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属于人效密集的行业之一,尤其是连锁餐饮,除了租金,人力成本是大头,所以人效问题备受关注。之前我们接触的,无论是连锁饭店,如老乡鸡,还是连锁茶饮,都已经在人效管理上发力了,通常的关注的人效指标无外乎坪效、人均销售额、人均成本、人均出单量等等。怎么算和选什么指标相关。
不同企业关注的数据指标不同,所以计算方式不同,但无论是哪类指标,一些核心的基础数据的采集和计算都是相通的。例如销售数据、人力成本数据、工时数据,最关键的是这些数据的采集和准确性及时性,选好指标,套用公式就可以了。今天就借着他们的经验和我们的方案,和题主简单分享一下餐饮行业人效提升的底层逻辑。
解决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简单看看一下影响餐饮行业的挑战在哪里。
就我们接触的不同类型的连锁餐饮来看,大家面临的挑战大致可以分为几类,首先是用工体量的大,这是最明显的问题,其次是用工越来越多样化和勇敢标准化,这也是企业为提升人效做出的改变。
- 用工体量大,员工类型多,如果无法合理调配员工的话,就会产生很多浪费。
- 员工流动率高,招工成本大,培训成本高,这也促使餐饮业用工多样化,保障高比例兼职情形下的人员供给,因此多样化的员工管理也是人效管理的一个挑战。
- 为了提高人员效率,餐饮行业的用工也需要标准化,减少培训标准,提升个人的单位时间产出。
所以总结起来,餐饮行业人效提升要关注的问题包括:人岗匹配、人员调配(例如不同门店共享用工),以及个人工时的利用率。在这里,和题主分享一个我们一家茶饮行业的人效管理的经验给大家。他们在人效管理过程中,关注三个基础的问题:
第一,人力标配
1、也就是需要多少人
营运中心的人进行规划,每家门店的预估营业额、点单量、人流量等等分析,有一个标准,大概什么样的水平,需要多少人。
关注的一个指标:每人每小时的产出/销售额(SPMH)
2、门店的员工如何配置
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什么样的岗位,这部分工作对店长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店长识人用人。
第二:人力结构
1、主要是人员的结构,多少正式工,多少小时工。
目前比较主动临时工的运用。一是因为人力成本,二是因为正式工的流动率高(流动率60%-70%,真的很高,行业差不多都如此),也因此开发了临时工的简化版培养SOP。
2、以及未来的“共享员工”——门店密集后,如何实现区域性的用工联动。
第三,就是工时优化
这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总部,从流程和工具上赋能门店提升人效,他们称为“计划组织”。例如:员工工作动线、服务SOP、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如智能排班,精益工时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盖雅能帮助他们的就是在智能排班、员工技能管理、工时效率提升几个方面。
智能排班,实现人力优化
利用智能化的平台,结合外部数据和运营管理需要,高效、自动地生成更优化的餐厅排班结果,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 符合连续出勤天数、班次间隔时长等合规相关要求
- 匹配业务需求,精益运营
- 尽量按员工给班时间排班,优先排员工做擅长做的工作
- 紧跟外部环境变化与运营策略升级,持续支持门店运营
自动考勤,全面提升效率
实时、软硬一体化考勤管理,多种方式考勤,数据自动上传,同时提供灵活的排班、调班工具,自动合规校验,全面提升餐饮企业考勤效率。
- 考勤异常及时主动处理
- 假期的自动释放及统计,轻松管理请休假
- 全方位管控加班
移动自助,简化 70% 工作量
通过移动自助应用,更便捷、更密切地把一线员工引入运营管理体系中。既满足了新生代劳动力游戏化、社交化需求,又提升了餐饮企业排班有效性。
- 通过智能手机,及时互联互通,高效采集给班时间
- 全员使用移动端的蓝牙打卡方式,异常自动实时校验
- 及时获知排班信息,换班、调班在线发起
数据分析,助力科学决策
实时对接考勤数据、排班数据,管理者足不出户就可洞察各品牌各区域餐饮门店的人员到岗率、排班情况是否适配业务需求,及时应变,提升运营效率。
- 实时的报表与可视化,提供数据洞察与自动预警
- 追踪运营与生产力指标的达成,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 移动访问,高效动态掌握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人效管理的内容,推荐大家下载我们的人效管理白皮书哦
https://www.gaiaworks.cn/resources/report/resource-2022111.html
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网络的普及,餐饮行业集团化,连锁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品牌异军突起,中式餐饮品牌已经开始向万家店发力,大型餐饮企业开始下沉市场,未来中小餐饮企业,夫妻店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身在餐饮行业的每一个人,做不到未雨绸缪,必将危机四伏!
