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卤水第一锅特别好,第二锅就不好了!如何量化卤水投料标准?
今天就把实战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你分享,并尽量总结成一套公式让你参考:
初入卤菜行业的人往往遍访名师,花了大价钱学得一款配方,在师傅处试验时也能做得不错,回来之后一做就懵逼,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投料没有掌握好,老师傅在卤水二次投料时,都是靠嘴巴尝,毕竟这么多年下来,有些东西已经烂熟于心,手感也有,基本投完料后能八九不离十,最后用嘴尝只不过是为了确认一下,但这个嘴巴尝的功夫可不是天就能炼成的,初学者可以去花时间去练习,但如果方法不对,练了很久也不会有改善,还会白白浪费原料。
今天就把实战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与你分享,并尽量总结成一套公式让你参考:
卤水要补料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味道变淡了需要补充,但实际上补料还是有一些先决条件的:
比如:
第一次卤的食材不多,只有半斤,基本上等于把卤水空烧了一次,糖色、盐分、鲜度、香味等基本没有消耗,那这个时候需要补料吗?答案是否定的;
再来,你的一锅卤水正常是卤40斤的货,可是第二天你的订单猛增,你想一锅卤60斤,那么就算你第一天没有消耗,这个时候你需要补料吗?答案不言而明;
卤完一次原料后,常规情况下,卤水是有蒸发消耗的,这个时候补料其实我们可以通过第一次投料的量换算出等差比,这还是简单的,但有的时候卤完一次原料后,卤水不但没少还会增多,这个时候补料就稍显复杂了,那为什么卤完后水不少还多呢?大多数情况下是你的冻货没有彻底解冻或原材料本身注水太多,特别冻货不焯水极易造成水量增多,这种情况实则对卤水是有损害的。如果水分多了该如何换算补料比例,其实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倒掉一部分水至第一天的卤水相等的量。
还有,卤水每锅究竟该卤多少原料,刚刚说到正常卤40斤货的卤水,你一下子卤了60斤,不但换算补料比例会复杂,而且这样还会将养卤的节奏打乱,所以建议你,每次卤货的量尽量恒定,一般不要超过卤水重量的2/3,比如60斤的卤水,正常就卤40斤的货足矣。
最后,说香料的用法,比如有人做麻辣卤,投了辣椒和花椒,可是觉得辣度和麻度不够,于是第二次卤制就加了双倍的量,但结果却是辣得不能进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啊辣椒花椒还有其他的香辛料的味道是逐渐释放的,一般在使用两次后达到最佳状态,使用三次后开减弱,而盐、鸡精、味精这些却是快速释放的,因此每次都需要补充,而质量好的香料一般可以使用到3-4次。说完了卤水补料的先决条件之后,将个人的经验总结成公式,让你在卤水二次投料、三次投料时循环往复、实时参考:
第一点,很重要:
卤水每次补料前,建议要去掉一部分,即去掉表层的油膜(蛋白质和油脂的混合物)和底部的沉渣,取中间的清液过滤后,然后补足清水,这样卤水才不会越来越黏稠,尤其是甜辣风味的卤水。
第二、公式:
从第二锅开始,每次卤多少肉就相应按比例补多少易消耗的原料,比如第一锅需要加冰糖40克,第二锅如果卤6斤肉,就需要补第一次的3/4,也就是补40*3/4=30克,如果卤4斤肉呢,就需补1/2,就是40*1/2=20克,如此类推,其它所有原料都可以这样计算,有人还会问,我每锅不止8斤卤水怎么办?
比如你用40斤卤水要卤25斤肉应该怎么补料?其实按照相应的比例放大就可以了。
还是拿冰糖举例:
8斤卤水卤1斤肉需要补10克冰糖,8斤卤水放大到40斤卤水,扩大了5倍,卤肉占卤水的比重从1/8变为25/40,也是扩大5倍,5*5=25倍,10克*25=250克,也就是要补冰糖
< class="pgc-img">>关注转发点赞评论就是进步在我早期的文章里,有关于各种美式配方欢迎交流查阅
<>. 菜肴制成品原材料成本构成包括哪些?
< class="pgc-img">>?
饮食制品的原材料成本包括所耗用的所有原材料,即组成饮食制品的主料、配料和调味品三大类。也即菜肴制成品原料成本=主料成本十配料成本十调味品成本。
在价值构成上,三种材料的成本包括原材料的买价、运杂费、仓储费用以及相关税金等。餐饮企业原材料价值构成上与其他所有企业都是一样的,因为都是遵循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第六条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2. 菜肴制成品成本核算中毛料、净料分别是什么意思?
