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不如卖铲子”,这在新茶饮赛道更是如此。蜜雪冰城靠加盟商赚得盆满钵满,但加盟商经营压力增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文/每日财报 楚风
经过近两年的迅速扩张,蜜雪冰城已然成为新茶饮赛道的“巨无霸”,门店数量超过2.2万家。新茶饮赛道内卷加剧之下,蜜雪冰城以低廉的售价稳稳抓住中低端市场,“性价比”成为有力的武器。
然而,蜜雪冰城大规模扩张和低价策略也带来问题,其中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近日,蜜雪冰城因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冲上微博热搜,有消费者从饮品中喝出虫子,但店家“不作为、不负责”的态度惹争议。
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蜜雪冰城经营发展的重大挑战。据黑猫投诉平台,蜜雪冰城受到投诉量共计4150例,其中食品安全是重点投诉问题。近30天中,蜜雪冰城受到投诉量有84例,其中食品安全投诉有31例。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背后,蜜雪冰城主要盈利模式是吸引加盟商开店。蜜雪冰城超过九成收入,是向加盟店销售商品,包括食材、设备、包装材料等。加盟店越开得多,蜜雪冰城就越赚钱,2020年及2019年就净开超过13000家加盟店。
蜜雪冰城加盟商前期投入大,经营自负盈亏,而饮品价格低廉,单品毛利率较低,新茶饮内卷严重,加盟店赚钱愈发困难。蜜雪冰城大规模扩张,区域密度大,导致加盟店竞争严重。在经营压力下,部分加盟店容易忽视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多次“喜提”热搜
蜜雪冰城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冲上微博热搜。近日,在湖北仙桃,有女性网友曝光在蜜雪冰城门店购买4元一杯的柠檬水中有“虫子”,并将图片在网络上发布。该饮品尚未开启饮用,杯中出现黑色的虫子。
据相关媒体报道,仙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到店检查后表示,该情况可能是封装过程中或柠檬片的味道招引虫子飞入饮料,涉事店家已向消费者退款道歉,并换一杯新饮料。监管局工作人员称,双方均否认涉事店家曾对此回应“我也不知道啊,那没办法,那没关系”。
事实上,蜜雪冰城已不是第一次因食品安全问题上热搜了。今年9月,齐齐哈尔市建华区鑫行蜜雪冰城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规,被当地市场监管局罚款1万元。有消费者在该店购买两杯柠檬水,发现杯中有虫状异物。
今年5月,广西桂林恭城县蜜雪冰城门店因使用过期咖啡粉制作饮品被处罚2000元。该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2021年5月,蜜雪冰城旗下门店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效期、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蜜雪冰城通过官方微博道歉,并表示责令涉事门店停业整顿。蜜雪冰城道歉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截至11月30日,蜜雪冰城是被投诉最多的新茶饮品牌之一,累计投诉量共计4150例。对比之下,喜茶累计投诉量600例,奈雪的茶累计投诉量1112例,书亦烧仙草累计投诉量449例,CoCo都可累计投诉量1724例。
其中食品安全是蜜雪冰城受到投诉的重点问题,近30天中,蜜雪冰城受到投诉共84例,其中食品安全投诉有31例。
赚消费者的钱,不如赚加盟商的钱
在新茶饮内卷加剧之下,奈雪的茶自上市以来便亏损不止,而蜜雪冰城却能实现盈利。2019年至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蜜雪冰城营收分别为25.66亿元、46.80亿元、103.51亿元及24.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42亿元、6.31亿元、19.12亿元及3.91亿元。
跟奈雪的茶、喜茶不同,蜜雪冰城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并从中获利。相对于鲜活饮品、德馨食品、田野股份等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蜜雪冰城又拥有消费品牌的优势。简而言之,蜜雪冰城的经营模式是“品牌+供应链”,做的是上游和中游生意。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蜜雪冰城向加盟商销售商品的收入分别达到24.27亿元、45亿元和98.50亿元,分别占总收入比例94.63%、96.21%和95.21%。销售的商品包括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运营物资及其他,其中食材和包装材料占总收入比例约八成。
既然主要赚的是加盟商的钱,那么加盟店开得越多,蜜雪冰城就越赚钱。2020年及2021年,在疫情之下,蜜雪冰城反而大举扩张,加盟店(含幸运咖、极拉图)分别净增5897家、7382家,合计达到13279家。蜜雪冰城在2007年开放加盟,经过十多年发展,2019年末加盟店数量是7186家。
< class="pgc-img">>2022年一季末,蜜雪冰城门店数量进一步增长,达到22229家,成为国内新茶饮赛道中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在招股书中,蜜雪冰城还计划在未来2-3年,在加强现有门店管理的基础上扩大门店数量,完善APP、小程序建设,继续扩大市场规模。
蜜雪冰城是新茶饮品牌,更是中上游供应链企业。目前,蜜雪冰城已实现产品研发、生产、仓储物流、销售、连锁经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截至2022年一季末,蜜雪冰城已建立起252亩智能制造产业园,130000平方米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实现现制饮品、现制冰淇淋核心食材的自主生产。蜜雪冰城实现主要原材料自产自销,能降低采购成本。
蜜雪冰城赚钱了,那加盟商呢?
