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器的改装是我提车回来就加装了,小投入自己动手就可以搞定,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感受,发现这个加装解决大问题(通过正文图片可以展示),很多人疑问会不会影响空调风量,我觉得没有大影响,可能途观的空调还是比较好的原因吧。今天应该是第四次换滤芯了,正好拆装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下滤芯的安装及滤芯的更换问题。
一、外置滤芯的作用
如果没有外置滤芯,因为吹外循环容易堵塞蒸发器造成出风小,到时要清理就比较麻烦了。
< class="pgc-img">>看看这个效果,这是我去年十月份云南雨季结束后换的,没装的看着什么心情
二、安装过程(由于之前安装,这次主要是图文介绍下)
< class="pgc-img">>工具,这个是某宝买的时候赠送的,很实用
< class="pgc-img">>这就是交易记录,物美价廉,很多车友都是买的很贵的那种据说原厂的,我查了下没法怎么鉴定原厂,不过都是原装位安装噢
< class="pgc-img">>如图所示,来张整图,说明下滤芯位于这个挡板下方
< class="pgc-img">>第一步拆下这个卡子,轻轻向后一拔就可以拿下来了
< class="pgc-img">>拿下来的卡子特写一张
< class="pgc-img">>第二步,直接扒开挡板,由于挡板其余部位是结合在一起的,这里还是比较紧的,建议拿个筷子之类的棍棍撑起来,好施工
< class="pgc-img">>有一个在里面没照到,由于自己施工理解下,接下来一个一个上图介绍
< class="pgc-img">>这是右边那个,已经用撬棒撬开,如图可以看到卡子是有个触点插在里面
< class="pgc-img">>这是左边这个卡子,可以看出来也是有个触点插在里面的,两个卡子千万不能硬拉开噢
< class="pgc-img">>拆下来拍张全景,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挡板好脏,那里面会是什么样呢?
那就是开头那个图片的效果
< class="pgc-img">>看看吧,不知道说没用的怎么看
< class="pgc-img">>这个图是拆卸的两颗螺丝标识
< class="pgc-img">>这是我拆下来的原车的滤网,摆拍一张
< class="pgc-img">>晒一下新的滤芯
< class="pgc-img">>如图用手拉这个拉带,图中已经拉出来了
< class="pgc-img">>拆下来后对比下两个滤芯,这里要解释下两个是一摸一样的滤芯,不要以为下面的是竹炭滤芯,如果不信可以看看拉带的颜色噢
< class="pgc-img">>再来一张特写
< class="pgc-img">>相反程序安装进去,貌似有点紧,按得时候用力一按有点变形,不过不影响使用噢
< class="pgc-img">>最后晒下爱车
三、总结
1、这个滤芯使用起来对空调风力没有感觉有什么影响,我基本都是空调自动模式,一般设置23度正负一度调整,风力一般都是2-3档(当然车辆长时间停在太阳下启动车辆开空调就不要抬杠了啊)。
2、滤芯我是去年11月份这个时段换的,应该是这样,我记忆中是雨季过后的时间,可以看出来滤芯特别脏(过年有一个多月没动过车),所以滤芯的更换时间还是要再缩短,或许4个月左右会更好点。
3、这个东西开始车友建议更换那种几百块的,据说原厂货,我觉得意义不是太大,这个和原车滤网高度相当,也不存在进水之类的说法,核心作用还是滤网,我觉得滤网也是够用了,达到过滤作用就可以了。
声明:本文来自爱卡汽车论坛网友
>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马千惠
再过半个月就要过年了,除了灯笼、春联、年夜饭套盒,河南人的新年怎么可以少了酒!
对河南人来说,过年买酒不叫“买”,叫“囤酒”。
今天,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为您梳理了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1年所发布的57期不合格食品抽检通告中所有不合格酒类产品。主要问题集中在酒精度不达标,违规添加甜蜜素、三氯蔗糖食品添加剂,以及铅含量超标。
这些不合格情况有多夸张?标称宁城安达情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草原安达情,标准规定为59~61%vol,检测后实际度数仅为48.5度,而铅含量是标准规定的248倍。
从各期总计39批次的不合格酒产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多少“买酒避雷攻略”?来听听专家的拆解!
