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茶饮供应链白皮书2022》指出,新茶饮已成为近年来消费增长最为快速的行业之一。其中,今年6月主题曲爆火的蜜雪冰城,成为了新茶饮赛道上毫无疑问的“当红流量”,无论是慈善捐款还是注册商标,都能引来大量关注。实际上,蜜雪冰城一直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茶饮品牌,从线下门店到线上网络平台,从雪王老家河南郑州到走出国门的印尼万隆,高质平价是蜜雪冰城多年来不断发展中一直坚持不变的理念,也是其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成本倒推定价 基因里的高质平价
据公开资料显示,早期创业阶段的蜜雪冰城还经营过家常菜馆。当时,家常菜馆就坚持使用大品牌调料和优质食材,并且加大菜量,保证菜品品质和分量,再通过成本倒推的方式核算出精确的成本加上微量的毛利润,最终的定价十分经济实惠,赢得了好口碑,吸引不少顾客从大老远跑来品尝,而这奠定了蜜雪冰城高质平价的基因。
2005年,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断研究,蜜雪冰城首支新鲜冰淇淋诞生,在给冰淇淋定价时,蜜雪冰城沿用了这套成本倒推法。用优质的牛奶、鸡蛋、面粉等原材料制作冰淇淋,通过原材料成本倒推,最终冰淇淋价格被定为1元,打破了当时市场上冰淇淋的高价格壁垒,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了便宜又美味的冰淇淋。至今,蜜雪冰城的冰淇淋依然是最畅销的产品之一,且延续着平价美味的特点,让顾客实现“冰淇 淋自由”。
多年来,蜜雪冰城的产品定价一直践行着高质平价的理念,如选用云南咖啡豆在门店新鲜滴萃的咖啡系列产品,定价最高也只有8元,让咖啡不再是“奢侈品”。
一个瓶子能省2分钱 严控供应链每一环
近年来,供应链建设成为茶饮品牌竞相发力的领域,而为了实现“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企业使命,蜜雪冰城率先突破“自建工厂、自建供应链,自产核心原材料”的生产关卡,建成了“加盟运营、研发生产、仓储物流”并行的完整产业链,严控前端运营成本,在保证产品高品质的同时坚持平价策略。
同时,蜜雪冰城全球优选原材料以保证终端饮品的高质。门店数量则为大规模采购原材料提供了极大的议价权利,在源头直接把控了原材料的成本。每天,都有新鲜精选的原材料从全球各地运送到蜜雪冰城自有的核心原材料工厂,通过品控人员人工再次挑选后,将符合标准的原材料送往生产线中。
“我们吹瓶车间生产的每一个装原材料的塑料瓶要比从市场采购便宜2分钱。”该车间负责人介绍,“我们节省的每1分钱,体现在门店的就是消费者能够花更少的钱买到美味的饮品。”不仅如此,在蜜雪冰城自建的核心原材料工厂中,所有的生产环节都是本着建设“百年工厂”为目标,采用领先的机器设备,将全球优选出的原材料,高品质融入美味。同时,通过全国布设的多个仓储物流分仓保证配送时效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仓储成本。这一套完整的链路保障了终端消费者花更少的钱享受到高质且平价的产品。
自1997年创始以来,为给消费者呈现出更好的产品,蜜雪冰城解决了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口中,整个链路的深层打通,始终用“真”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及合作伙伴。品质向上,价格向下,对蜜雪冰城而言,“让全球每个人享受高质平价的美味”不仅是企业使命,也是不断发展的动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图片由闫冰洁授权使用)
报记者 许礼清 孙吉正 北京报道
近日,蜜雪冰城话题不断。先是因为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被推至风口浪尖,又因“蜜雪冰城主题曲”在线上热度不断攀升。
从传播效果上看,蜜雪冰城的“主题曲营销”无疑是成功的。在B站,其主题曲MV播放量高达1442万次,相关微博话题阅读了超过1.6亿,讨论度超过20万。在线下,不少消费者唱着“蜜雪冰城甜蜜蜜”期待领取免费的茶饮。
事实上,蜜雪冰城长期以来最鲜明的标签是低价,不过与低价的产品相反,有媒体报道,蜜雪冰城营收早已超过60亿元,门店总数量上万家。而大规模加盟,品控也是其面临的考验。如今奶茶第一梯队已有公司成功上市,蜜雪冰城任重道远。
对于未来公司的战略管理以及发展等,《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蜜雪冰城方面,对方表示近期不方便接受采访。
火出圈的蜜雪冰城
