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人省心且赚钱 有人闹心还赔本
网上找项目靠谱不靠谱
反对者周先生说,网上都是骗人的。自己就是在网上看到的加盟项目,结果被人骗了,前前后后搭进去十万多块钱
读者来电
我被坑了五千多块钱
最近,记者接到了一位赵女士的电话。电话里,赵女士又急又气,说自己被骗了。原来,赵女士在一家美发店上班,平时空闲时间挺多。她打算在朋友圈卖卖货,要是效益可观,就辞职专门开网店。
在某创业论坛里,赵女士看到了一条名表代理的帖子。帖子里说,所有名表六折进货,每只可赚二三百元。为确保质量,还可以先寄送样品,支持验货。
赵女士觉得这是条财路,就用微信与卖家取得了联系,表示要看下样品。卖家同意寄样品,但要全额付款,不满意可以退。虽然有点不放心,但赵女士还是支付了近九百元,订了两只卡西欧男表。
四天后,赵女士果然收到了货,到官网一查,是正品。于是,在索要了对方身份证后,赵女士就放心大胆地进货了。每款表进货十只,总价五千二,赵女士一次性把钱打了过去。之后,赵女士满心期待货的到来,还提前发照片到朋友圈“打广告”。
结果,五天过去了,货还没收到。再向卖家催货,赵女士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对方好友了。上网搜索,论坛里卖家发的帖子,也不见了踪影。
赵女士赶忙报了警,但同时,她也迷茫了——网上的项目真的这么不靠谱吗?
记者调查
网上找财路的人不少
自“全民创业”以来,大家的创业热情十分高涨。有人跟亲朋好友做起了同行,有啥问题有人指点,挺好。有人“卧底”目标行业,学成之后再自立门户,稳当。还有一些人另辟蹊径:到网上找项目。
对于上网找项目靠不靠谱,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有人表示反对,理由是网上大忽悠太多,防不胜防。也有人表示赞成,觉得网上资源多,仔细分析能够发现商机。
各方声音
网络加盟让我发了财
老家肇源的刘俊青说:“网上找项目,绝对是条捷径。”大学毕业三年,他已经是哈市两家奶茶店的老板了。毕业就创业,是刘俊青一直都有的想法。不过,受接触面所限,他也不知自己能干啥,啥能赚钱。
一天,刘俊青在网上看到一个在校女生开奶茶店的帖子。照片上,店里装饰得很有格调,店主表示收入也挺高,刘俊青羡慕极了。自此,开家像样儿的奶茶店,就成了刘俊青的创业目标。对于当时还在上大三的刘俊青来说,开店可是个大工程。店面的选址、装修,奶茶的制作、营销他都一无所知。
为了降低风险,刘俊青选择在网上找加盟公司加盟。通过反复咨询、对比,向网友求教,他选择了其中一个。向家里要了6万块钱,刘俊青奔赴沈阳签合同去了。合同签订后,加盟公司根据刘俊青的具体要求,很快做出了一套详细方案。
硬件上,从店面选址到装修用料、设备摆放,都说得清清楚楚。软件上,刘俊青、包括他的店员,可以随时免费参加公司培训,并且不限次数。一个多月后,刘俊青的奶茶店开张了。开业当天人很多,但并不忙乱。
因为,公司派了专人帮助刘俊青。此后,公司每月都会出一些活动策划案,帮助刘俊青的奶茶店吸引人气。除了寒假以外,刘俊青的店里每天都人来人往。
现在,刘俊青每月的收入都在万元以上。今年,他又和朋友合开了一家自创品牌的奶茶店。他希望打造好自己的品牌,以后也发展连锁加盟。
我掉进了别人的陷阱
让胡路的周先生今年36岁,目前经营着一家干洗店。三年前,周先生还是一名快递员。由于工作辛苦,周先生就辞了工作,准备干点小买卖。苦于没啥门路,周先生就想在网上找找“灵感”。在一家招商网站上,周先生看到一则某品牌干洗店加盟的广告。从网页上的照片来看,加盟店生意火爆,衣服多得挂不下。
周先生来了兴致,拨通了招商顾问的电话。电话那头邀请周先生到公司上海总部参观,并声称只要交49800元,全套进口设备送到家,公司免费培训技能,一周内就能开张。周先生心动了,就去了上海。
到了上海,周先生见公司挺正规,前来培训的人也不少,就交了钱。不过不是49800元,而是59800元,多出来的一万是“品牌使用费”。五天的集体培训后,周先生信心满满地回家开店了。不料开业没几天,顾客普遍表示不太满意,有的还要周先生赔衣服。
