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绝大多数的人都不适合当自由职业者。
编者按:如果你是一名AI工程师,能拿到很高的薪水,有必要当自由职业者吗?你可以当一名自由职业者吗?当自由职业者的好处是什么?有哪些需要避开的坑?如何才能当好一名自由职业者?辞掉全职工作当了一年自由职业者的Masato Hagiwara现身说法,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告诉大家。原文发表在他的个人博客上,标题是:My First Year as a Freelance AI Engineer
划重点:
绝大多数的人都不适合当自由职业者
跟全职工作相比,收入减少了,但工作时间也相应减少了
自由职业者时刻都要挖掘潜在客户,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机会有时候会多到令你惊讶
自由职业者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但这未必是最重要的因素
作为自由职业者,你需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时间等同于客户的金钱。
加薪这种事情一般都不会写进合同,除非你跟对方谈判。但是你可以慢慢提高费率(比方说每年两次),直到对方开始拒绝为止。
西雅图的WeWork Labs
介绍
一年前的这一周,我刚刚辞掉全职工作,成为了一名独立的NLP / ML工程师和研究员(NLP,自然语言处理,ML,机器学习以下就简称为“自由职业AI工程师”)。到目前为止,我的经历算是挺正面的,过去的一年,也许是我整个职业生涯当中收获最大的一年。我过去一年的“成就”包括:
编写出版了《Real-World NLP》,过去1年半以来我一直在潜心写这本NLP入门书
从事研究,推出了多个开源NLP项目,包括TEASPN,Nanigonet ,Github Typo Corpus,以及最近的Open Language Profiles
利用迁移学习与多任务学习开发了一个超精细的NER系统,在TAC-KBP 2019上排名第二
在做一门AllenNLP的入门课程,几个月之后就将推出
还有很多不公开的其他客户的项目
现在,我相信做一名自由职业的AI工程师这个选择是完全可行的(但仅限于那些做好准备的人——见下文)。我认识的很多人,包括我的朋友,他们老问我当自由职业者的感觉如何。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以前甚至都没听说过有做“自由职业的研究人员”(是的,我也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在这里写下我的想法和经验的原因,哪怕你只是有一点点感兴趣,这个也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你应该去做一名自由职业者吗?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可能都是“no”。走自由职业者这条路不是谁都合适的。你得是那种享受自由职业的人。这一点稍后再详细介绍。
你还必须非常擅长自己的工作。要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并把这个看成是雇承包商,不管是水管工还是律师都一样。你之所以雇他们,是因为你指望着给钱对方几乎就可以肯定帮你解决问题,而不是因为你希望他们成为“你团队当中的一员”,然后一起共同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以及大量的带薪休假和免费午餐。
作为一名自由职业的AI工程师,你应该从客户开始,熟悉产品和代码库,在几天之内提交第一份PR,并在几周之内完成你的一个有商业指标影响的ML原型或者管道。如果你刚开始进入AI领域,我认为你最好的选择是去一家拥有大量资源以及机会不断的大公司(比方说FAANG)工作,或者去一家快速发展的初创企业(如果你不确定去哪一家,我听过Duolingo还不错),然后利用全职员工的身份去积累经验。
获得报酬
我是按小时收费的。我从来都没做过按项目收费的。我认为AI项目更适合按小时计费,因为很难根据交付的成果来定义工作范围。
我的收费标准目前是短期工为每小时200美元(比方说,每月几个小时),长期的话收费是每小时150美元(比方说每周10个小时以上)。只有一次有人跟我说我的收费太贵了,但大多数客户都认为这就是固定价格。如果客户负担不起我的收费标准时,我们一般会根据工作范围(比方说每周的工作时间)而不是费率来协商。像我这种技能的美国AI工程师的平均费率可能会更高。我也许应该提高我的收费标准。可能早就该这样了......
