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餐饮老板内参城市观察员 邹通
餐饮业刮起一股“拌面风”
随着这些年人们对拌面喜好的增加,拌面在需求端开始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据抖音巨量算法显示,2022年拌面的搜索指数仅为41940,而截至到2024年6月,这一指数已飙升至410761,增长了近10倍。
若是把拌面的需求具象化在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就是相关内容在媒体端获得了巨大的曝光。例如,抖音上与拌面相关话题的播放量已近百亿,且仍在持续增长;而在小红书上,关于拌面的种草笔记已超过140万篇,同样呈现出激增的态势。
于是,为品尝一碗热腾腾的拌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打卡起了各地的拌面馆。比如,武汉的余艳梅拌面世家,凭借19元的麻辣牛肉拌面搭配2元的面窝,成为外地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选择。甚至有小红书博主不惜中转武汉,排队两小时只为品尝这碗美味的拌面。
除了武汉的麻辣牛肉拌面,新疆拌面也备受欢迎。新疆的腰站子拌面馆,其劲道爽滑、甜辣无比的新疆辣皮子拌面征服了无数食客。即便下雨,店外仍有人排队等候。此外,这家面馆还提供了碎肉拌面、毛白菜拌饭等多种口味供食客选择。
杭州的拌面同样不容错过。在老杭州,有一家社区拌面馆开了十几年,每天限量销售500碗,周末还暂停营业,却依然吸引了无数食客。这家店的招牌是7元一碗的葱油拌面,面条煮熟后搭配炸香的葱花和热油调味,口感清爽,香气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上述地区,西安、成都等地的拌面馆也备受游客喜爱,并引发排队热潮。因此,随着“拌面热”的持续升温,许多创业者看到商机,纷纷涌入拌面赛道。据企查查显示,2023年新增拌面企业2497家,比2022年多500多家。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新增拌面企业已超1000家,目前拌面企业总数已达26926家。
这其中还涌现出了不少规模化品牌。例如,五爷拌面自2018年成立以来,凭借其20多元的拌面,在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20个省份开设了超过1000家门店,成为首家门店数量破千的拌面品牌。此外,华三爷拌面也于2021年崭露头角,其现炒浇头拌面在浙江、江苏等地迅速扩展,已有170多家门店。
熊麻婆卤味拌面同样表现出色,将拌面与卤味结合,推出了系列卤味拌面。为避开竞争,该品牌从安徽起步,并逐渐扩展至江苏、浙江、广西等多个省份,目前已有123家门店。另外,喜鹊拌面铺和勾魂拌面也凭借各自独特的拌面,在浙江和上海等地分别开设了60多家门店。
在众多品牌和创业者的推动下,拌面赛道也相继涌现出了许多细分品类。
- 沙县拌面:由面条、肉丝、蔬菜、花生碎、葱花、香菜等食材精心拌制,口感丰富。
- 干拌面:面条与调味料、蔬菜、肉类等充分拌匀,口味多变,如担担面、麻辣烫面、酸辣粉等。
- 椒麻拌面:四川、重庆等地的特色,面条与椒麻调味料混合,麻辣鲜香。
- 小龙虾拌面:以小龙虾和面条为主,搭配蔬菜、香料等,创新口感,深受喜爱。
- 蟹黄拌面:蟹黄与面条的完美融合,鲜美扑鼻,口感香滑,是美食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百亿次“围观”的拌面
到底有什么魅力?