理由是周先生衣服洗得不干净,褪色还伤面料。周先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就向网友求救。
很快,网友们指出了其中门道——
原来,公司发给周先生的干洗机是已经淘汰了的产品,洗衣效果根本不行。不仅如此,公司的培训内容也与实际经营有差距。一些面料的清洗方法,培训班根本没教。周先生向工商部门投诉,工商部门认为合同中的产品型号与实际货物相匹配。
另外,合同中也没规定培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所以,周先生只能自认倒霉。后来,周先生不得不自掏腰包,换了一台三万多的干洗机。又专门跑到外地的一家干洗店学习了两个月,才将干洗店维持到了现在。
事后,周先生叹着气说:“千万别在网上找财路,真是伤不起。”
><>< class="pgc-img">>本文作者和他的合作伙伴在校园创建了微信外卖公众号,从总资产仅有 900 元,在几乎零成本情况下将团队组建起来。4 个月的运营,微信外卖项目实现了营业额突破百万,送出外卖订餐 7万多份的成绩。
畅谈了一夜,创业项目确立
2013 年 8 月完成了在校期间的学业,大四整整一年要出实习,和所有大学生想的一样,先工作一段时间长长经验。我和好友曹阳(后来创业的合作伙伴)开始了为期两周的投递简历和面试的循环过程,直到最后应聘去了房地产中介卖房子。第一天工作结束后回到住处我俩就想,大学折腾了那么久,离校了为什么还要想着安逸的工作受别人指挥?这份工作我们做了一天就没再去了。
这时候学校正好开学,我俩从朋友租的房子搬到了学校寝室。(因为大四即使你不在学校,住宿费和书费学费都是要交的)在学校逗留了几日,我只剩下 300 元,曹阳还剩 600 元。有一天半夜 1 点多,曹阳突然给我打电话,说他想到了一个创业方向。
曹阳连夜来到我寝室,我俩一直聊到早晨 5 点多。睡了几个小时然后就开始上网查阅资料,把我们的想法逐步完善。
一开始想的是微信个人号,后来一想不行,还得用微信公众平台(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即可达微信外卖”),然后上网搜了几家第三方做微信开发的公司,选了其中一家专门做外卖的第三方平台乐外卖。当然他们也是一家创业型公司,每次我和他们说的要求基本上都会尽快实现。
前期如何运作 O2O 项目
1.谈店铺
前面说到我俩总资产加起来只有 900 元,,而系统那边要1000 元,无线打印机一个要 600 元,还需要宣传费用。怎么办?我俩就用起了空手套白狼的伎俩,系统那边平台都谈妥弄好,只是钱还没有交付,去了几家经常吃饭的小餐馆,问他们:如果我们能给你家店铺每天带来 100 份餐的订单,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们合作?并拿出我们特意制作的一个合作方案(当然这时候我们其实手里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个概念),很显然商家是默许的。我们找了一个学校外卖送的第二好的店,还有四个业绩平平种类不同的店铺。后来证明我们这样的选择是对的。(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不找外卖送的最好的店铺合作?那我告诉你那家店铺不干,但是后来还是加入了我们)这样每家店铺跑了一星期他们终于答应了。我们从每家店铺收 720 元无线打印机押金,每个月从 720 元中扣除 100 元打印机的租金,如果运营不好停业每个商家的损失可能也就是租金。我们负责宣传负责配送,收取外卖营业额的 15%,这样店铺那边收上来 3600 块钱。基本上商家谈妥了,告诉他们 9 月 11 日开业(距离开业还有 5 天)。
2.谈第三方外卖系统
