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关注头条号【逸游记】,不错过值得一看的旅游和美食资讯!
当“预制菜”被人用来当作对餐饮行业的金玉良言,人间烟火气和厨师的技艺又该如何安放?美食大国的地位能用“预制菜”撑起来吗?所幸,无厘头的至暗时刻即将过去,上海仍是一个顶级的国际美食目的地!今天就简单分享一些给Rick留下过颇深印象的平价餐厅,不含任何商业推荐成分,也算是一个本地博主对苦撑了三个月的上海餐饮业的一点小小支持。它们都是魔都魅力的一部分,支持它们也就等于是支持我们每个人享有美好体验的可能性!
阅读索引
1.旧法租界、原卢湾区及徐汇区
2.外滩、豫园商圈、南京东路和人广商圈
3.浦东新区、大虹桥地区、市郊
4.南京西路商圈、新老静安区
#本文所有图片均为Rick平时随手实拍#
“梧桐区”及周边地区
1. 荣小馆(新天地安达仕酒店旁)
人均:160-200元
台州菜、东海海鲜
离我家步行仅有十分钟的这家馆子是我最常去的餐厅,北京的荣小馆我没有吃过,但上海的这家推荐大家一定要来试试,天天排长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请朋友小聚也多是约在这里,零差评!价格比主线品牌新荣记便宜一半,但食材和出品丝毫不差,家烧做法既鲜美又保留原味,不咸口、不油腻。东海三鲜、白水洋豆腐、卤凤爪、目鱼香肠都是必点美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 喜粤八号(汝南街店)
人均:150-200元
粤菜
曾经被称为全世界最便宜的米其林2星餐厅,疫情前是我最爱之一,想吃粤菜了就会来这里。但大约是在2020年前后这家餐厅对菜单做了一次大换血,好多从前我极爱的菜式消失了,比如风沙鸡中翼、老陈皮红豆沙等,我就没有那么常来了。不过餐厅的基本素质还在,体验并不差,没来过的还是可以冲着它的名头来打个卡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 利苑(环贸广场店)
人均:250-380元
粤菜
浦东陆家嘴国金中心店亦同
粤菜厨师的黄埔军校,每间分号素质都很稳定,不管你报以什么目的都可以把利苑放在备选名单里。菜品没有什么雷区,好喝的茗茶也只收取象征性的茶位费,只是总菜单要额外收取10%服务费,因而还是成为了本文中人均较高的粤菜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4. 阿娘面馆
人均:35元
上海本帮面馆
朴素整洁的店堂位于优雅的思南路上,离最近引发了大家怀念的查餐厅仅几步之遥。这里供应家常本帮和苏式面条,黄鱼面、辣肉面和鳝丝面都很不错,想吃面了我就会过来嗦上一碗,然后满足地在思南路香山路南昌路一带的梧桐树下散散步~
< class="pgc-img">>5. 顶特勒粥面馆
人均:30-40元
上海本帮面馆
24小时营业、24小时外卖,深夜动物和都市夜归人随时可以来暖胃暖心的地方,虽然它家的面没阿娘好吃,但粥品还是熬得不错的。店址就在淮海中路上海钟表商店旁的小弄堂里,TX年轻力中心的斜对面,经常混迹于巨鹿路Found 158的酒吧动物们几乎没有不知道这家的,魔都需要更多这样的深夜食堂!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6. 味香斋
人均:20元
面馆
就在顶特勒对面的雁荡路上,极其简陋的店堂环境背后竟然承载了近百年的历史,来这里的人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来一份它家的麻酱面。麻酱面可能比苏式面条更合当今年轻人的口味,因此店堂里除了老年人之外,也常常挤满了下课的学生仔~
< class="pgc-img">>7. 米泰(安福路店)
人均:160-200元
泰国菜
说真的,我是一点也不觉得国内有什么特别好的泰国菜餐厅,动辄人均几百块,却连芒果糯米饭都没有一家能做得过泰国的路边摊,因此也只能矮子里拔高个儿了。安福路的这家米泰环境很时髦,菜品和性价比也都还可以,想喝点冬荫功汤吃点咖喱什么的不妨前来一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8. 兰心(进贤路店)
人均:60-80元
上海本帮菜