6月初,蜜雪冰城在B站上传了主题曲MV,魔性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迅速获得了大众的关注,其中中英文双语版高达1442万次的播放量,超过68万的点赞量以及32万的转发量。
紧接着,网友们开始对这首上头的主题曲进行了二次创作,英语版、俄语版、日语版、泰语版等不同语言版本,甚至还有四川话、粤语、广西话、东北话等方言版本。微博上,#蜜雪冰城社死现场#、#蜜雪冰城主题曲#等多个热搜轮番上阵。截至目前,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6亿,讨论度超过20万。
与此同时,网上也引发了一些对蜜雪冰城品牌LOGO的再创作。6月30日,蜜雪冰城发布声明称,对以任何形式、方法,歪曲、丑化我司品牌形象或侵犯公司知识产权的行为,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但在这场线上线下的联动营销当中,蜜雪冰城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收获了一大波热度。
事实上,看似意外的火热,背后隐藏着精细的策划。蜜雪冰城的主题曲被不少网友称之为神曲,听过之后便在脑海挥之不去。据记者了解,这首上头的主题曲旋律来自国外的一首民谣oh,Susanna,这首民谣诞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至今已经有超过170年的历史,有一定的大众基础。除了耳熟能详的旋律,蜜雪冰城的歌词只有短短的13个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营销的重头是制造爆点,只要年轻人喜闻乐见,有爆点,能够为广大受众接受,并能够广泛传播,那么这次营销就是成功的,当然火爆的营销和蜜雪冰城自身的产品定位也是离不开的,蜜雪冰城主打性价比,和现有主流茶饮模式划清界限,拥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在茶饮界走向高端的时代走出了一条“亲民线”。
清华大学品牌营销研究员孙巍告诉记者,如今奈雪的茶已经提前上市了,喜茶或许会紧随其后,蜜雪冰城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给自己造势。同时品牌也需要持续不断的热度去吸引加盟商。事实上,从打造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短视频,线下再开展一些促销或者各种活动,做到线上线下互动,这是现在营销的基本打法。
“蜜雪冰城是属于偏低端的定位,消费群体比较大众化。它此次的营销核心就是迎合大众。比如本次选用的主题曲旋律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旋律,而不是曲高和寡的小众音乐,这样与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而且简短的歌词更容易大众记忆,从而能够快速广泛进行传播。”孙巍说。
不少网友评价蜜雪冰城的主题曲跟它的品牌形象一样,简单化、大众化。而据记者了解,此次蜜雪冰城洗脑神曲背后的操盘手是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等脍炙人口的广告语都出自于这家营销公司。
华与华董事长华杉曾在微博上表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市场,品牌和店面形象最重要的是规模感和可快速复制。“灵感”越少越好,创意越多越难复制。由此可见他的理念与蜜需冰城的发展轨迹不谋而合。
事实上,这并不是蜜雪冰城和华与华的首次合作。成立24年的蜜雪冰城已经换过6次门店形象。2019年,蜜雪冰城门店出现了一个拿着冰淇淋权杖,头戴皇冠的“雪王”形象,同时红色与白色成了门店的主色调。此后,蜜雪冰城将“雪王”这个超级符号用到了极致,从品牌形象到门店设计,从物料到周边等,雪王形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门店打烊后,卷闸门上都是“雪王”的形象。
某消费者表示,固定的形象会加深消费者的记忆点,比如星巴克、喜茶等品牌,经常看产品上印着的图标,久而久之一看到这个图标就会想到品牌。蜜雪冰城的门店虽然看起来有些“花里胡哨”,但是有了“雪王”这个形象之后,就有了重点,会让消费者对蜜雪冰城更有印象。
赚钱之道
除了洗脑的主题曲,蜜雪冰城一直顶着低价的标签。在动辄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一杯的现制茶饮行业,纵观蜜雪冰城的产品,3元左右的冰淇淋,4元左右的柠檬水以及10元内的奶茶,公司将低价走量的策略发挥到极致。
