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迈点
一、行业动态
1、政策动态
本月,预制菜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政策备受关注。预制菜方面,随着预制菜产业的火爆,不少企业竞相入局,各地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其中山东和福建出台的措施明确:打造预制菜产业集群,完善具有当地特色的预制菜标准体系,培育壮大预制菜龙头企业,支持仓储冷链建设和搭建预制菜公共服务平台。食品安全方面,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上海升级外卖食品安全封签管理办法。
2、资本动态
投融资方面,轻食品牌“植鲜生”获得A轮千万级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植鲜生品牌旗下销售渠道拓展和产品研发、供应链完善、品牌推广和团队运营等方面。植鲜生是一个提供健康、美味体验的植物基饮食方式品牌,所推出的系列产品包括奇亚籽魔芋代餐粥、燕麦火鸡面、魔芋粗粮饭、膳食蔬菜肠、黑枸杞咖啡液、膳食纤维粉、燃力睡前饮等。
上市动态方面,11月20日,据港交所文件,达美乐比萨(DPZ.US)的中国独家特许经营商——达势投资有限公司(DPC Dash Ltd)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截至今年上半年,达美乐中国在全国12个城市内拥有508家达美乐披萨直营店,其中约56%的门店位于北京和上海。原计划于今年及明年分别开120家及180家门店,扣除关闭门店后,当中79家已开业。公司过去三年半持续亏损,公司仍预计今年将产生净亏损,主要因不断扩张、收益及品牌建设成本不断增加。
股权变动方面,太古宣布以总代价10.15亿美元收购可口可乐在越南及柬埔寨的配制﹑包装﹑分销及出售即时饮用饮料业务。这项交易标志着太古首次投资东南亚饮料市场,并借此将公司饮料业务拓展至市场增长速度最快地区之一。
3、企业动态
企业战略布局方面,本月饮品赛道布局仍然最为积极。库迪咖啡、星巴克、瑞幸咖啡等饮品品牌迎来战略布局新动态。库迪咖啡注资3亿元成立供应链公司,星巴克全国第二家非遗概念店落地上海,瑞幸咖啡成立餐饮公司,抖音旗下公司申请懂车咖啡商标。
另外,战略合作方面,由于疫情使得线上消费场景增加,供应链和渠道方面的规划对餐饮企业尤为重要。蜜雪冰城的全资持股子公司大咖创投将与喜多多共同建设新加坡合营企业。喜多多和大咖创投共同控制合营企业,通过合营企业在菲律宾投资椰果、椰浆加工生产基地。交易后,喜多多直接或间接持有合营企业51%股权,大咖创投直接或间接持有合营企业49%股权。可以看出,蜜雪冰城在不断加大在供应链上的战略部署和规划,尝试减少对鲜活饮品等原料供应商的依赖。而Tims将与盒马鲜生将推出联名款咖啡产品,并通过盒马鲜生线上渠道和线下门店进行独家销售。此次合作是Tims咖啡探索消费新场景的又一延伸,通过盒马鲜生的线上和线下的渠道,触达更多元的消费者。
运营创新方面,节庆和热门赛事成为餐饮消费复苏的重要机遇。在进入世界杯时间后,恰逢冬日火锅旺季,海底捞敏锐地捕捉商机,适时推出了夜宵新品及“夜宵卡”,打造主题店和等位区“mini看球吧”。以产品创新、场景创新、互动创新营造热情四溢的氛围感,把海底捞营造成夜间小聚、看球打卡的目的地。这是海底捞对夜宵体验的一次重要升级。伴随着冬季来临,“暖经济”将驱动餐饮消费不断提升,海底捞等经营水平较强或反应更快的企业能够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溢价,为企业获得关注、拉动消费增长、持续创造业绩增量。
4、市场经济
10月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餐饮收入4099亿元,同比下降8.1%;限额以上餐饮收入978亿元,同比下降7.7%。2022年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575亿元,同比增长0.6%;全国餐饮收入35348亿元,同比下降5%;限额以上餐饮收入8832亿元,同比下降4.3%。
受疫情短期冲击的影响,10月份餐饮市场收入下降。不过,随着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促进消费政策成效的逐步显现,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有望推动餐饮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二、本月百强榜单
以下是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的“2022年11月餐饮业品牌影响力(MBI)100强榜单”。本月海底捞、星巴克、麦当劳、瑞幸咖啡、肯德基、蜜雪冰城、喜茶、必胜客、奈雪的茶、全聚德进入榜单前十。TOP10品牌中,饮品品牌热度依然最高,占5席;其次是小吃/快餐品牌占3席,而火锅和中餐品牌各占1席。相比10月,本月100强榜单中,共有40个品牌排名上升,49个品牌排名下降,11个品牌排名没有变化。
