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跟饺子的区别?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
在北方吃到的锅贴,是长这样的:
< class="pgc-img">>在上海吃到的锅贴,却是这样的:
< class="pgc-img">>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好吃就行!
锅贴是一种著名的传统小吃,据说起源于河南开封,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制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一般是饺子形状,但天津锅贴类似褡裢火烧。
< class="pgc-img">>韭菜鲜肉锅贴
面粉 猪肉 韭菜
味道酥香鲜美,而且有补肾壮阳的功效,春天韭菜上市时大家不妨常做来吃吃。
< class="pgc-img">>=食材=
面粉 300g、猪肉馅 250g、韭菜 100g
姜末 5g、葱末 5g、油 10ml、生抽 15ml
老抽 5ml、料酒 5ml、鸡精 3g
盐 3g、芝麻香油 10ml
=步骤=
1. 在面粉中加入开水(120ml)调匀,再慢慢加入冷水(120ml)揉和成面团,盖上湿布,醒20分钟,让面团松弛。
2. 猪肉馅中加入姜末、葱末、生抽、老抽、料酒、盐、鸡精,沿一个方向搅打上劲,然后加入芝麻香油搅拌均匀,放置一会儿。
3. 韭菜择洗干净,沥净水分,切碎,放入肉馅中,搅拌均匀成馅料。
4. 醒好的面团揉光滑后搓成面棍,再分成大小相等的面剂子,擀成圆皮。
5. 取面皮,包入适量馅料,中间捏和,两边留口成锅贴生坯。平底锅烧热后,淋入一层薄油。油热后,转小火,把锅贴整齐地码入锅中,小火慢煎。
6. 煎至底部微黄时,分三次淋入少量添加面粉的水,盖上锅盖继续小火慢煎。
7. 煎至汤汁收干,面皮由白色变至透明状,底部酥黄时即可盛出。
=小贴士=
- 可以用现成的饺子皮做,自己现做的烫面比买的饺子皮有弹性。
- 锅贴的馅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时令蔬菜随意变化。
山药鲜肉锅贴
面粉 猪肉 山药
和面的时候加入了山药泥,既使口感更软滑,又丰富了营养。
< class="pgc-img">>=食材=
低筋面粉 300g、山药 130g、猪肉馅 70g
油 10ml、姜末 10g、白芝麻 10g
圆白菜(也称卷心菜) 300g、大葱碎 15g
酵母 4g、泡打粉 3g、细砂糖 15g
盐 3g、老抽 15ml、生抽 10ml
鸡精 5g、芝麻香油 15ml、甜面酱 15g
=步骤=
1. 猪肉馅中加入大葱碎、姜末、鸡精、甜面酱、生抽、老抽,沿一个方向搅打上劲儿,最后加入芝麻香油,拌匀,静置20分钟。
2. 圆白菜洗净剁碎,挤出水分,加入到肉馅中,搅拌均匀成馅料。
3. 山药去皮磨成泥备用。
4. 低筋面粉、酵母、泡打粉、细砂糖、盐混合均匀,加入山药泥和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盖上保鲜膜静置20分钟。
5. 将面团反复揉压成光滑的面团,之后分成25g重的小剂子,擀成长方形的面皮。
6. 包入适量馅料,对折。
7. 并将两边捏合,即完成一个锅贴生坯。
8. 依次将锅贴全部包完。
9. 平底锅中加入油,将制好的锅贴生坯码入平底锅中,用小火煎至底部香酥呈金黄色后,撒上白芝麻即可。