尽管产品便宜,但是蜜雪冰城的营收规模并不小。有媒体报道,早在2019年蜜雪冰城的营收就超过60亿元,净利润在8亿元左右。而根据奈雪的茶的招股书,奈雪的茶在2019年的营收为25.015亿元,净亏损为1173.5万元。
盘和林表示,蜜雪冰城的思路不太一样,那就是成本+合理利润的定价模式,走的是长期不烧钱的模式。实际上茶饮成本较低,之所以这么贵,是很多茶饮企业将重头放在了品牌塑造上,甚至有网红茶饮会雇人排队和发放优惠券,其产品本身还有巨大的营销比重。蜜雪冰城去除了这部分成本。
此外,据《晚点 LatePost》消息,蜜雪冰城目前已经完成20亿元的首轮融资,由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融资完成后,公司的估值将超过200亿元。与此同时,蜜雪冰城上市的传闻也甚嚣尘上。
“资本是投资赛道,而不是投资赛车手,无论是喜茶、奈雪的茶、还是蜜雪冰城,对于资本来说都要投资,中国茶饮市场总量是非常大的,无论最终谁胜出,资本都会获得胜利。蜜雪冰城不能说其运营模式一定会成功,如何平衡性价比和产品体验是其未来要努力的方向,不过,中国茶饮业可以没有星巴克,但不能少了蜜雪冰城,因为消费需求是分层的,性价比永远是头部需求。”盘和林说。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蜜雪冰城的经营模式就是低价,然后快速下沉开店做大规模。具体分析,蜜雪冰城赚钱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加盟商,蜜雪冰场广泛招商,加盟商越多,公司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加盟费,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其次是供应链,蜜雪冰城2012年左右开始搭建从生产到运输的产业链条,可以缩小成本。而规模庞大的门店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即使单价低,只要规模大就能有钱可赚。三是用户规模,用户下单的过程中可以将部分用户转化到线上,线上以后或许可以开发更多的业务。而对于蜜雪冰城来说,亏损的风险一部分转嫁到加盟商身上。
正如庄帅所言,蜜雪冰城正在加速扩张。有媒体报道,2019年蜜雪冰城拥有约7500家门店,营收接近65亿元。2020年5月,蜜雪冰城举行第9500家门店签约仪式;根据头豹研究院研报数据,截至2020年,蜜雪冰城线下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家。
不同于喜茶的直营模式,蜜雪冰城快速扩张的背后则是加盟模式。某加盟商透露:“目前蜜雪冰城在省会城市、地级城市以及县级城市的加盟费分别为11000元/年、9000元/年、7000元/年。保证金为1万元,管理费4800元/年,咨询费2000元/年,设备费8万元左右,首批物料6万元左右,装修预算8万元左右,以及房租和其他费用。官方给的总预算是在35万元左右。但我觉得有可能算下来会更贵,尤其是省会城市房租、转让费等10万元可能谈不下来。”
按照蜜需冰城此前的说法,目前所有单品的毛利率都是60%。加盟商一般12个月回本。一位研究蜜雪冰城的行业人士算了一笔账,按照客单价8元计算,如果一天能卖出去300单,一天的营业额就是2400元,月营业额就是72000元。在省会城市,5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如果房租按一月1.5万元计算,水电费按照2000元计算,奶茶店一般标配4人,员工工资1.6万元,不包括原料成本的情况下,算下来人工水电房租的成本需要3万多元。实际上做这个生意就是薄利多销,最关键的还是订单量和自身的经营。如果地理位置比较好,人流量大,各项成本管控好,就更容易赚钱,反之也可能出现亏损。
另一位准备加盟蜜雪冰城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目前蜜雪冰城品牌在三四线城市以及更小的小城市确实有热度,开的人也多,比如自己所处的重庆,一个商圈起码有四五家蜜雪冰城,说明品牌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不过也会担心相同门店之间会影响客流量。
在悦享星厨创始人田阳看来,快速扩张会对管理带来一定挑战。就在今年5月,蜜雪冰城就被曝出存在使用过期食材、个别门店存在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等情况。“扩张过快,加盟商多了就不太好管理,很难面面俱到。而且对于加盟商来说,蜜雪冰城属于薄利多销,利润空间比较低,而客流量是个不可控的因素,所以在原料成本上可能会尽量压低。产品标准化输出可能短时间能跟上,但是要统一标准化管控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田阳说。
