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以为参加了一个全省大赛,可以一战成名,不承想却落入了骗子的圈套。近日,盐城东台市人民检察院公布了近期办理的一起系列投票诈骗案,给广大商家们提了个醒。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案为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诈骗团伙广撒网,忽悠大家投票,再充值刷票,对每名商家骗取几百至几千元就立即收手,增加了骗术的隐蔽性。据统计,该团伙先后发起虚假网络有偿投票活动500余场次,诱骗1000余户商家参加,诈骗金额达40余万元。
△ 近日,东台市检察院组织干警进入商铺开展预防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传活动 通讯员供图
为拿“第一”,饭店老板花了数千元钱刷票
“警察同志,我感觉自己被骗了。”2022年10月,在东台市经营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刘某(化姓)来到派出所报案。原来,当年10月的一天的中午,店里冷冷清清,刘某烦恼不已。这时电话响了,“您好!我是某评选公司的客服,诚邀您参加‘全省首届寻找十佳优秀餐饮管理公司网络评选大赛’投票活动,大赛前三名,我们免费提供线上宣传推广服务。”
听到这通电话,苦于经营无门的刘某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在按照客服要求添加微信、发送店铺照片后,对方很快就发来了大赛的投票链接,告知活动时间只有三天,要求刘某转发朋友圈、亲友群进行推广拉票。刘某转发后,亲友纷纷响应,很快,他的餐馆得票数就冲到了前三名。
可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第二天上午刘某打开手机一看,自己的餐馆排名已经下滑到了十多名。尤其是看到对面餐馆的排名冲到了前三,刘某更是有些不甘心。这时,客服通过微信提醒他票数下滑了,建议加大转发力度。这下,亲友们在刘某的请求下,除了帮他投票以外,还纷纷帮忙转发拉票,虽然名次又有了提升,但是离前三名还有不小的距离。眼看着投票即将结束,刘某有点着急了。
正当束手无策时,客服提醒刘某可以适当通过充值刷票的渠道增加票数。“这毕竟是一场比较正规的大赛,参加的竞争对手也比较多,花点钱冲一冲名次、提高一下餐馆的知名度也有必要。”于是,刘某在客服的引导下一次次充值刷票。在与对手们经过数轮激烈较量后,他如愿获得了第一,入选了“十佳”,美滋滋地拿到了奖牌和奖杯,还将它们放在了店里醒目的位置。
“对手”从未参加比拼,诈骗套路曝光
然而,过了一个多星期,对面餐馆的李老板来串门,看到刘某店里的奖牌和奖杯就询问是从哪里拿到的。刘某介绍了参赛的过程,还开玩笑地说为了超过李老板餐馆的得票数,他花了6000多元。李老板听得一头雾水,随即恍然大悟:“老刘,你可能上当了,当时接到让我参赛的电话时,我怀疑对方是骗子就把电话挂断了。”于是,回过神来的刘某赶紧到派出所报了案。
东台警方介入后,很快锁定了嫌疑人陈某(化姓)。据了解,陈某曾经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广告设计工作,但是嫌赚钱太慢的他动起了依靠诈骗赚大钱的歪脑筋,萌生了一个以组织投票大赛活动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想法。有了“创意”的陈某很快就着手实施计划。为了提高诈骗行为的可信度,他专门开设了一个工作室,招聘4名员工担任客服。4人上岗前,陈某专门对他们进行了培训,还给每人发了对话范本。
一切准备就绪后,陈某预先制作了一个投票大赛的链接,内置抓取到的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商家名单,每次抓取的数量从几十户至上百户不等。同时,他将商家名单交给客服,要求客服按照话术,一一打电话邀请商家参加大赛,并承诺获得大赛前三名的商家会有奖牌、奖杯和在相关知名网站免费宣传的奖励。
“商家同意参赛后,客服便要求商家提供店铺照片,由陈某上传至投票链接中,再由客服将投票链接发送给商家,要求其转发朋友圈进行拉票。”办案民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碰到不同意参加的商家,陈某也不将其从参赛名单中删除,而是自行上网下载该商家的图片并上传至投票链接中,营造有很多商家参加比赛的假象。