要感谢最近几年的“AI潮”,对于从事自由职业的AI工程师来说,现在完全是卖方市场(再次地,如果你还不错的话)。那些客户线索和入站请求你永远都不会断。我认为一条比较好的经验法则是你可以不断提高收费标准,直到被拒的比率到达50%为止。这样的话你依然还有剩下的50%,无论如何,这些人往往是更好的客户。作为这个的副作用,你会非常擅长拒绝。我的默认答案始终都是“不”,而且我的日程安排总是安排得很满(除非有空,我当前客户知道这一点)。
谋生
展望理论是真的
哪怕我什么活都不干,我们也有足够的积蓄可以不用挨饿好几年,而且我的妻子还有份全职工作,这对我的跨越非常有帮助。不过,就算你存够了钱,现金流的波动也会对你的财务安全感产生显著影响。比方说,如果你跟30位客户一起工作,要做开始为他们工作的2个月后才能拿到报酬。那么在短时间内,我们的现金流就是负的(尤其是去年夏天我们从匹兹堡搬到西雅图的时候),这段时间就会消耗我们的积蓄,相对于挣得一定数量的钱,我真的很讨厌挣到的钱没了的感觉。如果你把财务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可能还是去找份全职工作为妙。
跟我的全职工作相比,在过去一年里,我的收入减少了,但相应地我们的工作时间也减少了。我本来可以多干点活多挣点钱,但由于我的小孩还小,陪伴家人很重要。
寻找客户
西海岸NLP 2019
我现在和过去的大多数客户都是通过网络找到的。会议和研讨会也是潜在销售线索的好来源,尤其是当你也讲而不只是听他们讲话时。当我找到真正想合作的潜在客户时,我会通过“职业”页面直接提出申请。如果你够坦率的话,就会有公司(尤其是初创企业)愿意为合适的候选人提供远程和/或兼职的机会,其数量之大令人惊讶。
作为自由职业者,你总是在寻找潜在客户,因为大多数合同的期限都不会超过几个月。这就是做全职和自由职业者之间的巨大区别。至少在我在做全职工作的时候,我的“职位搜索”状态是双峰式的,要么不看,要么不停地看。如果你只想要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薪水,那自由职业可能不是好主意。
自由
首尔,2018
大家都说,做自由职业者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你什么时候想干就什么时候干。但至少对我而言,这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科技行业,只要雇员能把事情做好,很多雇主对他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工作已经无所谓了。甚至在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我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在家中工作(比方说,我的孩子生病了)。2018年的时候,我甚至在韩国呆过一个月的时间,一边学习韩语。如果你只是因为想找到工作时间和地点的自由而考虑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那么你可能应该先考虑去找个更好的雇主。
作为自由职业者,你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做全职工作的话,尤其是初创公司的全职工作,那基本上就是“二元”化,要么全力以赴,要么淘汰出局。老板对你的期望是能发挥全部的潜能。一般而言,你别想一周干20小时然后拿一半的薪水。自由职业者可以轻松地做到这一点,这是独立的最大好处之一。
我是那种总有一堆跟从事工作未必相关的项目点子的人。我一直认为自己更像是艺术家而不是工程师/研究人员,做自由职业者是这个的自然结果。如果你从事的是一份要求很高的全职工作,那再想搞副业就得看运气或者甚至连有没有精力去找副业都说不定了。但如果你成为自由职业者,一切就全都变成副业了。跟我合作过的客户都知道我也在跟别人做我自己的事情,但没人会在乎(不过有些客户希望在合同里面加入一项非竞争条款,对此我完全尊重)。
时间管理
作为自由职业者,你需要善于管理自己的时间,时间等同于客户的金钱。我是番茄工作法的狂热粉丝,我的所有工作都是用番茄工作法管理。典型的一个工作周,我基本上可以很可靠地执行大约80个番茄时间(=40小时)。如果你曾经用过番茄工作法,那你大概会知道这它的辛苦程度和工作量。如果还没有,你应该认真考虑试一下——你会意识到一天要想真正“工作”8小时就有多困难(比方说,这中间没有上网冲浪,不去看手机,没有无用的Slack聊天等等。)。白天我会在笔记本电脑上用Freedom,在手机上用Stay Focused,去挡住那些会分散注意力的网站。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甚至无法想象自己怎么开展工作。
不过,那40个小时可不全都是能收到钱的。这其中还包括跟个人和工作相关的开销,比方说学习(见下文),发送发票,管理预算等等。此外,如果你从事研究工作,还需要考虑在学术活动上花些时间。如果你对会议进行纸质评论,则应将其计入。如果你要为会议进行论文审查,也得把时间计算进去。这可以帮助你为每项活动开出的 “配额”现实一点。在新的一周开始之前,我会用要点的形式列出计划,并为每项活动留出预期的番茄钟数量。跟开出厨房水槽式的“待办事宜清单”总是遗憾时间不够相比,这种做法要好得多。