2022年11月餐饮业品牌影响力(MBI)100强品牌中,占比排名前三的品类分别是小吃/快餐、中餐和火锅,总占比65%;其次是饮品、烧烤、面包/甜点、西餐和料理等。相比上月,由于冬季“暖经济”的影响,火锅占比上升了2%。
三、品牌细分榜单
综合行业平均指数来看,在餐饮业品牌的细分榜单中,本月饮品品类热度上升最快,饮品品类品牌指数496.55 环比上月增长1.43%,增速位列第一。其中星巴克、瑞幸咖啡、蜜雪冰城位列饮品品牌榜TOP3,其中咖饮占据两席。
从门店数来看,瑞幸咖啡已经超越星巴克成为了目前国内门店数最多的连锁咖啡品牌。瑞幸咖啡采用“自营+联营”并进的门店策略,两种模式形成高度互补,加速门店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自2021年1月,瑞幸咖啡开启新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计划以来,联营门店规模取得重大突破。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9月底,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7846家,其中自营门店5373家,环比增长8.2%;联营门店2473家,环比增长11%。而星巴克采取全直营模式,虽然保证了统一的门店风格和产品质量,门店扩张速度明显落后于瑞幸咖啡。
加盟门店对瑞幸业绩的带动明显。2022年第三季度,瑞幸营收38.95亿元,同比增长65.7%;净利润约5.29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2350万元。营收的增长一部分来自门店扩张,报告期内联营门店的收入为8.99亿元,占总净收入的23.1%,较2021年同期的4.16亿元增长116.1%。12月,瑞幸咖啡重启了新一轮加盟,以更为下沉的三四线城市为主,其中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以及东北三省布局城市最多。相信下沉市场的加盟将进一步拉动瑞幸的业绩增长。
下沉市场逐渐成为未来咖啡行业的新战场。2021年,中国现制咖啡行业市场规模达89.7亿元,较2020年增加26.40亿元,增长41.71%,预计2023年中国现制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7.9亿元。面对一二线城市的竞争异常激烈,不少品牌开始向三线及以下城市拓展。不过,由于下沉市场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正逐渐下降,下沉市场的咖啡战,绝非价格战,品牌势能越来越重要。期待品牌方完善研发体系,提高产品上新频率与营销力度,更广泛地触达消费者,提升品牌势能与复购率。
四、品牌细分维度
1、人气重点关注:俏江南
本月人气指数排名前十的品牌依次是:蜜雪冰城、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瑞幸咖啡、好利来、海底捞、喜茶、俏江南、沪上阿姨。
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俏江南,本月人气指数达到86.83,人气指数环比增长107.68%。11月,俏江南的潜在客群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上海、河南、河北等地。俏江南在全国的潜在客群年龄主要集中于20-39岁。其中30-39岁的年龄区间占比42%,20-29岁的年龄区间占比41%;女性客群关注度高于男性,女性客群占比57%,男性客群占比43%。
2、传播重点关注:老乡鸡
从餐饮业品牌的传播指数来看,11月,传播指数排名前十的品牌依次是:星巴克、海底捞、麦当劳、喜茶、奈雪的茶、瑞幸咖啡、蜜雪冰城、必胜客、肯德基、老乡鸡。其中,传播指数重点关注品牌为老乡鸡,其传播指数达到331.37,传播指数环比上升14.36%;排名位于传播指数第10位。
本月老乡鸡的出稿来源主要集中于微信、国搜新闻、百度新闻、迈点网、红餐网、央广网。11月,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更新IPO招股书,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老乡鸡拥有997家直营门店和102家加盟门店,合计1009家。相比之下,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991家直营门店和82家加盟门店,老乡鸡今年上半年的直营门店数净增加6家,加盟门店数净增20家。根据老乡鸡的规划,其未来3年内计划在上海、南京、苏州、深圳、北京、武汉、杭州和合肥、芜湖等地区的重点地段利用募集资金开设700家直营店铺,并且将斥资6亿元在上海设立华东总部。另外,老乡鸡“自曝”食材过期的“土味营销”、“请客翻车”事件等频上热搜,背后是其再次对“中式快餐第一股”发起冲刺。