短短的进贤路上卧虎藏龙,聚集着不少好餐厅和酒吧,是“巨富长”地区的一块宝藏之地。其中兰心餐厅以小小的家庭餐馆式店面闯出了名堂,它家的本帮菜手艺非常传统,是真正的上海味道,从一盘鲜甜的沪式酱鸭就可见一斑,而蛤蜊炖蛋、腌笃鲜汤和冬笋年糕这三样极受欢迎的招牌菜还可以满足吃不惯菜里放糖的外地游客的口味。像兰心这样的餐厅的存在,显示了上海黄金地段的米其林推荐餐厅并非都是贵得吓人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9. 老吉士
人均:160-200元
上海本帮菜
非常非常传统的上海本帮菜做法,浓油赤酱到无以复加,不习惯甜口菜肴的人请谨慎前来。招牌大菜葱香雅片鱼适合多人分享,两人吃一份的话可能会觉得腻,阁楼式的环境颇有欧洲家庭小餐馆的情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0. 上海老站
人均:150-200元
上海本帮菜
徐家汇商圈的一家本帮菜特色餐厅,进去之后别有洞天,私家花园中停着两节慈禧和宋庆龄曾经坐过的火车车厢,而且并未荒废,食客们可在其中用餐,体验独特。招牌八宝鸭也是一道适合多人分享的菜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1. 人和馆(肇嘉浜路店)
人均:150-200元
上海本帮菜
相比老吉士和上海老站,这家人和馆的本帮菜更合我的口味,选择也更多样,像花雕酒话梅虾这种不离本帮菜精髓的独创菜肴做得非常出色,更有让人忆起童年的乐口福和麦乳精这样的饮料供应!店堂极具特色,有一个老上海歌厅式的舞台请来歌手驻唱怀旧金曲~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2. Shadows(光大会展中心店)
人均:150-200元
意大利菜
躲藏在徐汇区边缘的这家可爱的餐厅是上海这座城市魅力的最佳展示--你在魔都的任何角落都有可能以极其亲民的价格品尝到一流的各国菜肴,并且享受到跟市中心餐厅一样时髦舒适的氛围!这间SHADOWS分店的出品素质叫人惊艳,“松露菌菇珍珠蛋佐帕尔马火腿”的绝妙丰腴口感犹如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丰富景观那样让人回味无穷,烤至松软如云的“焦糖鹅肝慕斯佐红酒桃胶面包”能取悦任何不佳的心情,主食别忘了来一客“主厨鹅肝菌菇奶油炖饭”,售价仅87元,撒上了一些黑松露沫,香气和口感让人以为吃到了一份售价300元的Risotto!餐厅位于光大会展中心侧面的习勤路上,附近还有徐汇日月光中心商场和第八人民医院,虽然不是什么Fancy的地段,但也人气十足,不难到达,值得专程来一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外滩、南京东路人广商圈及豫园
1. POP酒吧和露台餐厅
人均:80-350元
美式餐厅
外滩我最爱的餐厅之一,拥有两个无敌江景露台,供应的是豪爽的美式食物,午市常常有非常超值的特价套餐。如果不想用餐那也可以仅仅只是来喝一杯,不到一百块钱就可以欣赏一整晚魔都最炫丽的夜色!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 南麓浙里(外滩店)
人均:250元左右
杭帮菜
车停在外滩停车库(10元/小时),过个马路走五分钟就能来到这间躲在一栋老房子里的米其林一星餐厅了,装修老派典雅,供应高性价比的精致杭帮菜,出品颇为出色,为杭帮菜挽回了被外婆家绿茶们拉低了的名声,金牌扣肉比肩湖滨28,适合请客朋友们一起来小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 扬州饭店
人均:130元
淮扬菜
南京东路步行街旁的国营老饭店,价格非常亲民,服务和卖相则不要有过高要求,七歪八扭的摆盘完全不见那些高档淮扬菜餐厅的精细范儿,其实味道都还不错,毕竟食材质量对淮扬菜来说很重要,而国营老店的食材虽不会太高级但也断断不敢太差,适合带爸妈一起去怀怀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4. 香料与鹅肝
人均:150-350元
法餐
汉口路上的一家可爱的欧式家常菜餐厅,无论环境和氛围、还是店堂里的外国食客,都让人恍如置身于法国小镇,是魔都兼具性价比和情调的法餐好去处,常常有优惠的套餐和Brunch,而招牌菜则正如店名所示!