我的很多客户都不要求定期“签到”,目前,我通常每周只需要花2到3个小时去参加会议。会议的溢出效应太大,而且确实给我造成了损失。比方说,哪怕我下午只开一个会,我往往也要大概去想想我该讲什么,要不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什么的(包括预订会议室)。会议结束后,我还得回忆一下我们都讨论了些什么,有没有什么是需要跟进的。所有这些溢出效应尽管很小,但都会让我的心流被碎片化,造成工作效率大为下降。因为我花在会议上的时间很少,所以大多数日子里我都会有大块的时间连续工作,这对我保持头脑清醒确实很有帮助。
有时候客户并不理解工作的难度之别
到目前为止,本文跟“AI”基本上扯不上关系。那我其实都做了什么?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戴上了许多顶不同的帽子——顾问,工程师,研究员。对于某些客户来说,我会跟他们开会,并提供有关如何实施AI项目的建议。对于其他人一些人来说,我会以合同软件工程师的身份去写代码。对于还有一些人来说,我从事的是研究工作,是论文的共同作者。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基本上就是大杂烩。
我认为现代的机器学习工作是适合做兼职工作的。如果你在做的是大型模型,那么训练不说话个几天往往也要花好几个钟头,这并不算少见。机器学习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都知道自己在训练模型和超参数调优上面花了多少时间。如果你从事的是全职工作,那你别无选择,只能等到训练完成后再换到其他项目(如果有的话)。而作为自由职业者,你只需在不同的客户间切换。
作为ML自由职业者,你需要制定策略来保护用于训练模型的GPU资源。有些客户很好说,他们会让我用他们的基础设施,但有的客户就没那么好说(一般是出于安全的原因,承包商的访问权限非常有限)。对于我的个人和小的客户项目,我会根据需要用AWS的竞价型实例跑我自己的定制化AMI(Amazon系统镜像)。我在GCP上面还有一个小一点的GPU实例,可以根据需要启动和停止。我不会在TPU上训练庞大的128层的Transformer模型(现在还没有),也不会24/7地用GPU,所以到目前为止,这种按需的解决方案已经足够了。
如果你从事AI工作,那么分配出时间用来学习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你从事的是全职工作,这往往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并且你往往要花时间去看论文,而且工作时间内就会有“阅读小组”的安排。作为自由职业者,这些时间一半都没有钱进账的。一般而言你是不能够因为自己上周花了这么多时间来看论文就向客户收取三个小时的费用(如果你认识这么慷慨的客户,或者如果你就是这样的客户的话,请务必告诉我)。请记住,你是专业人士,别人雇你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花钱让你学习AI的,每个人都希望你已经很好地了解并跟进了最新的AI开发技术(我知道,我知道…...可现在有谁真的做到了与时俱进了吗?哪怕AI的一个领域?)我认为这就是你为了换取作为AI自由职业者拿到更高的单价而需要付出的代价。
我住在西雅图,但是我不确定这对成为自由职业者是否有帮助。除了要出席会议以外,我一般都远程办公,很少去上班。尽管即使我住在地球的另一端也能做我的工作,但我跟Allen AI的合作,让我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赶过去跟团队共进午餐。如果你从事远程工作,如果你住在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又跟其他大型技术中心的客户合作的话,那就更好了。
职业发展
Code&Supply,匹兹堡的一个联合办公空间
肯定有一些办法能够让作为自由职业者的你变得更有经验,但是这些办法会跟全职工作的大不一样。我现在才刚刚起步,所以明年我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加薪这种事情一般都不会写进合同,除非你跟对方谈判。但是你可以慢慢提高费率(比方说每年两次),直到对方开始拒绝为止。出于这个理由,我认为,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要想多挣,大概要比全职员工容易些,因为后者需要依赖通常无法控制的绩效评估和晋升。
说到提拔晋升,作为自由职业者,你可以不受办公室政治的影响。你的结果就2个,要么完成工作,要么不完成。你不需要不断去考虑该向哪一位领导献媚好获得下一次晋升。不好的一面是,尽管我也会去指导为我的客户工作的初级开发人员和研究人员,但作为自由职业者你通常没有管理经验。
