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i黑马(ID:iheima)
2023年,整体经济的复苏或许并不如人们预期中乐观,但在消费永不眠的当今时代,连锁加盟仍然保持着非常可观的增长,并催生出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在“民以食为天”的餐饮领域尤为显著。
2023年12月,肯德基在中国开出了第1万家门店;半年之前,瑞幸成为国内首家突破万店规模的连锁咖啡品牌。一年内迎来2家万店品牌,这在中国消费史上是第一次。
再往前追溯,2017年,正新鸡排成为国内第一个突破万店规模的餐饮连锁品牌。接下来的三年里,华莱士、绝味鸭脖和蜜雪冰城相继加入万店行列。2022年,锅圈签约门店超过一万家。
拥有超过9000家门店的茶饮品牌古茗,距离万店也仅一步之遥。茶百道、沪上阿姨、塔斯汀汉堡等多个连锁品牌都以“万家门店”为目标,加速狂奔。
对于连锁品牌而言,“万店”极具诱惑力,不仅在于规模化能带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同时也意味着着品牌影响力的增强,进而提高客户的获取效率。
那么,成为餐饮万店的密码是什么?从目前的万店及接近万店品牌来看,主要体现在几方面:一、大众化产品和价格是万店的基础;二、标准化是万店的推动力;三、强大稳定的供应链是万店的保障;四、数字化是万店的加速器。
另一个关键点或者外界助力在于,外卖在过去几年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疫情影响下,更多人接受了线上购买和万物到家,餐饮业也出现了投资风险更低、销售更灵活的小店+外卖的模式,让餐饮品牌迅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跃过万店的天花板,实现了规模化效益的提升。
有人已经实现了万店梦,有人还在圆梦的路上。梳理肯德基、瑞幸、蜜雪冰城等品牌的万店之路,能够看到消费市场的一些新变化,也为奔赴万店目标的企业提供一些方向。
肯德基:10200+
< class="pgc-img">>2023年12月,肯德基中国迎来第10000家门店,肯德基也成为首个在华突破一万家门店的国际餐饮品牌。
1987年,肯德基的第一家中国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也把标准化的快餐模式带入中国。九十年代,随着百胜餐饮集团在上海建立中国总部,肯德基开始实行统一全国采购,引入了标准化的供应商考核体系,也为此后的规模化扩张打下基础。
标准化意味着可复制性和较高的效率。一方面,产品要标准化;另一方面,整个门店的打造和运营都要标准化,门店选址、店面设计、人员培训、活动策划都需要建立一套标准规范并严格落实。
肯德基还是中国最早推进数字化的餐厅。数字化在各个方面都成为必需品,包括总部的采购、生产、物流等供应链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新品研发和推广的数字化,门店的数字化系统和选址设计,以及品牌营销的数字化等等。目前肯德基已经在用AI系统“运营大脑”整合门店经营数据,管理点餐、服务、排班、库存等情况。
肯德基的万家门店中,近四成是在最近四年新开设的。与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这样单店规模较小,多依靠加盟和即买即走模式的餐饮品牌不同,肯德基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万店规模的“餐厅”,且建立在直营店超80%的基础上,需要更精细的运营管理。未来3年,肯德基计划每年净增1200多家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肯德基的老对手麦当劳,也在中国市场正迎来品牌史上最快的门店扩张期,正向“2028年突破1万家餐厅”的目标迈进。目前麦当劳门店数量超过6000家。按此计划推行,麦当劳中国未来每年的开店数量都将达到1000家,平均每九小时就有一家新店开业。
瑞幸:16100+
< class="pgc-img">>2023年6月,瑞幸咖啡在国内的门店数量达到10000家,成为首家突破万店的连锁咖啡品牌,也成为第五个门店数量破万的本土餐饮品牌,历时不足6年。在此之前,最快实现万店规模的是正新鸡排,历时11年。
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4年1月30日,瑞幸门店约为16196家,也就是说,在半年内瑞幸又开出6000多家店。
瑞幸具备万店品牌的全部特征,在共性之外,也有自己的差异性。其一,瑞幸的自营率达到60%以上,是本土餐饮万店连锁品牌中最高的,而快速的门店增长并没有让瑞幸的门店运营效率下滑。其二,不同于此前的万店品牌,瑞幸从创立之初就有意识打造品牌,完善清晰的品牌建设,使其拥有了很强的品牌势能。
在多年来建立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之下,目前瑞幸已经进入了一个“即使通过规模效应降价,也能正增长”的成长阶段。最直接的体现是,瑞幸的门店数、客户数和运营利润都在同时增长。