< class="pgc-img">>5. 御宝轩
人均:250元左右
粤菜
这里供应上海滩最好吃的流沙包,没有之一!其它粤式点心和菜肴也都水准不俗,特别是口感犹如上海泡饭一般的福建炒饭非常值得一试。店堂装潢得如同水晶宫一般,但其实性价比相当可人,商场车位不多,同样可以把车停在中山东一路上的外滩停车库里(注意来御宝轩的话停在出口处附近哦)~
< class="pgc-img">>6. 德兴馆
人均:25-125元
上海本帮菜、面馆
广东路上的一家百年老字号,毗邻上海书城,楼下是面馆和熟食小卖部,楼上则是本帮菜馆,是附近居民从小吃到大的地方。我只来堂食过一次,但每次路过总也会买些熟食或糕点带回家,特别喜欢这样的经营方式(淮海路上天天排长队卖鲜肉月饼的光明邨总店也是如此)。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7. 苏浙汇(创兴金融中心店)
人均:200-250元
上海本帮菜、融合中国菜
苏浙汇是驰名沪上的一个连锁大型餐厅品牌,其中犹以这间人民广场分店素质最高,它位于人民公园和明天广场JW万豪酒店的对面,环境舒适体面,厚厚的菜单出品颇为稳定,价格也适中,是一间很适宜本地中产家庭聚餐的大餐馆。
< class="pgc-img">>8. 绿波廊
人均:150-200元
上海本帮菜、茶楼
每个上海人都听过这家城隍庙(豫园)九曲桥旁的老字号响当当的名头,但Rick发现身边真正来吃过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倒是被英国女王和克林顿总统等外国名流捷足先登了。记得千万不要错过桂花拉糕这一绝赞小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9. 南翔馒头店
人均:50-80元
上海点心
既然都到绿波廊了,那旁边大名鼎鼎的邻居当然也不能不提。不管大家对到底是这家店还是远在南翔古猗园旁的那家才能真正代表“上海小笼包”争论得有多凶(更吊诡的是,即便是到了南翔,宣称自己才是正宗南翔小笼的店也不止一家),但时时刻刻大排长龙却是不争的事实,想要亲自评判还真不容易呢~
< class="pgc-img">>10. 大壶春(四川中路店)
人均:30元
上海点心
说完了享誉全球的上海小笼包,再来说说更加本土化的上海生煎包,老字号大壶春是上海“清水派”生煎的代表品牌。“清水”的意思就是汤汁较少,不必担心咬开来之后一大包滚烫的汤汁烫到嘴巴或者溅到衣服上,很多人也觉得“清水派”的生煎包更加健康一些。但实话实说,略干的口感对于许多人来说(比如Rick)确实不如汤汁浓郁鲜美的“浑水派”生煎(代表品牌:小杨生煎)那么带劲儿......
< class="pgc-img">>11. 德大西餐社
人均:100-120元
上世纪初的海派改良西餐
明天广场JW万豪酒店旁,两家百年国营老字号功德林和德大比邻而居。德大承载了老一辈上海人对西餐的回忆,虽然这种西餐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特殊年代诞生的极其本土化的改良式西餐。来这里吃的主要是情怀和历史,价格不贵,满不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口味和心境,经典罗宋汤、土豆色拉和炸猪排是必点三部曲~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浦东、大虹桥和市郊
1. 云境餐厅(上海世博元古酒店内)
人均:200元
融合中国菜、新派创意菜
我新晋发掘的一家宝藏餐厅,位于颇有隐世氛围的世博元古酒店内,是酒店的自营餐厅,业主来自北京,正是以做餐饮而闻名。这家云境餐厅有着度假村式的用餐环境,菜式出品既好看又好吃,由谷饲牛肉等优质食材制成的肉类菜肴尤其美味,且性价比也很高。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 甬府小鲜(陆家嘴中心店)
人均:140-220元
宁波菜、东海海鲜
著名宁波菜餐厅甬府的副牌,部分菜式与荣小馆非常相似,毕竟宁波菜本就跟台州菜共享着一座东海大渔仓。虽然我更爱荣小馆,但是甬府小鲜的水磨年糕却是荣小馆所比不了的,轻松保住了宁波这个年糕之乡的地位,还有喷香芋艿羹也千万不要错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 正斗粥面专家(前滩太古里店)