把自己看作是专家而不是通才,我想这一点是有帮助的。比方说,如果你遇到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手术,那你可能不希望你的家庭医生来给你治疗。如果你有牵涉到数百万美元的复杂诉讼,你大概不会向自己的个人税务会计师寻求建议。只干你的“AI ”工作可能最符合你的利益。如果你是一位用scikit –learn只做“预测建模”和“文本分析”的AI多面手,那么你也许只能吸引到只希望在自己的PPT上呈现“AI”这个词的绝望的初创公司或产品团队,而且你还得跟Upwork 上面一大堆通才型的“AI 开发人员” 竞争,而且很多人都生活在工资比你便宜的国家。把你的利基市场范围缩小,去吸引特定类型的客户,他们的那些特殊需求这个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人能解决。
我的专长是用NLP / ML处理亚洲语言处理和语言教育。在定义你的特长时,我认为如果按照行业而不是ML栈来定义会有所帮助。比方说大家会找“医疗保健的AI解决方案”和“金融的文本分析”,而不是“GAN”或“ Seq2Seq模型”。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你都需要乐于学习广泛的ML技术和模型——从简单回归到GAN和RL,不一而足。
或者甚至如果你对创办自己的企业,尤其是B2B SaaS 企业稍微有点兴趣的话,我认为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工作一年左右,是了解市场需求然后慢慢过渡成创业者的好方法。如果你跟这个领域的很多客户做了很多项目,就一定会注意到一些常见的模式和需求。这些就是产品创意很好的萌芽。我的一些开源项目(比方说Nanigonet 和Open Language Profiles)就是这么诞生的。
合法化
西雅图
我成立了一个只有一个人的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为了自由职业开的公司(我搬到华盛顿州之后又申请了外国实体)。所有的合同都是用我的LLC所有者身份签署的。如果我有“公司”的话,我的一些不是美国的客户会更喜欢。我不是律师,我这里写的东西你要持保留态度,但是我认为,独资经营者和单人有限责任公司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除非你搞砸了(比方说,被你的客户起诉)或者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方说,被一家公司收购,每年能赚数百万美元,或者你组建了有十几名员工的团队)。
我认为,哪怕是对于像我这种母语不是英语的移民来说,美国也是当自由职业者的好地方。作为合法的永久居民,你跟总部位于美国的客户合作可以更加容易,而后者一般会支付更高的费用。这里的法律制度至少是过得去的。如果你知道你要干的是什么的话,申请开一家LLC只不过是到州秘书长网站填份表单就搞定的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日本办企业就算想想也会令哪怕来自日本的我不寒而栗。你要提交公司印章的证明,公司银行存折的副本,还要把公司注册放进软盘或CD-R里面。我认为他们的政府在考虑制订“国家AI战略”之前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在美国做自由职业者有个缺点,那就是医疗保险。我先是用COBRA延续了钱雇主的健康计划,然后搬过去后又切换到另我在州市场买的一份计划。要做好每月比全职员工至少多付几百美元医保费的准备。
开始之前先看看《给自己打工——为Nolo的各种独立承包商、自由职业者以及零工工人准备的法律与税收》。我在开始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前一页页地看过来这本书,为这本书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他们的一些相关书籍也都不错。
关于税收我没有太多可以说的,因为今年四月才是我独立以来的第一个纳税申报季。我在转型前曾跟我的CPA全面讨论了自己的选择。我在Google Spreadsheet上跟踪了我的业务收入和支出。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个好主意。至少,这样不至于会忘记按季度纳税。
总结
在本文中,我证明了当自由职业AI工程师是一条可能可行的职业道路。你需要了解情况可能会因人而异。所以如果你出来单干后又破产了也不要生我的气。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信息,有任何疑问或反馈,请给我发电件。我会很高兴去分享我的经验!
译者:boxi。
来源:新华号 36氪
月20日,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硚口分公司迎来一位新经理,35岁的汪勇。一个月前,汪勇还是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过去一个月,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他被破格提拔“连升三级”?