瑞幸还在狂奔,且在进一步下沉。2024年1月,瑞幸宣布开放定向点位加盟的模式,也就是针对工作、学习、休闲、医疗交通枢纽、景区等场景与加盟商展开合作,希望借助加盟商把门店开到这些指定场所。目前定向点位已上线,从开放的城市名单来看中,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居多。谋求更多定向点位之后,瑞幸门店数预计会再破规模,坐稳咖啡领域的头把交椅。
锅圈:10200+
< class="pgc-img">>如果说美股上市的第一家万店连锁品牌是瑞幸,A股上市的第一家万店连锁品牌是绝味食品,那么锅圈就是港股上市的第一家万店连锁品牌。
2023年11月2日,锅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517.HK)。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30日,锅圈在中国已经建立了10281家零售店的全国性网络,是一家在极短时间内即达成万店连锁,并实现盈利的现象级消费明星企业。
锅圈也是黑马创业企业中的代表,创始人杨明超与合伙人之一安浩磊曾先后加入过黑马营20期、黑马营21期,以及李祝捷?模式进化、卫哲?创业效率、冯卫东?品牌创业、刘纲?深蓝创业、王岑?消费冠军等多个黑马实验室,与多位导师和同学企业达成了合作,并得到了3位黑马实验室导师的投资。
如果从2017年开出第一家品牌门店算起,锅圈是一个面世不足7年的新品牌。但就在这不到7年时间里,锅圈几乎以一己之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火锅烧烤食材连锁”赛道。
为什么公司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成长?在去年9月的一次演讲中,锅圈创始人杨明超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是“美食平权”,即把全球、全国的美食通过先进供应链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平价升级”,即用平价的方法去做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
中国约10亿人口规模的下沉市场,隐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性价比是这个市场里的最大公约数。中国的万店餐饮品牌,包括瑞幸、华莱士、蜜雪冰城等,走的也都是平价路线。
蜜雪冰城:36000+
< class="pgc-img">>根据招股书,截止2023年9月30日,这家中国规模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在国内拥有超过2.9万家门店,是国内数量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门店数接近行业第二名至第五名之和;同时在海外开设约4000家门店,成为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的现制茶饮品牌。
从门店数量来看,蜜雪冰城不仅在国内遥遥领先,且已成为全球第五大连锁餐饮品牌,仅次于麦当劳、赛百味、星巴克和肯德基。
蜜雪冰城成立于1997年,用了20多年时间突破万店,但突破2万家店只用了1年多。关键在于,蜜雪冰城以门店体量为依托,在供应链环节中不断强化降本增效。
首先,优质稳定的供应链可以保证出品的稳定;其次,统一大规模采购可以有效降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其三,拥有强大的供应链后还可以开发子品牌,也可以开放供应链给其他品牌。
蜜雪冰城自2012年在河南开封自建冰淇淋粉厂后,次年成立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规划建设河南大咖食品产业园,逐步实现核心原料自产。在物流环节,蜜雪冰城于2014年在焦作温县建立仓储物流中心,逐步搭建起完整的自营物流仓储体系,在超过90%的国内县级区域实现原料12小时内送达。
通过自建供应链,蜜雪冰城表面像一家茶饮企业,实际却是一家供应链平台企业,超过90%的营收的来自于向门店销售原材料。招股书显示,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向加盟商销售门店物料的收入超过145亿元,占总营收的94.3%。
绝味食品:16000+
< class="pgc-img">>绝味鸭脖、煌上煌、周黑鸭三大“鸭脖巨头”均出自休闲卤味赛道。三家中,成立于1993年的煌上煌2012年最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起家于1997年的周黑鸭于2016年赴港上市,2005年才创立的绝味食品是三家中最晚上市的,2017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虽然起步最晚、上市最晚,但绝味后来者居上,门店规模和营收均遥遥领先于其他两个品牌。这得益于绝味多年来开放加盟商圈地,占领市场规模。