人均:120-160元
粤式粥面馆
从陆家嘴国金中心搬来了前滩太古里,但正斗的传统港式粥面味道还是一点没变。查餐厅的离开让一些食客伤心不已(我觉得思南路老店很棒,但永新坊店质素平平),翡翠系餐厅也已经全系撤出中国大陆市场了,希望正斗不要再走了~
< class="pgc-img">>4. 金色不如归
人均:150元
日式拉面馆
上海长达两个多月的封城前最轰动的新开业餐厅之一,是东京的米其林一星同名拉面馆首次走出日本,开在了国金中心地下,小小的店面只能容纳四五十人,开业之初想来一探风采至少要做好排一小时以上队的心理准备!这间上海分号没有为中国人的口味做出一丝一毫的妥协,完全复制了正宗日式拉面的最大特点--咸、重口,一碗下肚马上就能给你下地干活的力气,并非人人都能适应这种口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5. 鹿园(陆家嘴中心店)
人均:250-400元
淮扬菜、上海本帮菜、融合中国菜
长宁店亦同
点评上两家鹿园的人均价格被标注得非常高,其实丰俭由人,菜单选择极其宽泛,甚至还提供北京烤鸭,出品也都颇为稳定,因此两家店都摘得了米其林一星。长宁店的别墅外观非常漂亮,而开在商场里的陆家嘴店用餐环境则更为轻松随意,造型剔透的手工板栗鹅肝是每桌必点的创意佳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6. 那时新疆 乌孙
人均:100-150元
新疆菜
开在虹桥南丰城内,环境比一般的新疆菜餐厅更加舒适安静,西域风情满溢。跟其它大多数新疆菜餐厅一样,价格便宜,出品大份又豪爽。如果你对新疆菜的认知是被耶里夏丽等著名连锁餐厅所教育出来的,那么这家餐厅可能还能让你对新疆菜的喜爱再提升那么一点点~
< class="pgc-img">>7. 无味舒食(七宝店)
人均:200-250元
新派创意素食
起源于厦门的品牌,极简禅意的装潢颇具台湾风格,穿着朴素飘逸的服务生们轻声细语穿梭往来,端上一份份养眼的食物。这种新派素食餐厅不同于从前大家熟悉的功德林、枣子树等多以豆腐模仿肉类食物,而更多的是呈现新鲜有机蔬果的原味,适合讲求健康饮食的人群。自从大蔬无界几乎全系退出大陆市场之后,时尚新派素食餐厅选择一下子少了很多,这间无味舒食的七宝分店是不错的替代品,而思南公馆分店人均价格要高很多,不如直接去吃福和慧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8. 凤凰湘语(虹桥天地店)
人均:150元
湖南菜
嗜辣者的绝佳去处,连湖南的朋友都同意这里可能是上海最好的湘菜馆,每道传统湘菜都值得一试,辣度可以做到跟湖南当地一模一样。店堂环境也跟菜品一样火爆拥挤,有时甚至烟雾缭绕,论舒适度不如其它分店,但菜品却明显更胜一筹。湖南的朋友如果从虹桥到达上海,那落地的第一站就又能吃到家乡味道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9. 台乡缘(虹桥绿谷店)
人均:100-150元
台州菜、浙江菜、东海海鲜
新荣记的超级亲民版,人均甚至比荣小馆还要便宜,且常常还有极其优惠的套餐,出品也不差。老板是台州当地的大商人,在上海开了很多台乡缘分店,评价都很稳定,在平价连锁大型餐厅中实属不易!
< class="pgc-img">>10. 云益轩羊肉馆
人均:100-120元
金山农家菜、羊肉馆
隐藏在金山区一个偏僻角落里的农家菜馆,是我在金山Holiday Inn假日酒店的朋友强烈推荐的一家小馆子,招牌的热气羊肉鲜美而无膻味,连我这种一向对羊肉不感冒的人都吃得赞不绝口,必点的还有羊肉煎饺!餐厅非常难找,必须自驾,位于金康东路卫昌路路口,门口停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的车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南京西路沿线和静安区
1. 夏小馆(静安香格里拉夏宫中餐厅内)
人均:150元
粤菜、粤式点心
静安香格里拉和夏宫是魔都人民最认可的高级大酒店和大型粤菜餐厅之一,它们的生意好坏从来就是整个上海酒店业和餐饮业的晴雨表,而夏小馆则是藏在夏宫里的更加亲民的隐藏副牌,老食客都知道这是一个宝!