酒为啥不合格?大部分因为酒精度数
从被检查出的39批次不合格酒产品中,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发现,酒精度数不达标的问题占了69%,酒精度数超标的问题占了18%。
< class="pgc-img">>相差最大的是1批次封坛原浆酒(涉嫌假冒),生产厂家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仁和酒业有限公司,实际检测的酒精度数与最低标准值相差14.9%vol。
标称“中国·河南汝阳杜康(集团)总公司”生产的1批次杜康(精品六年窖藏)实际检测的酒精度数与最低标准值相差11.6%vol,排名第二。
天中圣典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卫星公社酒,实际检测的酒精度数与最低标准值相差11.2%vol,排名第三。
在所有酒精度数不达标的酒产品中,最搞笑的非淇县福中福超市销售的标称卫辉市祥河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金樽红葡萄露酒莫属——酒精度检出值为0.0%vol,标准规定为3-6%vol;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检出值为2.48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65g/kg。
这难道是花了买酒的钱,结果是一瓶葡萄汁?
酒精度数允许多大误差值?
酒精度数允许的差值范围应该是多大?什么样的误差是合理的?
首先,我们先来弄清楚,通告里的“标准规定”是从何而来?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2012)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GB 2758-2012)中的规定,应以“%vol”为单位标示酒精度,其含量应符合标签明示要求,酒精度实测值与标签标示值允许差为“±1.0%vol”。
酒中的酒精是易挥发的,销售场所的储存环境、货架期时间都会影响到酒的酒精度数。
据河南省食品科研所白酒技术中心主任王杨介绍,根据国家标准,酒精度检测值与标准规定相差正负一度,都是合理的范围。如果检测结果显示酒精度数超过国家允许的范围,无论是高还是低,都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市面上也有一些小厂家的酒,故意用文字游戏来混淆消费者注意力。比如,在包装上故意将‘50%vol风味’的字体放大,‘酒精度30%vol’字体缩小,远看误以为是50度的白酒,近看才发现上了当。对于这种欺诈消费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一经发现必将严厉打击。”王杨说。
对于实际检测的酒精度数高于标准值的不合格产品,王杨认为,主要是因为厂家一般是生产调度管理、质检不严造成的装错酒水或者领错包装所致。正常生产管理应该是为了延长货架期实际检测的酒精度数会高于标签所示的0.3-0.5度,也防止洗瓶残留水影响酒精度数。
只有配制酒允许添加甜味剂,葡萄酒中不得添加甜蜜素
不合格酒类产品中,过量、违规添加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三氯蔗糖的不合格产品占21%。
< class="pgc-img">>?其中,新疆伊珠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伊珠全汁桃红葡萄酒、四川·泸州市酒泉酿酒厂生产的1批次大青花酒、通化圣雪山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1批次野生原汁王山葡萄酒、西峡县老作坊黄酒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八方桥黄酒,属于违规添加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食品添加剂,江苏太平洋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双洋大曲酒违规添加三氯蔗糖。
卫辉市祥河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金樽红葡萄露酒、华裕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赤霞珠红葡萄露酒、烟台爱森威尔葡萄酒有限公司委托新乡市新天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经典窖藏红葡萄露酒,属于超标准添加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该产品经基层监管部门调查,涉嫌假冒,销售商家为伊川县万润发购物广场。
同样都是酒,一样的添加剂,为什么有的酒不得添加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三氯蔗糖,判定为“违规添加”,但有的酒却可以添加,判定为“过量添加”?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从检验机构了解到,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允许使用甜蜜素的酒类仅限配制酒。酒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甜蜜素的原因可能是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口感添加,也可能是原辅料及生产环节把关不严造成。
同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允许使用三氯蔗糖的酒类限配制酒和发酵酒,蒸馏酒不得使用三氯蔗糖。酒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三氯蔗糖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违规添加以改善产品口感,也可能是与发酵酒或配制酒在生产过程中交叉污染,还可能是其外购的基酒中带入。
“闷倒驴”系列白酒酒精度数不达标,铅超标248倍
所有的不合格酒类产品中,仅范县博大商业购物广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宁城安达情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草原安达情(清香型白酒)铅超标,铅(以Pb计)检出值为124mg/k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5mg/kg。