蜜雪冰城加盟商几乎都是自然人,如夫妻店、兄弟店等。对于普通人而言,开店前期投入较大。据蜜雪冰城官网,开店预期投入都是37万起,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城市加盟费有所不同。其中,加盟费并非一次付清,而是要求加盟商每年缴纳。
< class="pgc-img">>加盟商需要全资运营,自负盈亏,蜜雪冰城不参与分成。加盟商需要跟蜜雪冰城三年签一次合同,加盟店装修必须三年进行一次翻修。实际上,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设备如果耗损较大,也要根据要求来更新换代。再加上水电费、员工薪资等支出,加盟商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
此外,蜜雪冰城主要是街边店,也是一门“靠天吃饭”的生意。一位加盟商称,如果遇到下雨天,门店销售额会迅速下降。另外,茶饮天然具有淡旺季之分,在一季度和四季度天气较冷时,销售额明显低于二、三季度。
相对于其他茶饮品牌,蜜雪冰城门店还是一门辛苦的生意,原因就是薄利多销。蜜雪冰城单品价格位于4至8元之间,毛利率较低,一天得卖出数百杯才能盈利。有加盟商在网上分享,“这赚的都是辛苦钱……一天下来手都是麻的。”
更令加盟商诟病的是蜜雪冰城的区域保护。随着蜜雪冰城大举扩张,门店数量超过2.2万家,部分区域加盟店密集分布,造成顾客分流。蜜雪冰城没有明确的区域距离保护,即使将门店直线距离缩短到200米,也能找到另一家门店。这导致加盟店之间竞争激烈。
简而言之,蜜雪冰城并不是简单的奶茶店,而做的是2B的生意,终端市场的经营风险会转嫁给加盟商。随着新茶饮赛道内卷加剧,加盟商会越来越难挣到钱,这对于拥有庞大加盟店的蜜雪冰城来说,是一个隐忧。
年利润8亿,蜜雪冰城上市背后的财富秘密:不是靠卖奶茶赚钱
最近有媒体报道,蜜雪冰城拟登入A股上市,消息传出后,吸引了餐饮行业朋友们的热议。
如果蜜雪冰城成功登入A股,那么将会成为第二家上市的奶茶店。
与喜茶,奈雪的茶不一样,蜜雪冰城走的是“下沉市场路线”,以农村包围城市便是蜜雪冰城主打的发展方向,通过小米的“极致性价比”模式,蜜雪冰城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 class="pgc-img">>不靠卖奶茶赚钱
跟喜茶,奈雪的茶不一样,蜜雪冰城不靠卖奶茶赚钱,不是直接赚消费者的钱。
根据蜜雪冰城公布的营业数据显示,2019年实现营收65亿元,净利润为8亿元,这个利润比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更高。
根据奈雪的茶财务报表显示,2019年奈雪的茶营收为30.57亿,亏损金额为3968万元,营收是蜜雪冰城的一半,但是利润却是负数。
< class="pgc-img">>要知道奈雪一杯奶茶均价在30元,蜜雪冰城才7块钱。
一杯30元的奶茶,赚得既然不如一杯7块钱的奶茶,说出去谁都不信。
但其实这背后,隐藏着蜜雪冰城上市背后的财富秘密:不靠卖奶茶赚钱,而是靠卖原材料赚钱。
一般的奶茶店都是直接赚消费者的钱,而蜜雪冰城却是赚加盟商的钱。
卖原材料给加盟商,从而赚原材料的钱。
< class="pgc-img">>疯狂开店的背后
想要赚取更多的利润,那么这就有个问题,加盟商要足够多,才能够赚到这么多的钱。
于是蜜雪冰城开启了疯狂开店模式,一个人口不到309万的小县城里有四五家蜜雪冰城,不到500米就有一家。
< class="pgc-img">>这样的开店密度,让蜜雪冰城如今在全国拥有了近2万家门店。
别的奶茶店加盟费最低五六万,而蜜雪冰城7000块搞定。
这就导致整体的开店成本更低,只要门店开得多,原材料自然卖得多。
蜜雪冰城低价的背后其实不是因为开店的老板想做低价产品,而是因为低价可以走量,可以带动原材料的销量,从而让蜜雪冰城赚到钱。
< class="pgc-img">>供应链上赚钱
如今从供应链上赚钱,已经成为了餐饮行业的共识。
不仅仅蜜雪冰城是这样,A股的另外一家上市企业巴比馒头也是如此,包括绝味鸭脖,煌上煌等卤味店都是这样。
这些门店通过开放加盟,使得其门店数量在全国达到了一个很可观的数字,然后通过卖原材料,半成品给这些门店,最后赚这些门店老板的钱。
< class="pgc-img">>这便是从供应链上赚钱,只要门店够多,供应链赚的钱就越多,可以卖设备,原材料,收品牌管理费,咨询费等操作上赚钱。
如今的餐饮店菜品价格太高,生意都不好,消费者都是囊中羞涩,走性价比路线才能够吃香,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走性价比这条路走不通。
没有大规模的采购优势,原材料成本降不下来,但是对于这些门店数量众多的餐饮品牌而言,便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集中生产加工,集中配送的方式降低原材料的成本,最终走一条性价比的路线。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点赞点推转发走好运,愿你有始料不及的运气和突如其来的欢喜。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块钱的柠檬水,7块钱的冰淇淋,加上一首“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洗脑神曲,被誉为“国民连锁茶饮第一股”的蜜雪冰城要上市了。
9月22日,证监会预披露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全文简称“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公司正式向深市主板发起冲击,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
本次申请首发上市,蜜雪冰城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新股,不低于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0%,拟募资64.96亿元用于生产建设、仓储物流配套等项目。
1 董事长和总经理年薪逾600万元
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成立于2008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二人通过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蜜雪冰城。