< class="pgc-img">>2. 何洪记
人均:100-150元
粤式粥面点心
深受港人及游客喜爱的何洪记品牌开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内的这家分号保持了其亲民的定位,熬制绵密的粥品让人回味无穷,跟位于浦东的老乡正斗粥面遥相呼应~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 文兴酒家
人均:120-150元
粤菜、融合中国菜
静安寺核心商圈的一家非常适合多人聚餐的高性价比大餐厅,提供的菜式以粤菜为主,出品大部分还算不错,仅有少数比较一般,不过厚厚的菜单里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爱吃的食物,外脆里嫩的“黄金砖”不要忘记来一份~
< class="pgc-img">>4. 山石榴(静安店)
人均:150-180元
贵州菜
上海是全中国好餐厅菜系分布最广泛的城市,几乎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在魔都找到自己味蕾的归属感,而要说贵州菜的天花板,很多人都会投这家山石榴一票,我暂时也同意。鲜美酸爽的凯里酸汤鱼值得你前来一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5. 孔雀厅
人均:200-250元
川菜
位于兴业太古汇内的这家川菜馆规模宏大、装修异常华丽,出品精致的新派川菜,味道不错,辣度经过改良,嗜辣者也可要求加重辣度。就其地段、环境和服务来讲,是一间颇具性价比的餐厅,亦是当你想体面优雅地吃一顿川菜的不二之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6. 滇道(康定路店)
人均:100-120元
云南菜
云南菜最早以过桥米线这一速食进驻了全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小巷,然后随着云南旅游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进一步认识了这个满溢着鲜香菌菇滋味的菜系。在上海,有三个比较有名的云南菜连锁品牌,而唯独这家藏在康定路上的家庭式菜馆被收进了米其林指南之中,极低的人均价格跟云海肴连锁餐厅差不多,出品则比后者更地道,热腾腾的自制鲜花饼很好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7. 食社The Commune Social
人均:200-380元
西班牙菜、Brunch
上海成为了名厨兼著名餐厅主理人Jason Atherton在闯荡了世界诸国后依然最爱的城市,可见魔都在全球餐饮行业的地位。位于江宁路上的这家开在原巡捕房里的餐厅充满人气,就像西班牙这个国家给人的感觉一样,户外区域的欧式氛围和室内餐室的工业风格相得益彰。大悦城顶楼的ALMA关门后上海真正有情调又高性价比的西班牙餐厅可不多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8. 奇利斯Chili's Cafe & Bar(铜仁路店)
人均:150元
墨西哥和美式西餐、简餐、酒吧
静安嘉里中心对面的一家非常受欢迎的餐馆,品牌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供应美味轻松的西式简餐和甜品,酒水也非常棒。巧克力熔岩蛋糕是这里最受欢迎的食物,记得要敲碎顶端的巧克力脆片冰激凌球一起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9. 汉舍中国菜馆(悦达889店)
人均:150-180元
融合中国菜
位于静安和普陀区交界处的悦达889商场内,开业已经很多年的老牌餐馆,兼具体面的环境和不错的性价比,包罗万象的菜单堪称老少皆宜,适合家人朋友聚餐。北京烤鸭是这里很受欢迎的菜式,虽然明显不如外滩茂悦酒店里的新大陆餐厅做得出色,但却胜过了上海的全聚德分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0. 荣叔黄鱼面
人均:70-120元
特色面馆
这间新荣记旗下的面馆位于新荣记南京西路店背后,是一间绝对能让你发出一声“Wow”的面馆,烹饪至劲道十足的面条被最新鲜的东海海鲜食材和熬制到鲜香入魂的汤汁所包裹,每一口都让人无比满足,而且除了那款售价300多元的特色野生黄鱼面比较奢侈之外,其它所有食物的价格都很亲民,而味道却是一等一的棒,千万不要错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END
作者:Rick的秘密花园
点赞转发,手有余香~
点击关注头条号【逸游记】,不错过值得一看的旅游和美食资讯!