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哀鸿遍野,为了生存,大部分餐饮老板在营销活动上发力,结果钱没有赚到,顾客也越来越少,有的在维持生存,有的直接关门倒闭。
今天的餐饮市场,虽然消费没有上涨,但是,顾客对环境,餐品质量要求都有大幅度提升,想做好餐饮必须对以下五大数据有所了解,这些数据是根据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公开的报表,还有自己对一些实体店面的调查问卷获得,它虽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但是,对餐饮老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餐饮人效比率
人难招工资高是餐饮行业的一大难题,10年前一般餐饮行业工资比占营业收入的15%--20%,现在餐饮行业用工增加,愿意做餐饮的人员越来越少,再加劳动法的实施,餐饮行业工资占比已经达到20%--30%,海底捞的人工成本占到30%左右,海底捞的房租成本低,产品毛利高占有很大优势,对于一般的餐饮企业,人工成本超过25%是很难盈利的。
小型餐饮人效比控制在25%以下,大中型餐饮企业控制在20%以下,否则,盈利空间就被吞噬。
怎么才能降低人力成本?时间上延长营业时间段,空间上增加有效使用面积,采用灵活用工和划线排班的方法,增加小时工,用好加班奖励机制,最重要的是调整产品结构,给员工创造第二收入来源,设备现代化,产品标准化,多渠道流通化才是解决人力成本高的关键。
< class="pgc-img">>二,员工流失率
餐饮行业是员工流失率很高的行业之一,高流失率意味着招工成本,培训成本的增加,同时会影响整个餐饮行业的服务标准。
员工流失率是怎么算出来的?员工年自然流失率=年度自然流失自有员工数量÷年度总自有员工数量×100%。
你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你店面的员工流失率,餐饮行业正常标准员工在35%左右,酒店30%左右,商超便利店在25%左右,管理人员在10%-15%。有稳定的员工队伍,才能有好的管理和服务。
< class="pgc-img">>三,产品利润率
很多人对餐饮行业的利润率有一个误区,把毛利和纯利混淆,特别是一些餐饮连锁品牌,为了招商加盟,用纯利润率30%--40%忽悠加盟者,他们把老板的人工成本忽略掉,实际上餐饮纯利润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值,它与营业额的多少息息相关,低可以到负数,但是,再高一般不会超过30%,正常大的餐饮企业在10%左右。
餐饮行业趋向于成熟,高利润的时代已经终结,餐饮老板一定要看清趋势,不要用传统的思维定价产品,优质低价是没有一定品牌基础餐饮的生命线,大部分餐饮连锁品牌不具备高毛利率的条件,不管是加盟,还是自己打造品牌,都需要系统思维的定价策略。
< class="pgc-img">>餐饮行业的房租和食材成本无法控制,只有从人力成本和客户流量上找到突破点,才能保证餐饮的利润空间。以上观点来自于本人经过观察和深度思考,希望能够帮助到餐饮同仁,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关注并沟通。
饮人效标准。
开工资的数量应该达到多少才合适呢?很多餐饮老板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在给员工打工。记住,营业额的15%到22%用于支付员工工资,通常在20%左右。如果一个月的营业额为10万元,则工资不应超过22000元,通常为2万元。
< class="pgc-img">>如果您不知道如何计算,我可以为您提供帮助。餐饮行业的人效通常在800-1200/天,如果能够达到1000元/天,则表示员工表现合格。如果只有一名员工,则每天的营业额必须超过1000元。如果有10名员工,则每天的营业额至少需要达到1万元。许多人雇佣了七八名员工,但每天的营业额仅为4000-5000元。
< class="pgc-img">>您说这能不亏本吗?如果员工人效无法达到标准,则需要检查出餐动线是否存在问题,是否缺乏设备,或者员工是否偷懒了。否则,您可能会陷入给员工打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