3、评价重点关注:半天妖烤鱼
本月评价指数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巴奴毛肚火锅、西贝莜面村、半天妖烤鱼、京味斋、左庭右院、海底捞、太二酸菜鱼、半步颠小酒馆、同庆楼、大碗先生。其中,评价表现突出品牌为半天妖烤鱼,其评价指数达到190.54排名位于评价指数第3位。
数据显示,11月,半天妖烤鱼累积点评数超过17000条,门店的平均好评率高达95%。在大众点评网的上海维璟印象城店、上海宝杨宝龙店、恒越荣欣广场店等门店,“肉类好”、“主食赞”、“海鲜棒”、“上菜快”、“不用排队”等评价位居前列。客户对菜品评价较高。这与半天妖的产品价值标准有关。“烤鱼不用挑,就吃半天妖”,通过用好一个“挑”字,全面建立半天妖烤鱼的价值标准,包括精心挑选挑新鲜好鱼、品质配料、五常稻花香大米、合作一线大品牌等。因此,因为高性价比、高品质、高服务水准,半天妖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指数。
4、经营重点关注:蜀大侠
本月经营指数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海底捞、九田家、元祖食品、小龙坎火锅、谭鸭血老火锅、米兰西饼、蜀大侠、幸福西饼、必胜客、马路边边。其中,经营突出表现品牌为蜀大侠,其经营指数达到180.86,排名位于经营指数第7位。
蜀大侠作为四川传统主义火锅品牌,在门店数和客单价方面占据优势,整体经营指数较高。
规模方面,从2015年西玉龙店开始的第一家直营门店发展至今,蜀大侠火锅在全国的连锁经营门店超过400余家。蜀大侠的品牌与门店扩张,主要依赖于团队对品牌发展的系统规划、对消费者的深刻洞察和对供应链的全盘把控。品牌规划方面,在初期品牌势能尚未形成之时,蜀大侠就用产品导流;后期随着品牌影响力的增加,就联合产品力和运营力提高复购率。客群研究方面,疫情期间,蜀大侠打造爆品挖掘消费者新需求,同时通过调整用工结构、发力外卖、建立私域流量池、自建新零售品牌等方式进行营销。供应链管理方面,蜀大侠火锅还自建了供应链工厂,坚持原料安全、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原则,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服务。
而在客单价方面,蜀大侠走起了性价比之路,把均价控制在了90左右。每次更新菜品时,蜀大侠会通过门店数据核查人均消费,当客单价远超出品牌的价格定位,就通过菜单产品以及产品定价进行优化,降低人均消费,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回头率。
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迈点
行业动态
1、政策动态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出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43条精准帮扶措施。国务院5月份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部署对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困难行业给予更大力度支持。全国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积极响应,出台一揽子政策提振经济。6月,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抓好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从六个方面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在中央层面对服务业助企纾困给出了更加明确的信号。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经营监管的同时,湖南、海南、北京、南京、杭州、成都、武汉等省市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消费券,努力提振消费信心,鼓励市民消费。随着国内消费逐渐恢复,坚持提振经济,有利于激发市场需求,改善营商环境,稳定预期,帮助餐饮企业渡过难关、健康发展。
2、资本动态
6月,融资方面,江西传统传统美食速食品牌“滕阁巷”、新式快餐品牌津津咖喱分别获数百万天使融资,另外,鲜卤牛肉火锅品牌牛爽爽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上市方面,老乡鸡拟募资12亿元于沪板上市、火锅底料品牌“草原红太阳”谋求A股上市;另外,股权变动方面,百岁村餐饮、鼎晖投资和喜茶的相关股权迎来新变动,其中,喜茶投资少数派咖啡,持股约12%。目前茶饮市场趋于成熟,故部分头部茶饮品牌除了茶饮市场外,开始向咖啡等领域注资,寻求多元化发展。