“志愿司机”汪勇:“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遇到比这更大的事了”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之后,全城的公交地铁停运。作为武汉市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医护人员如何上下班,成为金银潭医院必须要面对的难题。
一天后,大年三十的晚上,一个由志愿者建立的金银潭医院区域医护人员车辆需求群,多了一位新成员,快递小哥汪勇。
汪勇:当时我看群里一位医护人员不停发求助信息,出发地、目的地、时间、姓名、电话,一个小时发一次,发了有三四次,没人理她,当时就感觉这个医护人员下班是没有办法回家的。
当晚,在朋友圈里,汪勇看到有护士说,如果步行回家要大概4个小时,经历了反复的思想斗争,凌晨一点,汪勇给这位大年初一早晨6点下夜班的求助者回了信息:我去接你。他说:自己必须出去,因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遇到比这更大的事情了。
记者:你想到跟他们接触之后,面对的是什么?
汪勇:我被感染的风险系数其实不高,以我的身体素质最多5%,我比太多人出去的风险系数低,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本出去。
求助者是金银潭医院的女护士,虽然事先对于自己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已有预估,可当真正与刚从医院出来的医护人员同坐一车的时候,汪勇还是感到害怕。汪勇说,那天,从护士上车起,自己的腿就开始抖,抖了一整天。
以前开网约车为了钱 现在是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送完那位女护士之后,微信群里的用车需求还在不停出现,双腿发抖的汪勇继续接送别的医护人员。大年初一这天,汪勇接送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超过了30人次。很多乘客在下车时都要给汪勇发红包,但都汪勇拒绝了,“大年初一我出来接你,估计你这个红包装不下,钱就不要给我了,你加我个微信,要上班时跟我说,我能来接一定来接你。”
汪勇家住在金银潭医院附近,以前工作不忙的时候,他偶尔会开网约车贴补家用。他知道,即使在平时,很多出租车司机都回避这里,更别说现在是非常时期。第二天,他继续出车了。
记者:你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
汪勇:就觉得我应该做一点什么。
记者:为谁?
汪勇:为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很大了,我了解到的情况越多我就觉得越危险。医护人员这条线崩得太紧,如果这条线崩了所有人都危险了,所以我能多做点就多做点。
“招募人”汪勇:选人的要求是“必须一个人住”
经过两三天的义务接送,汪勇发现,医护人员对车辆的需求越来越多,他一个人一辆车根本就忙不过来。他把金银潭医院需要用车的信息往其他的群里发送,并开始招募志愿者。
汪勇:我选人的要求,必须一个人住。你过来送医护人员做的是好事,万一你没有办法避免的情况下感染了,你感染之后家里有人感染了,如果出去再感染其他人,这让人无法接受。所以当时来了很多人,我大概推了三四十号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跟家人分开住。后来大概二三十号人,专门跑金银潭。
摩拜和滴滴都因他的沟通参与解决医护人员出行问题
随着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越来越多,汪勇希望有更大的力量加入,满足医护人员的用车需求。通过发到朋友圈的求助信息,他联系到一家共享单车的负责人,在医院附近充分投放共享单车,满足了医护人员短距离的用车需求。之后,汪勇和其他志愿者又联系到了一家共享电动单车公司,在金银潭医院周围投放了400台电动单车,便利了更远一些的交通。同时,汪勇跟一家网约车公司商议,希望他们加入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
汪勇:开始还是很粗暴的方式转发求助信息,联系上之后再慢慢沟通,这群人在这里拼死拼活,你看能不能协助处理一下。能不能办成我不知道,但我一定要办,我一定要去沟通。
记者:最后大公司帮你忙没有?