忽悠受害人充值,票数和名次被后台操控
客服联系的商家虽多,但是大多数商家警惕性比较高,所以,每次投票大赛真正愿意参加的只有三四家。为了骗取钱财,陈某在投票链接中设置充值渠道,一元钱可购买一个钻石,一个钻石可换取三票。因为愿意参加的商家很少,所以只要愿意出钱,就可以轻轻松松拿个前三名。这样虽然也能骗到一些钱,但是达不到他的心理预期。
“于是,陈某就在后台控制票数和排名。”办案的检察院干警说,如果上当的商家排名靠前,陈某就修改预留在链接中但实际没有参加的商家的得票数,使他们超过出钱参加投票的商家,营造竞争很激烈的假象。同时,陈某要求客服不时联系上当的商家,提醒商家注意自己的票数和排名,利用对方想得奖的心理,不断刺激对方充值刷票。如果商家“获奖”了,陈某就安排业务员邮寄劣质的奖牌、奖杯,并自行撰写发布一篇推介文章。
本案中,针对饭店老板刘某,陈某就下了一番功夫,多次修改刘某家对面餐馆的得票数,不断刺激他充值,刘某累计充值达6000余元。“当看到对方有充值意愿时,我就会有针对性地营造一种竞争激烈的假象,把戏做足,这样能骗到更多的钱。遇到发现上当了要求退钱的商家,我也及时把钱退回去,主要是依靠被骗的商家数量积累来骗‘大钱’。”陈某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现代快报记者从东台警方处获悉,经查明,陈某等人在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先后发起虚假网络有偿投票活动500余场次,诱骗1000余户商家参加,诈骗金额达40余万元。东台市检察院审查后认为,陈某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手段,采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以涉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今年6月28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陈某等5人有期徒刑六年至拘役四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目前判决已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案件办结后,为了防止商家再因类似骗术上当,东台市检察院派出法治宣传小分队,在商业街区开展系列宣传20余场次,结合案例印制并发放专题法治宣传手册1万余份,提醒商家提高反诈防骗的意识。
通讯员 管莹 王双凤 现代快报+记者 姜振军
(校对 张静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价格战的尽头是免费
一位消费者今天和内参君说了个神奇的经历:
“去餐厅吃饭,一分钱没花,买单的时候发现餐厅还倒欠了我1毛。”
事情是这样的,菇菇前两天中午在北京王府井喜悦附近闲逛,随便选了一家泰餐点了个饭。刚坐下点好单,立马就有餐厅服务人员上前询问:“要不要参加下门店的集赞活动,用餐可以减免50元。”
菇菇虽然有点懵,但仍然保持清醒,“可是我只点了49.9元的餐。”
餐厅服务人员立马回应:“可以,那就是直接帮您免单!”说完又迅速表示,“您这边一个人来,还送您一份免费的饮品和甜品呢。”
◎“免费的餐+倒贴的甜饮品”
于是,菇菇得到了人生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顿“霸王餐”,不仅全单免费,还被餐厅倒贴送了甜饮品,甚至结账时候发现,餐厅“倒欠自己1毛”。
不止菇菇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
最近,在各大商场、写字楼的餐饮店,甚至街边店、社区店,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们开始打出“免费吃!”“免费喝!”的营销手段,更有不少品牌直接将“免费”两个字打在商场的付费广告展示区或门店招牌上。
满屏满眼的“免费吃”之下,连疯狂卷9块9、8块8、6块6的字样也不显眼了。甚至让人不仅感叹:原来卷9.9元的价格战真的不算什么,价格战卷到尽头,是免费!