3、企业动态
茶饮成为本月热点。开业方面,成都迎来首家“煎饼道×书亦烧仙草”联名概念店。另外,肯德基独立茶饮品牌“爷爷自在茶”全国首店在苏州正式开业。茶饮品牌“桃园三章”在广州举行了一场品牌升级发布会。宣布继“茶饮咖啡化”、“咖啡茶饮化”之后,桃园三章正式宣布进入2.0时代,在茶与咖之间寻找独立赛道,“茶咖”自成新品类。推出了3款现制茶饮——鸡笼香柠檬茶、芭乐绿茶、清新生椰乳,进军新茶饮赛道。不过,随着茶饮赛道竞争日趋激烈,品牌营销、文化IP的竞争力愈发重要。电视剧《梦华录》的热播,引发新式茶饮狂热,喜茶和奈雪的茶纷纷与这一影视IP联名,推出定制茶饮产品,首次探索茶饮品牌联名热播剧的品牌营销方式。说明头部品牌在品牌营销和IP营销方面仍处于引领地位。
咖啡赛道仍在吸引行业巨头的涌入。本月,华为入局咖啡赛道,注册“一标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商标;邮局咖啡首家校园店于6月6日在东南大学正式营业,均为圈外行业巨头跨界进入咖啡赛道。最近两年,跨界卖咖啡的企业尤其多,除了华为和中国邮政,还包括4月中旬的李宁和之前的同仁堂、中石化、中石油、狗不理、麦当劳等一系列企业都曾高调涉足咖啡产业。企查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咖啡相关企业近16万家。近5年,中国每年新增咖啡相关企业2万余家。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日益扩大,中国现制咖啡市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4、市场经济
2022年1-5月,餐饮收入16274亿元,同比下降8.5%;限额以上餐饮收入3906亿元,同比下降9.1%。其中,5月份,餐饮收入3012亿元,同比下降21.1%;虽遇小长假,稍有改善,但仍较弱。限额以上餐饮收入786亿元,同比下降20.8%。环比增长0.05%。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明显放缓。尤其餐饮业,叠加了人员流动受限的影响,多个月份呈现出负增长。不过,随着国内旅游市场全面重启,有望带动餐饮市场进一步复苏回暖,同时也给餐饮企业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月百强榜单
以下是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的“2022年6月餐饮业品牌影响力(MBI)100强榜单”。本月海底捞 、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蜜雪冰城、喜茶、瑞幸咖啡、奈雪的茶、必胜客、呷哺呷哺进入榜单前十。TOP10品牌中,饮品品牌热度最高,占5席;其次是小吃/快餐品牌占3席,而火锅品牌占2席。
2022年6月餐饮业品牌影响力(MBI)100强品牌中,占比排名前三的品类分别是小吃/快餐、中餐和火锅,总占比超过67%;其次是饮品、面包/甜点、烧烤、西餐和料理等。
品牌细分榜单
综合行业平均指数来看,在餐饮业品牌的细分榜单中,本月火锅品牌整体表现较佳,火锅品牌指数为506.41,位列第一。其中海底捞、呷哺呷哺和小龙坎火锅位列火锅品牌榜TOP3。2022年,海底捞和呷哺呷哺门店数已突破千店,门店规模上具备一定优势。
《2022中国火锅行业大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火锅市场的总收入在不断上升,2021年已达5218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了19.13%。而根据海底捞发布的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3.7%,虽然面临亏损,但是远超行业增速。根据海底捞发布的年报,截至2021年底,海底捞门店数量共1443家,其中1329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114家位于港澳台地区及其他国家,门店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均匀。
目前,火锅赛道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竞争阶段,许多火锅餐饮品牌面临同质化程度较高,缺乏品牌长期竞争力的问题。海底捞在创新方面就做了积极的尝试。海底捞通过研究火锅爱好者的喜好,积极调整线上业务的布局,提高品牌粘性。2021年,为了吸引独立个性、注重体验感的“Z世代”消费群体,海底捞推出跨界玩法,推出了口红、耳饰、玩具等系列周边产品,不断拓宽场景边界,吸引年轻客群。期待火锅餐饮品牌早日找准定位,主动迎合客群的变化和新的火锅消费理念,寻求异质化发展。
