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后备箱摆摊,图的啥?
有人开跑车卖布偶赚零花钱 有人开五菱卖咖啡追寻自由
“出摊了!”
6月18日的郫都区袋鼠集夜市,十辆小汽车排成一行,汉堡、咖啡、鸡尾酒、提拉米苏、韩式方便面……摆满了不同车辆的后备箱,车窗、车顶被装饰得光彩夺目。极低的成本,通常一两千至两三万,便可以开启这样的创业之路。
更多的后备箱摊主,则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各种“竞品”之间竞争激烈,被一些摊主形容为就像“甄嬛传”。有人把后备箱摆摊当作是一种生活体验,有人则当成是赚外快的副业,还有的是为企业品牌引流。对于大部分摊主来说,则是创业起步的过渡,而非归宿。
车队
十辆车抱团摆摊
入驻夜市 每周摊位费300元
18日晚上8时许,记者来到袋鼠集夜市,沿着夜市走了近100米,见到了十辆小汽车组成的“后备箱集市”。每辆车不到两平方米的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车窗和车顶挂着光彩夺目的LED灯,面前的人行过道上弥漫着各种香气。
一辆橘黄色配白色涂装的五菱面包车,看起来颇有几分“嬉皮士风格面包车”的味道。车身上贴着“街头美食汉堡”的招牌,下方写着“100%当天牛肉现做”的标语。紧挨着的是一辆吉普SUV,一个黑色的小冰箱就占去了后备箱的一半,旁边摆着小蛋糕、布娃娃和气球。摊主主营甜品,口号为“恋爱哪有甜品甜,九种口味任性选”。
再往里走,还可以见到开在后备箱里的咖啡摊、奶茶摊、蛋糕摊、方便面摊等。记者咨询了其中两家,据称启动资金只花了一千多和两千多,创业成本极低。
一名摊主介绍,在后备箱摆摊的圈子里,多辆车一起摆被称为“车队”。能够抱团的关键因素是“不能是竞品”,不能产生激烈竞争。各摊主之间互帮互助,经常互相送东西吃。
夜市运营方袋鼠集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何娟告诉记者,前期他们招募了两个后备箱摊主并进行扶持,后来渐渐扩大到现在的规模。几名后备箱摊主告诉记者,入驻夜市每周摊位费是300元,“这里人流量大、管理规范等,所以花这个钱是值得的。”
摊主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摆摊只是过渡,未来想开门店
一年前,原本在某教培机构当数学老师的小吴,辞去教职,学起了做甜品。她说,这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自认对提拉米苏、麻薯球、千层蛋糕等甜品的制作方法比较“拿手”后,小吴约3个月前开着家里的宝马出摊了。“以前去西南交大门口摆过,但发现客流并不稳定。”小吴随后发现了袋鼠集夜市。“这里人流量还不错,便很快入驻了。”
启动资金只花了约两千元,主要用于购置一个烤箱和一堆进口奶油。挂在后备箱顶上的3个LED灯,是卖汉堡的摊主大哥借给她的。“店名”取得很简单直接:这有甜品。讲究氛围感的她,用小闪灯把后备箱绕了一圈。
18日22时许,记者见到小吴时,售价一块12元的两大盆子提拉米苏已卖得只剩一块。她准备把这最后一块送给旁边的摊主。
小吴每天午后开始做甜品,下午4点左右出摊,直到把当天做的全部卖完,便收工回家,回到家通常已是晚上12点左右。
在小吴看来,摆摊三月左右,她的生意挺顺利的,唯一的困难是太过劳累。旁边的摊主告诉记者,小吴说得“太谦虚”,其实后备箱摆摊常常要在阳光下暴晒,也会忍受让人瑟瑟发抖的寒风,“绝对不轻松”。
小吴告诉记者,目前她的收入每月一万余元,她希望攒够钱以后,开一个甜品门店。对于她来说,后备箱摆摊是一种过渡,而不是归宿。
生存
会遭遇同品类摊主的竞争 看天吃饭,一旦下雨就得停止营业
Ray是一位来自辽宁抚顺的姑娘,一口东北腔,只身一人来到成都打拼。她顶着一头利索的短发,喜欢独来独往,唯一的伙伴是后备箱顶上坐着的大猩猩公仔。
Ray把自己的浅蓝色五菱宏光mini电车,停在了较场坝的一条巷子里。周围人流量不大,但她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后备箱里摆着调酒用具、咖啡机和一大堆洋酒,主营各种鸡尾酒、啤酒和咖啡。路边再支两张露营用的桌子和板凳,坐下便可以小酌几杯。
不一会儿,来了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他们点了威士忌和伏特加,Ray递给记者一瓶科罗拉。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在这里喝酒很随意,很多女孩子去酒吧会精心打扮一番,但这里不需要。”Ray会把自己的经营故事发在抖音上,做一些引流,“抖音上慕名过来喝酒、喝咖啡的人还挺多,时间久了就成了朋友。”