从上述的趋势就可以看出,拌面不仅获得消费者喜爱,也成为创业领域的热门选择。预计拌面市场将涌现更多品牌和更细分的品类。那么,拌面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吸引消费者纷纷打卡各地的拌面馆,同时也激发创业者们开设店铺、打造品牌的热情?我们需要从消费者和创业者的角度分别探讨拌面的吸引力。
消费者角度:口感丰富,口味多样,价值实惠
在大众点评上,食客们对拌面馆的评价普遍聚焦于“口味丰富”、“选择多样”、“饱腹感强”以及“价格实惠”这四个关键词。
首先,拌面的口感多变且层次感强,这主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制作手法和多样化的配料。面条经过精心煮制后,呈现出弹牙的口感,这是面条质地和煮制时间完美结合的体现。在拌面的过程中,面条充分吸收各种调料的味道,如酱料、醋、油、香料等,这些味道与面条的口感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口感层次。以芝麻酱凉拌面为例,芝麻酱的醇厚口感与面条的爽滑口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道菜品在口感上更加丰富多元。同时,芝麻酱的香气也与其他配料相得益彰,为整道菜品增添了浓郁的风味。
其次,拌面的口味多样,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新鲜、个性化的需求。从酸辣开胃的酸辣凉拌面,到葱香浓郁、面条爽滑的葱油拌面,再到酸甜清爽的番茄鸡蛋捞面、口感醇厚的蚝油茄汁拌面等,每一种口味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进行选择。
最后,拌面的价格实惠,让食客们能够轻松享受一顿美味的餐食。根据大众点评上的信息显示,一碗拌面的价格通常在11元至20元之间。例如,在西安南稍门的一家疆糊传说滚辣皮拌面王的面馆里,一份西怕辣子皮拌面只需11元,稍贵的滚烫辣子皮拌面也仅为18元。而且,这家面馆还提供白面免费续加的服务,加上其他配菜,一顿饱餐下来仅需23元,非常实惠。
创业者角度:覆盖人群广,细分赛道多,连锁空间大
对于创业者而言,选择项目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判断标准:首先,品类需求的判断,包括该品类是否为刚需、能够覆盖的客群数量,以及在扩张过程中是否受到地域限制。其次,品类差异化的考量,如品牌竞争程度、是否存在足够的细分赛道等。最后,品牌的规模化能力,即该品类是否易于标准化。按照上述标准来衡量,拌面确实非常符合创业者的要求。
首先,覆盖人群广,无地域限制。拌面属于面食的一种形式,它具备面食的一切属性,如适合不同年龄的客群、不同性别的人群等等。此外,拌面的发展也没有几乎限制,几乎可以在全国各地扎根发芽。如根据企查查显示,26926家拌面企业,在各个省份均有分布。
其次,细分拌面种类繁多,为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首先,地域特色鲜明,不同省份拥有各自的招牌拌面,如西江的辣子皮拌面、河南的勾魂拌面等。其次,从制作方式上看,拌面也呈现出多样化,包括现炒拌面、现拌擀面、浇头拌面等多种选择。再者,口味各异,如蟹黄拌面、卤味拌面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这些不同的拌面类型均可作为独立的创业赛道,为创业者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如熊麻婆卤味拌面,结合拌面与卤味,短短三年间便成功开设了100多家门店。
最后,拌面的制作简单且供应成熟,具备量化基础。其制作方式极为简便,仅包含煮面、调料和搅拌三个步骤。此外,拌面作为面食的一种,从原料采购到后厨加工,再到后端运输,都拥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其简单性体现在步骤清晰、每一步都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如煮面的时长、配料的标准等。