品牌细分维度
1、人气重点关注:肯德基
人气指数是指一段时期内,品牌在主流渠道正面搜索频次的加权和,包括百度指数、360指数、微信指数、巨量算数、淘指数等。本月人气指数排名前十的品牌依次是:肯德基、蜜雪冰城、麦当劳、星巴克、海底捞、瑞幸咖啡、好利来、喜茶、华莱士、沪上阿姨。
其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是肯德基,本月人气指数达到148.64。6月,肯德基的潜在客群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肯德基在全国的潜在客群年龄主要集中于20-39岁,其中20-29岁的年龄区间占比33%,30-39岁的年龄区间占比32%;男性客群关注度略高于女性,男性客群占比51%,女性客群占比49%。
2、传播重点关注:星巴克
传播指数是指一段时期内,品牌在大众媒体、行业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中相关的正面新闻数量,包括百度资讯、国搜新闻、微博、微信等。从餐饮业品牌的传播指数来看,6月,传播指数排名前十的品牌依次是:海底捞、星巴克、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肯德基、麦当劳、老乡鸡、瑞幸咖啡、必胜客。其中,传播指数重点关注品牌为星巴克,其传播指数达到400.36,排名位于传播指数第2位,饮品品牌传播指数第1位。
本月星巴克的出稿来源主要集中于微信、国搜新闻、百度新闻、红餐网、央广网、迈点网。6月,星巴克中国推出全新冰咖啡品类“冰震浓缩”系列,并将作为核心咖啡品类常驻中国门店,引起微信相关文章的大量增加和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也可见“冰震浓缩”系列的制作过程及口味,颇具话题性。星巴克中国此次推出的新品为“冰震浓缩”系列是以新鲜浓缩咖啡淋在冰块上,随后通过咖啡师的手工“震摇”出泡沫,最后加入燕麦奶。星巴克将其作为核心咖啡品类,未来,不同季节会有不同风味的冰震浓缩登场。在星巴克方面看来,冰震浓缩是一次对经典产品的重构,新卖点背后是星巴克多年来浓缩咖啡基底的沉淀。
虽然星巴克在今年3月和4月都分别推出了新品,但是相比当下中国咖啡品牌,星巴克的产品更新速度还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本土咖啡品牌瑞幸咖啡仅在2021年产品更新的数量高达113款,2022年一季度就推出了33款。而星巴克在2021年仅累计推出30余款饮品新品。而从产品的趋势来说,当下中国的咖啡市场中,品牌奶茶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企业不断寻求各式糖浆及原料与咖啡的“化学反应”。对此,星巴克表示星巴克是咖啡品牌,始终以咖啡为核心。因此,星巴克重启其经典浓缩咖啡的战略决策,仍有待市场的检验。
3、评价重点关注:巴奴毛肚火锅
评价指数是指一段时期内,消费客群对品牌门店口碑、环境、服务的整体评价情况,包括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的好评率、点评数等。本月评价指数排名前十的依次是:巴奴毛肚火锅、京味斋、左庭右院、海底捞、王老六铁锅炖鱼、小吊梨汤、半天妖烤鱼、木屋烧烤、太二酸菜鱼、半步颠小酒馆。其中,评价表现突出品牌为巴奴毛肚火锅,其评价指数达到191.76,排名位于评价指数第1位。
数据显示,6月,巴奴毛肚火锅累积点评数为31284,门店的平均好评率96%,市场口碑效应佳。据大众点评网和美团网显示,多数消费者对于巴奴的经典毛肚给予好评,在大众点评网的巴奴火锅北京新中关店、西单君太百货店等门店,“菜品健康”的评价均位列第一。巴奴在成立之初便主打“产品主义”,成功培育出绣球菌、毛肚等热销单品。在选品方面严格把关,多元探索并扩充“火锅+”模式,后续的小油条、鲜笋、笨菠菜等单品都陆续成为爆款。随着火锅品类竞争的加剧,巴奴以“产品主义”、培育大单品的定位和其他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为火锅品牌提供了有益的战略路径。
4、经营重点关注:元祖食品
经营指数是一段时期内,品牌旗下门店的整体经营情况,包括客单价、门店数、荣誉背书等。本月经营指数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海底捞、元祖食品、谭鸭血老火锅、米兰西饼、贤合庄卤味火锅、小龙坎火锅、西贝莜面村、必胜客、蜀大侠、幸福西饼。其中,经营突出表现品牌为元祖食品,其经营指数达到193.85,排名位于经营指数第2位。
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底,元祖食品平均客单价为113元,门店数720家。相比其他面包/甜点类的品牌,蛋糕行业龙头之一的元祖食品的客单价方面占据领先的优势,叠加门店数的影响,整体经营指数较高。根据元祖股份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其营收为25.84亿元,同比增长12.2%;净利润约为3.4亿元,同比增长13.27%。