根据财报,截至2023年6月30日,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0.91%。而绝味上半年净增长1086家门店,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16162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
作为实现万店梦的老玩家,绝味食品对第二增长曲线的打造值得注意。绝味通过全资子公司网聚资本,与饿了么、番茄资本、洽洽食品等合伙人成立投资基金,重点围绕卤味、特色味型调味品、轻餐饮等产业赛道进行投资,探索布局新的增长曲线。绝味不仅投钱,还开放供应链网络、渠道资源、组织建设等资源。和府捞面、廖记棒棒鸡、书亦烧仙草、盛香亭、蛙来哒等品牌背后,都有绝味投资的身影。
华莱士:20200+
< class="pgc-img">>华莱士成立于2001年,当时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不久,其新颖的产品和明亮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华莱士正是“模仿”麦当劳、肯德基开设的炸鸡汉堡门店,主要开在下沉市场。
2018年,华莱士开出1万家店。根据窄门餐眼数据,2019-2022年,四年时间,华莱士新开门店14710家。这个开店速度,几乎是肯德基、麦当劳的4~5倍,更是远超德克士、汉堡王等品牌。
从门店选址来看,华莱士三线城市门店数量最多,占总门店数量的24.72%;其次为二线城市、四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分别占比20.8%、19.31%、18.12%;目前尚未进入一线城市。
华莱士的加盟模式有所不同,是以“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为核心的“合作连锁模式”,一是对内,将公司高管、核心店长及员工转变成合伙关系,根据对门店不同贡献度分配持股比例;二是对外,将供应商、门店房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开店众筹对象,增加与门店的捆绑度。
正新鸡排:11800+
< class="pgc-img">>正新鸡排是中国第一家达到万店规模的餐饮连锁品牌。正新鸡排最初叫正新小吃,有100多个SKU。为了更好地发展,砍掉了90%的产品,只保留鸡排和少数几款产品,改名为“正新鸡排”。
由于鸡排产品相对简单,且更偏零售特性,能够快速统一标准进行复制,具备快速扩张的能力。从2013年开放加盟,正新鸡排门店数迅速增加,直至2017年突破万店。
但截至目前,正新鸡排也是唯一一家门店数量不增反降的万店企业。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30日,正新鸡排仅剩11000多家门店。而正新集团官方在2022年1月公布,当时还有2.5万家门店。这意味着,两年时间,正新鸡排闭店近15000家,关店比例超过一半以上。
由于小吃快餐品类门槛和复制模仿成本都比较低,市场上新品类和新品牌层出不穷,能够在价格、品类的挤压下,凭借完善的供应链能力,穿越周期实现持续增长,仍然颇具挑战。
正新鸡排的骤然收缩,也为快餐小吃行业敲响了警钟。一方面,年轻人对于健康化的追求提高,品牌的品质与创新力必须跟上;另一方面,在品牌追求扩张的当下,万店不应成为唯一追求。
冲刺万店的餐饮品牌们古茗、茶百道、塔斯汀汉堡
古茗于2010年在浙江开出首店。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古茗全国门店总计900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35%。仅次于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让古茗坐稳了新茶饮市场第二把交椅。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30日,茶百道、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的门店数分别为7939家、7613家、6843家。这几家品牌也都喊出了“冲刺万店”的口号。
咖啡领域,星巴克中国的门店数已突破7000家;2022年10月才成立的库迪咖啡,短短一年多时间,门店也达到7000家左右,成为全球规模第四的连锁咖啡品牌。
快餐领域,新中式汉堡塔斯汀的门店数超过6732家,且过去一年实现翻倍增长;麦当劳目前有6597家店,也在冲刺万店目标。杨国福麻辣烫于2022年初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当时海内外共计5783家餐厅,截至目前已开出6177家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529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不减免加盟费
就不配招商了吗?
5月底、6月初,北京上海各有一场大型的加盟展会:北京的中国特许加盟展,上海的上海国际连锁加盟展览会。
两场展会用实际表现证明了,把上百个加盟商关到一个展厅里会怎么样?
会内卷。
当然,这种地方的常态就是每个品牌都在讲自己能给加盟商提供多少“福利”。相比往年,今年的品牌更加“直给”,未来种种先放在一边,优惠就是现在!