我们拿着 3600 元加上我俩身上的 900 元就开始和外卖系统商周旋商量,因为他们也是初创公司,也在摸索前进,当时只做百度推广。最后谈成的合作方案是每个打印机 600 元出售,如果商家不干,我们也只是付几个月的租金,系统先充值 100 元的 1000 单。这样我把钱付给他们。我们还有一个总机是接收所有店铺的订单,这样他们店铺出单和我们总部出单同步,10 分钟以后我们派人去取餐提高效率。总机是 900 元,软磨硬泡这900 元我们先欠他们。这样我们的风险也就几乎没有了。
因为可以退机器!他们发货了,系统已经被我接好了。(距开业还有 4 天)
3.招聘员工
这个时候我们只剩下 900 元钱,花了 600 买了一台佳能打印机,100 块钱买纸(自己印传单做广告),到此时只剩下 200 元,回寝室就开始印宣传单。招聘员工要 10 个人,每个寝室楼有 1个人负责。我们当初的招聘广告打的是月薪可达 2000,当时学校那些送外卖的 1 个月也就 600 元。每个寝室楼一天要有 100订单的量,每个人也就能赚 2000 多了。后来证明其实我俩这个大胆预测是正确的。我俩开始满校园贴传单,贴完 1 小时后就来了一个应聘电话,我俩亲切地去和她谈我们这个大梦想,第二天她就告诉我不干了(还没开始,就辞职了)。当然后来两天之后还是招来了 10 个人。现在想想当时我们就像一个大忽悠,什么都没有,就靠讲就谈好了商家、系统商和员工。真的是谢谢他们。有了他们的相信才有了我们这个创业故事。(距离开业还有 2 天)
如何宣传运营解决困难
打印机也到了,我们在店铺成功调试,一切正常。万事俱备就差开始了。
我们制定了初步的宣传推广方案,原先我就有一个在学校影响力还不错的人人网新闻主页,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还有就是最屌丝的宣传方法——印传单、发传单、拉条幅、店铺贴二维码、发百度贴吧、发人人网、发微信朋友圈,等等。广告语写着:“即可达,一个可以将外卖送到您寝室床头的外卖团队”。同时把微信二维码、微信号及经营品种都印上传单条幅,两天的宣传为我们积累了 500 多个粉丝。
开业的前一天晚上,编辑了第一条图文消息:即可达微信外卖的使用规则和第二天的优惠活动(每家店铺第一单免费)。第二天(2013 年 9 月 11 日 10:00)我在寝室发送了正式开始送餐的消息,从那一刻起店铺中的无线打印机开始了繁忙的工作,这种场景一直持续了 4 个多月。
第一天显然手忙脚乱,超过了店铺和我们的预期,主要问题是做不出来和送不过来。
一天下来营业额 2000 多元,可这一天我们却赔了 200 多,由于外送不及时,同学上课等不及就走了,这些餐我们都要拿回总部自行处理。那时开始到后来几个星期,每天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而订餐额也越来越多。当时这个微信外卖在学校已小有名气,之后我们再没有发过传单,微信平台上的粉丝更是每天以80 左右的粉丝量增加,一个月之后平台粉丝破 3000 人,外卖额每天达到 5000 元。
这时候我们的合作店家还是 5 家,饭店餐品依然出现按时做不出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办法,我们后来增加了同类店铺数量,分摊高峰时期的订单额。陆陆续续,与平台合作的店铺达到13 家,送餐员工 20 多人,每天营业额超过 1 万元,饭店餐品出餐慢的问题也基本解决。
时间到了哈尔滨的冬天,外卖量一天比一天多,送餐员在寒冷的冬天送餐越来越辛苦,一批又一批的送餐员辞职,每次送餐员辞职的时候空缺的位置都会影响送餐效率,影响用户体验。后来我们指定了一套送餐员入职辞职规则:干不满半个月没有工资,辞职要提前一星期和主管说。这有效的控制了兼职员工流动性大的问题,流动的人,固定的岗位。
实战运营中的一些细节