雪冰城的门店广泛分布在北方三四线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城中村、学校旁。 (南方周末记者 卫琳聪/图)
3元一个冰淇淋,4元一杯柠檬水,很少有奶茶超过10元。以廉价著称的茶饮连锁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蜜雪冰城”),近日传出融资及上市消息。
据晚点LatePost报道,蜜雪冰城刚刚完成首轮20亿融资,估值逾200亿元人民币。令人意外的是,这一估值超过喜茶、奈雪的茶(下称“奈雪”)等当红茶饮品牌。
其中一家投资机构的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确实投资了蜜雪冰城。但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却向其他媒体否认了融资及上市。
1997年,蜜雪冰城起家河南郑州,公司创始人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据张红甫撰文回忆,二人出生于河南开封农村。不少媒体称,2019年,蜜雪冰城营收65亿,但官方一直未公布经营数据。
在网络地图上搜索蜜雪冰城,密密麻麻的红色坐标铺满了大半个中国。蜜雪冰城官网显示,其门店在全国超过1万家,覆盖31个省份。
不过,这些门店广泛分布在北方三四线城市以及大城市的城中村、学校旁。
一位知名财经博主在微博上评论称,因为售价过于低廉,他每次去外地出差路过时,都有买一杯的冲动,但一直没搞懂这些店靠什么赚钱。
“贫民窟女孩的救星”
2021年1月的一个夜晚,两名外卖骑手在广州一家蜜雪冰城店前驻足,他们等待、取货,却未将手中的奶茶放入电动车后的送货箱,而是插入吸管,倚车啜饮。
这家蜜雪冰城开在艺苑南路。艺苑南路位于广州塔脚下,但地处城中村客村,附近有多个产业园以及职业学校,是广州“最接地气”的美食路。
像蜜雪冰城这样的奶茶店,在仅四五百米长的艺苑南路上,共有16家。这些奶茶店普遍价格低廉,多数价格在15元左右。
蜜雪冰城是其中最便宜的。店里除一款“芋泥燕麦牛奶”售价12元外,其余产品价格均为个位数。
在外卖骑手到来之前,三名高中生模样的女孩聚在店内,举着各自的冰淇淋一同拍照。这款名为“摩天脆脆”的冰淇淋每支售价3元,是这条路上唯一能买到的冰淇淋产品。
“能够在这条街上撑过两年的,估计不到20%。”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茶饮专业委员会联席主席谢灿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在这条街上也开了一家奶茶店。
蜜雪冰城自2019年开业后,至今客流不断。南方周末记者在这家店兼职了一天,统计了晚上7点50分至8点30分该店卖出的奶茶数——40分钟内,共卖出45杯奶茶,平均一分钟一杯。这家店一天经营15个小时,开业时间为早9点至晚24点。
一位店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学生是店里的消费主力,最近是寒假,店里客流量实际已缩减不少。
南方周末记者在蜜雪冰城店内工作时看到,奶茶、冰淇淋等产品主要使用奶茶粉、奶昔粉、速溶咖啡等原料,配料表显示其主要成分均为植脂末。
“它的价格在那里摆着,均价卖8块,但是一盒牛奶起码要五六块,用牛奶的话根本没办法做。”张慧琦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
张慧琦曾在另一家奶茶品牌工作,位于蜜雪冰城的大本营河南郑州。他的老板在自立门户前,开过几家蜜雪冰城的加盟店,后来成立的品牌几乎完全山寨了蜜雪冰城。
“很多粉丝不无调侃地戏称,蜜雪冰城是贫民窟女孩的救星,那也是因为它的创始人就是一个贫民窟出来的男生。”这句话出自蜜雪冰城创始人之一张红甫在简书上撰写的10万字创业日记。
从张红甫的描述看,他负责公司经营,哥哥张红超负责研发产品。但张红超没读过高中,后来在河南财经学院(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读了成人教育公关文秘专业。1997年,即将毕业的张红超在郑州创办“寒流刨冰”冷饮店,即蜜雪冰城的前身。
最初,蜜雪冰城除了冷饮还卖中西简餐,汉堡、薯条、扬州炒饭和鱼香肉丝出现在同一块招牌下,共同的特点都是“便宜”。如今卖3元的冰淇淋,2006年推出时也只有2元。
不过,便宜的蜜雪冰城并非不赚钱。
反其道而行之
高毛利、低净利一直是茶饮行业的痛点。
曾在喜茶工作的王馨雪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主打鲜果、鲜奶的喜茶,毛利约60%,CoCo、一点点等台系奶茶由于原材料便宜,毛利则可高达80%。
旗下开设两百多家奶茶店的苏格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行业平均毛利水平为50%,但是去掉原料、人工等成本后,“净利才几个点”。