从加盟开支的起点即加盟费开始优惠,减去加盟费,甚至免去加盟费用,推出0元加盟。
◎展会上,遍地飘“0”
>0加盟费的另一种表达就是给出一个数字,然后划掉。比如阿水大杯茶,展板上字号最大的内容就是一个划掉的“¥70800”。告诉有意向的加盟商,品牌给你“砍一刀”,不要70800,今天“费用全免”,“抽奖赢设备”,“全程免费选址”。
当然,0元加盟也是有条件的。有的品牌就在0元加盟下面标出,“仅限2023年”,明年就没有了。有的品牌时间点卡得更苛刻一点,比如说“需要现场签约”,回家想想再决定就不当算了。限制条件有宽有窄,但表达的意思都是一个:快做决定,加盟我们品牌吧。
从加盟展会中出来后,内参君发现,有些品牌虽然没有参战,但在自己的公众号等平台上也发布了“0元加盟”的相关信息。
这些连展会都没有去的品牌,一部分是玩概念纯纯换种姿势“割韭菜”的品牌方,一部分是靠着“抄袭”大牌来吸引加盟商入局,部分品牌的名字也会起的非常“暧昧”,如和“蜜雪冰城”相仿的“蜜若雪”。
◎左:像极了德克士设计的酷比乐 右:UI设计的一团糟的正烧记
>这样的品牌数不胜数,内参君之前发表的《小红书加盟神话:30万开火锅店、仨月回本,人生可不就是赢麻了!》中,就有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进行“0元加盟”、“30天开店”的宣传。
三方视角
解读为什么会出现遍地开花的“0元加盟”
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共同推动,让“0元加盟”的火,愈烧愈烈。
- 放加盟的品牌:为了门店扩张,推出0元加盟
餐饮加盟展会上,品牌方打出的信息可以简单分为3类:
1、我很厉害,常见格式如“XX榜单第1名”、“XX产品销量多少”、“门店达到XX家”
2、我很上进,常见格式如“今年要开到XX家店”
3、我有优惠,常见内容就是上述的减免加盟费,或者是一年开砸了包退。
第3点是减免信息,第2点是品牌告诉加盟商的减免原因——因为品牌要大规模扩张,所以推出优惠刺激。
实现门店扩张是今年很多餐饮品牌的主旋律之一。这在连锁化率更高的饮品赛道表现得更加明显。
上市公司奈雪的茶在3月宣布2023年计划开出600家门店;门店规模在5000到10000之间的几个大头,比如古茗,宣布了万店计划;“新瑞幸”库迪咖啡用几个月实现千店;喜茶开放加盟,用实际行动说话,快速拓店。
在新的环境中,许多餐饮品牌都希望借助门店的规模效应,提升品牌竞争力,分摊成本,在市场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 新入局的小白增加:难逃“0”的诱惑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CEO秦朝曾在《新增72.6万家!上半年餐饮复苏实录》发表过一个观点:“之前,餐饮人对报复性消费走势抱有非常大信心,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想开店赚钱的人,比想花钱消费的人,更多了。”
而企查查的一组数据也能佐证,2023年1月1日-5月22日,全国餐饮新增123.13万家。其中1月份新增73597家;2月份开始进入“狂飙”,新增259277家;3月份新增395294家;4月份开始回落,但也有308972家;5月份统计了22天,新增194246家。
秦朝表示,在大环境下,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人才挤出效应,而现金流更好(创业启动资金更低)的餐饮业也成为了很多“大厂离职青年”、“中产创业”的选择。
对没有餐饮经验的人来说,加盟成功品牌比白手起家成活率更高,于是他们谨慎地选择加盟。
《2021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多数餐饮加盟者喜欢50万元及以下的项目,21-50万元的区间最受欢迎。餐饮小白最喜欢总投资额在10万元及以下的项目。
对于不足10万元的启动资金而言,减免3-5万的加盟费是巨大的吸引力。能给予前期的一系列帮扶,加盟费用还可以减掉这么多钱。对于小白而言,无疑是天大的诱惑。
- 供应链做加盟:带动了整个0元加盟赛道的发展
拥有22年餐饮连锁经验、13年餐饮连锁顾问经验的餐饮加盟顾问王冬明,给内参君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新视角:“最近新增的0元加盟,一般都是供应链以加盟的方式卖货居多。做供应链的品牌增多,及供应链做品牌的越来越多,带动了整个0元加盟赛道的发展。0元加盟对于小吃、快餐、饮品等品类值得考虑,但对于一些火锅、中式正餐等重模型的餐饮品类来讲,不值得考虑。”
当问起原因时,他接着解释道:“0元加盟并不是现在创业者的刚需,‘低投资’才是。据我所知,加盟商更关注投资额低、盈利强的品牌的加盟。借助0元加盟快速做出预想的规模,成功率比较低,所以从概率上看,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
在0元加盟背后
你需要明白一些事情
想要讨论0元加盟的可信程度,则需要先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即为什么这么多品牌方会开放“0元加盟”,是纯粹“送福利”,还是招商难,亦或是有其他原因?
