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06-11 新品首发平台 杭州美食
抹茶!抹茶!抹茶!
抹茶控看完发疯!火爆全国!
到底为什么!!??
再也不用舔屏微博,别人的圈儿!
初代抹茶——将整个日本搬来大杭州!
征服杭州人民的夏天!
上下前后,360无死角解锁~
(文末福利,让你放开吃!)
短短一年,遍布全国,将近百家店!
全国各大门店,排队2h!全忠粉!
?????
抹茶冰淇淋——抹茶就是力量!
人手必入——抹茶冰淇淋~手工研磨的高品质冰淇淋原浆,配上新鲜烤制的蛋卷。每一口,都是味蕾的解暑利器!自拍的颜值担当!
全五星招牌!用最好的丸久小山园抹茶粉,优质霜淇淋原浆。浓郁醇厚的质地,纯天然无添加,所以融化得非常快。抓紧黄金30秒发朋友圈!青川or绿树or白雪,夏天和冰淇淋更配!
抹茶原味千层
初代明星产品!足足20层抹茶可丽饼的苦涩加上20层进口动物性奶油的甜蜜。饼皮的绵软加上顺滑的奶油,一勺下去各种极致的体验融合在舌尖。
选用优质抹茶粉,上桌前均匀地撒上一层,很快就与千层相融合,千层颜色微变深。浓郁的茶香,微微苦涩,没有比这一口更享受的了
山核桃抹茶千层
撒上甜甜的山核桃果仁完美中和了抹茶千层原本的苦涩。
美食君只想说:老板,来一份山核桃抹茶千层不要千层!
抹茶冰雪
还不够过瘾的话!来一杯抹茶冰雪吧~
香浓的纯牛奶,加入抹茶后变得香甜清雅,覆盖雪山版的轻奶油,散发着浓浓的奶香味。
宇治金时白玉
抹茶冰淇淋配上软糯白玉丸子,甜蜜红豆沙调味,抹茶蛋糕体绵软,还有一颗大大的黄金板栗。
小小一碗能吃到【初代】各种招牌,太划算了!
抹茶红豆卷
湿润的抹茶味蛋糕体搭配动物性奶油,加以抹茶粉调配的健康抹茶奶油,混入甜蜜的红豆,口感丰富。
超级绵软的,入口即化,满口抹茶的清香。
初代宇治抹茶
只采用北纬36°京都宇治
“丸久小山园”的天然石磨抹茶原料。
应该没有人能拒绝日式小清新
仿佛一秒置身京都走进了漫画中
原木色的门窗,简洁干净的门头
是炎炎夏日中的一丝清凉
美少女就应该在这样的店里
捧一杯抹茶,享一份甜品
拍拍美照“浪费”时光。
从桌椅到细节摆设
樱花、纸伞、绿竹等
贴心营造出古早式特有的浪漫
让日式风雅展现得淋漓尽致
坐在粉色樱花下
品一抹清凉整个夏天的绿
更多新品等你吃!
杭州美食·专属福利
①
6月12日-6月14日 全场6.8折
6月15日-6月17日 全场7.8折
6月18日-6月20日 全场8.8折
②
价值50元套餐 X 5份
(原味抹茶千层+绿树霜淇淋)
在“杭州美食”(meishi-hz)公众 hao 后台回复【抹茶】领取
价值50元套餐 X 5份
“杭州美食”(meishi-hz)公众 hao
留言区人气前3名各送一份
留言区随机抽取2名幸运粉丝各送一份
③
招牌甜筒 X 60份
(青川/绿树/白雪任选一口味)
在“杭州美食”(meishi-hz)公众 hao 后台回复【抹茶】领取
④
凭杭州美食黑卡
每月17日5折
每月18日6折
每月19日7折
(所有优惠活动不共享,商家保留最终解释权)
- 精彩的留言可以优先精选 -
长春 威海 沈阳 烟台盘锦 潍坊 北京 石家庄太原 郑州鄂尔多斯 西安 咸阳银川 兰州 西宁重庆 成都 渭南 长沙海口 宜昌 武汉 长沙 广州佛山 上饶 九江 厦门泉州 南昌 张家港南通 苏州 宁波 丽水 泉州温州 莆田 台州
抹茶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
现在初代把抹茶带回它的故乡
初代宇治抹茶
初心不忘,代代相传
仅一年时间,就在全国开出八十余家分店
▲ 一家充值 全国可用
初代宇治抹茶(武林店)
地址: 武林路121号(付小姐在成都旁)
电话:15258817546
初代宇治抹茶(下沙店)
地址:下沙福雷德支路贤德巷29号(一点点奶茶旁)
电话:15869621112
初代宇治抹茶(万达店)即将开业
地址:万达广场2026B
商务he zuo:hzmskf
>一慧正操作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检。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供图
中新网太原11月8日电 题:一度电背后的大电网“女飞手”
作者 高雨晴 杜衡
11月7日,农历立冬,一大早,王一慧便与同事来到山西晋中榆次区的一处乡野田间。确立坐标,创建云图,打开无人机巡检系统,选定任务执行设备、巡检模式和任务航线,在其操作下,一台手掌大的小型无人机,机翼快速旋转,朝电力线路和铁塔飞去,开始对500千伏某输电线路精准巡视。
王一慧系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智能调度监控中心无人机班组组员。走路带风、操作娴熟、飞行时从不拖泥带水,是同事对王一慧的评价。作为公司首批“女飞手”,她从未想过,现如今能用无人机来巡线。
2016年,刚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的王一慧,“投身”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成为一名运检工。“2019年之前,线路运维基本都是人工徒步巡视,一天基本能巡视8基铁塔。遇到山区里难巡的线路,一天能巡4基就不错了。”
山风凛冽、颠簸难行、冬冷夏热……忆及当时的工作情景,王一慧如是形容。“还要带上午餐干粮,往往一进山就是一天。”
例行巡线还好,线路验收才是考验。王一慧说,班组里男性巡线员人工攀爬几十米的铁塔一点点进行排查,效率低、风险高且耗费体力。“我当时就想,要是有架直升机就好了。”