汪勇:其实当时我放弃了,但是他们跟我对接的工作人员没放弃,突然有一天联系我,他们给我开了两个账号,一个账号可以同时叫三台车,就是我同时可以帮医护人员叫六台车到现场,没有多少时间是同时有六台车的,基本上可以解决了我的问题。
公司力量的加入,极大缓解了志愿者司机的压力。后来,政府开通了医护人员通勤公交,交通问题得以系统化解决。
“后勤管家”汪勇:“再怎么样也要让医护人员吃上白米饭”
在逐步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汪勇了解到,疫情期间,金银潭医院的值班医护人员大多住在各处的酒店,因为酒店不提供餐食,医护人员在酒店休息时就没有饭吃。为了解决这部分医护人员额外就餐的问题,汪勇使用募集来的两万多元资金,开始为他们免费提供方便面和矿泉水。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不到一周,一天,护士发的朋友圈引起了汪勇的注意。
汪勇:她说我好想吃大米饭。他们援汉团队来武汉救我们,结果我们连米饭都不能让他们吃上,觉得很愧疚。当时4点钟看到这条消息,我说今天再怎么样晚上也要他们吃上白米饭。
当天,汪勇在网上发出了筹集30份米饭套餐的求助休息,几个小时内就有了结果,一家饭店提供16元一份的套餐。因为当时没有筹集这方面的资金,汪勇自己掏钱买了30份。
对于当时卡里只有3000块钱的汪勇来说,自掏腰包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当晚,汪勇开始在网络上发布求助信息,寻找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餐食的餐厅。第二天一早,两家餐厅与汪勇对接,承诺每天免费为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100多份盒饭。但供应了几天之后,汪勇发现,这两家餐厅每天还要为其他医院供应2000多份餐食,产能达到了极限,他开始考虑运营一家专门保障医护人员餐食供应的餐厅。
“扫街者”汪勇 “只要是开门的饭店就去问”
为了找到合作的餐厅,汪勇想了一个笨办法——扫街。他在群里找了5个志愿者,让他们在汉口街上到处转,只要看到开门的饭店,就进去要老板姓名电话,再把定位发给汪勇,汪勇过去谈。最后,有一个烤肉店的老板跟他的想法一致,愿意站出来为医护人员供餐。2月5日,这家餐厅开始运营,每天700份盒饭的产量,既保障了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的额外就餐,也解决了为医护人员服务的网约车司机的餐食。然而,由于武汉市疫情防控的规定,这家餐厅被迫关闭,汪勇只能继续寻找突破的可能性。
一家大型便利店愿意免费提供所需的餐食,然而10多天之后,这家便利店同样因为疫情管控,不得不中止提供餐食。
几小时内建起一个日配送1.5万份泡面的网络 还是“B计划”
接连的意外让汪勇心里发慌,当时,他的手里已经有了不少人手和资源,他找到库存10万份以上泡面的企业,又从便利店拿到配送明细单,将这些需求区域化,再落实配送车辆和人员,几个小时内建立起一个每天配送1.5万份泡面的网络。这只是汪勇用来备份的B计划,他的A计划,就是协调有关部门,看能否尽快让这家便利店恢复生产。
汪勇:我辗转联系到武湖街道办事处,他们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就往上面报。上面决定说好,你们明天可以正常恢复生产,但你们手续要同时补起来。之后我马上联系便利店,让他们迅速把生产恢复起来。便利店也很给力,二话没说,第二天就供了1.5万份的米饭,很牛,搞了一晚上。
“组局者”汪勇:爱心就像滚雪球 越滚越大
汪勇做的好事,不仅仅是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出行和吃饭问题。因为平日里和医护人员接触的多,汪勇知道他们的生活也需要支援。医护人员的眼镜片坏了,手机屏碎了,需要买拖鞋、指甲钳、充电器甚至秋衣秋裤,群里通过接龙喊一声,很快就有专人采购,帮他们搞定;上海医疗队的两名医生过生日,志愿者帮他们买了蛋糕;因为医院里空调不能开,医护最缺的是用来保暖的无袖羽绒服,志愿者在广州定了1000件羽绒服;医护人员在酒店洗衣不方便,志愿者联系企业提供好多台免费使用的洗衣机。将无数人的热情和爱心聚拢到一起,汪勇说,他手里没什么钱和权力,自己就是一个“组局者”,出行,用餐,每组一个局,就交给一个人管理,他腾出手来再去做其他事情。
记者:回过头去看这么多天,你觉得自己做了件什么事?
汪勇:传递那一点点温暖和感动,别人给我的,我给别人的,爱心就像滚雪球,最后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有的人见都没见过我,一个电话,就相信我。
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靠什么建立起来的?