源:三联美食
< class="pgc-img">>『最巴适的滋味是外婆做的洋芋。』
作者 / Zzz
在气候温润的西南地区,洋芋是产量可观的作物,也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粮食。在过去那段艰苦岁月里,山城人民的日常吃食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洋芋制品,它凭借着好养活、产量高、饱腹感强的特质支撑着老一辈度过了难捱的日子。
我向来是个“洋芋脑袋”,不仅我一人喜欢,就连一家人的一日三餐也离不开洋芋。年纪尚小时,外婆炸的锅巴洋芋对我来说有着不亚于去游乐园玩的吸引力。一到回老家的日子,我总是格外兴奋,这意味着又能吃上外婆亲手做的“限时不限量”的锅巴洋芋了。
外公外婆的老屋在大山深处,屋前有一小块还算平整的地,闲不住的二老在田里种了些当季小菜。撒种、浇水、除草、施肥、搭架子,顺应农时、不误节气,把一亩三分地拾掇得井井有条。
< class="pgc-img">>洋芋收获的时节恰恰好赶上暑假的开头,这个时间的老屋是除了春节那几天以外最热闹的日子,屋里屋外都是小孩儿在跑进跑出的,少了几分田园深处的静谧感,添了几分抚慰人心的生活气。
自家种的洋芋相比于外边市场常见的洋芋来说,个头要小很多,圆滚滚的,最大的也不过半个拳头大小。皮儿薄、个儿小,这种是最适合用来炸锅巴洋芋的。无需削皮,只需淘洗干净,再对半一切,就算是做好下锅前的准备工作了。
临近中午饭点,只见外公带着空空如也的簸箕出门,再回来时,里面装着满满当当的小洋芋。一屋子小孩儿在见到那一簸箕洋芋时,本就藏不住的期待更是呼之欲出。人还在坝子上追来赶去的,心早已跟着那一簸箕洋芋去了灶屋,眼巴巴地等着美味出炉。
新鲜的洋芋还裹挟着泥巴的土腥气,要经过充分的淘洗、浸泡才能去除。穿好围裙的外婆在水池里把洋芋细细淘洗过一遍后倒进不锈钢盆里,再从缸里舀上两瓢清水没过头,等它泡上一会儿。
< class="pgc-img">图 / pixabay
>把手擦干后,外婆打开米缸盖子舀了几碗米,淘洗干净后也搁在一边浸泡,打算顺带着做个一家老小都百吃不腻的洋芋箜饭。
估摸着差不多时间了,外婆放下手里正择着的四季豆,起身把灶头上的浑水倒掉,将处理好的洋芋顺势倒入大铁锅中烧开的滚水里,煮上十来分钟后捞出备用。
煮好的洋芋要放到通风处晾干水分,等待的过程里又是另一番功夫——“打作料”。佐料这东西,千人千味、不尽相同,每家每户都有专属的独门秘方。按外婆的话来说:“蘸洋芋的作料找不出有哪家是一样的,看个人喜欢啥子就放啥子都是。”
外婆打的佐料看似平平无奇,却好吃得让人直跺脚。
将提前剥好的蒜瓣刀背拍碎、切末放入小碗里,再依次放入四勺海椒面、两勺孜然粉、花椒粉、五香粉,一勺盐,烧好的热油往里一浇,“滋啦”一声,各色作料交相辉映的复合型香味霎时四溢而出。
“吨吨吨”,桶里的油争先恐后地往锅里跑去,估摸着热油到了最适宜的温度,外婆把簸箕里的洋芋块儿缓缓推进油锅;“滋滋滋”,锅里的油在接触到湿润的洋芋块后突然变得活跃了起来,待洋芋块儿的水分收缩殆尽才渐归平静。
外婆立在灶旁,拿着长长的木筷子给洋芋来回翻面,动作缓缓的。我们在一旁看得着急,心痒痒的,紧紧盯着锅里已经炸得焦黄的洋芋,不知还有多久才能吃上那一口热络。
< class="pgc-img">图 / unsplash
>终于到了起锅的时候,外婆取下墙上挂着的大漏勺,舀起还在滋滋作响的炸洋芋倒进底下已经铺满作料的不锈钢盆里。她先是端着盆左右晃悠几下,再不断向上颠起,洋芋块在空中跃起,又稳稳地落入盆中,如此往复,每一块洋芋都均匀地裹上了一层“作料外衣”。最后,再撒一把鲜灵的葱花香菜,齐活,上桌。