Ray在酒吧里当过调酒师,当时只把后备箱摆摊当成副业,偶尔空了就摆一摆。大概两个月前,她开始专心摆摊。
与小吴那种定点摆摊不同,Ray面临着更多的困难。Ray说,首先点位很难找,“当你找了一个地方,稳定下来后,有了稳定的客源后,遇到有同品类摊主的竞争,还会另寻他处。”她称,天气也会影响经营,一旦下雨就得停业。
目前,Ray摆摊的月收入在几千至一万余元。她的梦想是开着车自驾游,把后备箱里的酒和咖啡带给全国各地的朋友。下一站,也许会去大理。
现状
大部分是兼职 有的为品牌引流,有的为体验生活而入局
23岁的小王摆摊另有目的。她在郫都区与4S店的同事摆了韩式方便面摊,电源来自新能源车。此前,他们仅仅用电车的K歌系统表演唱歌,希望借此多加点客户的微信,同时开直播,为4S店做线上引流。
6月18日,他们开卖韩式方便面,启动资金只花了1000余元;制作简单,方便面放进电磁炉,加上小料即可。
小王说,公司非常支持他们这样引流。从位于成华区的4S店,到郫都区的摊点,来回要花两个多小时。白天上班,晚上摆摊到深夜,小王和同事一直在坚持。
有一些后备箱摊主,则是为了获取生活体验而入局,或者是为了“好耍”。有人开着法拉利卖布偶、开着路虎卖泡面,常常在熊家桥路网红打卡点成为一景。不过也有豪车车主说:“开豪车也有赚零花钱的自由。”对此,有的路人觉得他们是在炫富,也有路人觉得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还有人在入局后,很快就黯然退局。不久前常常在建设路摆摊的小李告诉记者,卖提拉米苏的摊主太多了,“市场非常卷”。她不愿意加入一些“车队”抱团取暖,于是在摆了两周后,重启打工生涯。(王拓)
来源:成都商报
源:央视财经
9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相关情况。
大城市老年助餐服务5年内将覆盖八成社区
“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下沉,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困难家庭等为重点,优先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 欧晓理:特别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社区的养老服务和普惠托育服务,力争在未来5年内,大城市老年助餐服务逐步覆盖80%以上的社区。
据了解,“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20个指标,其中就包括“养老”和“托育”指标,目前,已有30个省份组织制定了“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
上海:社区长者食堂开业 菜品质优价
日前,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长者食堂"正式营业了。这家美味与颜值并存的社区食堂,充满了海派味道,吸引了众多居民来体验打卡。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东路上的"食尚书舍"长者食堂里,坐得满满当当。拱形彩窗下,老人可以品着鸳鸯奶茶,手捧书籍,享受别具一格的“沉浸式”体验。
除了装修精致温馨,老人们最看重的还是菜品的丰富性和实惠的价格。这里每周有几十种菜品实时更新,保证居民用餐的多样化和新鲜感。
食堂里还设有各种智能化设备,这个煮面机械臂,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做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本帮面。后厨还有智能炒菜机、万能蒸烤箱、智能炸炉等等,可谓科技感满满。
结算的时候,把餐品放到AI摄像头下,每道菜品价格会自动显示,刷脸或出示助餐卡,老人就能用轻松完成支付。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你会关注
国家发话,超级风口!信息量巨大!事关新能源→
依法决定逮捕!
预警!雨夹雪、冻雨将至!十余省区市将遭湿冷“暴击”!