拌面赛道的“内卷”
说完了拌面的独特魅力,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各大拌面品牌是如何通过升级和改造,实现品牌的规模化增长的。
一方面丰富品类,构建矩阵,稳定空间。
首先,通过“食材+”的方式扩充了拌面系列。华三爷拌面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们结合鱿鱼、毛血旺、炒鸡、腊肉等食材,推出了辣麻血旺拌面、葱爆鱿鱼虾仁拌面、蒜香芝士龙虾拌面、爆汗辣炒鸡杂拌面、生爆腰花拌面、虾仁双菇拌面等多款新品。其次,通过“拌面(擀面)+汤面”的组合,丰富面类产品线。如五爷拌面以拌面的干面属性为基础,推出了五爷炸酱面、意式番茄肉杂酱面等;同时也研发了多款汤面产品,如青菜卤蛋面、五爷小面、云南石头番茄面等。最后,以“主食+辅食”的方式,延伸出了小吃、卤味、炸串等多种产品。
一方面,打磨店型,打通后端,进行规模化扩张。
五爷拌面通过优化小店模式,如改善后厨设计、缩小后厨面积、引进智能设备等措施,成功将门店面积缩减至60平米。此举不仅降低了用工成本,还增强了门店的客流吸纳能力。为了实现品牌的规模化扩张,一些拌面品牌也加大了对供应链的投入。例如,五爷拌面已投入上亿元,在沈阳、长春、济南建立自有粉面加工工厂,这三个工厂的产能足以满足未来5000家门店的粉面需求。
最后,错位竞争,稳定基本盘,再寻机会。
许多拌面品牌纷纷选择以不同地区为起点,构建竞争壁垒,并逐步向外辐射拓展店面。例如,华三爷已占据浙江市场(124家门店),并逐渐向江苏(28家)和上海(14家)辐射。熊麻辣芦苇拌面则从安徽起步,将门店拓展至浙江和广西。这些品牌的战略意图明确,通过集中攻占头部品牌的战略空白市场,构建市场壁垒,逐步在各地试水,实现规模化发展。
不起眼的“拌面们”
正在努力打开新天地
从总体来看,拌面面馆赛道会持续细分,区域拌面会崛起,拌面也会呈现多元化发展。
1、区域化拌面正在崛起。
如新疆拌面,在抖音上获得了9.6亿的曝光,市场上也涌现出多家专卖店。这些面馆主要推出新疆特色的“辣皮子拌面”和过油拌面,价格适中,人均23-30元,且提供无限续面的服务。除了新疆拌面,这些面馆还拓展了新疆小吃的品类。其中,拌面王品牌在西安南稍门、高新四路、曲江六号、凤城七路等地开设了四家门店,每家门店在大众点评上的评分均稳定在4.1以上。新疆拌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占据当地市场的重要地位。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新疆维吾尔地区有14752家拌面企业。
与此同时,上海的葱油拌面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抖音上,葱油拌面的相关话题播放量高达42亿;在小红书上,相关笔记数量超过14万篇。葱油拌面的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方面通过零售化,以方便面形式在各大零售渠道销售,销量可观;另一方面,许多餐馆将其纳入菜单,作为拌面的一种选择。无论哪种形式,葱油拌面都在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活力。
在新疆拌面的引领和“拌面热”的推动下,未来将有更多地域性拌面迎来发展高潮,如陕西的拉条子拌面、河南的大盘鸡拌面、上海的葱油拌面等。
2、拌面正在呈现多元化发展。
首先,拌面食材的多元化。一方面,通过拌面+肉类来凸显拌面的价值感。如西贝的辣牛肉拌面、五爷拌面的重庆辣子拌面、华三爷拌面的牛肉拌面等等。此外,一些面馆品牌为了探索拌面的高价格区间,开始在拌面中加入蟹黄、小龙虾、蟹粉、虾尾、牛蛙等高价值食材。如市场上流行的蟹黄拌面,将蟹黄的鲜美味道与面条的香滑口感完美融合,让拌面价格扩充到60元以上。