据张慧琦观察,河南市场上真正能盈利的奶茶品牌很少,而蜜雪冰城正是少数能赚钱的一家。
张红甫在上述文章中称,哥哥张红超“很会算计”。3元的汉堡会精确计算两片面包多少钱、一块鸡胸肉多少钱,连第一块招牌被打印店误写成“密雪冰城”,张红超也还是凑合着用,因为可以省下200块。
“他的原则就是我一定要量大,把这些费用摊到很低很低。”张红甫透露了蜜雪冰城的成功之道——保证量大的办法便是降低毛利,提高出餐量,实现薄利多销。
张红甫回忆,当时同等营业额下,蜜雪冰城的出餐量要比同类餐厅高两三倍,张红超和员工们几乎每天都二十个小时连轴转。首次推出的冰淇淋也供不应求,冰淇淋机每小时产出的36升产品经常不够卖。
这样的基因在蜜雪冰城体内延续至今。
谢灿武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以奶茶来说,按照同等原料,其他品牌的毛利可能有60%—65%,在蜜雪冰城的价位下毛利可能会压到50%—55%。
张慧琦估算,蜜雪冰城的明星产品“摩天脆脆”冰淇淋,每支的毛利可能只有几毛钱,另一款售价4元的爆款柠檬水,单杯毛利只有一块钱左右。
但即便是利润极低的冰淇淋,加盟商也能赚到钱。广州暨南大学附近一家蜜雪冰城店店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冰淇淋主要是引流产品,而且销量大,实际上也是赚钱的。“一天大概能卖出几百个。”
2020年6月,蜜雪冰城官方微博宣布全球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成为首个门店破万的茶饮品牌。而喜茶、奈雪,门店数均徘徊在千店边缘。
2020年6月,蜜雪冰城官方微博宣布全球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成为首个门店破万的茶饮品牌。 (CFP/图)
“它的价格你山寨不了”
蜜雪冰城是如何压低毛利的?
其官网如此回答这个问题:他(张红超)带领蜜雪人啃了十余年的硬骨头,自建工厂、自建供应链,自产核心原材料。
谢灿武表示,供应链是茶饮品牌竞争的关键环节,但自建工厂和物流并不容易,行业内能够做到的品牌是极少数。
张红甫回忆,蜜雪冰城在研发冰淇淋之初联系的蛋筒供应商一支报价一块钱,根本用不起。
为了降低成本,张红超自己琢磨配方,冰淇淋粉、蛋筒面浆等也都自行生产,连冰淇淋机都是从二手市场上淘回来的,搅拌蛋筒面浆的机器则是一台老式洗衣机。
公司官网显示,目前该品牌由三家公司协同运作。其中,郑州两岸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主导管理运营,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主导研发生产,郑州宝岛商贸有限公司提供仓储物流服务。
大咖食品有限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资质,2018年研发投入743.3万元,2019年为854.5万元,预计未来研发投入将以每年20%的速率递增。
上万家门店带来的规模效应,也使得蜜雪冰城对上游供应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原材料,供应自建工厂。
张慧琦之前所供职的品牌高度模仿蜜雪冰城,但由于体量小,原料成本难以控制到蜜雪冰城那样低,“它的价格你山寨不了”。
同时,蜜雪冰城还着力建设自己的物流。蜜雪冰城官网显示,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仓储物流中心,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全国。
“自建物流需要达到一定体量才能够支撑。”谢灿武表示,据他所知,目前行业内自建物流的仅蜜雪冰城一家。
蜜雪冰城的产品形态也决定了其物流难度较低。不同于喜茶、奈雪的茶等主打鲜果、鲜奶的新式茶饮,蜜雪冰城的产品主要使用果酱、奶茶粉等原料调配。
南方周末记者在蜜雪冰城艺苑南路店看到,店内后场存放有不少奶茶粉、蜜桃果粒果酱、芋头块罐头等原料,唯一的新鲜水果是较易储存的柠檬。
“如果用鲜奶和新鲜水果,是需要冷链的,但如果是冲泡类的奶茶就不需要,配送频次也可以更低,因为这些东西没有太多保质期限制。”王馨雪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供应链建设下,蜜雪冰城实现了极致的性价比。“同样的价格没有他们的好喝,跟他们的一样好喝的比他们贵。”张慧琦总结道。
庞大的加盟体系
能够发展出一万多家店,蜜雪冰城靠的是加盟。
苏格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加盟模式下,品牌方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向下游加盟商卖制作材料,品牌方只要将加盟模式建立起来就能一直收钱。