同时,该酒的酒精度检出值为48.5%vol,标准规定为59~61%vol,实际检测的酒精度数低于标准规定最低值10.5度。
河南商报记者在企查查APP上搜索发现,宁城安达情酒业有限公司的曾用名分别为:内蒙古闷倒驴酒业有限公司、赤峰闷倒驴酒业有限公司。
< class="pgc-img">>?据美酒招商网显示,内蒙古闷倒驴酒业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分为“闷倒驴白酒——草”和“醉火原浆酒系”。草原安达情属于“闷倒驴白酒——草”的系列产品,分别有67%vol、68%vol、60%vol三种酒精度数的不同包装产品,该系列产品主打高度数白酒。
< class="pgc-img">>?避坑绝招:正规渠道购买,记得索要发票
春节临近,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开酒类产品的陷阱?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针对春节饮酒提醒消费者,选购白酒时,要到正规、信誉良好的商店购买,购买名酒最好到正规的专卖店购买,购买散装白酒谨慎购买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家庭自酿白酒。
同时,购买瓶装酒时要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厂名厂址是否相符,瓶身是否光洁,粘贴纸上的标注与外包装是否相符,白酒瓶底上标注的厂名或商标与包装上的文字是否存在差异;购买散酒时,一定要查看散装白酒盛装容器上是否标注有品名、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等,同时,查看检验书,注意索要票证,避免购买伪劣的散装白酒,坚决不购买包装标志不全或流动摊贩上门兜售的散酒。
此外,税务人员提醒:索要发票时,一定要核对:注意发票上的章显示的店名与店内悬挂的税务登记证上的店名是否一致。
同时,消费者一定要注意辨识产品标签。根据标签上的标注,选择自己喜好的品牌、产地、香型和酒精度,从标签上也可以了解产品的酿造原料、工艺类型、执行标准、原料信息、报关批号、防伪信息等相关标识内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合法合规的进口洋酒、葡萄酒除了英文标识外,还必须要有相应的中文标识。
编辑:李英旋 苗亚祥
源:新华每日电讯
图集
参观者在拍摄东山村遗址出土的陶器。 新华社资料片
中华文明史从何时发端?良渚文明后续如何?中原文明为何能够崛起?
“我们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登上浙江大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在“十三五”收官之际,回眸他担任首席专家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工程历时16年,跨越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四个国家五年计划,他感到既艰苦又欣慰。
中国学者义不容辞
中华上下五千年,根据何在?是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到上世纪末,我们还拿不出很明确的回答。
王巍记得,在大学里学习古典文献课,讲到《尚书·尧典》,老师说,这个应该是战国时人的杜撰。
在上世纪20年代,“古史辩派”等学者研究认为,对于夏商周三代的记载,往往出自战国到汉代的后人之手,有神话色彩,也有为了说服君王而依据政治观点的发挥,是否可信值得怀疑。
有破方有立,相比于盲从古书记载,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探求中华文明起源增添了动力。
“不管说四大文明古国也好,还是说六大文明古国也罢,中国都在其中,且是唯一没有中断的。”王巍说,国际考古学有三大课题——人类起源发展,农业起源发展和文明起源发展,而正因为连绵不断,中华文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过程。
“不但国人希望了解,国际学界也希望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王巍表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原生文明之一,搞清它起源发展的过程、背景、动力、机制、特点,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世界文明研究的贡献。”
从考古资料中获取无穷动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于2001年至2016年实施,由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王巍研究员和时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的赵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
在工程启动之前,相关的研究也在进行,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考古学的作用。工程启动,标志着考古学开始接手。王巍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已经到了直接面临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课题。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就已经颠覆了“中原中心论”的认识。
事实上,考古学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贡献还要更早。上世纪初,学者们就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真实可信。作为中国现代考古的第一代学人,李济、夏鼐等前辈的开创之功至今影响深远。
“我们的方法是以田野考古为中心,因为《五帝本纪》《夏本纪》等历史记载早有历史学家在研究,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不断发现的新鲜考古资料中,获取无穷的研究动力。”王巍说。
什么是文明
探源中华文明,那什么是文明?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什么?