其次,拌面口味的多元化。以“康师傅为例”,它就推出了全新拌面品牌“干面荟”,并升级了现有品牌“康师傅拌面”。康师傅拌面在口味上主打牛肉食材,同时推出了XO酱海鲜炒面、铁板牛柳炒面、蚝油牛腩捞 面、椒麻鸡丝拌面和韩式火鸡拌面等五种新口味,涵盖了海鲜、牛肉、鸡丝等多种风味,满足了消费者口味多样化的需求。
最后,卖点的多元化。如有些拌面馆,为凸显拌面的烟火属性,开始尝试现炒浇头。例如,五爷拌面推出了重庆辣子鸡块拌面,陈香贵推出了小炒皇牛肉拌面,华三爷拌面推出了柴火香干炒肉拌面、牛脸肉拌面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803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茶咖、预制菜、情绪价值……
2024餐饮6大热门新趋势出炉
2023年,茶饮、咖啡赛道势头依旧,卷细分、卷创新、卷副牌,“价格战”的桎梏下,一些小众精品咖啡店倒下,一些赛道黑马蹿出,更有“万店品牌”出炉……
在过往两年中反复陷入两难境地,在骂声中卖爆的预制菜有了“官方”不断出台的新政策加持,也开始拥抱“好口碑”……
而现制酸奶的爆火与负面,“黑科技”时代下的智能化比拼……都成了2023年餐饮行业的热门事件。
3月27日-30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第三十二届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即将盛大开启,预计展示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吸引3000家优质展商,预计发布上万款新品,超25万位从业人员交流。
届时,2024年的餐饮热门趋势将会重磅揭秘,更有6大特色展区,沉浸式体验。
>>>咖啡赛道门店激增,品类开始加速细分
2023年,国内现磨咖啡市场门店数量增长达到惊人的58%。咖啡市场一片火热,同时竞争加剧,通过赛道细分来打开增收增利新局面,已经势在必行。
在今年展会上,咖啡展区作为HOTELEX酒店与餐饮展的拳头板块,集合了行业优质资源,汇集咖啡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头部企业和明星品牌,包括王力、香季、品克、百胜图、MHW-3BOMBER、白矮星、Melitta、来回、索玛、艾渥卡、捷辉、NUOVA DISTRIBUTION CHINA、格米莱、OATLY、CIMBALI、MONIN、和沁、MingS、咖博士、福腾宝、开展、酒总、麦诺……等,从咖啡豆种植、采购、加工、运输,到贸易、设备制造等全流程进行现场展示及体验。
更有重头戏“咖啡赛事”,将呈现咖啡冲煮、拉花、烘焙及咖啡师大赛等国际赛事精彩对决。
>>>茶饮赛道“卷上加卷”,爆品、黑马不断冒出
过去一年,茶饮品牌们出海、下沉,冲击IPO,集体开放加盟,更有一些爆品如瑞幸与茅台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黑马如一鸣惊人的茉酸奶等热门事件出现。
规模化进程加速,赛道“卷上加卷”,但同时“创新”也带来了市场新的细分机遇。
在本届展会的现制茶饮特色展区板块,数家优质企业同聚,汇聚君乐宝、生合生物、桔品茶叶、溜溜果园、帮利茶业、佰利鲜、意利、逅唐茶业、魔饮咖啡、茗朝、鲜活饮品、奕方、循香、维益、凯利威、格瑞、黄山水工、普兰德、广禧、大晃传英、饮之健、大闽、速品、森糖、巧源、家联……等优质企业同聚奶源、茶底、小料、鲜果、设备、包装无所不包。
>>>在骂声中卖爆,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超5100亿元
根据艾媒咨询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产业已经连续三年实现了20%以上的增速,2023年的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已超过5100亿元。
