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袭来!!!一杯冰冰凉的网红茶饮
深得年轻人的欢心
“网红茶饮”店也如雨后春笋般
在苏城大街小巷冒了出来!
那么,网红茶饮
是否真的可以放心喝呢?
为此在上个月,市食药监
对喜茶、都可、一点点和哈根达斯
四家品牌的12批次奶茶进行了现场抽样
检测结果在这里
苏州中心的喜茶、都可茶饮
吴江万宝广场的哈根达斯
所有产品检验结果都是合格
详细检测可点击下图查看
有网友可能会有疑议
只抽查了这4家,能代表苏州市面上
“网红茶饮”的整体情况吗?
这就有请食药监的大数据来说话↓↓
从2017年以来
苏州市食药监局对全市127批次
现场制售奶茶进行了抽检监测
监督抽检情况
?监督抽检情况:共开展92批次,涵盖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合成着色剂(赤藓红、酸性红、苋菜红、诱惑红、新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等指标,结果全部合格。?风险监测情况:共开展35批次,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指标,结果均为未检出。
通俗一点说
网红茶饮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卫生情况
这两方面均表现良好
未有不合格产品流出
但还有一种成分的检测,不容乐观……
部分奶茶咖啡因含量比较高!
市食药监局对15批次奶茶中
咖啡因含量进行监测,结果显示↓↓
该15批次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范围为
120-492mg/kg
检出值最高的为一批次“波霸奶茶”
根据国家标准《GB/T 30767-2014 咖啡类饮料》
咖啡类饮料的咖啡因含量应下限在200mg/kg
注意!奶茶还不属于咖啡类饮料
小鱼向市食药监工作人员了解到
对于咖啡因不耐受体质的人群
一杯奶茶就已经是大剂量的摄入了!
/奶茶中的咖啡因从哪来?/
奶茶中的咖啡因主要来源于配方中的茶叶提取液,含量高低主要与茶叶提取液制备时茶叶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有关,当然,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还与添加茶叶提取液的量有关系。
/咖啡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少量咖啡因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但是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所以我们要提示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体质人群应避免过量饮用,否则可能会引起类似焦虑的症状,如高血压、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
这也基本能解释
为啥有的小伙伴一喝奶茶
晚上就会失眠…
除了咖啡因的成分
奶茶的糖分含量也要注意
奶盖虽然会提升奶茶的口感,但由于其脂肪含量较高,对于需要控制体重、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应适当饮用。同时,要注意购买后尽快引用,防止变质。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此前,据商务部官网,中国台湾地区食药部门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其中法国出口两批次哈根达斯香草冰淇淋被检出农残“环氧乙烷”。
澳大利亚相关部门业发布召回公告,称召回从法国进口的哈根达斯冰淇淋。
2022年7月8日,新西兰食品安全局(NZFSA)发布召回公告称,General Mills New Zealand Ltd 正在召回特定批次的一款哈根达斯冰淇淋,因为产品受环氧乙烷污染。召回产品如下图:
据通报,受召回产品名称为H?agen-Dazs Vanilla (tub)和H?agen-Dazs Vanilla Collection,重量为460ml和4x95ml,保质期到2023年5月21日。
爱尔兰食品安全局称:召回特定批次的两款哈根达斯冰淇淋。该农药未被授权用于在欧盟销售的食品。尽管食用受污染产品不会对健康构成急性风险,但如果长时间持续食用环氧乙烷,则可能会出现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尽量减少接触这种物质。
意大利卫生部7月12日发布紧急食品召回:在法国一工厂生产的哈根达斯香草味冰淇淋桶因存在化学风险,被紧急召回。
据证券时报,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各渠道销售的哈根达斯冰淇淋也多为法国生产,是否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呢?