曾经有一种“文明三要素”的说法,就是把城市、青铜器和文字作为文明诞生的三要素。按照这一说法,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要推迟到商代晚期使用甲骨文的时期,距今只有3300年。
而现在,则有更为乐观的估计,基于一些重大的考古发现——骨笛、水稻栽培、独木舟……有的观点已经把中华文明的起点径直算到8000年前。
“进入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标志是国家的产生。文明是在国家的管理统辖下,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我们探源工程的途径是研究社会分化,把出现社会分化作为文明的起点,因此,把距今5800年前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年代上限。”王巍回顾说。
工程把距今5800-5300年的这段时期,确定为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段,社会开始初步分化,像河南灵宝的铸鼎原遗址群,聚落数量增加,面积急剧扩大,说明人口在当时显然是有意识地集中,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同样的社会分化,在距今5500年左右,也出现在西辽河流域。在如今的辽宁赤峰和喀左旗,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诸多石砌的圆形祭坛遗迹和方形墓葬遗迹。三重圆形祭坛的结构在汉代和唐代遗址都有发现,一直影响到北京天坛。“当地已经出现了为埋葬某个人而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现象。”
探源工程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农业手工业显著发展,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高等级手工业制品被权贵占有,出现了埋葬贵族且有表明等级身份随葬品——礼器的高等级墓葬,形成了区分尊卑贵贱的礼制,出现了“王”,以及与“王”相称的高等级大型都邑、大型建筑和公共设施,暴力和战争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出现了王权所控制的区域性政体和以暴力支撑的国家权力……
长江下游地区是较早开始文明起源的地区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东山村遗址,一处距今约5800年的墓葬里出土了近百件随葬品,这是全国范围内最早的贫富分化悬殊的墓葬。王巍说,长江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当地考古资料充分,社会分化的现象出现得早,虽然由于土壤酸性强,墓葬中的人骨很难保存至今,但是能留下大量的随葬品。
“在比它晚三四百年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一处墓葬光随葬的武器就有好几十件,死者身下铺着几十件玉锛,周围还有大量陶器。头部放着玉钺,胸口放着大量的玉璜,手上套着很多玉镯。”王巍说,在距今5800-5300年,至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社会显著分化的现象,区域级的文明开始显现,已经进入古国文明阶段。
“之所以称作‘古国’,是参照了‘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古史传说。按照这些传说,当时已经有许多小国,可能相当于西方的城邦国家,也可能和一个‘酋邦’差不多。”王巍说。
“这是王朝之前的阶段,时长约1000年,古国间各有特色,相互联系,相互竞争,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特征是出现了都邑、大型建筑、大型公共设施、高等级墓葬、贵族手工业和礼仪制度。像良渚文化,或者说良渚文明,就是这一阶段的最高代表。”
这样的联系甚至发生在千里之外。在随葬品上,凌家滩遗址和北方辽河流域的一些遗址有相似之处,都有玉鸟、玉龟、玉人,甚至都有C形的玉龙。“5000年前,两个社会的上层是有交流的,而且都有龙的信仰,中华民族的底层文化基因已经产生了。”
把突破口选在良渚遗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了四个最重要的区域性中心性遗址:浙江良渚遗址、陕西石峁遗址、山西陶寺遗址和河南二里头遗址。而良渚遗址为探源工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王巍幽默地说:“我们当时就把宝押在良渚了。”
良渚古城遗址,其规模之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无来者;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在世界同时期的水利系统中,规模也处于首位。“能组织这么大的工程量,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王权,王权是由发达的农业和贡赋系统支撑的,当时已经出现了犁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