产业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玩家进入赛道比拼,但产业与消费者间对于“预制菜”的定义仍存在模糊地带,大众口碑的翻身还需时间验证。
在今年展会上,预制菜特色展区将从选材、标准、工艺、运输等多维角度,集中展示预制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部生产制作流程,由仟味、盛大、今味、嘉豪、正腾、聚口福、多吉、独凤轩、鑫美臣、双盈、安琪、滋杨味、统幸、厚德、卓典……为现场专业观众打造进一步深入人心的安全和健康认知。
>>>“黑科技”大比拼,智能化技术成核心竞争力
继机器人摊煎饼、无人送餐餐厅、无人自助餐厅后,越来越多的“黑科技”手段加持餐饮行业。咖啡品牌库迪推出新品牌茶猫,用全系列“机器人”做奶茶;肯德基也与美团无人机达成合作,上线无人机配送业务……
智能时代,餐饮行业对于科技化应用手段的探索一直没有停过。而在如今的质价比需求下,效率的比拼也至关重要。
在本次展会的餐饮设备特色展区中,汇聚了业内一流的餐饮设备制造商,包括美得彼、瑞仙、高达/英联斯特、创绿、酒总、金佰特、华菱、强安、名厨、美厨、翔鹰、燕诚、聚鑫、博精特、佳迈、迈科、金城、海尔、星崎、星星、创历、久景、罗特、浪拓、金达利、冰创、冰山松洋、净平环保、科蓝……还将有最新的智能厨房设备、厨房净化设备、洗碗机、制冷设备以及全自动智能米饭生产线等展示。
>>>消费分级的餐饮行业,情绪价值成为比拼关键
多位商业观察家及餐饮资深专家都曾表示,情绪赛道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赛道之一。消费出现分级,消费者需求不再只追求低价或贵价,而是在价格维度上更多衡量附加情绪价值。
一套精美的餐桌,一份别具心思的摆台,都将给消费者带来情绪价值和仪式感的惊喜。
在本届展会筹备的桌面用品特色展区中,楠宋、昂升、伟业、高淳、陶溪川、上下、Wedgwood、ATHENA、RIEDEL……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用极致工艺美学,让众多展品无不体现着品味与实用的优雅融合,为餐厅的运营提升,带来更多创意。
>>>新中式烘焙后,品类开始转向“小、轻、健康”
烘焙赛道的火热很难在单一维度下衡量,尽管过去几年“新中式烘焙”网红品牌们出现颓势,但赛道逐渐摸索出新的故事。
更小、更轻、更健康的烘焙大单品们接踵而来,贝果、吐司等产品大爆。有数据显示,烘焙食品已经成为国内休闲食品行业的第一大品类。2023年国内市场烘焙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
本次展会的烘焙特色展区上,涵盖了预制烘焙、烘焙原物料、设备、成品等,君乐宝、早苗、卡比詹尼、海力、科博、高贝食品、南侨、吉猫、鑫万来、可颂、熊猫、顶亨、海融……以潮饮的思维赋能烘焙产业新发展。
下探行业最深度
20+大佬独家解读餐饮趋势
3月28日,“定心增长,迎风而上”2024第二届中国餐饮生态大会,也将在本届展会的分论坛中重磅登场,同时将现场发布中国餐饮最具价值供应链TOP100榜。
本届生态大会上,齐聚20+重磅餐饮大佬,解读最鲜活的头部案例,分享最实际的增长洞察,共同组成一场最烧脑的趋势论道。
过去一年,餐饮企业放开加盟、奔赴万店、加速出海、冲击IPO、拥抱下沉市场......尽显热血澎湃,行业强势复苏。
2023全年,中国餐饮收入首破5万亿大关,达到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三年“磨练”,刷新历史的喜报,稳固增强的数据,昭告着餐饮行业已经满血而归。如今,餐饮生态开始迈入新纪元!
无论是实现规模扩张,还是销量飙升,在狂飙复苏的时代里,整个餐饮生态上下,如何洞察并跟进新趋势,如何打造成熟供应链,如何选择正确的服务商,品牌自身又该以何种姿态面向市场,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基业长青?