2016年,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组织培训无人机飞手,听闻“操控无人机,再也不用爬山徒步腿发软”,她便怀着好奇心报了名。
经过培训,王一慧成为一名取得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的电网“女飞手”。与此同时,公司成立智能调度监控中心无人机班组。班组由6名青年员工组成,其中5名是像王一慧一样的“女飞手”。
王一慧正在查看智能巡检系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供图
除给全省30余个一线运维班组提供技术支持外,该班组还负责无人机智能巡检的推广与应用。如今,各地运维班组都在学习无人机巡检技术,一线巡线运维工头顶烈日攀爬在荒山的危险画面已逐渐减少,耗时又耗力的线路巡视,就在“一起一降”间完成。
“用无人机就像给电网巡检插上了‘翅膀’,成为‘会飞’的运维工,不仅大幅提升了巡检效率,还能发现人工巡线难以发现的缺陷。”智能调度监控中心副主任李俊峰说。
随着智能运检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规格、功能的无人机被投入到输电线路运维工作中,解决以往人工巡检难以发现的死角难题。不过,纵使无人机高效安全,但在巡检过程中,仍有一些“禁忌”要注意。
智能调度监控中心无人机班组班长刘嘉伟介绍,无人机起飞前,“飞手”需提前了解巡检线路的现场环境,如地形条件状况、飞行空域有无遮挡物等。另外,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应尽可能与导线错开高度,距离相差2米较好,以防由于电磁吸力导致无人机失控撞线及坠机。
“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人机在进行巡线作业时,作业半径不应超过2.5千米。当电池电量降至15%至20%区间时,应考虑立即全速返航,避免触发低电量强制降落,导致无人机丢失。”刘嘉伟说。
“现在电网的发展越来越智能化,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适应电网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王一慧介绍,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化、精细化运维,公司专门引进地面远程操控车和自主飞行无人机,相比普通的手控无人机,其飞行航线、巡检点位、巡检设备等信息可提前设定好,能实现作业现场“一键”巡航。
目前,山西电力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已可对13类输电线路设备异常及缺陷进行识别与分析,针对常规电力部件的缺陷识别率可达85%。与传统无人机巡检前端采集、后台研判的模式相比,自主无人机识别缺陷平均用时压缩80%以上,能耗降低90%以上。
“智能运维是对线路通道状态的可知可控,将线路巡视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预防’,助力电网运行更加安全、高效,这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该公司智能调控中心负责人说。
眼下,马上进入迎峰度冬用电高峰期。“女飞手”王一慧将带着她的无人机,继续奔波在乡野田间,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完)
华社太原1月18日电 题:绿的力量——共产党人生态文明的“右玉实践”
新华社记者赵东辉、吕梦琦、王菲菲
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山西省右玉县随处可见的荒凉沙地(资料照片);下图为生机盎然的山西省右玉县小南山森林公园(2020年7月21日新华社记者曹阳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绿,曾是山西右玉最稀缺的颜色,如今却是这里最厚重的“底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右玉林木绿化率不到0.3%,一年到头,黄风肆虐,粮食产量极低,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生存。70多年来,21任右玉县委书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带领干部群众持续不断植树造林,创造了将“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生态奇迹,铸就了“右玉精神”的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次对“右玉精神”作出批示指示。2020年考察山西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终见‘善无’变善有,已将沙州换绿州。”右玉,是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样本。
县委书记的接力
右玉,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风口地带,国土面积1969平方公里。
这里昔日的生存环境到底有多么恶劣?《朔平府志》中记载:“每遇大风,昼晦如夜,人物咫尺不辨。”
“春种一坡,秋收一瓮;除去籽种,吃上一顿。”这就是右玉人过去生活的写照。
故土难离,沙海求生。怎么办?