良渚古城的高等级建筑居于古城北部正中的高台上,用防御设施与周围区别开来。这一规制一直被我国多个古代都城运用。良渚人以玉为贵,应是后世周礼中“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源头。良渚文化的分布区不但环绕太湖,而且跨越长江,直抵江北。各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玉器上,都有神人兽面纹的“神徽”。而另外一种“鸟立高台”的纹样,也出现在不同地区出土的器物上,甚至在国外许多博物馆的藏品上都能发现。
“当时的良渚已经进入到区域文明了。”王巍说,当时良渚已经出现了贫富发达的社会结构,手工业高度专业化,权贵垄断了高端的手工业技术和玉石等稀有资源,还能调动大量人力建设公共工程和大型宫殿,说明形成了以王为中心的社会控制网络,加之高度一致的宗教信仰,无不折射出一个原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中原的崛起
有这样一种说法,良渚文明兴盛时,中原相对沉寂。王巍说,在同一时期的中原大型遗址,贫富分化非常小,这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有人认为,当时的中原地区首领不贪财,不聚敛财富,也有人说,当时的中原首领舍不得把财富埋到坟墓里,而是在平时使用。”
而到了距今4300年左右,中原逐渐崛起了。这一时期的多个遗址证明,当时的中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和冶金术,战争成为常态。中原先民创造出了一整套礼仪制度,形成了后来的夏商周王朝一大核心特点。像陶寺、石峁、二里头等大型遗址都提供了丰富的佐证。
“中原礼器在周围地区分布非常广泛,应该是当时夏王朝向四周施加了辐射。这些器物不是武器,也不是日用品,而是包含着一定思想信仰的礼仪用品,很可能是因为中原的礼仪制度强烈影响了周围地区,这些地方以拥有中原王朝的器物为荣为贵,最终就如百川归海,汇集到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格局中。”
“最近在河南发现了距今5300年左右的双槐树遗址,被李伯谦先生命名为‘河洛古国’。此前,当地也是在我们建议下,加大了文明探源力度。”王巍分析说,中原的大型遗址有自西向东转移的趋势,距今6000-5500年前,遗址集中在河南西部,到距今5500-5000年前,遗址集中到了中部的郑州周围。
“双槐树遗址与距今6000年左右的遗址相比有明显的进步,出现了三重环壕和高等级建筑,但是也存在一个情况,就是墓葬中的等级不明显,而遗址中体现的差别很悬殊,也许就是首领不贪财或者不厚葬的原因。他们可能是靠威信得到拥戴的。”
多学科的力量
之所以中原能够崛起,专家认为还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距今8000-6000年前,地球出现了大暖期,导致农业发展、人口增加,为社会分化奠定基础。良渚在当时就把大量的湿地开发成了稻田,而到了4300年以后,良渚当地的地下水位上涨,许多稻田重新沦为湿地,支撑不了那么庞大的社会存在,中原则有多品种作物的种植制度,也有多样的地形条件,可以持续崛起。
这体现多学科联合的力量,研究发现,良渚遗址后期的地层里,禾本科植物的花粉明显减少。
“探源工程的宗旨是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多角度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业、精神、物质等多个方面,多层次则是顶层、中层、底层,全方位则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手段和人文科学手段。”王巍说,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探源工程构建了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更为详细的考古学年代框架,让研究者发现了过去难以发现的角度。
“比如说碳14测年,过去测距今5000年左右的样品,误差是正负200-300年,现在运用高精度加速器质谱测年技术,误差可以缩窄到正负50年。中国的测年实验室参加全球200多个实验室的比对,进入到前五名,这也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在陶寺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古观象台遗迹。最初大家一直不知道这座带有12道缝隙的半圆形遗迹的作用,后来同样通过跨学科合作,用电脑复原了当时的太阳运行轨迹,发现先民可以在这里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节气。“陶寺当地有许多尧的传说,我们很可能找到了‘尧都’。”
而在石峁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6个人头坑,每个坑里有24颗人头。考古发现,死者均为青年女性,但是为何方人氏,就要做DNA分析。“考古是最大的交叉学科,研究古人的生活、环境、迁徙、饮食,就需要自然科学大量应用,为自然科学的学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多元一体、兼容并蓄、连绵不断