=小贴士=
处理山药皮时一定要戴上手套,如果山药的黏液沾到皮肤上,会使皮肤过敏发痒。
牛肉锅贴
面粉 白菜 牛肉
牛肉锅贴是南京很有名的小吃,在南京有很多经营锅贴的小店,但是那些店里买的牛肉锅贴都是纯肉的,而我的家人口味都较清淡,所以我在馅料中又加入了白菜,这样一来口感就没那么腻了。
< class="pgc-img">>=食材=
面粉 100g、牛肉馅 150g、白菜 150g
鸡蛋 1枚、大葱 5g、鸡精 5g
白砂糖 5g、老抽 5ml、香油 10ml、油 15ml
=步骤=
1. 面粉放入面盆中,将15ml开水慢慢淋入面盆中拌和均匀。然后再慢慢加入30ml凉水,用手搅合均匀,揉成面团,用保鲜膜包好,饧置20分钟。
2. 白菜清洗干净,沥去水分,剁成白菜末。鸡蛋在碗中打成蛋液。
3. 将牛肉末和切好的白菜末混合,加入打好的蛋液和葱末,调入鸡精、白砂糖、老抽和芝麻香油,用手将馅料抓拌均匀后,改用筷子沿一个方向搅打至馅料变得粘稠,腌制5分钟。
4. 将饧好的面团分成小块,擀成锅贴皮。每张锅贴皮中包入适量馅料,捏成饺子状。
5. 油倒入平底锅中,使油均匀地布满平底锅底,将包好的锅贴整齐地码放在平底锅中。
6. 中火加热平底锅,煎制1分钟后淋入50ml凉水,盖上锅盖煎至锅中的汤汁收干,锅贴底部呈焦黄色时盛出即可。
=小贴士=
- 牛肉末与白菜末的比例为1:1,白菜末也不需要挤去其中的汁水,这样做出的锅贴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香浓的汁。
- 煎制锅贴时加入的水量要特别合适,太少则容易干锅将锅贴煎糊,太多则又容易将锅贴变为煮饺子了。
虾仁锅贴
饺子皮 小白菜 大虾
妈妈的拿手料理今天被你亲手端上餐桌,还是那样亲切,还是那样令人胃口大开的朴实滋味,吃上一口,任自己沉迷于清鲜体会中。
< class="pgc-img">>=食材=
大虾 500g、小白菜 300g、鸡蛋 2个
饺子皮 若干、盐 5g、生抽 15ml
鸡精 5g、香油 少许、油 适量
=步骤=
1. 大虾去皮,剔除肠线,洗净切碎,加入生抽稍腌一会儿入味。
2. 小白菜洗净切碎,与虾仁拌到一起,磕入鸡蛋打匀,加盐、鸡精、香油搅拌均匀成馅料。
3. 将馅料包入饺子皮中,两端不必封口,制成锅贴坯。
4. 锅中放少许油,烧至六成热时下锅贴坯煎5分钟,然后加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继续煎制10分钟左右,翻动煎锅再把其他面均匀煎几分钟即可。
>家、美食家沈嘉禄先生有个绝妙的比喻——生煎是花旦,小笼是青衣。他解释说:“青衣是正旦,以唱功见长,但花旦出场,锣鼓点子就激越而欢快了,观众也可松一松正襟危坐的姿势。”真是再贴切不过。
有机会,我倒要问问嘉禄兄:锅贴,算是演的哪一行?
我猜想他会给我一个不容置辩的结论:老旦!
是啊,按戏曲行当分类规矩,老旦的唱念,用的可是正儿八经的真嗓,不玩虚的。但他(她)又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讲究婉转迂回,自有一种魅力。
不少人对老旦没什么感觉,须知当年龚云甫的老旦获得的喝彩声,一点不比梅兰芳的青衣、荀慧生的花旦来得弱哦。
确实,锅贴没有小笼的繁复巧妙,也没有生煎的饱满媚姿。小笼的皱褶,生煎的圆润,锅贴一点也没学到。它就是那么死板、生硬、简单、粗暴,好在总算依稀还有点月牙般的弯度,略显笨拙而内敛的技术含量。
我相信锅贴的外形不很讨人喜欢,但同时对它那实在的品性,人们都不忍太过贬低——是啊,谁会跟一个看上去老实巴交、与别人无害的人过不去呢?
