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重庆10月28日专电(记者周凯)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抽检饼干、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等26类食品493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83批次,发现纯净水、速冻食品等10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纯净水就有4批次不合格。
抽样发现的4批次不合格纯净水分别为:荣昌县宏源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李家寨饮用纯净水、彭水县青龙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青龙天然饮用纯净水、重庆市双源合饮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双合吉源桶装饮用纯净水、重庆中慧饮料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中慧金盆桶装饮用水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其他6批次不合格食品分别为:重庆盖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汉堡面包检出甜味剂糖精钠,重庆市石柱县谭记卤牛肉加工厂生产的水浒牛肉菌落总数检出值超标,重庆好吉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鲜鸡味精调料糖精钠检出值超标,重庆市璧山区中柱食品加工厂生产的多晶体冰糖色值检出值超标,重庆千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千叶豆腐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出值超标,重庆市江津区洪海酒厂生产的江津白酒50%vol氰化物检出值超标。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我国食品安全法对生产经营企业依法予以查处,同时已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
隔18年再次举办大型足球赛事,德国期待能够借此为今年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短期来看,尽管2024年欧洲杯为德国带来消费增长热潮,但能否长期提振经济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为本届足球赛事主办国,德国围绕商业赞助、赛事转播、衍生品零售、餐饮、旅游等构建起完整的足球经济产业链。6月14日至7月14日,为期四周的欧洲杯赛事多达51场,门票共计270万张。现场外,还有约700万人聚集在各大城市的球迷专区,通过公共大屏幕观看比赛直播。
记者在赛事期间走访了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多个举办城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欧洲杯相关的海报、旗帜,商场里摆满了各种欧洲杯主题产品,吸引大量球迷购买。比赛期间,酒店、餐厅和酒吧的客流量也大幅增加。
采访中,一些球迷分享了他们在欧洲杯期间的消费情况。英国球迷查伊·亨特说,他来德国快20天了,除已支付的门票和交通住宿费,自己的日均消费在100至200欧元之间,主要花在餐饮及购买周边产品上。
德国铁路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6月14日至19日,球迷在火车上喝掉了约4.46万升啤酒,较平时翻了一番。记者在慕尼黑街头看到,许多餐厅及酒吧在户外安装了大屏电视,吸引球迷边就餐饮酒边观看球赛,带动食品和酒类饮品消费激增。
本届欧洲杯官方赞助商之一海信德国公司总经理侯路介绍说,此次体育赛事展现了足球经济对消费的提振作用。大屏电视成为球迷的一大观赛“利器”,引发了更换需求。截至6月底,海信100吋大屏电视系列产品累计销量位居德国同类产品榜首。
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曾在开赛前预测,2024年欧洲杯将为德国经济带来10亿欧元收入,相当于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0.1%。德国联邦酒店餐饮业协会主席吉多·策利克表示,举办如此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从而进一步提振消费者信心。
近年来,德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整体表现乏力,2023年德国经济下降0.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预测,2024年德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仅为0.2%,“持续疲软的消费情绪”阻碍了德国经济发展。
多名专家认为,德国经济复苏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足球经济恐难从根本上扭转经济疲弱态势。慕尼黑经济研究所商业景气指数被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该指数6月降至88.6点,已是连续第二次下降。慕尼黑经济研究所所长克莱门斯·菲斯特表示,德国经济较难克服增长停滞难题,欧洲杯难以带来太大的刺激效果。
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博喜文(外文名:米夏埃尔·博尔希曼)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尽管欧洲杯能够在短期内提升经济活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德国经济面临的长期结构性问题。德国经济要想走出长期低迷还需综合施策,结构性改革、创新和投资是关键,这些举措能够帮助德国实现真正的经济复苏。
编辑/樊宏伟
0月21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获悉,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日就近期组织抽检的食品中10批次样品不合格的情况发布通告。
通告称,重庆食药监管理局组织抽检了饼干、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蜂产品、糕点、罐头、酒类、冷冻饮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食糖、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调味品、饮料等26类食品493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83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
10批次不合格样品包括:糕点1批次(共抽检35批次)、酒类1批次(共抽检19批次)、肉制品1批次(共抽检42批次)、食糖1批次(共抽检11批次)、速冻食品1批次(共抽检13批次)、调味品1批次(共抽检58批次)、饮料4批次(共抽检70批次)。
不合格产品情况为:
1.荣昌县昌元街道李强桶装水经营部销售的标称荣昌县宏源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李家寨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值超标。
2.标称重庆盖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汉堡面包检出不得在该产品中使用的甜味剂糖精钠。
3.标称彭水县青龙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青龙天然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值超标。
4.标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谭记卤牛肉加工厂生产的水浒牛肉菌落总数检出值超标。
5.标称重庆好吉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鲜鸡味精调料糖精钠检出值超标。
6.标称重庆市璧山区中柱食品加工厂生产的多晶体冰糖色值检出值超标。
7.标称重庆市双源合饮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双合吉源桶装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值超标。
8.重庆云阳县中慧副食经营部销售的标称重庆中慧饮料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中慧金盆桶装饮用水(其它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值超标。
9.标称重庆千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千叶豆腐【速冻食品(熟制品)】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出值超标。
10.标称重庆市江津区洪海酒厂生产的江津白酒50%vol氰化物检出值超标。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注意到,根据对不合格产品的情况介绍,4批次不合格饮料均为饮用纯净水,不合格原因均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值超标。
据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土壤、水、空气和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肠道等都有该菌存在,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只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能致病。专家表示,如果过多饮用细菌超标的饮用水,可能会导致腹泻等症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