在此次生态大会中,将重磅开启四大议题。
案例解读,透过专业视角看问题,从行业最鲜活的样本中挖掘行业新机会;头部洞察,借用大品牌的动向,去洞察行业变迁背后所隐含的真正密码;黑马论道,在差异化战略打法背后,时刻掌握消费新需求,实时推出好产品;流量集结,品类成熟化升至天花板,向内求存、向外求变成为突破的关键。
春之复苏之际,万物生,从一场头脑风暴,引领风向最前沿,下探行业最深度。
更多重磅餐饮分论坛值得关注
在餐饮老板内参主办的2024中国餐饮生态大会之外,还有不少餐饮人值得关注的分论坛。
>>为商业赋能——2024第三届餐饮设计年会&设计的价值
餐饮空间的设计如何提升品牌竞争力,如何为商业赋能。该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从餐饮设计的创新、多元化、商业模型等方向进行分享,探讨设计带来的价值。
阵容含括如麻六记、大董、金悦、鲁采、宫宴、全聚德、海底捞等。
>>餐饮变量策略设计大会
餐饮行业走入存量时代阶段,我们需要寻求新变量,主营业务的不断深耕当然是重中之重,但同时,加快步伐走出第二、第三乃至第n增长曲线同样成为众多从业者、投资者、设计者共识。
在餐饮变量策略设计大会上,将有餐饮创业、策略设计、营销推广、头部达人等餐饮行业全链路上的嘉宾大咖,专业探讨餐饮策略新时代,直面变革,寻找未来餐饮新定义。
>>价值·回归——2024 第19届中华餐饮双创论坛
疫情后的第一年,餐饮相继经历开店潮流、倒闭潮,网红落寞、浮沫破裂,虚假的繁荣与自嗨已成为过去。
消费呈现分级,消费观点发生改变:炫耀式消费正在慢慢褪去,消费者更加注重实用刚需层面。餐饮企业要想在极度内卷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必须从商业本质层面上,价值回归,寻求创新破局方法,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在中华餐饮双创论坛中,巴比馒头、小杨生煎、柠季等超20位重磅嘉宾,500+餐饮行业人士将汇聚一堂,一起探讨“价值回归”下的餐饮经营和破局之道。
今“探店”成为热词,为了满足年轻群体和新中产消费者“注重社交、跟随潮流”的需求,餐饮的消费场景被持续拓宽,“新餐饮”逐步进入投资人视野。记者从企查查数据研究院获悉,《2021年五大“新餐饮”赛道投融资数据报告》出炉,酒饮、茶饮、面食、咖啡、烘焙成为五大风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低度酒令资本“上头”,茶饮国潮养生风兴起
据CBNData《2020年轻人群酒水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2020年酒水消费市场中,90后、95后是唯一消费占比提升的人群,而低度酒则成为“年轻人喝的第一口酒”。从地区分布来看,“微醺”经济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
茶饮近些年也搭乘国潮风,一路高歌前行。数据显示,前十月蜜雪冰城、奈雪的茶、喜茶、沪上阿姨等奶茶品牌获得融资,其中奈雪的茶于6月30日赴港上市;喜茶完成5亿美元的D轮融资;蜜雪冰城获得20亿元的战略投资。国风传统养生药茶饮品“荷田水铺”拿到两轮战略融资;以药食同源为灵感的“椿风”等均获得融资,这些新品牌的共同点是主打养生。
地域特色品牌备受追捧,新中式国潮烘焙品牌崛起
近几年面馆行业转而向中高端发展,面条生意获得了新消费投资人的青睐。其中,和府捞面已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主打川渝风味、极具地域特色的“遇见小面”完成超1亿元的战略融资。
今年国产精品咖啡品牌来势汹汹。7月,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宣布完成A+轮过亿元融资。在城市分布上,上海、北京依然是精品咖啡的沃土。
如今,能让消费者排起长队的不仅有奶茶,还有新中式烘焙品牌。资本作揖,品牌昂首。其中“墨茉点心局”在成立短短一年开出20家门店,已经完成B轮融资。新烘焙品牌乘着国潮风,走进国人视野。
业内人士点评——
“适合”与“理性”才是最重要的准绳
业内人士认为,“新餐饮”品牌致力于从单一的餐饮模式向餐饮+空间+零售“三条腿”走路的模式转变,而国风、国潮的兴盛,恰好契合了年轻人的精神追求。但万物过犹不及,“适合”与“理性”这两个词,才是最重要的准绳。
国潮虽然是当下的市场趋势,但不代表所有站上风口的人都能起飞。任何赛道都没有常青树,新消费一个接着一个,永远会有一批更年轻的人存在,消费市场也会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浮于表面的“伪国潮”并不能救其于水火,盲目跟流不一定能带来回报。而从一时的“网红”到“基业长青”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