居民楼的距离存在明显的不合理。
居民李女士(化姓):这种三四米的距离,不应该开有噪音还有排放油烟的餐饮企业。之前我们邻居查了一下,餐馆和居民楼的距离至少是9米以上,所以说这个距离上本身就是不符合规定的。
居民楼和餐馆平房之间的距离/受访者 提供
《防治手册》 没有强制性
根据居民们的提示,“问北京”记者查询了解到,今年9月份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下发了《北京市餐饮行业污染防治手册》,在“投产前环境管理要求”中的禁限目录里第5条明确规定,“餐饮单位所在建筑物边界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边界最小距离不得小于9米;项目排气筒出口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边界的距离不得小于20米”。由此可以看出,餐馆已经违反了《北京市餐饮行业污染防治手册》的规定。对此,“问北京”记者联系到了东城区生态环境局,污染源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解释说,《防治手册》中的相关规定属于“技术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污染源管理科:手册里边,有的是技术规范,但这个技术规范是由相关方自愿采用的,这个9米和20米的内容是技术规范里边涉及的。
记者:没有强制性?
污染源管理科:对,技术规范是这样要求。
《北京市餐饮行业污染防治手册》节选
排水管道需产权单位清理
随后,针对小区北侧平房餐馆的厨余污水的问题,“问北京”记者联系到了东城区城管委,水务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说,花园胡同8号院的排水系统并没有并入市政管网,具体的管理还需产权单位的物业部门负责。
水务管理科:花园胡同8号院的这根管接入的井,是所谓的“户线”,不是公共的管线,按照北京市的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专用的管线是由产权单位或者产权单位委托物业企业进行定期的养管维护。
明年将整体疏通管线
但是水务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联系了产权单位和餐馆上级单位,在明年开春会进行整体的管线疏通。
水务管理科:已经跟安定医院取得联系了,打算在明年开春集中清理疏通这个院的管线。我们也通知了牛肉面的产权单位,也会在明年初把牛肉面这块的管道也清一清,因为现在上着冻,现在操作什么的不太好弄。
花园胡同8号院北侧的平房/遥知 摄
居委会:已安排检测油烟
截至“问北京”记者发稿前,花园胡同8号院所属的花园社区居委会表示,针对餐馆油烟的问题,街道办已经安排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等结果出来后,再进行下一步措施。
社区:油烟,街道已经安排测油烟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去做鉴定去了,大约三个工作日左右会出这个检测结果。
餐馆设置的排气管道/遥知 摄
有关后续进展,“问北京”也将持续关注。
小 问 说
居民楼旁餐馆开,
油烟污水苦难言。
多方治理齐努力,
盼望安宁早日还。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遥知 编辑丨遥知
值班主编丨独伊
问 精 彩
问民生丨 “没修的时候都没事,修完了一个月7次事故……”
问民生丨 追问丨没下房本?无法网签?最新进展问来了...
问民生丨 “卫生站2年前就开始装修,到现在也不开门”
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同华路一家餐饮店的油烟净化设备没有正常使用,经营者投机取巧躲过油烟检测,导致居民投诉不断。
记者9月17日从禅城城管部门获悉,日前祖庙城管对此进行现场查处,该餐饮店因其行为导致超标排放油烟,收到城管部门开出的12500元罚单。
据了解,这家从事烧烤的餐饮店在同华路某居民楼楼下,由于距离居民楼较近,多次遭到周边居民投诉。经执法人员现场勘察,发现该餐饮店有按照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也有专用烟道,且也能出示油烟排放达标的环评报告。
为弄清楚导致不断投诉的原因,执法人员进一步委托检测公司现场检测过几次,结果均未发现超标情况。可过后不久依然有居民再次投诉该餐饮店油烟扰民问题,这让执法人员十分费解。
在某个周末晚上,餐饮消费高峰时间段,执法人员进行了突击检测,结果显示该餐饮油烟排放浓度超过标准值。面对检测结果,餐饮店经营者这才道出了实情。
原来,虽然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但由于长时间未清洗,导致油渍堵塞排烟口,排放早已超标。每当执法人员来检测的时候,餐饮店投机取巧,原本四个灶台,便只使用一个,同时只烹调少量的食材,这样既减少了油烟排放量,也可以通过检测,但没想到执法人员突然袭击,被抓个现行。
祖庙城管现场向该餐饮店发出了《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并开出了12500元的罚单。
城管执法人员表示,“将继续跟踪整改情况,餐饮店目前存在的问题到底有没有彻底整改,都将及时督促跟进。”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未采取油烟净化措施,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油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款,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
采写:南都记者刘军艳 通讯员 傅旸 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