有一天下大雪,如果停业了,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以后可能你就是不负责任的服务商,如果送,那一天订单肯定暴增,人员不够加上送餐辛苦,怎么办?当时决定那天照常送,但是限额送,每笔订单满 30 才送,平常是一份起送。既控制了量,又不算影响用户。那天我们的营业额确实少了点,卖了 8000 多,但是我们送餐员只送了大概 200 多单,而平常送 8000 至少要送500~600 单。有效避免了恶劣天气尴尬的送与不送的问题,送餐员送一趟比以前赚的多了跑的还少了,他们也是高兴的,店铺订单没影响,顾客怨声也少。这个紧急策略是正确的。第二天平台发布公告恢复正常送餐,一份起送。那天我们也把一些储备送餐员叫过来,那一天周日雪停了,我们送了 23000 元的订单,1500 单,达到了历史最高。后续也稳定在 15000 日流水左右。
有两个顾客打电话投诉说有一个送餐员态度不好,进屋也不敲门。经过一个星期观察,问其他员工,确实像顾客投诉的那样。有一天我让她去我们总部旁边的奶茶店等我,有事情和她说,之后我让财务算出她的工资,我去没有多说什么,很轻松的给他点了一杯奶茶我俩闲聊了一小会儿,把工资给她告诉她以后我会经常过来玩。她是我辞退的第一个员工,也是唯一一个。
放寒假了就要考虑平台要不要继续发消息,送餐员工资要不要全部结清。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的平台是工具性平台,这期间没有继续充当工具,就不要发东西。平常微信平台更多是发布新增哪些店铺,哪里搞活动等等。对用户看来有诱惑的内容。而不是无关紧要的心灵鸡汤。
当然送餐员工资也不能全部结清,因为这是兼职工作,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如果第二学期他们不做了怎么办?只有先扣着这些钱,他们才觉得要有担当,不会说走就走。后来第二学期他们准时都来上班了,其中 80%的人告诉我干完这一星期就不干了。我心知肚明。但有一个小姑娘直接就不来了,每天还发短信要工资,我告诉她我不差你几百块钱,你按照我之前说的开学回来坚持一个星期,之后工资就全开。她没有来。她没有领到剩下的工资,而其他坚持一星期辞职的人都得到了全部工资。
平台如果已经稳定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当时平台已经稳定,我们也有了主管负责人员分配,财务负责收账发工资。基本上我们两个创始人解放出来。我们原计划再往下走,准备往校外扩张的时候,被学校勒令停业。这里不想多说了。这时候我们实际运营了 4 个多月,营业额 100 多万,送了 7 万多份餐。为学校累计提供 150 多个学生兼职岗位。
>< class="pgc-img">>
家好,我是职业吃瓜的深度影迷拳姐。
今儿的台娱,又名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这边的黄嘉千和夏克立打得火热,离婚大戏估计刚刚拉开序幕;
< class="pgc-img">>那边的沈玉琳倒好,大谈和老婆芽芽的夫妻生活,还直接表明了追二胎的努力,结婚12年稳定得很。
< class="pgc-img">>看这温度差,怕真是应了沈玉琳那句幸灾乐祸:
“那些以为我们要离婚的,现在统统都要离光了。”
< class="pgc-img">>01
话说回来,当初谁又没怀疑过他俩呢?
一来,沈玉琳对得起荒谬大师的名号,总是一副不着四六的姿态。
随口一句“现代婚姻可以维持三年就是了不起”,点破了多少人性常态。
< class="pgc-img">>二来……看他对前女友的伤害,不说罄竹难书吧,至少有不少亏欠。
彼时交往八年的女友佩真,在镜头前哭着指控沈玉琳出轨、冷暴力,没有感情也不愿意明确说出一句分手。
< class="pgc-img">>前女友尚未完全走出情伤,沈玉琳便匆匆迎娶了芽芽。
这个“匆匆”的具象化,是沈玉琳和新人在节目上办婚礼,旧人则被邀请到另一个房间观看并含泪送祝福。
而当年的佩真从沈玉琳的助理做起,芽芽也一样。
< class="pgc-img">>这前后发酵了近一年的分手风波,自然是人人心里都有把小算盘:
浪子上岸,不过短暂歇息,三人者人恒三之,且看吧。
但感情的事,还真就荒唐在这儿了——