在奈雪公关高级总监王依看来,蜜雪冰城的产品形态决定了它天然适合加盟。她说,蜜雪冰城店面较小,所需人手少,产品种类不多且制作相对简单,相较于奈雪、喜茶等调配较为复杂的产品而言,标准化程度更高。
南方周末记者在蜜雪冰城艺苑南路店看到,蜜雪冰城向加盟商提供详细的产品制作“配比表”,详细记录了每款产品所用原料的克重及操作步骤。
店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学习能力强,一个新手半个月即可掌握店内产品的制作。王依称,奈雪的员工需要培训两到三个月能才到店操作。
在发展加盟上,蜜雪冰城延续了一贯的低价策略。
公司官网显示,开一家蜜雪冰城加盟店需要投入加盟费、管理咨询费、设备和原材料采购等各项费用,总费用预计30万左右。
苏格表示,在目前比较大的连锁品牌中,蜜雪冰城的加盟成本几乎是最低的,开一家CoCo加盟店的投入是其两倍左右。
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说法,蜜雪冰城加盟店的开店成本之所以低,主要在于其品牌定位本身较低,原材料较为便宜,同时由于产品线较少,所需机器设备更少。
在暨南大学附近开店的蜜雪冰城加盟商坦言,她选择加盟蜜雪冰城的重要原因,就是开店成本低,自己能够负担起。
加盟模式的难点在于对加盟商的管控。
张红甫在创业日记中记述,2015年前后,他率队首次前往全国各地巡店,惊讶于加盟店“几乎是一个店一个做餐标准”、走进后厨“地上是粘脚的,甚至能把鞋粘掉”。在巡店结束后返程的路上,张红甫对同事怒吼:“不要叫我张总,我不配”。
在艺苑南路店,员工在完成制作后会将开封后的奶茶粉仔细封存,并按规定贴上标签,注明开封时间,详细到当天几点几分。
“这些公司都是要查的。”店内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原料开封后的使用期限是10天,超过期限就要扔掉,否则被公司检查发现就会扣分,店里的分扣完就会被要求关店。
提起不定期前来店内检查的蜜雪冰城督导人员,店内员工一阵唏嘘:“我们都觉得公司那些人像魔鬼一样。”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加盟的问题很难根治,贿赂公司督导、盈利不佳的加盟商私自改招牌、大加盟商自立门户等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难以复制
牢牢占据着低端市场的蜜雪冰城,曾多次尝试开发其它产品,但均以失败告终。
张红甫回忆,2009年左右,发展连锁加盟已三年的蜜雪冰城被郑州大上海城商场邀请入驻,但对方在得知其产品售价后又表示了拒绝,担心拉低商场档次。
对比当时上海兴起的“快乐柠檬”、进入郑州的美国冰淇淋DQ等品牌,张红甫气恼自家的蜜雪冰城“场所low,利润低”,是“土里刨食”。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2009年,张红甫曾在郑州市实验中学附近开了一家“高端店”,将冰淇淋原料从自产的冰淇淋粉换成康派克奶浆,花高价购入美国泰而勒冰淇淋机,不仅派员工打入价位更高的两家竞争对手内部学习,自己也亲自应聘到DQ上班,学习怎么做“高端冰淇淋”。
两年半后,这家“高端店”关门大吉。关店后张红甫算了一笔账,这家店一共赚了6100元。
蜜雪冰城又于2017年推出咖啡品牌“幸运咖”。这一次,张红甫彻底放弃了高端幻想,依然维持3—10元的定价。在2020年发布的《致全体幸运咖伙伴的一封公开信》(下称“公开信”)中,张红甫表示要做县城甚至小镇的平价咖啡,在五年内复制出一个蜜雪冰城。
但平价策略用在咖啡这一相对高端的饮品上后,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张红甫在公开信中贴出了张红超对幸运咖营业状况的反馈,反馈时间为2020年7月。张红超直言,幸运咖营业额“没有火爆”,2020年加盟店的营业额目标定为2000元。
南方周末记者从幸运咖客服处获知,开店三年来,幸运咖在全国开设了165家门店,集中在中部省份,其中河南占据110家,主要开设在县级市。
张红超将幸运咖反响平淡归因于顾客对咖啡较为陌生,认为咖啡是高端奢华饮品。“所以需要时间让他们敢进幸运咖,了解幸运咖,有磨合期。”
而张慧琦认为,郑州等市场的消费者没有喝咖啡的习惯,“好多人喝咖啡就是为了‘装’”。而售价个位数的幸运咖,显然无法满足顾客“装”的心理需求。
南方周末记者多次致电蜜雪冰城,希望能够采访创始人兄弟,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应受访者要求,王馨雪、苏格、张慧琦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卫琳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