每次吃过锅巴洋芋后,我的舌头都有被烫伤的痛感。显而易见,心急既吃不了热豆腐,也吃不了热洋芋。但我每次都吸取不了教训,总是迫不及待地把热洋芋往嘴里送,边哈着热气边试探性地不停嚼着外酥里软的锅巴洋芋,满嘴都是热气腾腾的焦香。
小孩儿的席总是先开的,大人们的正餐还在后面,对他们来说,洋芋箜饭才是大饭桌上永远的主角。
做箜饭的饭需要用到“甄子”,外婆家的竹甄子蒸出来的米饭是我吃过的最香的米饭。甄子饭的做法略有些讲究,须得先煮、再滤、后蒸。一般来说,外婆会习惯性地在米里放些苞谷糁,这样煮出来的饭不仅颜色更好看,层次也更丰富。煮出来的米汤也是一家人都爱喝的,米香浓郁、口感顺滑,总是供不应求。
米饭蒸好后,就到了炒菜的环节。锅里放油,油热后放蒜末、干海椒爆香,把切好的洋芋、四季豆和年前熏的香肠往里一加,翻炒一段时间后倒入半熟的米饭,均匀地铺展在面上后,沿着锅边淋一圈水。盖上盖,往灶里添点柴,接下来,又是一轮等待。
< class="pgc-img">纪录片《风味人间》
>待屋里飘满柴火饭的香味,洋芋箜饭的也就到了一睹真容的时刻。外婆揭开盖子放在边上,抄起锅铲把底下的菜翻起来,将一大锅的菜饭铲匀,再盛进大陶砵里端上桌。
在小炉子上煨着的天麻鸡汤“咕嘟咕嘟”的冒泡声中,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炒菜相继端出灶屋,等到收尾的炒青菜也起了锅,一顿齐齐整整的晌午饭就在热热闹闹的“龙门阵”里开始了。
桌上原本一大碗冒尖尖的锅巴洋芋被我们几个小孩吃了个大半。不及饭菜上桌,我们早已饱腹。只是架不住洋芋箜饭的诱惑,我给自个儿舀了满登登的一碗,大口大口吃得喷香。
饭后,我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直打嗝,妈妈见状笑我“眼大肚皮小”,外婆笑眯眯的,帮着我说“小娃儿,吃多点、长快点”。
< class="pgc-img">>一晃经年,倏尔又冬。记忆里,和洋芋有关的画面总有外婆的笑脸,让人分外挂念。不可否认的是,小吃摊上的锅巴洋芋别有一番风味,饭店里的洋芋箜饭也是各有特色,但我总觉不及外婆做得好吃。
或许,这就是家的味道,不可复制,也难以比拟。
喜欢独处吗?
你是否有一个梦想:在一个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有一间精致的小木屋,开门即拥抱大自然,没有外界的纷扰,一个人独自享受自然而然的生活,但却没有完全跟外界隔绝,因为你可以使用电子产品,可以随时跟亲近的人分享你的心情。
更完美一点,就是你可以携手你的伴侣,远离尘嚣,不愁生计,以青山作伴,以动物为邻,于慢条斯理中回归生活初心,随心所欲地过二人世界,更真切地感受彼此爱的味道。
这可能就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生活。
5年前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低调上线,据说这是一档因为不被看好、差点夭折的慢综,之后却火遍全国,如今已经拍到了第6季,当之无愧成为内娱第一慢综。
《向往的生活6》一开播,就因为节目“无聊”被吐槽,上了热搜榜Top1,口碑也遭遇两极分化,但节目每期播放量超2亿次,依然是同类型节目的天花板。
< class="pgc-img">>将慢综进行到底的芒果台,又全新推出了一档更“无聊”的综艺《牧野家族》,首播收视即双网第一,节目正片播放量已达1.1亿次。
< class="pgc-img">>为何说它更“无聊”呢?