然而,过不过得去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去欣赏是另一回事。一种小吃,如果仅仅以品性而不是以滋味取悦于人,其生命力之脆弱是可以想象的。
或者换一种说法:已经有了正旦和花旦,老旦还有必要存在吗,假设老旦与正旦或花旦毫无区别的话?
倘若锅贴是个活生生的人的话,如此阴阳怪气的考问,非把他气死不可:我碍了谁嘛!
锅贴的假想敌就数生煎了。
喜欢生煎的人和喜欢锅贴的人,站队站得很分明。余下的,就是“摇摆州”:脚踏两只船,无可无不可,不薄生煎爱锅贴。秉持这样操守的吃货,我以为是可爱的,可引为同志。
我看到,有时生煎和锅贴被放在一个平底锅里操作,就很为师傅的“胆大”而担心。须知生煎的外皮大多半发酵,谓之发面,而锅贴的外皮大多不发酵,谓之死面。正好比吃火锅,一片涮羊肉与一块冻豆腐同时下锅又同时起出,生熟程度会一样吗?
有道是,“艺高人胆大”。“胆大”的前提是“艺高”。能够把生煎和锅贴融于一炉者,绝对是业内高手,至少是“卖油翁”一流的人物。
白白胖胖、上面点缀着葱花和芝麻、一派青春勃发的生煎,其颜值绝对高于背曲腰躬、黄脸婆子般的锅贴。那吃口呢?自然各有各的好。你要追求锅贴之纯朴的麦香、焦黄的底板、鲜美的肉糜、丰沛的汤汁……又何必在锅贴一棵树上吊死?生煎全部能给到你。我所迷恋锅贴的好,正在于它身上的那股不屈不挠的筋道——硬而不僵,韧而不黏,敢于跟食客的牙口抬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算啥?要证明自己还不老,吃得了锅贴才行!
我少年时代,赶上了“学工学农”的潮流,居然在饮食店里学会了“捏锅贴”。所谓“捏”,是经验的总结,指拿好师傅擀好的皮子,往当中“刮”一坨肉糜,对折,成半圆形,然后双手像操纵游戏机的手柄——两根食指顶在面皮后面作阻挡,两根大拇指卡在“半圆”的边缘部分,用力一捏,就势一弯,一枚锅贴就做好了。正因为有此经历,我对于现在有的店家卖出的锅贴,“站没站相”,且“大大咧咧”(豁边,敞口),嗤之以鼻——你们大师傅的手势,真还不如一个初中生啊!
自从“四海游龙”在餐饮业安营扎寨,那种软不拉沓、拆天拆地、形同春卷的锅贴把传统锅贴的生存空间挤得狭窄不堪。好在公道自在人心,那条“龙”现在已经“见首不见尾”了。
其实,最能与锅贴对标的是煎饺,有人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仔细琢磨,锅贴跟煎饺的差别蛮大的:前者皮子硬扎,后者皮子柔软;前者魁梧,后者小巧;前者馅料单纯(鲜肉),后者馅料多样;前者线条简洁,后者线条花俏……
这倒也罢,倘若诸君到外地,看到有些店堂招牌上写着“锅贴”就贸然下单,不好意思,放到你面前的很可能是一只“锅子”——将刚捕到的小鱼杀好,烧开一锅水,小鱼下到沸水里,然后在锅的内壁四周贴上一块块薄饼。当地人管这东西叫“锅贴”。届时,什么正旦、花旦、老旦,没准让你夹着失望的尾巴滚蛋。
哈哈……
(西坡)
美食遍布的大重庆
能经营一家经久不衰的餐饮店
一定算得上了不起的人物
而能吃遍重庆老字号的人
也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吃货
< class="pgc-img">>今天GO妹就来盘点一下
那些经历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
重庆经典老字号美食
注意,这些店的年纪可能都比你大
美
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MEI SHI
这家也是多少重庆土著的记忆,以前在解放碑也是相当出名,后来开过一些分店,但都无疾而终,现在在解放碑帝都广场还有一家,不过感觉往日的风采已不在了,鲜少听说他家了,他家以前的牛肉干那叫一个好吃,现在不晓得还买得到不。
< class="pgc-img">>解放碑帝都广场五一路10号三层3F-2#商铺