带着这道“必答题”,1949年第一任右玉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第二天就带上水壶,开始在全县进行4个月徒步考察,终于在一个长满树木的偏僻山沟找到了答案。因为有树的蔽护,那里的土豆和莜麦产量比其他地方高出好几成。
“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
从1950年春到第二年秋天,张荣怀带领右玉干部群众挖树坑、插杨树条,造林2.4万多亩,从此拉开了一场跨越70多年的“绿色接力”。
“换领导不换蓝图,换班子不减干劲。”在右玉,每一任县委书记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种树故事。地图、铁锹和水壶,曾是他们必备的“三件套”。
第五任右玉县委书记庞汉杰患有严重胃病,体重不到100斤,上级原本打算将他调到其他富裕的县,但他却坚持留在右玉种树,一干就是7年。在庞汉杰带领下,右玉干部群众摸索出了“穿靴”“戴帽”“扎腰带”“贴封条”等种树方法,实现大片造林14万亩。
“‘飞鸽牌’干部要做‘永久牌’的事。”这是第十一任右玉县委书记常禄的名言。
拼版照片:上图为山西省右玉县人民在植树造林(资料照片);下图为山西省右玉县苍头河湿地公园(2020年7月22日新华社记者曹阳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他经常说,干部经常调动是“飞鸽牌”,种树造林才是“永久牌”。在右玉工作8年,常禄每到植树季节都坚持带着一家6口和群众一起上山种树,右玉也一跃成为山西省人工造林最多的县。
由于积劳成疾,常禄去世时年仅59岁。临终前,他没立遗嘱,没安排子女的事,而是把右玉几位干部叫到病床前,叮嘱他们:“树是右玉的命根子,要保护好。”
过去,想要在右玉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
因为难,历任右玉县委书记都爱树如子,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饱含深情。
1991年,在右玉工作了12年的第十三任县委书记姚焕斗,即将调到另一个县。临上车前,他又返回办公室,拿上平时种树用的铁锹,又从门前大叶杨上摘了几片树叶,夹在笔记本里,才含泪离开。
……
斗转星移,沙海桑田。
如今,接力棒交到了第二十一任右玉县委书记张震海手中。右玉林木绿化率不仅从当年不足0.3%提高到现在的56%,还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苗基地,抚育各种苗木8万多亩。
张震海说,从过去缺树苗到现在卖树苗,右玉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正成为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
手拉手的同心力
这是2020年12月30日拍摄的位于右玉县的国家级青少年足球夏训基地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山西省右玉县马营河村村民在植树造林(资料照片);下图为朔州市右玉县马营河村附近的人工林(2020年7月21日新华社记者曹阳摄)。新华社发
如果不是根植于人民,右玉的奇迹就不会发生。
“黄沙洼呵黄沙洼,吞了山丘吞人马。”
在右玉县头水泉村村后,有一道长40里、宽8里的黄沙梁,被当地人唤作“吃人的大狼嘴”。
今年71岁的头水泉村党支部书记王明花从9岁起,就跟着父母、老师一起去黄沙洼种树。长大后,她成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村委会主任,一直到49岁当了村党支部书记,植树贯穿她的一生。
在右玉种树,从来都是干部群众、男女老少一起上,不讲条件、不计报酬。
王明花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劳动力每个春天最少要做30个义务工;包产到户后,每人种30棵树苗;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义务植树仍热情不减,只要村里大喇叭一喊,有三轮车、四轮车的村民就拉着大伙儿上山了。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那个吞天吃人的“大狼嘴”如今成了绿山岗,有林地2.2万亩。
在70多年的植树造林中,右玉全县干部群众义务植树累计达2亿多天。在近300万亩的土地上,右玉人民摸爬滚打在沟梁山壑之间,让大地一点点绿了起来,他们中有农民、有工人,也有机关干部。
过去在右玉,每个机关单位办公室门后都放把铁锹。几十年来,仅机关干部就义务造林30多万亩,先后营造了文教林、政法林、财贸林、宣传林等十几个造林基地。
“大家抢着干、比着干,手掌上没有结痂,就觉得自己不光荣,没卖劲儿。”一位机关干部这样说。
一把铁锹两只手,干罢春夏干冬秋。
一代代右玉人为绿化家乡、造福后人作出了巨大牺牲。
刘政是李达窑乡乔家堡村护林员。2000年夏天,一场暴雨冲倒村后的水泥电线杆,压断了3棵松树。老刘打算搬开电线杆去救树,不料,电线杆竟滚砸在他的胸前,大口的鲜血洒在松树上。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把我葬在树根下。”
矗立在小南山上的绿化丰碑,似人字形的大树合抱而成。正是千千万万右玉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才铸就了这座绿色丰碑。
绿色的生产力