6月21日,在中国台湾地区食药部门发布边境查验不合格食品名单之后,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曾声明,此次中国台湾地区进口涉及的两个批次产品均未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销售。目前中国大陆市场流通渠道中所有进口哈根达斯产品,在入境清关时都经过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检疫,持有有效的检验检疫合格证书。
实际上,此前也有其他品牌冰淇淋被查出环氧乙烷,公开的原因各不相同。
2021年7月,由Froneri公司生产的Nestlé(雀巢)、Milka(妙卡)等品牌冰淇淋由于含有环氧乙烷被召回。当时,Froneri公司官网发布的召回声明表示,涉事批次冰淇淋中的环氧乙烷成分源自一位供应商原料的意外污染,含量不太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
2021年12月9日,中国香港食品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发布公报称,建议市民不要食用6款“GODIVIA”(歌帝梵)法国进口雪糕,原因是相关产品所使用的稳定剂被验出含有欧盟禁用的除害剂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一种无色的可燃气体。”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环醚,环氧乙烷属于杂环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石化产品、也是一种广谱灭菌剂(能防治多种病害的杀菌剂),可以杀灭多种细菌、霉菌及真菌,被广泛地应用于洗染、医药、农药等领域。
长久以来,哈根达斯以“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广告语深入人心。因为价格不菲,被不少人称为冰淇淋届的“劳斯莱斯”。
据时代周报,从1996年在上海开设首家专卖店,哈根达斯进入中国市场已经26年。曾经25元一个冰淇凌球可谓天价,但仍旧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客人排队。此外,精致的店面装潢,及“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广告语,进一步强化了其高大上的人设。
但近年来,随着雀巢、和路雪、八喜等外资品牌和伊利、蒙牛、光明等国内品牌的进军,以及消费群体的变化,哈根达斯在中国的江湖地位已大不如前,从财报中就可窥探一二。
通用磨坊集团财报显示,从2018年开始,哈根达斯的业绩开始下滑,从8亿美元下滑至2020年的7.18亿美元。2021年,其旗下高端冰淇淋业务有所好转,回升至8.2亿美元,但增速却远不及此前。
新晚报综合每日经济新闻、顺德发布、红星新闻、科技日报、时代周报、商务部官网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值决定价格
有些品类注定跟“高端化”无缘
“雪糕太贵”这件事,在微博上变着花样地挂了快一个月的热搜。
这是大家被贵价雪糕伏击刺杀后的哀嚎。
从冰柜里探身拿一根没见过的雪糕,收银时很可能会听到一个惊掉大牙的价格。
“它明明可以直接抢钱,但还是给了我一根雪糕。”
被雪糕伏击后,建议雪糕全部标价已经成为大家的心声。图源:小红书@LakeLucerne
但同样是夏日冰品,同样是十几二十元的价格,为什么奶茶很少有人喊贵,网红雪糕却被骂惨了?
奶茶价格也差不多
为什么都怨网红雪糕贵?
并不能怪大家偏心。
首先,产品制作方式不同,决定了大家对雪糕和奶茶两者的价格上限接受度有差异。
奶茶是现制的,属于“新鲜食物”,大家通常认为它理应拥有更好更健康的品质。“为更贵的奶茶买单”更容易被广泛接受。
妈妈再也不会嫌我喝奶茶不健康会长胖了,挺好。
奶茶也挺卷,从碎茶和茶末到货真价实的原叶茶,甚至自建茶园提供优质茶叶。手工现剥鲜果替代了果酱,荔枝要选口感最好的妃子笑,柠檬要用不苦不涩的香水柠檬。
前几天,喜茶还在呼吁行业使用鲜奶。
图源:中新图库
而工业化生产、预制包装的雪糕,是买了就走,边走边嗦的解暑零食。
《中国冰激凌/雪糕行业趋势报告》称,75%的消费者买冰激凌最注重口味。
健康品质是加分项,但如果昂贵原料的成本把雪糕的价格一拎再拎,过犹不及。
花生米摆在白瓷盘里是米其林,而再金贵的原料裹上木棒那还是大冰棍。
网红雪糕说自家原料是国外进口的高端,或是从果园、咖啡庄园、牧场马不停蹄采集的新鲜,那又怎样?