这家算是下半城人民的回忆了,他家主打羊肉,所以一到冬天总会想去他家搓一顿,最开始在望龙门,后来因为拆迁搬到了凯旋路,凉拌羊肉和淋汁豆腐都是必点菜,口味重的还可以试试凉拌羊眼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凯旋路96号附2号融创白象街1号斜对面
据说开了2、30年了,一直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门店,据说作料一绝,很多人专门过来打包,建议提前买来浸泡一下更入味。
< class="pgc-img">>南岸区万寿路与湖滨路交叉路口南侧(花园村小区东北侧)
说到他家,南坪的人应该都晓得吧,物美价廉的酒楼,不管是家人聚餐还是宴客,都是南坪人的首选。糯米鸭、粉蒸肉是一想起就会流口水的那种好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南城大道198号、200号
这家据说最开始开到较场口,后来搬到29中附近,最后总算在洪崖洞落脚了,具体开了多久GO妹不太清楚,十几年应该是有的。他家凉粉主打的是豌豆凉粉,海椒据说有点辣,吃起非常过瘾。
< class="pgc-img">>洪崖洞嘉滨路88号4楼409D号
这家也是重庆的老网红了,以前环境要差一些,在居民楼里,后来搬到了附近的门面里,环境好了很多,当年很多网友专程去大渡口就为了这一碗米线。回头米线门口的凉虾也是很经典的,价格也便宜,一般一碗米线和一碗凉虾是标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跃进路跃进村阳明华庭24号
位于长滨路的曾老幺,也是有些年头了,去年夏天还被暴涨的洪水淹过,要说长滨路那个位置其实不太方便,但他家生意依旧好得很,可见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长江滨江路218号
据说渝中区的人都吃过的一家汤锅,主打酸汤兔,但GO妹最爱的是他家的糯米板鸭,香惨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凯旋路98-16号(凯旋银行大厦旁)
这家也是相当的老字号,虽然很多人都说他家味道已经远不及当年,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吃的东西多了,嘴巴变挑了?反正他家的生意还是挺好的,毕竟这么多年了,全重庆也只有这一家店,并没有疯狂扩张,以致于很多其他区的好吃狗只要“进城”,就要去买一只盐水鸭解馋,除了盐水鸭,他家的各种盐水串串也是特色,吃的人不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八一路179号
李米线当年也是火的一塌糊涂,独创的泡椒口味在多年以前还是颇受欢迎的,不过随着后来其他效仿的多了之后,他家相对没这么火爆了。
< class="pgc-img">>龙溪街道金龙路87号(龙溪小学旁,花卉园轻轨站2A出入口上行约300米)
南山上的九九牛肉,店不大但是生意奇好,饭点去基本都要等位,特别是周末,店里主打牛肉系列的炒菜,泡菜牛肉丝堪称下饭神器,有的人吃完了还要打包一份灯影牛肉丝带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南山路95附(中药研究院斜对面)
开在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山城小汤圆算是这条街上难得多年来屹立不倒的存在了吧。虽然近几年为了迎合潮流,推出了红糖汤圆,冰汤圆等品种,但GO妹觉得最经典的还是他家的黑芝麻汤圆,糯香味浓,巴适的很,吃了辣的来上一个,爽爆。
< class="pgc-img">>八一路238号
坚持初心,开了N年的纯阳酒家,虽然身处观音岩的背街小路里,却抵挡不论众多食客前往的决心。店内主打各种下酒的凉菜,味道相当不错,喝点小酒,吃点小菜,最后一定要来一碗豌豆汤或者豆瓣汤,清爽解酒,舒服的很。
< class="pgc-img">>纯阳洞1号负2层(七星岗2号出口)