因为它只有3组4位嘉宾,还不相见,各自独处,也基本不用做户外的任务,就是各自呆在小木屋里,饿了自己做饭吃,闷了可以随时出去走走,困了可以随时躺在床上休息。
对于享受孤独的嘉宾来说,这样的生活其实很惬意,对于喜欢看热闹、搞笑的观众来说,就会觉得无聊,但对于渴望这种生活状态的观众来说,这个节目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福利,因为目前只有芒果台一家,别无分号。
< class="pgc-img">>节目虽然只播出了一期,但至少有以下看点:
其一:世外桃源
节目拍摄地在云南丽江,容祖儿住的是一间雪山小屋,王子文、吴永恩住的是一间牧场小屋,张翰住的是一间鱼塘小屋,四周都是青山绿水,环境清幽,几乎与世隔绝,就如现实中的世外桃源。
< class="pgc-img">>每组嘉宾各自独居,唯一作伴的就是若干动物,容祖儿房间里有一只小猪和一只白兔,小猪是自由活动的,王子文、吴永恩的牧场有羊驼、骏马等大型动物;张翰的门口有两只可爱的狗崽。
< class="pgc-img">>独具创意的是每组嘉宾还配有一个AI管家,负责下发指令和分析“主人”的性情特点等,每组嘉宾用摄像机和日记本记录自己每天的体验心得。
< class="pgc-img">>其二:断舍离
节目提倡一种极简的生活,所以一开始就让嘉宾们对携带的行李作个“断舍离”。
AI管家让嘉宾随机写下1到10中的任意一个幸运数字,之后就用这个数字挑选自己最需要留下的物品数量。
这让嘉宾猝不及防,张翰写的数字是7,他挑选了洗漱包、拖鞋、短裤作为必须的生活用品,以及拉面和小火锅,还有书和蓝牙音响这两样“精神食粮”,很干脆,不纠结。
< class="pgc-img">>容祖儿写的是6,她带了很多吃的东西,断舍离的过程让她很纠结,不过她也实在单纯,就一件件地挑,最后留下了手机、卸妆油、护肤品、驱蚊液、湿纸巾、蛋白煎饼粉,她说自己可以不刷牙,只不过能不换衣服吗?
< class="pgc-img">>吴永恩写的数字是3,王子文写了10,吴永恩爽快地留下了拖鞋、短裤、洗漱包3样东西,跟张翰不约而同,王子文在纠结中留下了最多的洗漱、护肤用品和贴身衣物,还有一个让男友难以理解的吹风机。
< class="pgc-img">>随后断舍离升级,AI管家让嘉宾从房间里挑选10样不需要的东西放到门外,但房间里面的东西依然不少,节目组又随机拿走几样嘉宾接触过的东西,让嘉宾来猜具体拿走了什么,每猜对一样就可以换取一件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东西。
< class="pgc-img">>结果嘉宾们猜对的机率都不高,这不就像大多数人对身边的事物都熟视无睹吗?
其三:嘉宾的休闲生活和体验心得
最幸福的嘉宾莫过于王子文、吴永恩这对CP,能跟相爱的人置身于大自然,享受二人世界,多么幸福甜蜜,足以羡煞旁人。
< class="pgc-img">>王子文在给骏马喂食苹果时,被马追着跑,她显得有些害怕,不过她身边有吴永恩,随时都能保护她,看着他们又在节目中撒狗粮,网友们都说磕到了。
< class="pgc-img">>容祖儿的性格有点大大咧咧,她发现小猪不见了,结果在花圃中与小猪展开了一段令人捧腹的追逐战,最后小猪自己跑回了房间。
< class="pgc-img">>当然,更多的时间是让嘉宾安静下来,直面内心,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得。
容祖儿连线妈妈,问她“我让你最遗憾的是什么?”
母亲回答说:“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跟你……”
容祖儿的眼睛湿润了,她知道妈妈想说什么,所以她就故作大方地说是“好男人”,妈妈说对,最大的遗憾就是女儿没有找到一个好男人,这一幕让多少人感动和破防。
王子文透露自己几年前曾写过一份遗书,可想而知那时她的心情是有多糟,吴永恩一脸怜惜地看着她,眼里都是爱,网友都祝福他们能携手到老。
< class="pgc-img">>张翰连线好友,好友说张翰最令他遗憾的事是感情问题,跟容祖儿如出一辙,看来明星跟普通人一样,都过不去被催婚这道坎。
张翰觉得自己最遗憾的事情,是姥姥和姥爷去世前,自己因为工作原因,都没有见到他们的最后一面。
张翰晚餐给自己做了从小父亲就爱吃的“牛奶泡饭”,当他一口一口地吃着自己做的泡饭时,张翰回忆起小时候父亲与他的点点滴滴,禁不住热泪盈眶,最难忘的画面是一次天下着暴雨,父亲骑着自行车来接他回家,父亲用自己的衣服给他罩住,自己被淋了个落汤鸡,这就是父爱如山吧。
< class="pgc-img">>王子文、吴永恩的幸福甜蜜,容祖儿的自信乐观,张翰的多愁善感,每组嘉宾性情不一,他们对各自内心的剖析,也让更多的观众感同身受,引发共鸣。
小编看了这个节目的最大感受就是:不闹心,不折腾,轻松治愈,有助睡眠。
芒果台的节目创意真的有一手,慢综就是让人看了觉得舒服。
你喜欢这样的慢综艺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