1、加盟金转嫁,只有在表面看起来像“0”
一般来讲,加盟费用分为三块。
第一块是“特许经营初始费”,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加盟金”/“加盟费”,也是玩文字游戏最多的地方;第二块是“持续性费用”,包括“特许权使用费”和“市场推广及广告基金”两部分;第三块为“其他费用”,包括“履约保证金”、“品牌保证金”、“培训费”、“特许经营转让费”、“设备费/原料费”。
许多加盟品牌所说的免除加盟费,通常就是免除第一层的加盟金,将第二层和第三层的费用拉高,来抵消这部分的费用。免除掉这部分的费用后,既可以对外宣称我们是“0元加盟”,优惠多多、福利多多、招商多多,对内加盟费转嫁也并没有其他损失。
2、加盟费用为0,但前期支持减少
如果说部分准备开店的人,做了一些前期功课,避开了“加盟金转嫁”这种情况后,找到了实实在在前后期加盟费都为0的品牌,以为自己寻到了宝藏。还需要警惕品牌方对于加盟商的支持有没有减少。
部分加盟品牌,打着“0元加盟”的旗号,实际上只是“卖品牌”,没有后续任何支持。
尤其小白开店更是要注意这点,通常来讲,品牌方对于加盟商的扶持范围、力度、方向,如选址、装修、人员培训、建立管理机制、开业宣传、持续运营等等,都是需要一再注意的事情。在低廉的加盟费背后,极有可能是品牌方对加盟商“放养”的表现。
3、加盟费在后期抽点中体现
在0元加盟没有额外费用和前期支持都正常的情况下,还需要小心后期的抽点费用。大多数品牌的加盟费抽点都是对利润的抽取,但部分“0元加盟”品牌会抽取营业额点数,来隐形弥补前期加盟费用。所以,对于品牌方的抽取对象以及抽取点数,需要格外注意。
4、品牌需要快速形成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会有部分品牌采取0元加盟或减免加盟费的方式,来实现品牌的快速扩张,跑马圈地形成品牌竞争力。
而这里也不排除两种可能。
首先以茶饮品牌为例。早在今年年初,许多开店量处于千店之上的中腰部茶饮品牌定下了今年的增速目标,现下2023年已经过半,部分品牌的开店量还远未达到年初时的目标。
在这些开店目标的压力驱动之下,这些品牌用“X月份”的加盟费用的减免,或在其他优惠福利的地方加码变相降低加盟该品牌的成本。
第二种是一些打着概念店玩噱头的品牌。餐饮圈过一点时间总会流行一些“概念性”的风潮,如这段时间的“中式汉堡”、“新中式茶馆”、“中式炸鸡”等等,如果一些品牌在“概念性”上能够打出一定的名号,靠着前期的“0元”、“减免”加盟费来进行快速规模扩张。
在这种可能性之下,如果能赶上初始的“概念性”风潮兴起,踩中这个机遇的话,或许还能“小火一把”、“小赚一笔”。但要警惕的是,“概念性”始终不会长久,在这阵风过了之后,再因为低廉的加盟费而入局,妥妥就是“交学费”了。
小结
当我们把能够想到的上述123点原因都列举出来后,总的来看,不论是转嫁加盟金、缩减前期支持、后期抽点高,对于加盟商而言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优惠力度。
对于第4点,品牌为了快速形成竞争力而减免加盟费,其实对于品牌方而言,0元加盟也是一场“凶多吉少”的博弈。
当前期没有了加盟费用后,前来咨询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当加盟门槛被一再的降低,形成了一个“什么人都要”的局面。看似品牌前期扩张脚步非常迅速,但后期对于高速扩张的门店管控难度也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这种行为也不符合品牌长期可持续发展。
正如某知名火锅品牌,前期靠着低廉的加盟费吸引到了一种加盟商,对于火锅这种重规模的品类,该品牌在短短半年时间便开出了60多家加盟门店,在9个月时间内做到了100家加盟门店。但一年后,便销声匿迹。
总的来看,0元加盟其中的弯弯绕绕,多到不能一一列举出来,你所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并非就是全貌,或许“冰山一角”就是对0元加盟,最好的形容。
注:“0元加盟”本身只是一种加盟行为。正如“加盟≠割韭菜”,0元加盟同样不能与“割韭菜”画等号,或者作为判断加盟项目好不好的标准。本文所提的割韭菜性质,并非指所有“0元加盟”项目。
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言
此前坚持直营模式的餐饮巨头九毛九(09922.HK)正式开放加盟业务。
2月3日,九毛九宣布,自2024年2月1日起,将逐步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下称“太二”)和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下称“山的山外面”)的加盟与合作业务。