都不说再做上一段感情的渣男行径,如今的沈玉琳是彻头彻尾地变了。
以前的女友靠近一点,他第一反应是按住头,还表示自己不喜欢任何人触碰;
< class="pgc-img">>现在呢,不惜服药也要保持旺盛的体力。
< class="pgc-img">>前女友发高烧,他都不愿意陪着人家去医院;
< class="pgc-img">>现在,沈玉琳被彻底拿捏住,有次还被潘若迪撞见他跪在家门口。
前女友找上门来沟通,他会旗帜鲜明地拒绝;
< class="pgc-img">>现在,面对芽芽的监督,他选择变成透明人,事事无隐藏。
< class="pgc-img">>前女友上节目总被沈玉琳毒舌,什么“沙漠里的莲藕”也亏他想得出;
< class="pgc-img">>现在,反而是他被芽芽亏,老人家不懂年轻人的幽默罢了;
< class="pgc-img">>对前女友发怒,那是因为回到家里想“做自己”咯;
< class="pgc-img">>现在啊,可算是学会了注重表达技巧和情绪管理,连小表情也要到位。
< class="pgc-img">>除开花言巧语,最实际的经济层面也没落下:
对前女友,是让她为自己作保三千万;
< class="pgc-img">>对芽芽,自然是所有钱都归老婆管,自己拿生活费就好了。
< class="pgc-img">>02
就是如此明显的鸿沟,让看客都忍不住惊叹。
一般解答这个疑惑,总会下意识地跳进“雌竞”的窠臼:
毕竟前者年老色衰还不识趣,后者年轻漂亮让人有面子。
< class="pgc-img">>但对比的背后,分明是这位被争夺的男人,需求大变了。
1999年,佩真从台中闯到台北,成了沈玉琳的助理;
同一年,沈玉琳制作的《台湾红不红》,成了台湾电视史上第一个被勒令停播的节目。
——和一路高涨的收视相对,是整人环节越来越过分,被整的艺人越来越大牌,被批违反公序良俗。
< class="pgc-img">>不过这也拦不住事业上升期的沈玉琳,换个包装卷土重来,金钱自然是不缺的。
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就有能力用两套房子和一辆豪车犒赏自己。
志得意满之时,沈玉琳和恋爱多年的佩真订婚了。
< class="pgc-img">>当年大概真的爱过,但也不耽误乍富的沈玉琳,将女友用得彻彻底底。
佩真平日里既要开车还要跑腿买便当,在他身边做牛做马。
< class="pgc-img">>沈玉琳制作了《宪在不准笑》,主持人设计各种环节,嘉宾必须强忍笑意。
为了省钱,就安排佩真充当疯狂女教官的角色,一旦嘉宾违规,就用道具棍子狠抽屁股,疯劲十足。
< class="pgc-img">>是的,省钱,最初女方免费帮忙。
随后一次《康熙》,佩真讲述和沈玉琳的奇葩感情生活,收视暴涨还引得各大节目跟风,让她一跃成为通告红人,月收入超过了六位数。
沈玉琳一不做二不休,给女友派了一个宣传,代价是需要按新人的规矩抽三成通告费。
< class="pgc-img">>但对这样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怎么能指望他守身如玉呢?至少佩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沈玉琳偷吃也不止一次了。
比如他多年后在《康熙》里自曝的那位,邂逅于三亚、约会在深圳的哈尔滨奶茶店大亨——和佩真指控的细节几乎都对上了。
< class="pgc-img">>只是佩真也没想到,过去那些年分分合合,最后终究会复合,这一次遇上了芽芽,怎么就真要走了呢?
< class="pgc-img">>03
是了,为什么是芽芽?
最开始的缘分很好理解,说成一见钟情,写作见色起意。
< class="pgc-img">>看沈玉琳的评价也能感受到择偶标准,爱的就是小鸟依人、温柔体贴。
< class="pgc-img">>倘若按照世俗的择偶标准来看,芽芽也未必配得上。
毕竟,女方离过婚,有孩子,还有酒店妹的传闻,娇俏可人也不缺这一人吧?