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山西省右玉县随处可见的荒凉沙地(资料照片);下图为山西省右玉县四五道岭生态园区(2020年7月21日新华社记者曹阳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隆冬时节,右玉的气温骤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寒风虽然刺骨,但循着右玉的绿化足迹,记者仍然能感受到在这片昔日不毛之地上正孕育出新的生机。
苍头河畔,一抱多粗、十几米高的“荣怀杨”在寒风中肃立,像一位倔强的战士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70年前,张荣怀在这里种下第一棵小老杨时,四周还是黄沙遍地。如今,苍头河两岸已是郁郁葱葱,成为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从过去18种增加到128种。
一里之隔的右卫镇马营河村是直接受益者。这几年,村里相继建起民宿,树下长出了羊肚菌,地里还种上了菊花,发展起了大棚。
“生态好了,人的脑子也活了。”马营河村党支部书记朱义说,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00多元,同比高出近4成。
在马头山绿化1.2万亩荒山的李云生,现在也苦尽甘来。
2002年,他拿着承包驾校挣的几十万元回村绿化荒山开发旅游,“走进去才发现是个无底洞”。无路可退,他只能四处借钱种树,先后投入400多万元。
“最难的时候,等结完工人工钱、还完债,连过年的钱也剩不下,只能和老伴躲在山里吃干粮。”他说。
如今,山上的树木已逐渐长大,1000亩杏树也挂了果。李云生又养了100多头牛,今年收入七八十万元,这位65岁的老人干劲越来越大。
“现在政府正在修环长城公路,等路修好了,我十几年前开发旅游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他说。
绿色给右玉人带来了活路和门路,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注脚。
右玉地下探明煤炭储量高达34亿吨,但右玉人却始终坚持让它埋藏在地下,不要黑色GDP,而要绿色生产力,交出一份份令人满意的作业。
右玉2018年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2019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接近10%,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固定资产投资仍增长10%以上,全年经济实现正增长。
寒冬下,一串串黄色的沙棘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种浑身长满硬刺的灌木是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如今已遍布右玉山头河畔,是这块神奇土地“涅槃重生”最生动的写照。
“右玉精神”的扩张力
这是2020年7月21日拍摄的山西省右玉县马营河村附近的风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村民李云生在喂牛(2020年12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右玉,赢在当下,更赢在未来。
在移民新村康平村内,一排排农家小院整洁利落,水电暖网一应俱全。温室大棚内,红红的草莓挂满枝头,芹菜、黄瓜、西红柿等蔬菜长得正旺。
作为“国家森林乡村”,这里的村民靠着生态观光农业吃上了“旅游饭”,成为右玉脱贫摘帽后新农村幸福生活的缩影。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现在右玉名声在外,出去举办招商会,感兴趣的人很多。”右玉县商务局局长李国兵说,从2017年开始,不断有外地客商前来考察,十多个新兴项目相继落地。
投资4亿多元的国家级青少年足球夏训基地已初见雏形,在这420亩的地方,将建成22片标准足球场地。“这里的环境是一流的,是天然氧吧。”基地负责人王东伟考察过很多城市,独特的生态和人文优势让他最终选择了右玉。
曾经“走口外”的右玉人如今上演“雁还巢”。
十年前,在太原卖电脑的张宏祥带着在外地淘到的“第一桶金”回乡,当起了“牧羊人”。与“老羊倌儿”们不同,他只要坐在电脑前,就能观看羊的放养动态和运动轨迹,实现了智慧养羊。
中大科技、永昌LED、塞上绿洲……在这些绿色科技企业里,到处都有年轻人的身影,一些周边县区的人甚至举家搬了过来。
“右玉未来将是旅游胜地、康养福地和投资洼地,更是一片精神高地。”张震海说。
右玉人用绿色改变命运,更用勇敢、坚韧、无私浇灌“右玉精神”开花结果。
“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这就是右玉创造生态奇迹的“密码”,也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力量源泉”。
行走在右玉,一片片整齐排列的树木宛如画卷一般。右玉精神展览馆、绿化丰碑、松涛园、苍头河……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被这片绿色所吸引,被这种精神所感染。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历经70余载绿色耕耘,右玉正书写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