其中,太二开放新疆、西藏、台湾等省、自治区,国内机场高铁等交通枢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加盟业务。山的山外面则开放指定商场合作业务,并于2025年2月3日开放加盟业务。
图片来源:太二官方微博
目前,九毛九旗下有九毛九西北菜、太二、怂重庆火锅厂(下称“怂火锅”)、赖美丽酸汤烤鱼(下称“赖美丽”,该品牌目前正在闭店升级)、山的山外面等餐饮品牌,每个品牌分别面向不同的赛道。但此次开放加盟的是太二酸菜鱼和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两个品牌。
九毛九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时代财经表示,“经过内部评估后认为它们已具备了成熟的产品体系、运营模式和供应链支持,我们会根据各品牌的战略规划、市场情况以及合作伙伴的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太二酸菜鱼创立于2015年,是以老坛子酸菜鱼为主打菜品的创新餐饮品牌,也是餐饮行业当中的老“网红”。山的山外面则于2023年2月初推出,主要品类为贵州酸汤火锅店,人均消费水平80-90元,主要开在商业综合体、社区商圈,主打各类火锅配菜和贵州特色菜。
对于加盟商的资金和经验,九毛九的要求并不低。根据九毛九加盟招商平台“大头有智合作平台”小程序公布的信息,意向加盟方需要提供300万元以上合法现金或2000万元可变现资产证明(且需提供合理的资产流水证明资金来自个人努力积累而非他人投资);过去三年在意向加盟区域有过市场工作或从商经历,熟悉当地情况,拥有优质商业资源,有具体意向铺位和招商对接资源最佳。
对于加盟商和合作伙伴的商业运营经验,九毛九也将其分为两档。其中,第一档为,拥有五年以上知名商业项目成功主导经营(非投资)经验,15家店以上管理经验或年生意规模不低于1亿元;第二档为,拥有三年以上知名项目成功主导经营(非投资)经验,5家店以上管理经验或年生意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客户。
根据要求,加盟商与合作方门店经营所需核心物料统一向公司采购,非核心物料可当地自行采购。所有门店必须统一执行公司营销活动,有单店营销活动需求需向公司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此外,九毛九表示,对于过往经验丰富且团队成熟的客户,鼓励开设更多的门店,但合作伙伴资质不能够转让给其他人。
一位负责此次九毛九加盟业务的招商人员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在国内,公司对于太二酸菜鱼的加盟业务,主要以新疆、西藏、台湾等地为主,倾向于选择在本地具有丰富经验和资质的大商合作,共同批量开设门店,单店投资大约在200万元左右。
对于山的山外面,九毛九并未完全开放加盟模式,而是以合作形式为主。上述招商人员对时代财经表示,对于新开设的山的山外面门店,公司会提供40万元资金,剩余资金由合作方承担,首年免加盟费,公司还提供其他物料补贴等。“单店面积在250平米左右,单店投资与太二酸菜鱼接近,也在200万元左右。”他说。
目前,国内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依然巨大,但竞争也非常激烈,许多餐饮企业的做法是通过多品牌经营模式,同时走上“直营+加盟”“线上+线下”的路线,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并以此增强抗风险能力。
根据官方数据,2023年上半年,九毛九营收为28.79亿元,同比增长51.6%,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281.4%。截至2024年1月,包括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鱼、怂重庆火锅厂、赖美丽、山的山外面等品牌在内,九毛九合计运营超过730家餐厅。
可以看出,从太二、赖美丽藤椒烤鱼,再到怂火锅、山的山外面,九毛九近年来一直在提高品牌矩阵的密度,并不断拓宽品类。
2023年半年报显示,太二酸菜鱼的营收贡献已从2022年同期的78.2%下降至76%;怂火锅的营收占比则从2022年同期的4.3%增长至12.3%。
显然,九毛九还需要不断寻找太二、怂火锅之外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