不知道具体开了好多年了,但是应该也算得上老字号,虽然他家争议蛮大,有人说他家的面油太重,分量太少,但有的人刚好就爱好这一口,不过他家的肥肠和牛肉还是很巴适的。
< class="pgc-img">>中山三路139号宋庆龄旧居门口(近宋庆龄故居)
这家位于大渡口的霸王兔却早已享誉全城,特色的霸王兔尖椒兔,香辣兔简直是每桌必点,椒香麻辣的口感,令人叫绝,好多大渡口的人都从小吃到大。
< class="pgc-img">>松青路1058号附1-1号
当年得意世界称霸重庆夜场的时候,因为没人没去吃过这家肚子鸡汤银丝面吧。微醺的夜晚,来上这样一碗热烈滚烫的清汤面,真的是从头到脚都暖和了。
< class="pgc-img">>民生路重庆国茂格兰维大酒店南50米
这家又是多少人的回忆呢?大名鼎鼎的山城羊肉馆,每年冬天生意爆棚,羊肉系列确实霸道,就算不吃正餐,在楼下呼一碗羊肉米粉也是很棒的选择。
< class="pgc-img">>民生路9号阳光星座3楼(重庆ONE行政公寓斜对面)
最开始开到小什字附近,GO妹记得场子多大,在这里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重庆特色小吃,后来搬到了较场口日月光广场,位置比较隐蔽,今年日月光全面停业,他家又搬到了十八梯附近,感觉也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 class="pgc-img">>十八梯13号附3号、附15号
这家也是重庆老字号小吃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担担面,他家也有各种特色小吃,品类还是蛮丰富。
< class="pgc-img">>五四路国泰广场LG层(赛格尔大厦旁)
谢家湾这家黄嘉家米线也是很多杨家坪人们的回忆吧,是好多人的深夜食堂,饿了去呼一碗热火的鸡汤米线,简直暖胃又暖心。
< class="pgc-img">>谢家湾正街76号附4号(华亿超市对面)
在沙坪坝三角碑地下通道屹立多年不倒,董小面还是有两把刷子。
< class="pgc-img">>小龙坎新街三角碑正升自由康都地下通道5号门面
吴抄手也是多少人从小吃到大的存在,不过最具代表性的中华路店在今年因为拆迁也一并拆除了,虽然在其他地方也有店,不过总感觉或多或少少了点那种味道了,他家的鸡汁锅贴真的相当经典。
< class="pgc-img">>嘉滨路88号洪崖洞风景区10楼(近沧白路)
品种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烟熏鸭、挂炉烤鸭、白卤鸭,卤鸭君、堂片鸭、鸭翅脚、樟茶鸭、软烧鸭......表面油润光亮令人垂涎欲滴,肉质细嫩、吃到嘴里回味悠长。
< class="pgc-img">>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必胜客楼下
“丘二馆炖鸡汁” 源于清宫“御制铜炉炖鸡法”,具有300多年历史,在地方传承已有100年历史。一勺温润几十年、清淡醇厚的鸡汤入喉暖胃。尤其是在解放碑生活过的人,对丘二馆情有独钟。鸡汤是必点,还有符合重庆人口味的毛血旺等。
和平路185号(近区府)
“小洞天”以“创品牌店,烹精品菜”而闻名全国。创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曾获国家级“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餐饮名店”双重桂冠!小时候记忆里高大上的中餐厅,第一个想到“小洞天”。
这家生煎,是多少重庆人上学时候的回忆啊。现烤现吃,味道巴适,外皮烤得焦焦,一口一个。
世贸大厦(重庆国贸格兰维大酒店北)
在重庆
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美食
藏在重庆的那么多家老字号
你都去过哪几家呢
来留言区告诉GO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