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重庆来福士正式开业之前,我其实从来没有听过SEVENBUS,这个来自厦门的奶茶品牌。
SEVENBUS的意思是七路公交车,官方的网站上赫然写着,这是因为研发茶饮时去了交通不便的武夷山,先后乘坐了7次巴士,所以才叫SEVENBUS。
该品牌于2015年4月创立,第一家门店,于2018年3月开在厦门。
< class="pgc-img">>短短两年时间,它就在年轻人当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能在人气上与喜茶、奈雪叫板的网红。
朝天门来福士的SEVENBUS门店,甫一开业就大排长龙。每次去来福士,我都会去海底捞对门的SEVENBUS门店看看,问问——每一次,员工都告诉我,至少要排两个小时才能喝上,所以每次我都悻悻而返。
虽然没能喝上,但是他们却已经成功地将购买的欲望种进了我的心里。
< class="pgc-img">>所以在大坪时代天街的这家SEVENBUS,刚一开张,我就立马杀了过去。
星期五的上午,开张还不到3个小时,SEVENBUS的门口就已经有小规模的人员聚集了。服务员很亲切地告诉我们,现在排队只需要30分钟。
30分钟虽然难捱,但总比来福士的整整2小时短多了,择日不如撞日,就满足自己长久以来的好奇心吧!
< class="pgc-img">>SEVENBUS的定位和喜茶与奈雪非常像,都是中高端的奶茶品牌。店里的装潢非常讲究,酷酷的青年文化风,非常适合拍照。
当然,相应的,它的价格也不便宜。
比起一只酸奶牛、coco等中低端奶茶品牌,SEVENBUS的单品平均价格大概在20块钱左右,比一顿工作餐都要贵点了。
< class="pgc-img">>SEVENBUS的明星单品有2个:一是原创的豆乳奶茶——其实就是把牛奶换成了豆奶,把芝士奶盖换成了黄豆面奶盖。还有一款叫做夏乐多,顾名思义,它是夏日限定的饮品,口感类似于奶昔加冰沙。
人气最高的是牛油果夏乐多,28块钱一杯。
< class="pgc-img">>非常理解为什么牛油果夏乐多会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牛油果是公认的低热量水果,想要一饱口福又想要减肥的人一定会被它所吸引。当然,我不能说它是真的没有热量,只是这个名字,起得真的很让人安心。
排队排了30分钟,终于到我了。
点了两杯奶茶,一杯是芒果底的牛油果夏乐多,一杯是焦糖咖啡冰淇士。
点好了,就可以去旁边的休息区坐着等待了。在休息区百无聊赖地等待了大约20分钟后,服务员终于备好餐了。
< class="pgc-img">>咖啡焦糖冰淇士的味道有些太甜,算是踩雷了。
牛油果夏乐多清新独特,相比之下值得推荐。
< class="pgc-img">>不过我想,我是再也不会来这家店来买第二次奶茶了——购买它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不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物质成本,都太高了。
其实与SEVENBUS上天入地的营销的手腕相比,SEVENBUS的饮品质量只能说是平淡无奇——在我还不知道何为SEVENBUS的时候,就已在各中渠道看过其门店人头攒动的新闻,这样的新闻在我心中植入了所谓的好奇。
想要平息好奇,就需购买产品。
< class="pgc-img">>经过时代天街,我又看了一眼咱们重庆本土的奶茶品牌(指豆吉汤圆奶茶以及缤果鲜茶)。因为经营者不会营销,所以在人气上差了不止一星半点。哎,不得不感叹,做生意还是江浙人在行。
重庆什么时候才能培育出自己的“网红”呢?
庆新爆款来了!
SEVENBUS推出了巨型珍珠奶茶,在饮品中加入比平时大5倍的珍珠。QQduangduang的口感,戳中了不少奶茶女孩,10天左右卖出了10万杯。
国庆期间,SEVENBUS也凭借超大珍珠燕麦奶茶系列,品牌微信指数也上升了3558.85%。
巨型珍珠到底有什么魅力?