越南红提、丹东草莓、新西兰黄油、澳大利亚淡奶油、爱尔兰陈年干酪、或是1.2倍营养价值的高原生牛乳当然好,但不是吃雪糕的刚需。
真的想减少反式脂肪酸,有看配料表“不要乳粉选稀奶油”“不吃代可可脂选可可粉”的知识储备基本就足够了。
再者,奶茶和雪糕的品类定位也不同。
虽然都是用水、奶粉、水果、巧克力等原料做成的冰凉甜食,但正如你和王健林表面看都是碳基生物,但你们却迥然不同。
新茶饮品类在新消费时代下诞生,一出生就是“富家小姐”。
无聊消遣喝一杯,午后三点饮茶先,叼着吸管慢悠悠地喝一下午,奶茶是享受型休闲食物。
而古老的雪糕,起初就是解暑解渴的夏日平价必需品,跟矿泉水、西瓜一样普通且常见。
它被放在盖厚棉被的保温箱的自行车里沿街叫卖、爸妈常从小卖部里批发后塞进单门冰箱、放学后也和死党分着双棒吃。
这是一种人人吃得起,几块钱就能买到的日常小快乐。
大众呼声最高的平价雪糕,依旧是这些老产品
人们对雪糕形成了基本的心理定价:1块钱的糯米糍、老冰棒和小奶糕解渴,三五块钱的大火炬、苦咖啡、冰工厂、巧乐兹和可爱多解馋,10块钱的贵妇级雪糕梦龙封顶。
“轻奢”奶茶降价,如同明星吃路边摊,平易近人。
图源:奈雪的茶.大幅降价消息
“必需品”雪糕涨价,好像素人出名后膨胀,显得忘本。
但也有例外:DQ、哈根达斯、八喜、歌帝梵等冰激凌是可以卖三五十元甚至更贵,是可以被接受的。
正如恋爱和结婚不一样,“冰激凌”和“雪糕”也是不同的物种。
吃雪糕图口感,三分钟吃完,很爽。
吃冰激凌是一种体验。在甜品店的橱窗里精挑细选,坐在店铺里用小勺边细品慢尝边和朋友聊天,男朋友还可以买来讨女孩喜欢。
《奋斗》电视剧中,陆涛和米莱来到他们恋爱时常去的冰激凌店重温旧梦
行云流水的消费体验,更像在店里喝奶茶,而不是吃雪糕。
况且,情绪价值和社交货币两大绝杀附加值,奶茶天生自带,雪糕东施效颦。
这才是决定能否“贵得让人服气”的真本事。
奶茶是新一代血液里的情感寄托和消费习惯。
开心喝、伤心喝、消遣喝、尝鲜喝,夏天解渴柠檬加冰,冬天暖身芋泥啵啵,没有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
雪糕依旧是活跃在夏天的清凉解暑的产物,爱啃雪糕的人还没有多到撑起常态化的市场。
奶茶身上有社交货币光环,雪糕却难副盛名。
当年第一家喜茶登陆上海来福士广场时,火爆到排队五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喝得到。这才是打开社交流量密码和值得发朋友圈的金钥匙。
网红雪糕也有了高颜值、精美形状和IP联名,但也只有景区文创雪糕在朋友圈偶尔露脸,社交标签基本也只有“贵,味道一般”。
何况在真·社交中,请人喝奶茶远比请人吃雪糕要讨喜的多。
雪糕和奶茶的命运之路
相似又不同
雪糕贵,有人说是原料涨价,有人说是商家太黑,有人说这是把消费者当冤大头。
变贵的雪糕被骂惨了,但如果格局打开:
雪糕越来越贵,火爆的奶茶并不“无辜”。
奶茶、咖啡等雪糕的互替品越来越多,导致大家对雪糕的需求量降低。
本来雪糕靠着薄利多销赚钱,如今吃雪糕的人被奶茶抢走了不少,只能抬高单支售价,获得更多利润。
同样的利润,“卖10根便宜雪糕=卖1根网红雪糕”,经销商也愿意进货更贵的产品。
便利店内部人员更是坦言“5块钱以下的雪糕根本赚不到钱”。
“杀死你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又应验了。
就连老品牌雪糕瞄准高利润,也出了高端新系列。
伊利须尽欢的中式冰激凌,蒙牛蒂兰圣雪,光听听黑蒜、藻蓝蛋白、红石榴爆珠、红葡萄酒这些口味基本就能猜到它的中产定位。
雪糕内部的竞争也很激烈。
雪糕配方门槛并不高,谁想爆火谁就要在营销上花大钱。
这些营销成本,最终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网红雪糕和奶茶相爱相杀,崛起路径也有点像。
行业中率先试探性地出现一个高价格品牌,结果一不小心成了黑马。
奶茶界的打头兵是价格翻倍的喜茶,雪糕界是主打款12元、最高卖到66元的钟薛高。
图源微博:@简单靖靖 @刺溜茄仔财
2019年营业额较好的喜茶门店,每天可卖出远高出同行的三、四千杯。
钟薛高总被说贵贵贵,但去年也卖到了双11全网冰品第一,营业额增长一倍。
有了喝汤吃肉的品牌大哥“挡灾挨骂”,其他小弟也前呼后拥地往里跳,推动品类价格的水涨船高。
但高中政治课教过一句:价值决定价格。有些品类注定跟“高端化”无缘。
雪糕就是雪糕,正如同拖鞋就是拖鞋。哪怕Gucci爱马仕LV蒂凡尼都出了5000元的拖鞋,也改变不了大家认定拖鞋9.9包邮就完事的事实。
当价格超出价值,市场会反噬。
雪糕高端化,步子起得够猛,价格已经足够高。
政治课还有一句“价格围绕价值不断波动”。
那么,贵价雪糕先给自己降降温,然后再思考如何做“高价值雪糕”,才是正事。
作者:郭艺
头图设计:王欢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