张红超任蜜雪冰城董事长,直接持有公司发行前42.78%的股份,并作为员工持股平台“青春无畏”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持有“青春无畏”36%合伙份额;张红甫为蜜雪冰城董事、总经理,同样直接持有公司发行前42.78%的股份,并作为员工持股平台“始于足下”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持有“始于足下”16.00%合伙份额。
蜜雪冰城的董事会由5人组成,除2名独立董事外,其余三人均有亲属关系。公司董事长张红超与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红甫为兄弟关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罗静的母亲与张红超、张红甫两兄弟的祖母为姐妹关系。
2021年,张红超在蜜雪冰城领薪(含税)651.96万元,张红甫在蜜雪冰城领薪(含税)652.91万元,罗静在蜜雪冰城领薪184.48万元。除职工代表监事于敏,公司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2021年度报酬(含税)均超过了100万元(不包括独立董事)。
然而,银柿财经记者注意到,2021年董监高及核心技术人员几乎人均百万年薪(含税)的蜜雪冰城,却在2019年只给十分之一都不到的员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
2019年,蜜雪冰城共有1498名员工,其中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只有119人。公司在招股书中对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人数与员工人数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解释称,一者,“根据公司原执行的内部社会保险缴纳规定,员工因不同岗位性质需满足一定入职时间后才可以缴纳社会保险,导致公司报告期内(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3月)存在未为部分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形”;二者,“报告期初,公司及部分子公司未开设住房公积金账户,导致公司2019年未为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根据公司原执行的内部住房公积金缴纳规定,员工因不同岗位性质需满足一定入职时间后才可以缴纳住房公积金,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存在未为部分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情形”;此外,还有“部分员工向公司申请不缴纳社会保险或住房公积金;部分员工尚未从原单位办理社会保险或住房公积金转移手续”“部分员工为退休返聘人员无需缴纳社会保险或住房公积金;部分员工为境外子公司员工,不涉及缴纳境内社会保险或住房公积金。”
蜜雪冰城称,公司已积极开展整改并规范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截至2022年3月31日,蜜雪冰城3829名员工中,有3527人缴纳了住房公积金。
有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向银柿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的内部社会保险缴纳规定不能和相关法律相悖,员工入职即须缴纳社会保险,类似“员工因不同岗位性质需满足一定入职时间后才可以缴纳社会保险”的规定是不合法的;“员工向公司申请不缴纳社会保险”无论自愿与否都是无效的,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公司的法定义务。
2 毛利率三连降
报告期内,蜜雪冰城分别录得主营业务收入25.65亿元、46.78亿元、103.45亿元和24.34亿元,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45亿元、6.32亿元、19.10亿元和3.90亿元。
蜜雪冰城认为,产品质量是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品牌形象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关键;门店网络是公司持续盈利的基础;研发创新是公司长期发展的保证。
公司采用“直营连锁为引导,加盟连锁为主体”的销售模式。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共有加盟门店22,229家、直营门店47家,根据窄门餐眼数据统计,蜜雪冰城门店数量位居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第一。
虽然加盟门店数量居多,但蜜雪冰城的主营业务收入却主要来源于食材和包装材料的销售,两类业务各期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超过85%,而加盟商管理收入相对较小。
报告期内,蜜雪冰城销售的食材主要包括奶昔粉、奶茶粉等固体饮料,蔗糖、果汁等风味的饮料浓浆,以及果酱、茶叶、水果等各类食材;包装材料主要包括杯子、包装袋、吸管等各类包装材料。而加盟商管理收入包括向加盟商收取的加盟费、管理费、培训费等。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加盟模式下,“蜜雪冰城”品牌在境内具体执行的收费标准和方式。招股书显示,公司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费、管理费、培训费和保证金。加盟费方面,公司与加盟商签订的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为3年,“蜜雪冰城”品牌加盟费按城市级别(县级城市、地级城市、省会城市)分7000元/年、9000元/年、11000元/年不同标准按年进行收取;管理费方面,“蜜雪冰城”品牌收取标准为4800元/年;培训费方面,“蜜雪冰城”收取标准为2000元/年;保证金方面,“蜜雪冰城”收取标准为20000元/店。