国庆爆款“巨型珍珠奶茶”
10天卖出10万杯
这个国庆,茶饮圈又出现不少新爆款。
SEVENBUS推出巨型珍珠奶茶,包括超大珍珠燕麦奶茶冰淇士和超大珍珠燕麦奶茶两款。
两款饮品以燕麦奶打底,搭配比普通珍珠大5倍的超大珍珠,看起来十分诱人;超大珍珠燕麦奶茶冰淇士,还在顶部放置光明冰砖+奥利奥碎+黑糖酱,入口淡淡的咖啡风味,25元一杯,妥妥是一杯能喝能嚼的“甜品”。
SEVENBUS研发邵盛楠介绍,“巨型珍珠”其实是用黑糖和咖啡制作出来的冻冻小料,整体呈现出焦糖冷萃咖啡味。
奇特的造型加上“每天限量1000颗”的营销,在国庆期间收获了非常高的热度,网友的评论也很有趣,“这珍珠是来报恩的”,“不下架我能一直炫”。据SEVENBUS透露,两款巨型珍珠饮品,10天左右销售量破10万杯。
很快,抖音#SEVENBUS超大珍珠奶茶相关话题播放量累计达到了160.5万,国庆期间,SEVENBUS品牌微信指数直接飙升了3558.85%。
其实前段时间,用仙草粉、咖啡等原料自制“大珍珠”就在小红书上风靡,消费者对“大号珍珠”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伏小桃最近推出的蜂蜜罐系列:“偷喝米酒蜂蜜罐”“喜欢草莓蜂蜜罐”,也让不少消费者沦陷。两款饮品都在米酒冰顶部加入了大块蜂巢蜜,并用小熊维尼同款蜂蜜罐进行包装,很多网友都对大块蜂巢蜜十分好奇。
观察下来我发现,今年国庆期间高热度饮品有一个共同点:在饮品中加入超大、醒目的元素,能提升饮品的感官刺激度。
这是不是饮品创新的好思路?
大5倍的巨型珍珠
为什么格外有诱惑力?
最近的饮品,让我想起社交网络上十分流行“克苏鲁食物”,巨大珍珠和大块蜂巢蜜透露出了其“精髓”。
先来看什么是“克苏鲁食物”:
比如,茶饮界流行的“火炬杯”到了食品界,下层装入满杯方便面,上层装上包子;再比如,一个700mL的杯子,塞进臭豆腐、大肠、螺蛳肉、米粉、炸蛋、油豆皮等多种配料;今年夏天爆火的8斤重桶装绿豆沙,也被网友划分到克苏鲁食物中。
SEVENBUS曾推出的火锅杯
>总结下来就是,组合多、分量大、口味重,不少网友踊跃留言,问哪里有卖。
为什么这种食物能让这么多人“上头”?我采访了身边的小伙伴,大家一致认为,视觉的刺激,容易让人产生食欲。
融合了辣、臭、咸、酸、甜等口味的“克苏鲁食物”,通过视觉联想,让人们的大脑释放生物信号,刺激饮食欲望的产生(虽然人在吃饱时看到这些食物会生理不适)。
巨型珍珠奶茶、大块蜂巢蜜,也是一样的道理,用视觉刺激消费者产生食欲,进而转化成购买行为。
但不同的是,饮品品牌对视觉刺激程度进行了把控与管理,仅放大1~2款元素,避免感官刺激过度,产生反效果。
这样做,让饮品在造型上更加“奇特”,更容易获得自发性传播。邵盛楠告诉我,这两年,年轻人都爱在社交平台上种草、拔草,一款颜值奇特的饮品,能更容易获得关注。
更讨巧的是,这种做法,门店可操作性也很强。
饮品行业发展到当下,用新原料出圈,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事情,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
SEVENBUS推出的“巨型珍珠”,则是经典原料的再创新。
邵盛楠告诉我,在研发的时候,他们也很看重传统奶茶的“包装再塑”,从产品的口感、外观多方面出发,反复推敲、创新。
将珍珠放大5倍的做法,四两拨千斤,赋予了饮品传播点,准确击中消费者对“食欲”的追求。
饮品经典元素再创新
还有这3个思路
还有什么饮品出圈操作,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观察了最近高热度的产品,总结了3个值得尝试的思路。
1、贵价水果,整颗放置在顶部
身边的小伙伴们总跟我说,每次看到社交平台有人分享带整颗水果的饮品,都忍不住点进去看一眼,发现是自带水果摆拍后,又失望地退出来。
由此看来,“整颗水果”的对消费者具有相当的诱惑力,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用整颗水果,提升一杯饮品的价值感。
比如,伏小桃年初推出的车厘子饮品绵绵雪顶珠宝杯,在雪顶上放满完整的车厘子,既展示了饮品的吸引力,轻巧的车厘子便于置于顶部,也解决了操作问题。
左:绵绵雪顶珠宝杯;右:芋见好柿燕麦杯
>无独有偶,国庆期间鲜芋仙也推出了芋见好柿燕麦杯,把整颗柿子放在沙冰上,俘获了不少消费者。
2、40cm高千层雪顶,抓马造型成流量密码
美食之都重庆,不少奶茶、火锅店都推出了40cm高“千层雪顶”奶茶,像做冰淇淋一样,在奶茶上一圈圈叠加雪顶,点缀上花朵、眼睛形状的小饼干;还有饮品店,在千层顶上放上整颗山竹等水果。
抓马的造型,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借势食物克苏鲁风,却又特立独行,准确切中年轻人拍照、打卡需求。