餐饮人大卷“免费营销”
不止不花钱,还倒贴
对于“免费营销”的具体动作,除了上述某泰餐品牌的集赞立减50元外,餐饮人们也玩出了很多不一样的花样。
一类是相对更加直接的玩法,新店开业全场免费、第一杯免费喝等,用“免费营销”来带动新店声势,快速打响品牌的同时吸引客流,营造排队盛况。
前段时间,“开业免费吃”这事儿在火锅品类中颇为流行。
楠火锅3.0门店全新升级,新店开业后不仅将鲜切牛肉的价格压到了9.9元起,更是配合门店开业做出了“免费吃7天”的营销活动,原定价近300元的套餐全场免费,7天的时间里共放出了超过1万的用餐号码;后火锅杭州首店开业也同样做出了“第一天全场免费吃”的活动,当天下午放号后,消费者可以登记手机后领取菜品免单券,菜品免费畅吃。
不止火锅品类,比如去年老乡鸡的20周年庆,用了5000万元在全国1000多家老乡鸡请客吃饭,多家门店被挤满到系统瘫痪、街道处处是大型“吃鸡”现场。
最近北京五道口一家“围炉串串麻辣烫”在社交平台上走红,用“霸王餐免费吃7天”的营销活动吸引了很多消费者打卡及分享;茶饮咖啡品类也没松懈,霸王茶姬周年庆活动“免费请你喝”、小红书上“风很大”的陈文鼎黑糖珍珠奶茶,第一杯免费喝、还有不少品牌在门店贴上趣味广告“撕下免费喝一杯”等。
另一类是借用“半自助”形式做单品免费,锅底免费、牛肉免费、牛肚免费、小食甜品免费、蔬菜免费、宝宝餐免费等等,用“免费营销”来持续吸引进店消费者,用损耗更少的利润来提高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认可。
以锅底为例,近两年热搜上频繁出现“锅底越来越贵了”的相关讨论声,让吃个火锅落座就要花上68元、88元这事越来越不被消费者认可,于是很多火锅品牌开始用“免费送”、“免费加”的营销手段来挽回消费者的心。
比如重庆火锅品牌德福火锅、独雅老火锅等都有“免费锅底”;八佰萬老火锅锅底上新限时免费吃;芳竹园火锅则从创业之初就将锅底价格砍了,0元免费送。
除了锅底,各大餐饮品牌也在卷“甜品免费吃”、“蔬菜免费吃”、“单品免费吃”,连一向身段相对比较高的巴奴毛肚火锅,也在周三会员日免费送牛肉。
还有一类则更加长期,以“姓x、名字里带x”的顾客免费、穿“x颜色”服饰免费等,既能吸引客流、借势传播,还能塑造品牌独特的市场识别度,与消费者拉进关系。
茶饮品牌王柠茶铺近期大规模拓张,开出华东、华北等多区域多地首店,在不同的首店围挡中,都有“全程寻‘王’免费喝”的巨大字样,并标识只要是名字带“王”,不管是单字还是偏旁部首,正式开业后的活动期间到店都可以免费喝。
姓氏、名字之外,餐饮品牌们的免费营销活动还包括服饰带有某种特定颜色的顾客可以免费吃、免费喝;金牛座、处女座等不同星座免费吃等等。
免费吃、免费喝、免费加盟…
这是属于“性价比餐饮”的时代
2015年,小南国掌门曾给出过在当时看来颇为惊天的预言:吃饭不要钱的免费餐厅,很快就能看到。2024年,不到十年的时间,餐饮“免费吃喝”的活动开始满场飞。
其实纵观今年的餐饮品牌动作,除了惠及消费者的门店免费吃喝营销活动外,惠及加盟商的免费加盟政策也比比皆是。
性价比餐饮时代,服务模式、消费需求发生转变,餐厅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或“变相免费”的活动来提高品牌“性价比”“质价比”,已经成为了不少餐饮人们的共识。
现在这年头,只要你人能来,餐饮人想着法的让你免费吃吃喝喝!
广网北京11月23日消息 餐具费两元一位,茶水费一元一位……您是否发现在餐厅结账时,有些消费“项目”自己明明没有点单,却一不留神就溜进了账单?据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息,近日,咸宁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专题会研究餐饮业强制收取餐具费规范治理工作,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
(图源自CFP)
会议指出,餐饮业强制收取餐具费已成为行业“潜规则”“霸王条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市场消费环境,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响强烈。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履行市场监管职责所在,开展针对性专项整治,规范餐饮业服务收费行为,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会议强调,要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规范教育为主,检查处罚为辅,集中开展餐饮业强制收取餐具费专项整治,强化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规范餐饮业经营行为,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增强经营者守法意识,提升全市餐饮服务水平。
会议要求,要完善细化工作方案,明确专项整治工作步骤、工作措施和目标要求,严格时间节点,做好督查通报工作,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其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专项整治期间,做好投诉举报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值守制度,确保消费者投诉举报及时受理。快速调查处理,适当缩短办理时间,使消费者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第三,注重政策宣传引导。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宣传餐饮行业相关法律法规,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