2021年度,蜜雪冰城加盟门店的单店销售额为58.72万元/家。
报告期内,蜜雪冰城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95%、34.08%、31.73%和30.89%,最近三个完整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出现了三连降。蜜雪冰城表示,主要系公司产品销售结构、销售单价及单位成本的变化所致。
同时,蜜雪冰城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相比,也相对较低。
对此,蜜雪冰城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与经营模式相同的绝味食品、一鸣食品、巴比食品及煌上煌基本保持一致,符合行业特征;由于奈雪的茶为直营模式、瑞幸咖啡以直营模式为主,其收入为门店对外销售饮品等产品的收入,其营业成本仅含材料成本,因此其毛利率高于公司以及其他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同行业可比公司。”
3 加盟店频被处罚
蜜雪冰城将产品质量视为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强调“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切实将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落实到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配送、销售等各个环节。”
蜜雪冰城还在招股书中披露了2019年9月,河南蜜雪冰城饮品有限公司德化街分公司(以下简称“德化街分公司”)因在未办理完成食品经营许可的情况下营业,被郑州市二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50元,没收违法经营的食品原料燕麦罐头一罐、蔗糖风味饮料浓浆一桶的食品安全问题行政处罚情况。
蜜雪冰城称,德化街分公司已依法缴纳罚款并完成整改,且处罚机关已认定违法情节轻微,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除上述情形以外,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存在其他的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形。
然而,银柿财经记者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到,蜜雪冰城的加盟店曾受到多地监管部门处罚。
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显示,2022年4月7日,大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因大关县翠华镇蜜雪冰城饮品屋存在使用过期食品原料违法经营行为,对该店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大市监处罚〔2022〕0309号),处以没收过期“蜜雪冰城”特调奶浆(牛奶风味乳饮料)2盒及罚款20000.00元的处罚。
2021年4月8日,奉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因奉新县蜜雪冰城店未取得小餐饮食品经营登记证从事小餐饮食品经营活动,对该店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奉市监食经处〔2021〕195号),处以罚款3000元的处罚。
信用中国(甘肃灵台)网站显示,2022年3月1日,泾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因泾川县百香蜜雪冰城饮品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对该店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泾)市监罚字〔2022〕24号),处以没收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2个品种,4盒(瓶)以及罚款10000元的处罚。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显示,2022年4月,恭城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因恭城县恭城镇蜜雪冰城奶茶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行为,对该店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恭市监处罚〔2022〕A038038号),处以没收超过保质期的焙炒咖啡粉26.5袋,每袋净含量为380g以及罚款2000元整的处罚。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2年8月29日,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齐齐哈尔市建华区鑫行蜜雪冰城饮品店冰鲜柠檬水发现有虫状异物,对该店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齐建市监处[2022]108号),处以罚款1.0万元的处罚。
蜜雪冰城在招股书中坦言,“报告期内,公司加盟门店数量快速增加,使得公司对加盟门店的监督管理难度也随之提高。加盟门店作为公司的外部合作主体,在贯彻和执行公司管理制度、运营标准等方面可能发生与公司要求不一致的情况。若加盟门店未按照公司统一规范和标准进行运营,发生店员操作不规范、门店卫生不合格等违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纠纷或食品安全事故,将对公司的品牌声誉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源自银柿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