汪勇:按一句老话说就是“生死之交”。这时候还愿意出来做事的人,其实都想出一份力,目标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在一线救死扶伤,我们能做的就是后勤,把他们后勤保障好,他们就不用操什么心。
“演戏者”汪勇 “疫情之后 要多些时间陪陪家人”
在当志愿者的初期,汪勇还不得不当了演员,在老婆孩子面前“演戏”。
35岁的汪勇从小生长在武汉,家里有父母、妻子和两岁的女儿,除夕夜当晚,给护士回完那条“我去接你”的信息,汪勇开始找出门的理由,他跟家人说公司过年需要值班,很多外地人走了,他不得不去。
因为担心将危险带到家里,汪勇继续向家人编理由:“因为在值班中接触了疑似病人,需要隔离”,从此,他住到了单位的仓库,一住就是一个月。后来,随着每天跑车和处理问题越来越多,汪勇再也瞒不下去了。
汪勇:我每天要花时间跟她演戏,孩子早晨起来要跟我视频,中午吃饭要视频,晚上睡觉要视频,后面完全没时间了,我就直接给我老婆发条信息,信不信我?她看到信息还有点恐慌,以为我感染了,哭了半天。我说没多大事,我现在跟他们在一起做志愿者,需要不停地打电话,所以没时间视频,能不能每天晚上咱们视频一下。我爸妈在担心之余还给了我很多鼓励,说你在外面一定要注意,爸妈为你做这个事情骄傲,但其实从那天起,他们都没睡好觉。
汪勇说,疫情过后,他最想做的就是尽量多地陪家人,自己在他们最惶恐无助,最需要他的时候选择出来,亏欠太多。
2月19日,在接受《面对面》采访当天,汪勇接到了单位复工的通知,让他第二天到单位报到。因为在志愿者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他被单位破格提升三级,从一名快递小哥升职到了分部经理,管理四个营业网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天,有各式各样的人从不同的地方毕业,加入职场这个领域,成为职场小白。
有人说,职场小白就是公司的便利贴,哪里有琐事哪里就用小白。
而职场小白们经过职场的磨练,有的人快速地升职加薪,有人逆流而上,有人不断辗转,有人则原地踏步,有人随波逐流。
职场千变万化,却有迹可循。
如果能找到蛛丝马迹,那么便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好职场这条路,走得更远更长。
其实,职场跟荣耀差不多。
< class="pgc-img">荣耀
>在荣耀的世界里,最不缺的就是游戏小白,每天有人因为对荣耀好奇而加入这个队伍中,源源不断。
被大神碾压,被同辈坑蒙拐骗,被后辈领先一步……
可以说,游戏小白的水平相对是比较菜的。
但正是这样充满生机的游戏小白加入,才让荣耀充满了刺激。
而《全职高手》就是一本职场小白升职图鉴,细细品读,便能从中找到快速升职加薪的秘诀。
第一号职场小白:孙翔
挑战赛上,孙翔输了。
嘉世与赛季失之交臂,自然是让嘉世的老板陶轩无法接受的。
只见他在台下指着孙翔大骂,觉得自己花了大把的钱将孙翔买了过来,结果输得一败涂地,实在是瞎了眼。
挑战赛一役的失败,代表着孙翔在嘉世的日子也画上了句号。
< class="pgc-img">孙翔
>孙翔从被重金挖进嘉世当队长,再到被打包给轮回战队,在嘉世短短数月的时间,被捧杀,被碾压,过山车般的经历,让他恍若隔世。
好似在嘉世的日子,就如同南柯一梦。
如今,输了,梦也该醒了。
在网游中,孙翔属于高手级别,但是在大神堆里,孙翔只能算是职场小白。
从以新人王的身份成为嘉世的新队长,孙翔因持有一叶之秋,早早登上封神之路,成为新的“斗神”。
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彼时,孙翔的年少轻狂也发挥到了极致,大言不惭地夸下海口,说要建立嘉世新王朝。
显然,孙翔还是太年轻了。
不懂战术、只会横冲直撞的孙翔,赛场上遭遇了滑铁卢。
让霸图的韩文清狂虐,让蓝雨的“剑与诅咒”的碾压,几乎是节节败退。
接连失败的孙翔嘴上并不承认自己的不足,但开始学会反省自己,学会不断研究别人的战术,学会用理智去进行比赛。
可以说,看清自己跟大神之间差距的孙翔重新出发,不断地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一点点地拉进自己跟大神之间的距离。
< class="pgc-img">孙翔
>在挑战赛最后一场的时候,孙翔拼尽了全力,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
虽然最后输了比赛,但是孙翔的进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
经过一番敲打的孙翔,一步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封神之路。
“你后悔来嘉世吗?”
“你后悔吗?”