未加工处理的原料称为毛料;加工处理后的原料称为净料。也即,净料是指加工处理后的原材料。净料成本也称为生料成本、半制成品成本,菜谱主料、配料的标准投料量通常都以净料量计算,所以计算产品成本的第一点是计算各种净料的成本。
净料数量=毛料数量-次料数量-下脚数量
净料单价=净料价值/净料数量
3. 什么是净料率?
净料率是指一些蔬菜、海鲜、鱼类等的出品率。比如1斤虾仁的净料率是在80%、水发海参的净料率在80%、整条的三纹鱼的净料率在46%、茄子的净料率是在80%、西兰花的净料率在70%、青椒的净料率在80%、青笋的净料率40%等。
这些净料率都是要在餐饮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计算出来的,比如1斤虾仁来的时候是冰冻的,但是解冻后是0.8斤,这就说明虾仁的净料率为80%。
4. 调味品用于所有菜肴,成本如何分配?
调味品是餐饮制品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一部分。虽然在单个产品中,调味品用量极少、调味品成本所占的比重不高,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对调味品的正确核算也是必须的,它是有助于企业分析成本、降低成本的。
调味品分为单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品,单一调味品是只有一种味道的调味品,复合调味品是把某些单一调味品按比例配合,加工合成具有多种味道的调味品。复合调味品单位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复合调味品单位成本=(调味品1成本+调味品2成本+…)/复合调味品总重量
餐饮产品的生产方式有两种类型,即单件生产和成批生产。而餐饮产品里的调味品则依其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为单件生产,核算时先要把各种惯用的调味品的用量估计下来,然后根据其进价,分别计算出各调料品的成本,并逐一相加。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件调味成本=用料1用量×单价十用料2用量×单价十…
如果为成批生产,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个菜肴应分摊的调味品成本=成批生产调味品成本/制成菜肴数
< class="pgc-img">>?
在这里相信有许多想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头条号,
在文章评论中留言【领取】、或者私信小编【学习】
即可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资料!还可以免费试学会计课程15天!
因领取人数太多,不能及时回复,请大家耐心等待。。。。
>品成本卡。
其实在我的菜品的成本卡课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延伸课,就是套餐还有理论用量以及采购,被忽略还是源于大家对这个数据是不敏感。
大家举个例子,这是所有菜品的成本,成本毛利率形成了一个所有菜单的一个成本结构。有了成本结构之后比如说我们想要订购订单,或者是菜单的套餐,或者是实体堂套餐的成本怎么算?比如说套餐名字可以叫个套餐,随便叫个名字。
·套餐这个套餐我们先比如说套餐有什么菜在里面选?有酸菜鱼。自动抓取成本。
·第二道菜有什么?有一个牛杂堡。
·第三个有什么?两个菜加一个小肉串。还有再加一个一个。加一瓶啤酒,加一个啤酒,再加一碗米饭。我们看下它成本自动抓取的非常的方便。加碗米饭整个的成本都出来了成本合计是六十八块八毛五。这个太重要了自动抓取的,比如说成本是六十八块八毛五。比如说卖一百九十块钱,你看利润就是三十七点四,太低了。
< class="pgc-img">>要卖到一百五怎么卖到一百五?这边自动显示出来百分之五四,你目标毛利是多少?是不是想要卖到一百六十元。
< class="pgc-img">>我们就知道了如果能做到五十六的毛利,毛利要卖一百六十块钱这一个套餐就非常的好用。你可以选下个套餐,选下个套餐就下套餐,比如说做牛牛杂堡的牛杂堡配什么?配一个海鲜汤,再配蔬菜,配个素菜,或者是也是配啤酒,还有米饭。这样有它的又是一个成本结构了,我们可以定自己的套餐。
< class="pgc-img">>这样我们可以分成一百七。这边有百分之五十九的毛利,这下面是综合的毛利,全是自动抓取的。
·第二,实际上采购菜的时候有的是千元用量或者是万元用量,这边也是自动抓取的,菜的名字卖了,买多少份准备计划卖多少份。输入之后按计算,这边自动会生成采购单,每个东西买多少斤一共花多少钱,打印出来就可以采购了。是不是很重要的一个延伸的辅助表,还有理论用量,这个理论用量太重要了。
< class="pgc-img">>这道菜理论上卖了二百份应该用多少钱?每个菜的成本加上所有的售卖量理论上应该是毛利多少,应该是成本多少,一目了然。因为前面有成本结构,这边只需要输入只需要抓取价格,他们自动会跳转的。比如酸汤鱼,麻辣鱼会变的;比如卖一百五十份会自动的变的。
所以成本卡的延伸课还是很重要的,但只是比较小众的,对菜品经营深度的了解的还是有用处的。感谢收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