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利润暴跌超20%!将大幅减产,什么情况?
这里暂停入境邮件快件上门派送!这个一线城市发布通知→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监制:柯成韵
本文编辑:张艺菲
未来可期↓↓↓
日高温持续,汽水成为年轻人解暑降温的不二之选。不论是悠闲的户外,还是吹着空调的室内,打开一瓶汽水,清爽的气泡能让夏日的燥热消减大半。
如今,愈发精致的年轻人不再仅仅追求一时的快感,健康、营养成为他们选择汽水的重要因素。完美的口感搭配无负担的配方,在“反肥宅”的同时收获“汽水自由”的快乐,才是这届年轻人的真正追求。
每周喝四次以上
汽水“忠粉”还靠00后
年轻人究竟有多爱喝汽水?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年轻人最爱碳酸饮料。“后浪研究所”的调查显示,50.3%的受访对象每周至少喝一次汽水,22.5%的受访对象每周喝4到6次汽水。还有7.7%的人群对汽水几乎没有抵抗力,每周要喝7次以上。
在实现“汽水自由”的年轻人群体中,年龄段不同,喝汽水的战斗力也不同。00后是汽水忠实爱好者,八成的00后每周要喝4次以上,90后和95后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但相比00后仍然有差距。
在喝汽水这件事上,有执着于零糖零脂和营养的成分党,也有热衷于用汽水搭配一切的发明家,还有离不开碳酸饮料的快乐宅,以及有啥喝啥不挑剔的佛系党。
单瓶别超10元
年轻人拒绝“汽水刺客”
不像冰柜里的“雪糕刺客”,其貌不扬却在结账时给你当头一击;也不像连锁冷饮店里数十元一杯的饮品,让“一杯奶茶钱”成了计价单位。在喝汽水这件事上你可以更加随性:随便一家便利店里,几块钱的冰镇汽水就能即刻带来快乐。调查显示,40.3%的年轻人每周在汽水上的花费不超过10元,也有8.8%的年轻人每周愿意花50甚至100元喝汽水。当然,单价方面,九成以上的年轻人希望单瓶汽水价格不超过10元,近六成年轻人希望单瓶汽水价格控制在5元以内。
水果汽水、乳味汽水、茶味汽水、酒精汽水、咖啡汽水……便利店货架上满满当当的汽水种类让年轻人犯了“选择恐惧症”。如今,汽水圈也开始内卷。数据显示,年轻人最爱水果汽水,其次是苏打水,乳味汽水排进第三。
汽水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调查发现,81.6%的年轻人喜欢冰镇汽水,凉爽加持快乐加倍。11.9%的年轻人选择常温直接喝,还有6.5%的年轻人更愿意喝其他饮品、水果搭配着喝。比如椰汁、甜酒、橙汁、冰块都能组甜蜜CP,神仙混搭让人眼花缭乱。调查显示,年轻人喝汽水时最爱混搭的单品TOP5,依次是柠檬、薄荷、鲜榨果汁、西瓜和乳酸菌。
降低负罪感
养生青年喜欢“零糖零脂肪”
什么情况下最需要一瓶汽水呢?夏日炎热的午后、宅家追剧、打游戏等享受生活的时刻,以及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和朋友聚会等场合,都适宜用汽水来犒赏自己。
汽水内卷这么严重,哪些产品最受欢迎?调查发现,好喝不贵、低糖低卡、品牌知名度高的汽水,更能治好这届年轻人的“选择恐惧症”。口感、性价比、糖度、热量、品牌知名度是最被看重的五大因素。不同性别的人挑选汽水时也存在差异。男生更容易被新奇汽水种草,女生则更看重热量、糖度和包装。
“养生青年”对汽水有了更多期待,既希望享受“一饮而尽”的快感,又希望最大限度降低甜食带来的“负罪感”。数据显示,零糖零脂肪、低糖、添加真实果汁及奶源的汽水,更能得到年轻人青睐。
包装方面,Pet塑料瓶装的汽水易保存、易携带,是夏日出游必备,也是人们首选的汽水包装。金属易拉罐的汽水体积小、方便存储,玻璃瓶美观、可重复利用,也受到好评。 文/本报记者 陈斯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