“只要能继续比赛,那就没什么后悔的。”
第二号职场小白:邱非
作为职场小白,最容易遇到的两件事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和职场欺压。
显然,邱非全遇上了。
作为二队的新成员,邱非进入二队的时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就直接挑战二队最厉害的人,队长陈夜辉。
在嘉世有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向比自己厉害的人挑战,并取而代之。
< class="pgc-img">邱非
>职场小白邱非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需求,并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
只见,艺高胆大的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在嘉世的首秀,并很有机会进入嘉世一队。
可以说,邱非已经赢在起跑线上,离踏入职业圈仅有半步之遥了。
只需要通过队内比拼,就能拿到通关卡了。
悲催的是,邱非阴沟里翻船,心思单纯的他将账号卡拿给陈夜辉,让他帮忙报名,却被做了手脚,失去了进入一队的机会。
幸运的是,处于职业低迷期的邱非遇到了人生导师叶修。
叶修告诉他,与其把时间花在找他陷害你的证据上,不如好好训练,保住自己的排位。
正是叶修正确的引导,让邱非可以正确地处理自己的心态,并接受出国培训的安排。
看似是被放逐,其实是叶修对邱非的看重,一步步引导他成为未来的队长接班人。
< class="pgc-img">邱非
>叶修如此看重邱非,是因为私交好吗?
其实不尽然,更多的是看重邱非的技术、潜质和勇于挑战的性子。
就是这样有个性的邱非,甚至在后来叶修退役,嘉世败落,以一人之力撑起了嘉世,并带着新嘉世扶摇而上,成为荣耀中冉冉升起的新秀。
职场同样如此,想要获得上级的认可,那么职场小白们必须练就一身的好才艺,这样才能在机会面前一展身手,步步高升。
第三号职场小白:小月月
如果按照常理算,其实小月月根本不算是职场小白,比完全懵懂的新人好那么一点点,知道如何通过游戏。
不仅如此,小月月有点小聪明,进第十区的时候刚好遇到三个小白,在给他们一番科普之后,喊人组队一起去打猫妖。
在闯关中,小月月忽悠队友们上去拉仇恨,从而消耗猫妖的血条。
可惜的是,他随意拉的人并非是真正的小白,甚至是比他高出了好几百个段位的叶修。
因此,小月月就惨遭荣耀史上的教科书叶修的碾压,不仅被猫妖拍死,还做了嫁衣。
< class="pgc-img">小月月
>而叶修作为前辈,对于这种以大欺小的行为会良心不安吗?
显然是不会的。
因为小月月在拉人组队的时候,所策划的战术根本就是大错特错。
名义上是一群人齐心协力打赢猫妖,暗地里却是将队友们当做消耗猫妖血条的工具。
显然,这样的小聪明在大神的面前,立马就露出了马脚。
既然小月月没存好心思,自然叶修就不客气了,于是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上缴了所有的奖励,给小月月一个教训。
其实,如果一开始,小月月选择坦诚相待的话,那么叶修也不会给他上了这样一节课。
职场上同样如此,职场小白们如果想要通过小聪明来获得认可的话,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前辈们都是过来人,对于职场小白的心思自然了如指掌,一味地浑水摸鱼,只会败了自己的好感,从而错失上升的机会。
第四号职场小白:叶修
既然聊起了职场小白,自然少不了荣耀新人叶不羞。
听到我提叶修,肯定有人非常诧异,觉得叶修明明有十年的荣耀经验,都是骨灰级的游戏玩家了,算是哪门子的新人。
< class="pgc-img">叶修
>话虽如此,但是从离开嘉世的那天,从一叶之秋交出去的那瞬间,叶修变得一无所有了。
从神坛跌落尘埃的他,应该怎么办呢?
生气?郁闷?伤心?
然而,荣耀史上的教科书叶修却告诉我们,大不了一切重头再来。
< class="pgc-img">从新出发
>神级的人物的他,在一切都失去的情况下,从新号君莫笑重新开启自己的荣耀之旅,用自己的方式挣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正如沐橙所说的,叶修比所有人想想中的更坚定,因为荣耀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信仰,被摧毁的信仰,一旦重新修建好,会比原来的更美,更顽强。
哪怕绕一些弯路,哪怕会有点孤独,他总会回到最初的起点,他一点会重归联盟,拿回属于他的容易。
< class="pgc-img">因你而精彩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全职高手》:职场小白升职图鉴(2)
第五号职场小白:喻文州
第六号职场小白:陈夜辉
第七号职场小白:陈果
第八号职场小白:乔一帆
第九号职场小白:包子入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