火锅店推出的冰品
>3、物料“故事化”,更容易获得传播
最近,茶饮物料的创新越来越“故事化”了。
比如伏小桃推出的蜂蜜罐系列,一改常用的饮品杯,用维尼小熊同款蜂蜜罐作为容器,给新品提供了很好的卖点,不少消费者感叹“爷青回”。
中秋节时,古茗利用嫦娥谐音推出了“长鹅”吸管,白鹅造型吸管,“鹅脖子”可以伸缩,可爱的造型,加上中秋场景加持,收获了一大波好感。
有趣的包装,能更好地激发消费欲望。茶饮颜值已经“卷无可卷”,给包装增添新的价值点,或许能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从一整颗石榴,再到巨型珍珠,今年秋季上新,能明显感觉到,新原料更新速度越来越慢,品牌们都在专注做经典元素的再创新,带给人“熟悉中的惊喜”。
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好的创新玩法?我们拭目以待。
到蜜雪冰城你会想到什么?
3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6元摇摇奶昔?
这家以低价闻名的的网红茶饮企业
门店已经超过10000家
然而就在最近
这个网红牌子
翻!车!了!
近日,中国质量新闻网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蜜雪冰城某些门店在卫生和产品品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备制截止时间,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茶汤、奶茶等食材,柠檬表皮不清洗......
5月15日
蜜雪冰城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
已责令涉事门店停业整顿!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有网友表示:个别门店现象,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门店;
还有网友表示:出了食品问题,居然有那么多人维护。
其实不管网友对于该事件持什么态度
食品安全确实已是奶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个别奶茶店制作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总是屡禁不止
不时有相关新闻曝出
奶茶店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案例不在少数
今年3月,上海奉贤区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了宝龙广场内的部分奶茶店,包括一点点、茶百道、COCO、7分甜、熊姬等品牌,结果发现全部存在问题。今年3月15日,福州的陈先生在当地一家奶茶店内购买的奶茶中,吃到一厘米长的黑色虫子。
2020年8月,江苏常熟市场监管局,对奶茶店进行了监督检查,涉及品牌有:葉子与茶、ichigo手作茶、sevenbus、vlogtea、WAKE、伏见桃山、CHAWAY、汴京茶寮、七分甜、百分茶等。检查发现,不少奶茶店存在,操作台脏乱差、食用冰块菌落总数超标、食材过期、水果腐烂、霉变水果等问题。
脏乱的操作台、未封口的原材料、员工未佩戴好口罩……这些细节之处的“不卫生” 都可能成为危害顾客身体健康的隐患。年轻人是奶茶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爱喝奶茶,也愿意为奶茶买单。那么,顾客为奶茶买单,谁来为顾客的安全买单呢?
昆明门店工作人员:正在全力整改
小编搜索发现
在昆明
也有不少蜜雪冰城连锁门店
小编电话咨询了西山区一家门店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目前昆明的门店没有存在类似问题,但是前几天曝出个别门店的食品安全问题后,总部下达了整改要求,目前全国门店都在全力整改。“这段时间一直在开会,5月16日晚上11点下班后,店内的工作人员也一直整改到凌晨1、2点。”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天气炎热
又到了喝奶茶的季节了
希望这些店家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
不能让消费者为你买单
来源:春城晚报-开屏新闻、齐鲁晚报、中国消费报、中国青年网、大众日报、澎湃新闻、新浪微博、网友评论等
来源: 掌上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