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一家店
发展到2022年的45家店
现在“杨记齐齐哈尔烤肉”品牌
通过优质的烤肉产品
贴心的服务模式
赢得了众多忠实顾客的热捧
如今
“杨记齐齐哈尔烤肉”品牌
俨然已经成为上海百姓烤肉餐桌上的
新标杆
无论来到“杨记齐齐哈尔烤肉”上海的哪家门店,一块红色的牌匾,总是引得食客们驻足。牌匾上面,不仅标注了齐齐哈尔烤肉的来历、文化和意义,更倾注了“杨记人”对家乡的敬重之情,还有那份对做“烤肉”餐饮的情怀。
在疫情期间,“杨记”旗下各个门店,堂食少了、外送多了;点餐不便、就增加半成品零售,各个门店的销售情况,基本维持了平衡发展。
在特殊时期
杨记齐齐哈尔烤肉
积极应对餐饮顾客消费需求的变化
组织直营门店
加盟门店制定应对方法
一起共渡难关
守护住了家乡的“金字招牌”
在获知齐齐哈尔市被授予“国际烤肉美食之都”称号的第一时间里,杨记品牌就将这个喜讯,分享给所有的合作伙伴和到店就餐的消费顾客,让大家体验到齐齐哈尔烤肉产品的优秀之处。“2023年将是我们杨记发展长三角领域抢占市场的又一个春天,杭州、苏州、南京将会是我们的又一个高地。”杨欢说。
感恩社会、感恩家乡,杨记品牌来自于百姓当中,“杨记人”时刻保持着谦逊之心,与所有加盟伙伴一起,打造中式烤肉。
记者|张 帆
编辑|王佳音 陈莉
责编|戚 莹 李 刚
审核|武 童
合作微信|qyyc5210
爆料电话|17758869668 13845288855
格达奇齐市马佳。
来喊话我齐齐哈尔闺蜜雯雯,看看加格达奇加盟店马佳。环境、肉都是现切现拌,从齐齐哈尔运过来的。他们家秘制拌肉,菜品都是装好盘摆放在冰柜里整整齐齐的。牛肉肠烤牛肚是他家特色推荐,这边还有鸡翅、虾滑、板筋。小拌菜种类也很多,这个比齐齐哈尔的强,都是自选自己拿。
< class="pgc-img">>加格达奇店其实小环境也是非常不错,他们家自助的想吃什么选什么,这个是拌肉这个是特色,牛肉肠必须安排上。先整满满一大桌,不够再拿开烤。今天是我妈点名要吃齐市马佳,必须安排。但最后是我妈掏的钱,先品尝一口秘制拌肉,口味跟齐齐哈尔一样的,拌肉比较耐嚼,适合牙口好一些的人。牛肚很烂糊又很香。
< class="pgc-img">>强烈推荐,麻酱凉皮可以当主食,上脑大片很香,浇汁口味也很特别。入口有齐市马佳肉类特殊的脂肪的香气,还点了盘水饺。我妈说口味不错,位置就在骊山雅居偏西侧,人很多记得提前订。下期见。
2月6日晚8点,农参·内参会迎来第二十五期分享嘉宾——齐齐哈尔市烤肉产业协会执行会长郭旭。在郭旭的分享中,在线观看人数近5000人,点赞数近3万,郭旭以“富民金名片”到“国际烤肉美食之都”为主题分享了齐齐哈尔全市如何用“烤肉的力量”撬动万亿级消费市场,直播间互动活跃,气氛火热。
< class="pgc-img">>郭旭从齐齐哈尔这座城市开始讲起,齐齐哈尔历史悠久,是风景文化名城,又是北纬47度黄金饲养带。齐齐哈尔被誉为“烤肉之都”也有很深的文化基础,氛围浓、历史厚、链条全,可以说烤肉既是齐齐哈尔人的饭,又是“饭碗”。
郭会长介绍说齐齐哈尔烤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新鲜的牛肉,保留了鲜味,有丰富的脂香,独特的烤具、酱料也是当地人的独创。他特别指出,从上游淘汰的中国荷斯坦牛是齐齐哈尔烤肉主要的牛肉食材,产量大、有奶香,这也是齐齐哈尔烤肉好吃的深层原因。为了让齐齐哈尔烤肉走出去,郭旭还尝试使用本地的食材,打造多品牌、多产品,形成齐齐哈尔烤肉相关的200多个产品矩阵,串联起养殖业和餐桌,实现一二三产联动。
< class="pgc-img">>最后,郭会长强调齐齐哈尔烤肉是民族融合的结晶,有深厚的文化“根”和产业基础。几代人之间,齐齐哈尔烤肉经历了作坊-肉铺-超市-家庭-单店-连锁加盟的发展过程。随着国家级的标准出台,齐齐哈尔烤肉将来会实现标准化、数字化、连锁化,打出品牌化,最终冲击国际化,成为富民强市的特色产业品牌。
截至12月6日,农参·内参会已举办25期线上直播,分别迎来了:
前10期: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云波、绩溪黄茶创始人夏瑜、张家港市神园葡萄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卫东、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曙东、淄博市沂源县张家坡镇洋三峪村党支部书记田月水、苏州益友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建华、镇江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马志虎、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利、兰州鸿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洪臣、陕西省柞水木耳协会秘书长李元;
11-25期:江苏清水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秋云、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才林、创意星球董事、副总经理李春生、熊猫指南首席技术官/正高级工程师唐飞、简约商业思维主理人朱天博、点石亦悦集团总经理任会来、阿里数字乡村培训中心认证讲师华少老师、农业农村部创业创新导师(国家级)培训师景大智、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网红村书记陶新霞、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中国预制菜产业园创新发展工程中心主任张科+山东惠发集团中餐事业部总经理刘玉清+德叔鲍鱼品牌创始人张河德+江南食文化学院名誉院长都大明、阿联酋国际投资年会中国区办公室主任兼董事总经理尹慕言、北京大学村官、全国乡村文旅带头人孔祥锋+博看文旅工作室负责人刘杰武、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梁顺俭、齐齐哈尔市烤肉产业协会执行会长郭旭。
每一个内参会分享嘉宾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鲜活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讲解,拉近了分享者和农参700万的农业经营者的距离,让成功的模式、系统化的理论传播得更远。
欢迎更多新农人、元乡人等农业从业者,来农参·内参会,讲出你的观点、经验、故事……一起让品牌少走弯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