历时15年,探源工程获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实证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脉络,早期中华文明辉煌的成就,早期中华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以及文明交流互鉴对于促进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距今6000-5000年间,各区域文明百花齐放,如满天星斗。在距今5500年左右,各主要文化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深入,到距今4300年左右,中原崛起,成为汇聚周围地区先进文化的核心。距今4300-4000年的阶段,中华大地进入了古国文明的后期,而到距今4000-3800年阶段,古国文明开始向王朝文明过渡。
而根据探源工程的归纳,中华文明在早期就形成了多元一体、兼收并蓄、连绵不断的三大特质。王巍分析说,在内部,主导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兼容并蓄,不断丰富着中华文明的内涵,促进着各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并增强文化认同感。而在与周边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中华文明同样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不断发展而成为东亚地区的核心。“多元一体格局的建立和兼容并蓄特征的形成,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启动了持续数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发展。”
“中华文明开放性地吸收了周围文明的先进因素。”王巍举例说,中原的铜器铸造技术由西亚传入,但是传入的技术只是在石头上划一道槽,注入铜液后生产铜刀、铜锥,而中原的先民却发明了内范外范的铸造技术,让我们看到了著名的“陶寺铜铃”,也开启了夏商周三代灿烂的青铜文化。
“以农为本,工商食官;汉字系统,延绵不断;以玉为美,以玉为贵;斧钺象征,军事权力;钟鸣鼎食,礼乐文明;血缘地缘,有机结合;祖先崇拜,家法制度;多元一体,百川归海;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王巍说,这些都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众多突出特质。
以斧钺为例,多个重要遗址都出现了斧钺,而掌握军权是产生王权的关键。王巍介绍说,专家们普遍认为,王权应该是军事权力和祭祀权力的结合,“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这个道理。”
考古是片沃土
“生业与文明演进的关系”“资源与文明演进的关系”“环境与区域文明兴衰的关系”,这些课题都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也为考古研究开辟了巨大空间。例如,在资源的相关课题中,中华文明在形成中对铜盐玉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河西走廊、晋陕豫交界地区、辽西就是当时铜资源的三大中心产地。
但是,研究越深入,随之而来的谜题就越突出。例如,在长江中游的石家河遗址,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红陶杯,用途是宴飨还是祭祀?又如,陶寺和石峁古城已经使用了瓦,但是瓦的使用后来为何中断?“考古人总是要问‘为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解释,这就要认真求证。”
“考古是片沃土,当你看到一个陶罐,一处房址,你就会去想象4000-5000年前,当时是怎么下葬的,有什么样的礼仪制度,不经意的发现就会改变历史。考古更有一种独特的自豪感,因为是在找自己祖先创造的历史和文化,能让民众和国际上更多地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王巍说。
说考古就离不开田野。王巍表示,田野考古有苦有乐,“哪怕你不太聪明,只要执著坚守,就一定会有收获,因为每天都有新收获。学自然科学的同学投身考古,可能就拿不到诺贝尔奖了,但是可以在考古史和文明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今年夏天,关于湖南高分考生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和“大师兄”们集体给“小师妹”送温暖的新闻一度刷屏。王巍认为,女性在考古领域可以大有作为,“比如要从上万个陶片中,根据它们的颜色厚度,拼出一件陶器。男生当时拼了半天,烦了走人,然后女同学就拼出来了。女同学就比男同学有优势。”
“考古是个朝阳学科,探源工程还留下许多学术之谜,这也是引导未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原动力。”王巍表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关心中国考古,投身中国考古,为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作出贡献。(记者 冯源)
责任编辑: 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