从客单价来说,元祖食品较高的客单价主要得益于公司在蛋糕业务和中西式糕点产品的发力。蛋糕业务与中西式糕点是元祖股份的主要产品。2021年元祖股份蛋糕、中西糕点礼盒营收分别为9.52亿元、14.64亿元,分别增长28.08%、5.43%。从行业趋势来看,中高端市场的布局驱动单价提升,赋能新中式糕点营收增长。2021年我国烘焙糕点市场规模超过2800亿元,预计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70亿元。品牌方可以通过创新差异化糕点、地方特色伴手礼和节庆礼盒等以提高营收水平。
另外,从规模上来看,元祖食品积极布局和发展线上业务,同时稳步扩张线下门店,并打通线上线下业务壁垒,实现同步协同发展。2021年,元祖股份全国有700多家门店,对不同节令产品及常规品进行多渠道推广,同时进行门店升级、上线新宅配系统,提升客户体验。目前,元祖食品正在将线上业务作为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发力点,元祖食品2021年线上电商营收为10.37亿元,同比增长61.55%,占集团主营收入的41.55%。随着电商的普及、宅配业务的发展以及消费者习惯的改变,线上业务重要性逐步凸显,数字化、线上化发展或将成为餐饮品牌未来开拓必经之路。
新网北京4月18日电 (刘一 张素)民以食为天。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23年,餐饮市场迎来全面复苏,相关扶持政策的持续出台也在推进着餐饮行业健康发展。
《因势而变·应变而兴——2024年餐饮企业发展报告》由毕马威中国联合中国烹饪协会、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和深圳市烹饪协会共同发布。
报告称,2014年至2023年,我国餐饮业年复合增长率达7.3%,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2023年,餐饮业总收入达到5.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2022年增长20.4%,对社会消费的贡献率达11.2%。
“餐饮行业作为重要的民生行业之一,不仅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也持续在扩大内需、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说。
他表示,随着各地“文旅+美食”“夜经济”“展演+美食”等活动纷纷开展,餐饮行业恢复浓浓的烟火气,更提振了民众的消费信心,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引领着实体经济的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餐饮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并利用这些数据来提升服务体验和品牌影响力。”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主管合伙人林启华说。
此次,报告不仅分析了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现状、2023年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还从税务服务、数智化服务、供应链优化服务、出海模式等方面,为推动中国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及方案。
报告注意到,打造柔韧敏捷的供应链体系,成为餐饮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标准化和集中化处理的关键手段。出海寻求新增量,成为餐饮企业的新选择。通过孵化子品牌、地方菜系去区域化等方式,餐饮品牌持续拓展着自身边界,打造新的成长曲线。
报告指出,对外,餐饮行业正面临消费需求与观念快速转变、市场竞争同质化加剧,以及技术更新迅速迭代等挑战;对内,供应链管理效率低下、经营管理战略模糊,以及数字化水平低制约着餐饮企业的发展。对此,餐饮行业需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从而迅速突破困境。
报告还称,餐饮行业未来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发展将会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趋势,各餐饮企业需把握好发展机遇,加快“数实融合”,进一步发挥餐饮行业对市场发展的带动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