但更重要的是,相遇是在合适的时候。
某种意义上,芽芽陪着他经过低谷,又重回巅峰。
刚认识时,沈玉琳还没被时代浪潮打趴下,也是手上七档节目的知名制作人,但芽芽自称不知他是何方神圣;
< class="pgc-img">>后来,因为制作节目欠下了三千万债务,大厦将倾,沈玉琳只好卖房还债,芽芽又如圣母玛利亚一般的包容,没有愤怒,没有咆哮,唯有支持;
< class="pgc-img">>和芽芽的婚礼,也全赖商家赞助,菜品被一众艺人吐槽。
虽然最后净赚的300万,对债务黑洞也只是杯水车薪。
< class="pgc-img">>威廉沈说自己也曾站在阳台上犹豫,还是被芽芽救了回来。
< class="pgc-img">>没有退路的沈玉琳,完全拼了。
什么脸上砸蛋糕,胸口碎大石,曾经整别人的环节,如今统统轮到了自己身上。
< class="pgc-img">>聊到那一刻,沈玉琳难得正经了一下——
完全忘掉了属于制作人的光环,是一次彻底的破茧重生。
至此,面对全台湾流行的聊天节目,他能从一台聊到一百台,从太空聊到子宫,钱来就干,康熙第一通告王终于冉冉升起。
< class="pgc-img">>而芽芽呢,也完全跟上了他的步伐。
帮忙打理事业,常常被老公夸是“旺夫福星”。
< class="pgc-img">>生活里,还能应付婆婆一日三餐定时打来的电话。
偶尔一次漏接电话,第二天就会特地打过去解释。
< class="pgc-img">>累吗?确实。
但芽芽看着天真,实则聪明,毫不犹豫用沈玉琳的平台提升自己。
还记得她最初上康熙,造型一言难尽,整一个非主流台妹。
< class="pgc-img">>后来改走气质挂,堪称脱胎换骨。
< class="pgc-img">>你说芽芽真傻么,她被传酒店妹也不生气,只是公开表示担心老公受困扰而已。
< class="pgc-img">>反而是面相看似精明的佩真,总在寻爱的路上遍体鳞伤。
被分手的佩真,后来未婚生下两个孩子。
< class="pgc-img">>04
那会儿刚和沈玉琳分手,她就被一个满嘴情话的男人俘获。
这个说着“让我来照顾你”的男人,其实是有妇之夫,被戳穿谎言之后,自然还是一套渣男语录:
感情不好,但不能离婚,是不想影响本人的升职啦;
成功升职,也不能离婚,那就反问女方怎么不愿意交付一点相信?
< class="pgc-img">>有了对比,沈玉琳还愿意以580万的分手费,画上句号,居然也不算差了……
< class="pgc-img">>而佩真,从被骗沦陷,到知晓真相也不愿意放弃沉没成本,最后成了单亲妈妈,还被自己的爸爸骂不要脸。
< class="pgc-img">>她似乎总在别人身上找寻情感的寄托,然后迷失自我。
同沈玉琳的那段感情中也一样——
其实男方早早就想要分手了,一直对女生强调个性不合。
< class="pgc-img">>沈玉琳拒绝沟通,拒绝亲密接触,甚至拒绝回自己买的房子,因为那里住了佩真。
后来还同朋友私下吐槽:没办法,她赶也赶不走。
< class="pgc-img">>但佩真怎样呢?
卑微到尘埃里,自己没有朋友,基本都生活在沈玉琳的交际圈;
< class="pgc-img">>哪怕靠着吐槽男友走红了,也不愿意搞复仇戏码,反而希望给他塑造有面子的形象;
< class="pgc-img">>后来几次上节目控诉男方不义,她还抱着一丝自欺欺人的希望,“如果道歉就会原谅”。
< class="pgc-img">>反观芽芽,一些反应总是恰到好处——
哪怕沈玉琳婚前背着自己,跑去哈尔滨私会前情人,来了一场纠缠纠结纠葛的“救赎之旅”……
< class="pgc-img">>她也只是从头到尾装作不知道。
< class="pgc-img">>听着沈玉琳回家之后的感叹,照样没说什么。
< class="pgc-img">>对于某些不能碰触的真情,她不戳,管的反而是上节目和女嘉宾亲密接触。
说是驭夫,不过是让男方感觉吃醋的小情趣吧。
< class="pgc-img">>同理,沈玉琳在节目里耗尽了能量,回到家里不爱说话,她也配合。
< class="pgc-img">>反倒是芽芽经常出门玩,不按约定的时间回家也不接电话,惹得沈玉琳吐槽。
< class="pgc-img">>倒也不是吹捧他俩。
但佩真和芽芽的选择,属实对照强烈:
一个求精神,一个求物质。
物质能牢牢握住,感情却是从来都不讲道理的。
持家有道没用,死心塌地没用,贴心贴肺的照顾相伴没用。
只要不爱了,就是捧上天,也没用。
唏嘘之余,更多是遗憾——
牺牲自尊,做牛做马,指望男人靠着一点感恩来爱自己?
好像也只能让自己活得更加被动,一生处于苦苦追寻之中。
把这种事看成一点点,并不是人生全部。
反倒能活出自己的步调,更好掌握包括感情在内的主动权。
或许,得到爱的前提并不是付出爱,而是学会爱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